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改寫結局是隨機的,不以個體意志為轉移。
作者丨姜飛熊
來源丨醫學界
昨天,中國研究者賀博士以突破倫理下限的姿勢,宣稱製作出了基因編輯人類,在全球一炮而紅。實際上,就在發生這事的前一段時間,「基因修改」業內出了一個真正重量級的大發現——人類的腦細胞可以修改它自己的DNA。
這個發現重大到什麼地步呢,Science昨天也報導了賀博士的「偉大壯舉」,但這個震動全球生物醫學圈的新聞,都沒能頂掉「腦細胞自我修改DNA」的頭版頭條地位——
至11月27日為止仍然佔據Science官網頭版頭條地位
「腦神經元有能力修改自身的藍圖」
這項被Science放在頭版頭條報導,並被評價為「裡程碑式發現」的研究,其實本身是發在Nature上的——
文章的通訊作者Jerold Chun在斯坦福醫學院獲得了MD和PhD雙料博士學位,縱橫神經研究領域二十多年,2013年至今,他發表的研究,被引用次數高達1萬3千多次……
這一次的研究,恐怕也會引發業熱議。
Chun在研究中闡述道:「比起擁有一份終生不變的基因藍圖,我們的腦神經元細胞擁有修改自身藍圖的能力。」
人類的體細胞絕大部分擁有穩定的DNA,更不要說自己修改了。迄今為止,被發現能修改自身DNA的只有特定的某些免疫細胞,為了更好的應對外界侵害,它們會修改自己的DNA。
對於腦細胞,過去神經科學界有部分推測認為,它是可以修改自身DNA的,但這一推測,直到現在才被發現和證實。
這一發現是通過對比6名健康老年人和7名患有非獲得性阿茲海默症的老年人的大腦細胞得出的。
研究者發現,健康人的腦神經元細胞,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神經元細胞,在基因上竟然有很大的不同。
人腦中有一種蛋白,叫做澱粉樣前體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注意到,負責合成APP的基因可能出現不同的版本,尤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子,似乎包含更多的變異APP基因。
這一次,通過仔細的研究和對比,研究人員發現,比起普通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神經元裡,不是多了一兩個變異基因,是成千上萬個。
從種類上來說,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神經元的DNA多樣性,是普通人的6倍。
他們甚至發現,其中某些神經元的基因改變程度,甚至已經到了改變了組成遺傳密碼的DNA亞基——單核苷酸鹼基的地步。
而這些改變並非生來就存在的,而是腦細胞們自己改寫的……
研究者解釋,腦細胞這種改寫自身基因的能力,在普通情況來說,給了我們更多版本的APP,來加強我們的學習、記憶和其他能力。但是在某些倒黴的場景下,這種改寫DNA的能力,最終製造出了有害的蛋白,或者造成其他損害細胞的結果。
就目前這項研究來說,研究者已經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細胞中有至少11種變異,與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有關。
「這說明心能轉物嗎?」
這項研究的新聞報導一出,不少人提出了疑問。
比如,有人想知道,這是不是說明「主觀可以戰勝客觀,只要意志夠堅定就能戰勝病魔?」或者「佛陀說的心能轉物是不是真的?」又或者非常實用性的角度想知道」怎麼才能讓它只往好了改不往差了改?「
當然,也有朋友從基因角度提問,「這是不是無視了中心法則?」或者「拉馬克是不是又可以起來high了?」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這不是「心能轉物」,也不是「主觀戰勝了客觀」,更不是「我認為我好看所以我就能越長越好看」。
這種改寫,是腦細胞在工作的時候隨機發生的,是不以個體的意志為轉移的。就像人人都不願意得癌症,但你無法命令你的某個細胞「不許癌變」。也是因此,我們無法通過主觀意志去命令自己的腦細胞「往好了改寫DNA」或者是「往壞了改寫」。
其次,中心法則和拉馬克到底誰能起來high,與這種改寫發生的原理有關。
目前,研究者認為,改寫發生在細胞工作時的「逆轉錄」流程中。當逆轉錄酶把RNA分子「逆轉」回DNA的時候,逆轉錄酶的「偷懶」可能導致被轉出來的DNA與模板出現不同,而這條發生了改寫的DNA會被組合回DNA鏈中,導致整個神經元細胞的DNA發生改變。
從這個解釋來看,中心法則並沒有被打破。
同時,研究者認為,雖然當前僅發現了合成APP流程中出現這種改寫,但從原理上來說,其他同樣程序的操作也可能導致神經元細胞的DNA被改寫,只是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本文的通訊作者Jerold Chun,出道20多年,發表SCI 300多篇,出道以來研究被引用次數高達3萬2千多次
據Science報導,由於這一發現過於重大,目前已有業內研究者呼籲儘快嘗試重複Chun的研究成果,以確定這一發現。
P.S 這項研究所使用的人類大腦,全部源自死後捐贈。在死後屍檢和遺體捐贈方面,中西方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參考文獻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8/11/landmark-study-shows-brain-cells-revamp-their-dna-make-new-proteins-perhaps-sparking
https://medschool.ucsd.edu/education/neurograd/faculty/Pages/jerold-chun.aspx
http://www.brainstorm-cell.com/people/jerold-chun-m-d-ph-d/
https://www.sbpdiscovery.org/team/jerold-chun-md-phd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BF%83%E6%B3%95%E5%89%87
為了不在茫茫公眾號裡走失
三步"星標"醫學界
和150萬同行一起闖醫道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並在開頭標註作者來源,否則一律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