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7月,北極連續兩個月出現了衛星觀測史上最低的海冰範圍,雖然2019年8月北極海冰融化速度有所放緩,但仍然是衛星觀測史上第二低的海冰範圍。而與北極海冰範圍連續創新低對應的是,北極地區另一個重大變化是多年冰的迅速減少。
多年冰,實際上指的是那些持續時間超過4年以上的海冰,每年北極都有融化季節,但有相當一部分海冰能在融化季節存活,最終反覆循環形成了這些多年冰,它們具有4年或更長的壽命,它們也是北冰洋內最堅固的冰,因為它多年生長的特性,往往是海冰中最厚最堅固的部分,可以發展到四米厚。而相比之下,在第一個冬季生成的一年冰通常最多只有兩米厚。
來自NASA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月第一周,北冰洋內4年及以上的多年冰覆蓋面積僅為11.6萬平方公裡。而對比起來,1988年1月第一周,4年及以上的多年冰覆蓋面積高達312.1萬平方公裡,可以說在短短的30年內,北極那些古老堅固的冰已經減少了96%!多年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薄而脆弱的一年冰或不到4年的形成不久的冰。
而在2019年8月,當北極海冰範圍縮小到衛星觀測史上第二低值之時,NASA也分析了北冰洋剩餘海冰的年齡,較年輕的海冰或第一年的冰以不同濃度的灰色顯示,而四年以上的多年冰則顯示為白色,對比1987年8月,2019年8月的海冰範圍不僅範圍大幅下降,而且那些亮白色的多年冰已經全面崩潰,僅僅是沿著加拿大北極群島沿岸和格陵蘭北部一帶分布,密集程度也低了很多。
多年冰往往在北極核心區,或是受北極風漂流影響出現在向岸堆積區域,這些較厚多年冰的快速消亡,一方面表明了北極海冰的體積其實正在迅速降低,而另一方面堅固多年冰的消失將導致北極海冰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出現「無冰之夏」。而對於我們來說,因為冰和水吸收輻射能的差異,北極海冰的這種變化將深度影響北極地區的熱力場,從而改變整個區域環流甚至全球氣候,更多異常和極端的天氣可能更加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甚至是對氣候造成無可逆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