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Excel 改寫了人類基因的……

2020-08-28 萌萌數碼

人類基因組中有成千上萬的基因:DNA和RNA扭曲結合在一起,使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徵和特性。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名稱和字母數字代碼。

根據The Verge報導,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約有27種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而原因也許你會覺得荒唐,因為Microsoft Excel 不斷把基因代碼誤判為日期。

這種低級的錯誤並沒有超越你的想像,你不會感到很驚訝,但是確實發生了;舉例來說,「MARCH1」是「Membrane Associated Ring-CH-Type Finger 1」的縮寫, 但是Excel 將其判讀成日期-3月1日(1-Mar)。

根據研究,在2016年發表的3597篇基因遺傳相關論文中,約有20%的遺傳數據受到Excel 錯誤的影響。這樣的數據錯誤相當危險,而且科學家只能手動修正,不用多加說明,這個繁瑣的過程十分令人沮喪。

避免這種情況的唯一方法是更改儲存格的數據格式。但是,科學家可能可以修正自己的數據,一旦其他人在Excel 中打開同一表格而卻忘記修改,那麼錯誤將再次發生。歸根究柢,因為Excel 不提供關閉此自動格式設置的選項。

所幸,負責標準化基因名稱的科學機構-HUGO基因命名委員會(簡稱HGNC)於本周發布基因命名的新指南。為了遷就Excel的自動格式,人類基因及其代碼將有新的名稱,比如「MARCH1」現在已變為「MARCHF1」,而「SEPT1」已變為「SEPTIN1」,依此類推。並且HGNC 將存儲舊代碼和名稱的記錄,以避免將來造成混亂。

據The Verge 報導,目前已有27個基因依照新的標準修正了,不過由於新指南在本周才公布,因為會諮詢了各自的研究社群來研議更新時程,此外也會通知已經發表的論文作者來做修正。

更動名稱這件事主要還是共識問題,但這又不禁令人思考,「為什麼重命名人類基因比改變Excel的工作方式更容易?」,為什麼在Microsoft與整個遺傳學界之間的鬥爭中,是科學家們不得不退縮?

事實上,微軟沒有回應學界的請求,但是根據HGNC 協調專員Elspeth Bruford 的說法,迫使微軟改變是毫無意義。他說:「微軟幾乎沒有動機對龐大的Excel用戶社群所廣泛使用的功能進行重大更改。」,畢竟,Excel 應用的層面太廣泛,實在無法為了某種目的去修改基礎操作的功能或工作邏輯。

總之,Bruford 對這種情況並不痛苦,求人不如求己,與其等待尚未知的Excel更新來解決這些問題,還不如直接由科學家自己提出長期解決方案。在時間長河裡,Excel 軟體可能稍縱即逝,遠不及基因的價值。

總之,微軟Excel 改寫了人類基因的…名稱,這齣小小插曲有點令人無言,不過所幸遺傳學家已經有了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因為Excel的「bug」,科學家們不得不給27種基因改了名
    藏在基因名稱中的「隱患」 人類基因組,有 23 對染色體,包含約 30 億個 DNA 鹼基對,部分鹼基對組成了大約 20000 到 25000 個基因。在科學研究中,學者需要為每個基因起一個特定的名稱以便快速定位,這些名稱一般由字母加數字的形式組成。
  • 科學家重新命名人類基因 防止微軟Excel將其誤讀為日期
    人類基因組中有數以萬計的基因:DNA和RNA的微不足道的扭曲,它們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使我們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所有特徵和特性。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名稱和字母數字代碼,即所謂的符號,科學家用它來協調研究。但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大約有27個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這都是因為微軟Excel一直把它們的符號誤讀為日期。這個問題並不像最初聽起來那麼意外。
  • 基因編輯技術:人類獲得「改寫生命劇本的神筆」
    國家首批「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松陽洲教授團隊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並認為基因編輯技術將讓人類獲得「改寫生命劇本的神筆」,為戰勝疾病提供全新的有效工具。  2015年4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黃軍就及其同事完成了全球首次對人類胚胎進行的遺傳性致病基因的修復實驗,引發全球科學界和社會的關注。
  • 因為Excel,科學家們修改了27種人類基因的名稱
    藏在基因名稱中的「隱患」人類基因組,有 23 對染色體,包含約 30 億個 DNA 鹼基對,部分鹼基對組成了大約 20000 到 25000 個基因。在科學研究中,學者需要為每個基因起一個特定的名稱以便快速定位,這些名稱一般由字母加數字的形式組成。
  • 因為Excel,科學家們修改了27種人類基因的名稱
    藏在基因名稱中的「隱患」人類基因組,有 23 對染色體,包含約 30 億個 DNA 鹼基對,部分鹼基對組成了大約 20000 到 25000 個基因。在科學研究中,學者需要為每個基因起一個特定的名稱以便快速定位,這些名稱一般由字母加數字的形式組成。
  • 科學家重命名人類基因,以防止Excel將其誤讀為日期
    有時重寫遺傳基因比更新Excel更容易。 人類基因組中有成千上萬的基因:DNA和RNA的微小扭曲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使我們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所有特徵和特性。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名稱和字母數字代碼(稱為符號),科學家可以用來協調研究。
  • 27個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只因Excel總把它們自動糾正成日期
    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Excel類似這樣的功能,竟然在過去一年裡,導致27種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因為這些基因符號,總被Excel誤讀為日期。27種人類基因已因Excel被重新命名比起等待Excel的更新,要改變這惱人的現狀,科學家們覺得還是重命名基因簡單一些。人類基因的命名主要包括基因名稱和基因符號等內容,絕大多數基因的命名,由國際人類基因命名委員會(HGNC)完成。本周,HGNC發布了有關基因命名的新指南,其中包括「影響數據處理和檢索的符號」。
  • 基因可以改寫了 遺傳疾病或許可根治
    昨天,幾個大的網站都刊登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文章的題目非常醒目,是基因科學的一個重大突破,基因可以改寫,通常我們說人是有遺傳基因的,正是因為這些遺傳基因的存在,才導致了很多家族性的遺傳性疾病,而且這些疾病的遺傳性非常強,但是因為醫療技術的有限,對於很多的遺傳性疾病並沒有更好的治療辦法。
  • 27個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只因Excel總把它們自動糾正成日期
    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Excel類似這樣的功能,竟然在過去一年裡,導致27種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27種人類基因已因Excel被重新命名比起等待Excel的更新,要改變這惱人的現狀,科學家們覺得還是重命名基因簡單一些。人類基因的命名主要包括基因名稱和基因符號等內容,絕大多數基因的命名,由國際人類基因命名委員會(HGNC)完成。
  • 簡悅威:CRISPR改寫β-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資訊—科學網
    資料圖  來源:網絡 CRISPR/ Cas9已經作為基因組編輯工具被用於各種各樣的研究,比如將HIV從人類基因組切下,以及在靈長類動物中關閉基因的表達。現在,科學家們又通過CRISPR/Cas9在人類細胞系中,改寫了一個引起β-地中海貧血(β-thalassemia)的突變基因,這一成果於八月五日發表在Genome Research雜誌上。 「這是通過基因組編輯校正致病突變的重要一步,」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Paul Schmidt評論道(未參與這項研究)。不過他補充道,將這一技術真正用於臨床還需要克服不少問題。
  • 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這兩位科學家的發現非常重要——她們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 Cas9基因剪刀。使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些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催生新的癌症療法,並有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夢想成真。
  • 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這兩位科學家的發現非常重要——她們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 Cas9基因剪刀。使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些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催生新的癌症療法,並有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夢想成真。
  • 獨家深度報告:基因編輯改寫人類的未來
    但是直到過去五年,隨著CRISPR技術出現並且迅速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基因編輯手段,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重組DNA技術才真正被視為在人類新藥研發中取得了革命性進步。 許多專家和投資者都認為基因編輯具有類似「手術刀」的潛力,可以從根本上治療從癌症到罕見遺傳病的大量疾病。基因編輯技術可能代表了藥物研發的新紀元。
  • 2020諾貝爾化學獎 | 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Doudna發現了基因技術最鋒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 最新《自然》:「改寫」基因,延長壽命!基因編輯療法取得重要進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日前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療法的重要論文。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動物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 今日《自然》:「改寫」基因,延長壽命!基因編輯療法取得重要進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今日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療法的重要論文。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動物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 快速完成基因定序,微軟攜AI實驗室發表基因分析平臺
    臺灣微軟攜手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發表基因研究導入AI成果-基因分析平臺TaiGenomics,結合微軟Azure雲端運算資源開發,透過AI閱讀巨量的醫學文獻、進行基因定序、分析與診斷的效能,進而協助醫學專家快速預測基因變異產生的潛在疾病。
  • 為了避免基因名被Excel自動糾正,遺傳學界更改了命名規則
    人類的遺傳物質中存在大量的基因片段。為了研究它們,就需要先區分它們。所以科學家編制了一整套基因命名規則。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名稱和字母數字代碼。
  • 最新研究或將改寫人類進化史
    近日,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研究,稱已成功測定了最古老人類DNA中的一部分基因序列,這些DNA取自西班牙北部發現的化石中的牙齒和股骨,其歷 史達43萬年之久。他們由此確定這些化石並不屬於早期的尼安德特人,而是屬於現在公認的尼安德特人,這樣的結論或可改寫人類進化史。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獎被授予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美國生物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以表彰她們對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貢獻。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這兩位科學家的發現非常重要——她們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 Cas9基因剪刀。使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