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絕對不會料到400年後,第一架人造飛行竟然是無法扇動翅膀的。
「航海學不是完美的科學,若它足夠完美,就該解決一切潛在危險。正如鳥兒在空中飛翔不會墜落……魚兒在江河大海歡遊也不會觸礁……」——達文西,《溫莎手稿》
達文西不會料想400年後第一架人造飛行器竟無法扇動翅膀的,甚至「如鳥般扇動翅膀」的設想還阻礙了飛行器的發明。所以若他看到今天的飛機,大概會倍感失望,而非感激涕零。 但是,達文西的自然的設計理念全錯了嗎?其實,人類技術的進步史並非那麼直白易懂,在歷史景觀背後還潛藏著「突破想像」的事實。
故事要從一則軼聞說起。藝術史學家瓦薩裡聽過一個傳聞,說達文西在晚年「發瘋似地製造飛行動物模型……用蠟膏做了很多帶翅膀的雕塑,一吹就能竄到天上……還往紮緊了的羊腸裡充氣,一紮便飛了起來」。在他看來,達文西發瘋其實是自暴自棄,因為他受命研發的太陽能熱水器一直不理想,而竭盡全力研究的撲翼機也就是個幻想。
或為蠟質飛行動物模型的草圖,1508年於梵蒂岡繪製,《大西洋古抄本》
達文西晚年的瘋狂,在現代藝術家身上比比皆是。背叛了「模仿自然」這一原則的先鋒繪畫,即使在今天也非人人都能接受的風格,更別說當時的保守者。他們不僅唾棄痛罵,甚至把其中一些人關進精神病院。可事實證明,背叛了「模仿自然」的藝術才是未來,就如放棄模仿鳥類飛行,萊特兄弟才能放飛第一架固定翼飛機。
少年達文西就對飛行一事痴迷不已。在學徒時,他就接手了幾個戲劇飛行裝置的設計任務,讓演員扮成六翼天使從高處飛下,然後擊倒惡魔。這種裝置不難實現,即一件由繩索連著滑輪系統的背心,只要學過基礎幾何學和透視學的都能設計出來。在飛行裝置設計成功後,達文西就想挑戰真正的載人飛行器。可惜,直到晚年他的設計思路,即便在今天都是無法成功的。
追逐了好幾十年,直到生命盡頭,他才發現僅理解鳥類飛行模式根本無濟於事,因為單憑人力無法提供足夠動力,而木質飛行器又太過沉重。因此,他改用輕的蠟膏做模型,用羊腸做氣球模擬動力。他這麼做的時候,就已經拋棄了「肉食者」之眼,拋棄了透視學、解剖學這些成熟科技的固有路徑,從一個嶄新領域突破人們的想像。甚至,他還把目光投向大海,通過分析水的流動模式來解答風力問題。在這最後的時光裡,達文西還把船帆設計應用到了飛行器上,製作出球形降落傘和滑翔機的原型。雖然這些翅膀是不可運動的,甚至連翅膀都不是,但只有它們才能飛在天上。而萊特兄弟的飛機則沿著他晚年的研究轉向堅持走到了終點。
我們是地上的猛獸,我們總盯著地面和高空,卻很少想去理解大海的秘密。所以當我們理解了空氣與海水之間的相似關係,理解了氣體也有浮力之後,飛機便實現了。
事實上,突破想像的發明創造和思路轉變並不止存在於歷史之中,正如達文西和萊特兄弟對飛行器設計的巨大貢獻,是只有靠百年來在各個領域的不斷突破才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