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9月20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原子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廈門大學承辦、華僑大學協辦的「第五屆全國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學術會議」在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泉州召開。此次會議是我國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領域的一次學術盛會,300多名科技人員與會交流。
會議現場
在大會開幕式上,大會主席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化學測量學負責人王春霞、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劉長寬、廈門大學副校長江雲寶、華僑大學副書記劉斌、廈門大學黃本立院士分别致辭。開幕式由廈門大學教授王秋泉主持。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院士致辭中表示,全國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學術會議的召開代表了「傳承」與「發展」。自2010 年開始,全國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學術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已連續舉辦四屆,分別由四川大學(四川成都)、東北大學(遼寧瀋陽)、廣西師範大學(廣西桂林)和武漢大學(湖北武漢)等單位承辦,會議規模和涉及的研究領域逐年擴大。本次會議更是有來自88個單位316名代表參會,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香港等著名學者前來參會交流。
江桂斌院士也笑稱,本次會議的代表有40後、50後、60後??,還有一位「90後」—黃本立院士參加,黃本立院士也是參加了5屆會議的代表,始終在為原子光譜發展加油助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化學測量學負責人王春霞
王春霞在致辭中說到,光譜,尤其是原子光譜非常「小眾」,比如原子光譜相關支持項目在青年基金項目佔比只有1.2%,在面上項目支持中只佔比0.8%。但是,她非常感謝各位從事原子光譜分析技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們多年來的支持!原子光譜因其獨特的特點而具有不可替代性,具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王春霞表示,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繼續堅持原子光譜,同時兼顧相關技術,但根本—原子光譜的方向不要變。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劉長寬
劉長寬首先祝願本次會議順利召開,並感謝各位專家學者對原子光譜專業委員會的支持、以及會議主辦方、協辦方的辛勤組織工作。同時,劉長寬簡單介紹了分析儀器分會的概況。分析儀器分會由14個專業委員會以及1個學術委員會、1個青年工作委員會組成,而原子光譜專業委員會是其中表現優異的專業委員會。
廈門大學副校長江雲寶
致辭中,江雲寶主要介紹了廈門大學化學學科的發展概況,並祝願本次會議順利召開。廈門大學化學學科與廈門大學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特色。尤其廈門大學是最早設立分析化學學科的大學之一,在光譜、質譜等分析技術方面取得了很多優秀的成果。
華僑大學副書記劉斌
在祝願本次會議順利召開、歡迎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之後,劉斌在致辭中介紹到,華僑大學1960年創辦於著名僑鄉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國第一所以「華僑」命名的高等學府。1983年華僑大學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扶植的大學」。 2003年學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評優秀等級。2017年學校入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廈門大學黃本立院士
黃本立院士談到,非常高興能夠見到老朋友、結識新朋友,並祝願會議持久的辦下去。並指出,關於會議名稱,會議發起人有先見之明地在原子光譜之外加入了「相關技術」,由此讓原子光譜更加「活」了起來。
廈門大學教授王秋泉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後的大會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加拿大溫莎大學 K. W. Michael Siu、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樂曉春教授分別帶來精彩報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
報告題目:面向精準醫學的蛋白質組分析新技術新方法
美國歐巴馬政府於2015年初率先啟動「精準醫學計劃」,首要強調在癌症臨床研究中的應用,但其僅關注基因組學技術。基因組學僅能判斷疾病發生的可能性,而蛋白質組學更能直接地判斷疾病的發生和發展。2016年3月,中國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等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中國「精準醫學計劃」即啟動,在基因組學等的基礎上整合了蛋白質組學等信息。
傳統基於質譜的臨床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存在著樣本需求量大、處理流程複雜、分析通量低等問題,急需發展針對臨床蛋白質組樣品的高通量、高覆蓋度、高靈敏度的分析方法。張玉奎院士在報告中介紹了課題組針對這些需求開展的工作情況,主要集中在基於固相烷基化試劑的樣品製備(SPA)、全自動樣品處理裝置(FAST)、全自動蛋白質組定量分析平臺三個方面工作的最新進展。
加拿大溫莎大學 K. W. Michael Siu
報告題目:Mass Spectrometry-Based Proteomics: From Structure and Energetics of Peptide Ions to Prognostic Cancer Biomarkers
報告中,K. W. Michael Siu介紹了其課題組通過使用iTRAQ基於質譜的差異蛋白質組學鑑定了口腔癌生物標誌物,並使用免疫組織化學進行了驗證。 iTRAQ分析能夠識別一套生物標記物,包括14-3-3 zeta,14-3-3 sigma,S100A7,hnRNPK和前胸腺素α,並用於口腔癌和口腔癌前病變(OPL)鑑定。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 樂曉春
報告題目:原子光譜和質譜應用於生命分析
原子光譜和質譜技術在生物學、化學、臨床、環境和健康科學的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樂曉春在報告中重點介紹將原子光譜和質譜技術應用於生物分析化學的最新進展。樂曉春團隊在砷元素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通過對與砷結合的治癌蛋白的研究,將這些特殊蛋白作為癌症治療的靶點,進而實現治療急性白血病以及其他癌症。在這個研究過程中,光譜和質譜在鑑定砷與蛋白結合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國內外儀器公司如島津、珀金埃爾默、賽默飛、安捷倫、德國耶拿、海光儀器、北京吉天、安東帕和奧普樂等也積極參加本次會議展示最新的光譜技術與產品。儀器信息網作為會議的支持媒體將進行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