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悅威:CRISPR改寫β-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資訊—科學網

2021-01-10 科學網

資料圖  來源:網絡

CRISPR/ Cas9已經作為基因組編輯工具被用於各種各樣的研究,比如將HIV從人類基因組切下,以及在靈長類動物中關閉基因的表達。現在,科學家們又通過CRISPR/Cas9在人類細胞系中,改寫了一個引起β-地中海貧血(β-thalassemia)的突變基因,這一成果於八月五日發表在Genome Research雜誌上。

「這是通過基因組編輯校正致病突變的重要一步,」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Paul Schmidt評論道(未參與這項研究)。不過他補充道,將這一技術真正用於臨床還需要克服不少問題。

β-地中海貧血是由HBB基因突變引起的,會造成嚴重的血紅蛋白缺乏。據估計,全世界每十萬人中有一人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β-地中海貧血患者需要接受輸血,但頻繁輸血會導致鐵過載,這種併發症也需要進行治療。一些研究者正在開發相應的基因療法,但目前還沒有能夠治癒β-地中海貧血的辦法。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簡悅威(Yuet Wai Kan)教授及其同事,嘗試用CRISPR改寫這種疾病的突變基因。他們先將β-地中海貧血患者的皮膚細胞(成纖維細胞)誘導成為iPSC。然後利用CRISPR/Cas9技術,將校正DNA序列引到HBB的突變位點,切割雙鏈DNA。這時,細胞自身會通過同源重組用正確的核苷酸序列修正DNA。

簡悅威教授早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就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之後來到舊金山加州大學,成為了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以及霍華德休斯醫學院實驗組組長。他所獲得的榮譽有很多,除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之外,他也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第一位外籍院士),2004年還由於其在DNA多態性的發現應用方面的貢獻獲得,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邵逸夫醫學獎(The Shaw Prize)。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CRISPR/Cas9與轉座子piggyBac結合了起來。「同源重組發生之後,我們可以用轉座酶去除piggyBac轉座子,」簡悅威教授說。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T.J. Cradick認為,這項研究最令人興奮之處在於,CRISPR技術與piggyBac系統的結合可以在iPSC中實現無痕基因校正。

研究顯示,校正HBB突變之後的iPSC沒有檢測到脫靶效應,細胞保持著完全的多能性,核型也很正常。隨後,研究人員將這些iPSC分化為成紅血細胞(紅細胞前體),結果細胞的HBB表達得以恢復。不過,要將基因組編輯真正用於臨床治療β-地中海貧血,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原文標題:著名華人院士CRISPR改寫致病突變)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Genome Res:β-地中海貧血的新型基因療法
    2014年8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血液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CRISPR/CaS基因組編輯技術來糾正β-地中海貧血患者細胞的致病突變。β-地中海貧血是由於血紅蛋白β(HBB)基因遺傳DNA突變引發的,DNA突變導致紅血細胞HBB表達減少。目前唯一確定的醫療手段,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這種治療需要一個匹配的捐贈者。新研究中的基因療法,將一個校正基因直接拷貝到患者的細胞中,因此將來可以不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治療該疾病。
  • 【關注】博雅輯因CRISPR基因編輯β地中海貧血療法IND申請獲受理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今日(10月27日),博雅輯因官網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廣西發現一例罕見β地中海貧血患者
    廣西新聞網南寧8月29日訊(通訊員 李友瓊 譚德軍 )近日,自治區人民醫院檢驗科查出一例罕見的β地中海貧血患者。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因合成血紅蛋白的珠蛋白肽鏈減少或者缺失,導致溶血的遺傳性疾病。
  • 基因編輯技術治癒三名遺傳病患者:包括β地中海貧血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在歐洲血液學協會召開的一次視頻會議上,美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用CRISPR技術對患者的骨髓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後,兩名β地中海貧血患者和一名鐮狀細胞疾病患者不再需要輸血。這是藉助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遺傳疾病的首份試驗結果。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治療β地中海貧血
    10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國內基因編輯領域先鋒博雅輯因(EdiGene, Inc.)獲悉,公司當天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受理號:CXSL2000299),即CRISPR/Cas9
  • 我專家發現世界首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
    新華社南寧11月6日電(記者 翁曄 管浩)記者5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獲悉,經過近2年的研究,該院檢驗科主管技師李友瓊等醫務人員發現了世界首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並於日前在美國DNA資料庫成功註冊。這一新突變基因的發現,不僅豐富了世界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資料庫,同時為在臨床上避免地貧患兒的降生及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參考信息。
  • bluebird基因療法獲歐盟批准 用於治療β地中海貧血
    今日,bluebird bio公司宣布歐盟委員會(EC)有條件批准其基因療法ZYNTEGLO上市,治療12歲及以上患者的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值得一提的是,ZYNTEGLO是針對這一疾病的首款基因療法。
  • 新英格蘭: CRISPR–Cas9基因編輯有望治療鐮狀細胞性貧血和β-地...
    1949年,Linus Carl Pauling(萊納斯·卡爾·鮑林)發現鐮狀細胞性貧血是一種「分子疾病」,是由於血紅蛋白的變異,說明人的遺傳性疾病是由於突變基因表達所產生的異常蛋白質,首次提出了分子疾病的概念。這為在分子水平上檢查遺傳性突變奠定了基礎,也讓他成為分子生物學的鼻祖。
  • 終於等到你,β地中海貧血患者迎來首款治療藥物
    β地中海貧血 β地中海貧血是一種由於β珠蛋白基因缺陷(大多是點突變,少部分為基因缺失)導致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β珠蛋白突變會導致氧化應激和紅細胞過早死亡,進而導致骨髓內無效紅細胞的生成和紅細胞擴張,引起比較嚴重的併發症。
  • 新一代單鹼基編輯技術有望治癒β-地中海貧血和鐮刀狀貧血症
    β-地中海貧血(β-Thalassemia,地貧)是一種由於β-珠蛋白(β-globin)亞基突變導致患者自身的成人血紅蛋白(HbA)異常的遺傳性疾病,是全球分布最廣、累及人群最多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其中我國β地中海貧血的檢出率為0.67%(約935萬)。地中海貧血的重症患者大概有30萬,我國的重症地貧患者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貴州、海南和雲南等地。
  • Science子刊:揭示雷帕黴素有助治療β-地中海貧血及其作用機制
    2019年8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鐮狀細胞病和β-地中海貧血每年在世界範圍內共影響33.2萬人懷孕或分娩。這兩種疾病都涉及β珠蛋白編碼基因發生突變。在β-地中海貧血中,突變阻止紅細胞產生足夠多的攜氧血紅蛋白分子,從而導致貧血。
  • 最頂級的造型師,名叫Cas9……|基因編輯|基因|地中海貧血|遺傳
    針對兩種常見的遺傳病β-地中海貧血和馬凡氏症候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劉見橋教授團隊進行了基因編輯治療疾病的研究探索。遺傳病:β-地中海貧血地貧是南方各省最常見、危害最大的遺傳病。據了解,廣東每100個人就有8.53個攜帶了地貧基因。
  • 關於妊娠合併地中海貧血的幾大問題
    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世界範圍內常見的、對人類健康影響極大的單基因遺傳疾病之一,在我國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區較為常見,妊娠合併地中海貧血可造成嚴重的圍產期併發症和不良妊娠結局。地中海貧血的分型和診斷需靠產前篩查和基因檢測才能確診。
  • 貝安:地中海貧血分為幾種類型?
    其共同特點是由於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鏈有一種或幾種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本組疾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大多表現為慢性進行性溶血性貧血。 目前,地中海貧血可分為α型、β型、δβ型、δ型等四種類型。根據地中海貧血病情又可分為輕度地中海貧血、中度地中海貧血、重度地中海貧血等三種。
  • 地中海貧血還能買保險麼
    今天,保郎中分享下「體況」投保指南系列之「地中海貧血」的小知識。 2 認識地中海貧血 地貧是什麼 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
  • 小兒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其共同特點是由於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鏈有一種或幾種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本組疾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大多表現為慢性進行性溶血性貧血。
  • 1210萬元,全球首個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上市!藍鳥生物在德國推出...
    近日,該公司宣布,在德國推出Zynteglo(LentiGlobin,含βA-T87Q珠蛋白編碼基因的自體CD34+細胞),這是一種一次性的基因療法,用於適合造血幹細胞(HSC)移植但沒有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匹配的HSC供體、年齡在12歲以上、非β0/β0基因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患者的治療。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1210萬元!全球首個β地中海貧血基因...
    全球首個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上市藍鳥生物(bluebird)是一家行業領先的基因治療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在德國推出Zynteglo,這是一種一次性的基因療法,用於適合造血幹細胞(HSC)移植但沒有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匹配的HSC供體、年齡在12歲以上、非β0/β0基因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患者的治療。
  • 基因編輯技術:人類獲得「改寫生命劇本的神筆」
    新華社廣州4月7日電(記者王凱蕾)遺傳性疾病、癌症、愛滋病、地中海貧血,將來有沒有可能得到根治?國家首批「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松陽洲教授團隊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並認為基因編輯技術將讓人類獲得「改寫生命劇本的神筆」,為戰勝疾病提供全新的有效工具。
  • 基因編輯技術治療地中海貧血,邦耀生物基因療法在臨床試驗取得進展
    億歐大健康7月22日訊,聚焦於基因治療和細胞藥物研發公司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邦耀生物」)宣布,在邦耀生物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合作開展的「經γ珠蛋白重激活的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β地中海貧血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臨床研究」的臨床試驗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