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Excel,科學家們修改了27種人類基因的名稱

2020-11-23 DeepTech深科技

電子表格類軟體,已經深度參與到我們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

而其中的翹楚無疑是微軟的 Excel,不管是 WPS 或是 Numbers,都無法撼動這款已經擁有 35 年歷史的軟體。但最近它的某些功能卻給一些科學家們帶來了困擾。

藏在基因名稱中的「隱患」

人類基因組,有 23 對染色體,包含約 30 億個 DNA 鹼基對,部分鹼基對組成了大約 20000 到 25000 個基因。在科學研究中,學者需要為每個基因起一個特定的名稱以便快速定位,這些名稱一般由字母加數字的形式組成。

但是在最近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有約 27 種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Excel 正是這一系列行為的「肇事者」,它會將這些基因名稱誤讀為日期格式,並直接修改成了默認格式。

這種事情並不新鮮,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類似情況。

但是,當 Excel 將一些關鍵數據誤讀,而科學家們恰好使用這些數據來分析,甚至臨床試驗的時候,就可能產生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當遇到類似情況時,科學家們必須手工設置單元格格式以還原數據,但難免也會產生遺漏的情況。據一項 2016 年的調查表明,這類 「Bug」 非常普遍,以至於在 3597 篇樣本論文中,約五分之一都受到了影響。

圖 | 微軟 Excel 將基因名稱誤讀作日期

「這真的非常非常煩人」,英國 Quadram 研究所的系統生物學家 Dezs Módos 在報導中這樣描述。他的工作會涉及到分析新近測序的遺傳數據,他說這類 Excel 「錯誤」非常常見,而恰好 Excel 是科學家們分析數據時的首選。「在解決計算問題的時候,它真的很方便」。

並沒有一種簡單的解決方法能夠修復這類「Bug」,Excel 沒有關閉自動修改格式的開關,為了避免自動「轉型」,只能重設整列單元格數據類型。但是這種修復是一次性的,一旦其他人引用了相關數據,問題會再次出現。

改名,是為了徹底解決問題

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HUGO)下轄的 HGNC(基因命名委員會),近期發布了包含 「影響數據處理和索引的符號」 的關於基因命名格式的新指南。從今往後,人類的基因命名將避開 Excel 的「Bug」。例如:MARCH1 將變為 MARCHF1;SEPT1 變為 SEPTIN1。

這並不是一個輕易作出的決定,HGNC 的權威性來自科學家群體的共識。HGNC 必須及時通知受到改名影響較大的群體,從改名到日常使用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圖 |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已經更新

此前,在遺傳學早期,基因的命名一度非常隨意,往往體現了科學家的強烈個人偏好,例如 「臭名昭著」 的「音速刺蝟索尼克」、INDY(I’m not dead yet)等等。

圖 | 左邊是索尼克,右邊也是索尼克

不過現在,HGNC 已經將命名規則制定權牢牢掌握在手中,在他們的規則下,基因的命名不再能夠讓科學家們自由發揮,基因名稱不得使用上標或下標,只能包含字母和數字,不能由姓名或單詞組成,尤其是一些令人反感的詞彙。

為了避免在搜索時產生歧義,他們曾經將 CARS 基因更名為 CARS1、WARS 更名為 WARS1 等等。

HGNC 的協調員 Bruford 說道,這是第一次該組織針對軟體問題而對基因名稱及命名規則進行修改,截止目前,收到的反饋總體上是積極的。

圖 | 生物學家的回應

但 Bruford 也提到,他們聽到了一些爭議的聲音:為什麼選擇重新命名人類基因,而不是修復 Excel 的「Bug」?為什麼整個遺傳學界會輸給一家商業公司?

微軟並未對此置評。

但 Bruford 這樣解釋道,Excel 並不值得因此而改變所有的產品功能,我們在微軟龐大的用戶群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微軟就此做出修改,反而將對更多的人造成影響。

最後她說,同永恆的人類基因相比,Excel 不過滄海一粟。

相關焦點

  • 因為Excel,科學家們修改了27種人類基因的名稱
    但最近它的某些功能卻給一些科學家們帶來了困擾。藏在基因名稱中的「隱患」人類基因組,有 23 對染色體,包含約 30 億個 DNA 鹼基對,部分鹼基對組成了大約 20000 到 25000 個基因。在科學研究中,學者需要為每個基因起一個特定的名稱以便快速定位,這些名稱一般由字母加數字的形式組成。但是在最近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有約 27 種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Excel 正是這一系列行為的「肇事者」,它會將這些基因名稱誤讀為日期格式,並直接修改成了默認格式。
  • 因為Excel的「bug」,科學家們不得不給27種基因改了名
    但最近它的某些功能卻給一些科學家們帶來了困擾。 藏在基因名稱中的「隱患」 人類基因組,有 23 對染色體,包含約 30 億個 DNA 鹼基對,部分鹼基對組成了大約 20000 到 25000 個基因。
  • 為了避免Excel誤轉換,科學家修改了人體基因名稱
    當然這也不是普通人的煩惱,研究人體基因的科學家也為這個問題而頭疼。人體基因組中有成千上萬的基因:螺旋的雙鏈DNA和RNA一起表達了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所有特徵和特性。為了方便研究,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名稱和字母數字代碼(稱為符號,比如ATCG)。由於Microsoft Excel誤識,在過去的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約有27種人類基因被重命名。
  • 微軟Excel 改寫了人類基因的……
    人類基因組中有成千上萬的基因:DNA和RNA扭曲結合在一起,使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徵和特性。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名稱和字母數字代碼。根據The Verge報導,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約有27種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而原因也許你會覺得荒唐,因為Microsoft
  • 27個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只因Excel總把它們自動糾正成日期
    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Excel類似這樣的功能,竟然在過去一年裡,導致27種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因為這些基因符號,總被Excel誤讀為日期。比如一個名為MARCH1(Membrane Associated Ring-CH Type Finger 1)的基因,當你將其輸入到Excel中……2016年的一項研究就指出,由於Excel在默認設置狀態下,會將基因名稱轉換為日期和浮點數,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公開遺傳數據都存在錯誤的基因名稱轉換。
  • 27個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只因Excel總把它們自動糾正成日期
    種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因為這些基因符號,總被Excel誤讀為日期。27種人類基因已因Excel被重新命名比起等待Excel的更新,要改變這惱人的現狀,科學家們覺得還是重命名基因簡單一些。人類基因的命名主要包括基因名稱和基因符號等內容,絕大多數基因的命名,由國際人類基因命名委員會(HGNC)完成。
  • 科學家重命名人類基因,以防止Excel將其誤讀為日期
    有時重寫遺傳基因比更新Excel更容易。 人類基因組中有成千上萬的基因:DNA和RNA的微小扭曲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使我們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所有特徵和特性。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名稱和字母數字代碼(稱為符號),科學家可以用來協調研究。
  • 科學家重新命名人類基因 防止微軟Excel將其誤讀為日期
    人類基因組中有數以萬計的基因:DNA和RNA的微不足道的扭曲,它們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使我們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所有特徵和特性。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名稱和字母數字代碼,即所謂的符號,科學家用它來協調研究。但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大約有27個人類基因被重新命名,這都是因為微軟Excel一直把它們的符號誤讀為日期。這個問題並不像最初聽起來那麼意外。
  • 科學家:人類三次走出非洲都發生基因突變,我們的基因或被修改過
    地球上擁有150萬種動物,卻僅僅只誕生人類一種生物人類是一種被設計出來的生物不僅僅是猜測,科學家似乎還發現很多疑似人為設計的痕跡,宇宙中存在的奧爾特星雲、日球層、宇宙牆、木星月球、大氣層、磁場、臭氧層等著這些疑似存在保護或者限制人類痕跡就不說了,太多太多了,就拿人類本身來說,也存在疑似被設計的痕跡,其中最不可思議的是,科學家在人類基因裡面發現了被修改的痕跡
  • 法科學家稱1000年前人類基因被外星人修改
    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上海青年報消息:法國科學家不久前對世界各地的人類DNA和基因結構進行研究之後得出驚人結論:在大約1000年前,「某種生物」曾經修改人類基因,並將一個重要的「基因信息包」植入其中,從而令人類智能顯著提高。
  • 2015年基因編輯技術重大成果:首次修改人類胚胎基因
    中國日報網12月30日電(蔡東海)基因編輯是2015年被廣為談論的一個話題,特別是基於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打開了基因缺陷治療和預防疾病蔓延的大門。從老鼠到人類胚胎,科學家已經進行廣泛的試驗。美國財經科技網站商業內幕網(Business Insider)12月28日評出2015年度基因編輯技術重大科技成果。
  • 這才是「基因修改」的正確姿勢:人類腦細胞自己修改DNA!
    作者丨姜飛熊來源丨醫學界昨天,中國研究者賀博士以突破倫理下限的姿勢,宣稱製作出了基因編輯人類,在全球一炮而紅。實際上,就在發生這事的前一段時間,「基因修改」業內出了一個真正重量級的大發現——人類的腦細胞可以修改它自己的DNA。
  • 「修改人類胚胎基因」論文,發還是不發?
    本報記者陳 丹  如果不是國外媒體的爆炒,中國科學家團隊關於「修改人類胚胎基因」的論文或許真的就「靜悄悄」地發表在國內刊物上,不動聲色地被翻過去了。  緣起——對人類胚胎基因動手術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這已不是一項陌生的技術了。
  • 美國:禁止修改人類胚胎基因!
    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率先使用CRISPR技術對人類胚胎細胞進行基因修改,但隨即陷入倫理爭議漩渦——這會「製造」出轉基因嬰兒嗎?科學研究的底線在哪裡?相關論文先是投給《自然》《科學》兩家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被拒,繼而在國際上引發廣泛質疑。
  • 為了避免基因名被Excel自動糾正,遺傳學界更改了命名規則
    人類的遺傳物質中存在大量的基因片段。為了研究它們,就需要先區分它們。所以科學家編制了一整套基因命名規則。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名稱和字母數字代碼。
  • 為何人類不能實現永生?因為我們的基因不允許!那能修改基因嗎?
    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的能力是越來越強大的,科技也越來越先進的,人類也成為了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可以支配著地球上的一切資源,擁有著很高的地位。地球上的萬事萬物都會有隕落的一天,人類的一生也不過短短幾十年的時光,還是非常短暫的,但是有人還是會好奇,人類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了,為什麼人類還是無法實現永生?生物學家告訴你答案,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基因不允許。
  • 中國科學家成功修改人類胚胎基因 引發倫理爭議
    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好萊塢大片《X戰警》想像了由於基因進化,人類出現了各種變種人,變種人和普通人之間的衝突把世界代入混亂當中。電影看得很過癮,可如果有一天,變為現實呢?  基因技術的成熟,使得基因可以人為的被「進化」,此前國內外都只限使用於動植物或人類的體細胞,但是近日中國科學家突破了這一限制。
  • 為什麼說通過修改基因實現「定製嬰兒」還為時尚早?
    近日,美國俄勒岡州某國際科學家小組成功修改了人類胚胎的 DNA 序列,讓「定製嬰兒」成為可能,再度引發了世人擔憂。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類似憂慮更多地還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尚未成為現實。當前研究人員所做的只是修復了單個基因上的一種突變,這種缺陷會導致嚴重的心臟疾病,有時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 上帝創造的人類基因已被擅自編輯!
    renmin網2018年11月26日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突然公布研究成果: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在中國健康誕生。修改過的基因,使他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了。  發明者,或者稱創造者,是.....科技大學一名副教授。據說科學實驗完成在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但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相關負責人否認參與。
  • 或是外星文明修改了基因!人類被「監視」
    人類也發現了很多古人類的化石,這些重大發現讓我們也無法推翻非洲起源論,為了探索人類的起源,科學家研究了人類的DNA。這到底是一種巧合還是有人對我們的基因做了「手腳」呢?人類的基因密碼很有可能是外星文明留下的信號,他將我們禁錮在太陽系中,修改了人類的基因,並「監視」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