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先崇尚自然的偉力,選定了「龍」作為圖騰,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圖騰的意義在於庇佑族人,同時被人們供奉,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有些遊牧民族自稱是狼神的後裔,他們的圖騰就是狼。而在大洋彼岸的南美洲,那裡的人們崇尚飛禽,尤其是大塊頭的安第斯神鷹,被南美洲的土著人奉為神獸。
如果你去過智利、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等南美洲國家,相信你聽說過安第斯神鷹的傳說。在傳說裡,這種猛禽是威嚴和神聖的象徵,雙翅展開達到了3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飛禽。雄鷹的體重在15公斤左右,雌鷹體重在10公斤左右。對於走獸而言,這麼點體重完全不夠看。
對於飛禽而言,這個體重堪稱是巨無霸了。鳥類由於要長時間飛行,是不能太重的,體重一高,就飛不起來,還會帶來多種疾病。所以南美洲的人們崇拜安第斯神鷹,在當地的神話中,安第斯神鷹是太陽神的使者。
2500年前的工藝品上,就有安第斯神鷹的圖案,雖然模糊,但雙翅展開,如同小型飛機一樣的飛禽,除了安第斯神鷹還有誰?當然,這些都是表面上的,深入了解一下安第斯神鷹,你會發現它根本就不像南美土著說的那樣美好,即使它享受著人們的供奉。
供奉它的原因在於它的飛行能力,一次性飛行5小時,總路程180公裡,換了別的飛禽怎麼著也得使勁扇動翅膀,不然就維持不了飛行狀態。而安第斯神鷹是個異數,飛行5小時翅膀都不帶動一下的,試問有哪種飛禽能比較?
這不是瞎說,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生物學教授艾米莉,為了研究安第斯神鷹的飛行技巧,耗費了足足5年的時間。他特地設置了一個飛行記錄器,放置在安第斯神鷹的背上,安第斯神鷹在飛行時,只要一振動翅膀,機器就會記錄下來。當安第斯神鷹休息的時候,飛行記錄器會自動脫落。
有了飛行記錄器的幫助,科學家才了解到了安第斯神鷹的特殊本領,它可以敏銳地感知到氣流的變化,實際上體型較大的飛禽都會這一本領。安第斯神鷹是裡面的佼佼者,在高空飛行時,氣流是不穩定的,安第斯神鷹會藉助上升氣流來達到長距離飛行的目的,從而減少振動翅膀的次數。
每天都進行長距離飛行,安第斯神鷹振動翅膀的時間都不會超過2分鐘。所以南美洲的土著崇尚安第斯神鷹,將其視為圖騰。
對安第斯神鷹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跟風崇拜,深入了解了它的生活習性,你對它的印象就會改觀了,有點噁心也是能理解的。在我們想來,它能被稱為「神鷹」,那就是南美洲的天空主宰者,對中小型動物有著壓倒性的優勢,獵殺它們就和喝水一樣簡單。
事實恰恰相反,安第斯神鷹的捕獵能力讓人捂臉,抓只兔子都費勁,它是典型的食腐動物,捕獵能力根本配不上它「神鷹」的稱號,平日就喜歡尋找牛羊的屍體,吃腐肉。別的鷹隼從高空襲擊,鋒利的爪子將獵物抓住,然後飛到高空把獵物摔死。安第斯神鷹卻做不到,它的身體構造和別的鷹隼不一樣。
安第斯神鷹的爪子長而鈍,和鋒利沒有一點關係,用它來走路沒問題,抓獵物真的是難為它了。即使安第斯神鷹運氣好抓到了一隻兔子,它也不會像別的鷹隼一樣,用爪子將其獵殺,而是用嘴巴不停地啄它,就像是大一號的啄木鳥。這種捕獵方式真的是把猛禽的臉丟盡了,也不知道它為啥能有個「神鷹」的稱號。
現如今的安第斯神鷹地位大不如前,名義上是南美洲的神獸。真正把它當神獸看待的人少之又少,有些農場主為了防範安第斯神鷹襲擊家禽,還會故意誘捕它,將其毒死。所以喊它一聲「神鷹」是抬舉它,還是喊它安第斯禿鷲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