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的冰在2050年之前會在夏天完全消失嗎
數百萬年來,北極一直有個不間斷的儀式,那就是在冬季,極地的零下溫度會凍結當地的水,使北極海冰不斷膨脹。到了夏季,冰堆會退縮,因為溫暖的溫度造成冬季形成的冰解凍,使它們退回海洋。在人為的氣候變遷時代,這永恆不變的循環被打亂了。
-
NASA在南極拍到巨大方形冰山,其實不止一個
10月18日NASA在推特發布了這張南極拍到的邊緣整齊的冰山後,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外星人真的佔領南極了?)
-
圖像顯示加拿大兩巨大冰蓋完全消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影像顯示,在寒冷的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上,兩個曾經巨大的冰蓋完全消失了。這兩個冰蓋已存在幾個世紀,科學家曾在2017年預測其消亡,它們的徹底消失或將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而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研究預測,由於海冰消失速度太快,北極地區可能最快從2035年開始出現「夏季無冰」。但一年中的任何時候,海冰都不會完全消失。然而,自1980年以來,北極地區一直在不斷大量流失海冰,其覆蓋面在短短40年間驚人地減少了40%。而且同一時期,海冰的平均厚度下降了一半以上。 這些快速變化使氣候科學家面臨一個緊迫的問題: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
-
NASA影像顯示,加拿大兩個冰蓋已經從北極完全消失
NASA最新的影像顯示,在加拿大寒冷的埃爾斯米爾島(北極和格陵蘭島的邊緣),曾經存在的2大冰蓋已經完全消失。歷史上的冰蓋大小,2020年完全消失冰蓋消失,只需要40年時間:世界範圍的冰川、冰蓋消失,基本都是因為地球的氣候變化,數十年來,極地和世界範圍的冰川消失,讓很多科學家感到不安。
-
「朱諾」探測器首次拍到木衛三北極,發現那裡的冰有點異樣
木衛三的北極「朱諾」的探測結果表明,木衛三北極冰與赤道冰有不同的紅外特徵。在對這些照片進行了分析之後,天文學家發現木衛三北極的冰很特別。這些冰的結構是雜亂的,與木衛三赤道附近的晶體冰有不同的紅外特徵。而這種差異可能和木衛三的磁場有關。木星的衛星木衛三是太陽系第九大天體,比太陽系行星水星還要大。而木衛三也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有磁場的衛星。
-
北極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
本周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有力地證實了上述預測:到2035年,北極夏季的海冰很可能會完全消失如今,只有3-4個月裡我們能看到海冰,」一個北極原住民領導者小組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2019年的北極年度報告中寫道。 變暖影響幾乎涉及到北極地區生活的各個方面。曾經保護海岸線免受風暴和海浪襲擊的沿岸固定冰,如今在北極的許多地區都消失了。沿岸固定冰的消失加速了海岸侵蝕,危及幾十個社區。
-
一項科學模擬表明,到2050年,北極夏季的海冰將完全消失
極地地球物理學家迪克諾茲(Dirk Notz)表示: 「如果我們能·快速且大量的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從而使全球溫度相對於工業化之前減少2°C左右,可能會使事態得到好轉,但北極海冰仍可能在夏天偶爾消失。」 「這真的使我們感到驚訝。」在這項新研究中,Notz和他的團隊研究了數十種不同的氣候模型,這些模型模擬了未來北極海冰的演變。
-
繼北極兩大冰蓋完全消失後,南極傳來一個壞消息,需要重視
此前我們就分享過,NASA的衛星拍攝到北極地區有2個面積分別為7.48和2.93平方公裡的冰蓋已經完全消融,即已經融化消失。其實在此之前,科學家就根據衛星數據對這兩個冰蓋進行了預測,在2017年科學家曾經預測這些冰川預計在5年內消失,沒想到在今年就已經消失了。這些冰川的消失,並不會是特例,也不會是冰川流失的終點,科學家擔心,隨著地球越來越熱,在未來,北極夏天可能會出現沒有冰的狀態。現在繼北極冰蓋消失後,南極又傳來了一個壞消息,「末日冰川」情況也不容樂觀。
-
2030年,北極冰川會消失嗎
現在的北極冰蓋(左)與1979年的(右)相比,已經不和大陸相連 資料圖片本文作者馬子馭在北極馬子馭等拍到的北極熊馬子馭等在北極拍的鮮花 格陵蘭島海冰渦流資料圖片 正在崩塌的冰山 資料圖片編者按:近年來,關於兩極冰川正融化消失的報導越來越多,而相對於南極的冰川來說,北極的冰川似乎更為脆弱,有科學家預測,到2030年夏天,北冰洋將不再有冰存在。
-
最新研究表明,北極夏季海冰很可能在2050年之前消失
自從1979年開始記錄衛星以來,夏季北極冰的面積減少了40%,體積減少了70%如果排放量仍然很高,則即使在冬季,北極地區也可能會無冰最新研究表明,即使迅速削減了導致氣候危機的碳排放量,現在極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使北極夏季海冰消失。
-
極地2.0:北極凍冰消失後會發生什麼?—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Paul Nicklen/NGC 去年,隨著北極進入一半時間沒有日光的秋季,它似乎進入了暮光地帶。在幾個月內,各種各樣奇怪的事情都發生了。 覆蓋北冰洋的海冰冰蓋原本應該增長卻消退了,北極點的溫度比通常情況下增高了20℃,徘徊在哈德遜灣海濱的北極熊在等待海水結冰時遇到的人比以往都多…… 這是氣候變化正在迅速重塑遙遠北方的現實寫照。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
30年內,北極夏季無冰?!全球21個機構的研究來了
一項新研究稱即使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控制北極海冰也會消失!01當前,北極常年被海冰覆蓋。每年夏天,海冰覆蓋面積都在減小,而在冬天又會重新增大。持續全球變暖影響下,北冰洋被海冰覆蓋的整體面積在過去幾十年裡迅速減小,這對北極的生態系統和氣候產生極大影響。
-
震驚!北極地區兩個巨大冰蓋消失,或將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影像顯示,在寒冷的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上,兩個曾經巨大的冰蓋完全消失了這兩個冰蓋已存在幾個世紀,科學家曾在2017年預測其消亡,它們的徹底消失或將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此次消失的冰蓋,是加拿大北極地區埃爾斯米爾島上的聖派屈克灣冰蓋,它們在那裡已存在了數百年。
-
NASA: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 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
有些地區的海冰會隨著季節變遷形成和消失,但北極圈中總有一定比例的海冰能夠終年不化,即所謂的「多年冰」。由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收集的數據顯示,在1984年1月的第一周,北冰洋中存在時間超過四年的海冰面積尚有310萬平方公裡。而相比之下,2019年1月的第一周,該地區多年冰的面積已經縮減到了11.6萬平方公裡。這意味著北極圈內多年冰的面積在僅僅35年內便急劇減少了95%。
-
加拿大今日頭條|北極海洋冰架將在2035年完全消失
上周,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的北極冰架崩塌了!面積相比之前減少了43%,且有繼續變小的趨勢。但是本周一項新的研究又給了大家一拳重擊:北極海洋冰架可能到2035年的時候,就完全消失了!,發現到2035年北極冰架可能會徹底融化!
-
估估寶環保科普|無冰之洋將成真?兩座北極冰蓋因全球變暖消失
全球變暖,兩座北極冰蓋已經完全消失,生態保護該何去何從?全球變暖,是老生常談的環境生態話題了,幾乎談到環境問題,就能聯想到全球變暖,可是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影響已經遠超我們的預期了。據悉,CNN報導,由於全球變暖,加拿大境內兩座北極冰蓋已經完全消失。數據顯示,在1959年,兩座冰蓋中較大的一座面積約7.8平方公裡,較小的約2.8平方公裡。隨著氣溫逐年升高,冰蓋不斷萎縮。
-
北極最堅固的冰幾乎融化殆盡,氣候災難正在接近
2019年6-7月,北極連續兩個月出現了衛星觀測史上最低的海冰範圍,雖然2019年8月北極海冰融化速度有所放緩,但仍然是衛星觀測史上第二低的海冰範圍。而與北極海冰範圍連續創新低對應的是,北極地區另一個重大變化是多年冰的迅速減少。
-
又一冰川完全「消失」,格陵蘭20萬冰原危機四伏
「 Spalte」是丹麥語動詞,意為「分裂」,而格陵蘭島東北部的一座冰川正是以此命名,這是因為Spalte冰川一度是由母冰川Nioghalvfjerdsbrae(79 N)分裂而來,母冰川是北極剩餘的最大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