相對於甘肅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和冰溝丹霞來說,同屬於張掖地區的平山湖地質公園大峽谷風景區(門票100元/人)的知名度遠不敵前兩者,這次去甘肅河西走廊自駕遊,要不是張掖當地文旅局的L科長大力推薦,我們可能就不會去到這處少有人知的大峽谷。但來了之後,也確實感覺物有所值,甚至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經過一片有不少散養駱駝出沒的小柏油路後,我們來到了平山湖大峽谷的山門前。因為來到的時間比較早,這個季節景區裡面的遊客並不多。據說這兒是一個新開沒幾年的景區,雖然掛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牌照,但因為距離張掖市區有50多公裡的路程,知道它的本地人其實並不多,更不要說外地遊客了。
看景區的介紹說,平山湖大峽谷被人發現到旅遊開發沒幾年的時間,從地質公園的落成到現在也僅僅六七年的光景。平山湖大峽谷的來頭雖然不大,但在專家的眼裡,其規模和風貌卻不低,甚至其地位價值堪比湖南張家界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還被國內某權威地理雜誌冠以「絲綢之路新發現」的稱號。
平山湖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得不錯,除了標準的參觀基礎硬體之外,大部分區域還實現了WiFi覆蓋,景點與景點之間還實現了擺渡車服務。
上到景區的最高觀景臺,可以俯瞰壯觀的大峽谷風貌,不禁讓人感嘆造化神奇,千百萬年的風雨侵蝕、河流衝刷,造就了大峽谷的幽深。
(下圖請橫置手機觀看)

遊覽的間隙,我與附近一輛中巴車的司機閒聊,得知對方姓陳,十多年前下崗後就給人開車,來到平山湖景區的時間雖然並不長,對景區的情況非常熟悉。我們邊聊,邊向一條觀光通道走去。
四月末的西北地區,晝夜溫差比較大,乾旱寒冷的大峽谷景區裡面原本就沒有多少綠色,但觀光步道路的駱駝刺卻已經抽出了綠葉,周圍一些不知名的低矮植物也綻開了粉色的小花,非常漂亮。
老陳一邊隨機給我介紹著當地的一些植被和動物,一邊說著大峽谷裡的趣聞軼事。這個季節的牧羊人很清閒,山羊一般都是自己到外面找食,吃飽了就自己溜達回家,與生俱來的攀巖能力讓它們能在峭壁上如履平地。但當天上有老鷹出現的時候,山羊也自亂分寸。老陳說,曾經有老鷹啄瞎了一隻山羊的眼睛,看不清路的「受害者」一路跌跌撞撞,終於還是落入了我們面前這條峽谷裡,直接便宜了這一片的狐狸們。
在司機老陳的推薦下,我們幾個從觀景步道直接下到了峽谷底部,這個過程上上下下需要兩個小時左右(Tips:上下峽谷需要付出較大體力,並有一定攀爬技術要求,並不適合老年人和兒童遊客)。下谷的過程,我們四個人分成了兩組分別進入,但沒想到谷底的通道錯綜複雜,猶如九曲迴環的迷宮一樣,最終我們竟然真的走錯了路,加上在峽谷底部手機一點信號也沒有,於是兩組人並沒有相遇。
平山湖大峽谷的下面十分幽深,仰頭望去,第一次產生了「坐井觀天」的感覺。路過一條由兩處山壁夾峙的狹縫,這裡似乎是司機老陳提到的「一線天」景點。我和同伴兩人在機構複雜的峽谷底部轉悠了大約四十分鐘,除了中途看到幾位遊客之外,一直沒有看到自己人的身影。我漸漸有些擔心起來,怕大家等得太久耽誤了後續的行程,於是加快步伐向谷頂而去。
回到觀景臺停車場時已是腰酸腿軟,渾身冒汗了……司機老陳看到我們,詫異地問:「咋上來這麼快?你同伴呢?」聽到這句話,我倆險些一屁股坐在地上——原來另外兩位小夥伴還在峽谷下面,真讓人慾哭無淚!
等另一組的小夥伴返回後才知道,原來那「一線天」才是他們走的路,通過那裡之後可以在谷底兜個圈,裡面特別好看,而且可以從另一個出口上來。一念之差,我們這組不僅錯過了著名的「神樹」景點,還錯過了驚險的「天梯」,太遺憾了。如果上天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就算挺著啤酒肚,我也要擠進「一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