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奉為神獸的鷹,飛行172公裡未扇動過一次翅膀,它是靠什麼在飛?

2021-01-10 騰訊網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鷹是天空中的霸主,它們憑藉強大的飛行能力和敏銳的視覺,長期在生存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作為西半球體積最大的鷹,安第斯神鷹由於生活在安第斯山脈附近而得名,而長久以來,當地人對這種神秘的生物都充滿了崇敬。

據悉,安第斯神鷹的翅膀展開大約有3米左右,已知最長的可達5米,從天空中飛過時可以遮蔽光線,而它們的體積只有十幾千克,所以才能夠在天空中快速飛行。

有說法稱,安第斯神鷹可以很長時間不揮動翅膀,完全憑藉空氣流動獲得動力。藉助於先進的科學技術,曾經有位英國科學家在安第斯神鷹的翅膀上安裝了記錄儀,希望能夠獲得更加精確的數據,不過在長達數年的觀察過程中,由於數據過大而無法準確傳遞迴來,最後他們不得不尋找新的測算方式。

好在有科學家找到了全新的加熱系統,並且對安第斯神鷹進行了長達5年的觀測,根據數據可以分析,安第斯神鷹在每天三四個小時的飛行途中,翅膀僅有數次振動。

觀測結果令人感到十分震驚,畢竟很少有鳥類不用揮動翅膀就能擁有較快的飛行速度。科學家表示,為了減少飛行過程中的能量消耗,安第斯神鷹揮動翅膀的次數有限,更多時候是憑藉上升氣流在空中滑翔的。

更神奇的是,被觀測的對象中還有一隻安第斯神鷹能夠在175公裡的飛行途中不煽動翅膀,這完全超過了人們的想像。我們很難相信自然界中存在這種神奇的生物,而它們的確真實存在於生存環境最嚴苛的地區。

對人類而言,破解安第斯神鷹的飛行之謎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同樣還可以為科學家研製更加先進的飛行儀器提供新的思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強的鷹,飛行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吊打白頭神鷹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最強的鷹,飛行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戰力吊打白頭神鷹且不說它的戰力,就光說它不扇一次翅膀就能飛行172公裡,是不是會覺得這是在扯淡!這種鷹名字叫做安第斯神鷹,成年後翼展能夠達到3米以上。
  • 世界上最強的鳥,飛行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獅子都不是它對手
    如果說一個生物不去扇動一次就可以飛行172公裡的距離,你會想到什麼?天上的鳥類似乎沒有可以不扇一次翅膀就飛行這麼遠的生物。如果是我們人類的科技創造物飛機的話就可以很輕鬆的做到這一點,畢竟飛機只需要油就可以了。而在大自然中也確實存在著這麼一種生物,它是世界上最強的鳥,飛行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獅子都不是它對手!這種鳥類就是安第斯神鷹!
  • 最持久的鳥類,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的傳奇
    5小時,行程將近172公裡,並且在飛行的途中可以做到不扇一次翅膀。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安第斯神鷹,但凡名字裡能加個『神』字的生物,都是有幾把刷子的。安第斯神鷹翼展可達2.7到3.2米,雄鷹重11到15公斤,體長117到135釐米,雌鷹重7.5到11公斤。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即安第斯神鷹能夠輕易的帶家中養的狗子(10公斤左右)飛行長達數小時。
  • 一次性飛行180公裡,還不扇動翅膀,安第斯神鷹怎麼做到的?
    而在大洋彼岸的南美洲,那裡的人們崇尚飛禽,尤其是大塊頭的安第斯神鷹,被南美洲的土著人奉為神獸。如果你去過智利、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等南美洲國家,相信你聽說過安第斯神鷹的傳說。在傳說裡,這種猛禽是威嚴和神聖的象徵,雙翅展開達到了3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飛禽。雄鷹的體重在15公斤左右,雌鷹體重在10公斤左右。對於走獸而言,這麼點體重完全不夠看。
  • 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是怎樣做到的?
    基於不同的研究或測量,也有稱安第斯神鷹是世界上最大或最重飛行鳥類的說法。安第斯神鷹翼展可達2.7到3.2米,雄鷹重11到15公斤,體長117到135釐米,雌鷹重7.5到11公斤。本來我對這些數據的認識還有些模糊,但突然看到躺在花園裡曬太陽的柴犬,這些數據一下子就鮮活起來。因為柴犬的體重大約就在11、12公斤,甚至比雄鷹還要低一些,但我曾經抱起過柴犬,確實非常地紮實。
  • 最大的猛禽能在空中飛行5h,不扇動翅膀飛行160多公裡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世界上最大的高飛鳥類-安第斯神鷲-可以在空中飛行5個小時,並且可以在不扇動翅膀的情況下飛行160多公裡。體重超過33磅(15公斤),翼展達到10英尺(3米),安第斯神鷲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物種。
  • 世界上最大的鳥,可飛超過7000米,飛100英裡不用扇動翅膀
    在2013年至2018年之間,生物學家艾米麗(Emily Shepard)和她的團隊通過安裝飛行記錄儀,記錄鳥類飛行期間的情況,在對一群安第斯禿鷹進行五年跟蹤研究之後。稱安第斯禿鷹飛行時幾乎都是滑翔的方式,在飛行時只有1.3%的時間拍打翅膀。同時可以在空中停留至少五個小時。甚至扇一次翅膀可以飛100英裡的距離。
  • 飛行5小時卻不用扇一次翅膀,現存最大的猛禽——安第斯神鷹
    根據記載,測量過最大的一隻安第斯神鷹,其兩翅的翼展張開足足達到了5米之長!這是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這隻安第斯神鷹的翼展甚至比兩個姚明的身高還要長,更是相當於是兩層樓的高度。這幅體格飛在空中的樣子就如同一架小型戰鬥機機,簡直讓人嘆為觀止,可以說它就是當今時代最拉風的猛禽之一了。也正因如此,安第斯神鷹也被許多人稱為「難以置信的巨鳥」。
  • 達文西絕對不會料到400年後,第一架人造飛行竟無法扇動翅膀
    達文西絕對不會料到400年後,第一架人造飛行竟然是無法扇動翅膀的。「航海學不是完美的科學,若它足夠完美,就該解決一切潛在危險。正如鳥兒在空中飛翔不會墜落……魚兒在江河大海歡遊也不會觸礁……」——達文西,《溫莎手稿》達文西不會料想400年後第一架人造飛行器竟無法扇動翅膀的,甚至「如鳥般扇動翅膀」的設想還阻礙了飛行器的發明。所以若他看到今天的飛機,大概會倍感失望,而非感激涕零。 但是,達文西的自然的設計理念全錯了嗎?
  • 御風飛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70公裡,期間無需拍動翅膀!
    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表明,世界上最重、最大的猛禽安第斯神鷲可以在持續5個多小時不拍動翅膀的情況下飛行170公裡(105英裡),而且在其飛行過程中只有1%左右的時間拍動翅膀。正所謂「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飛行不用拍翅膀,全靠風呀!
  • 鳥兒在空氣中扇動翅膀與人在水中扇動臂膀
    鳥兒在空氣中扇動翅膀與人在水中扇動臂膀:1,水,是流體,它彈性大,所以人扇動臂膀,水可以把人彈起來浮起來。2,空氣,是流體,它彈性小,所以人在空氣中扇動臂膀,空氣不能把人彈起來浮起來。3,鳥兒翅膀面積大,扇動翅膀得到下方空氣大的反作用力,彈力。這個彈力把鳥兒彈起來飛起來。4,日常生活中,水看得見,摸得著。而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它與水一樣,是物質緊密排列的流體飽和空間,即空氣物質緊密排列的流體飽和空間。其實宇宙空間也是暗物質緊密排列的流體飽和空間。
  • 為啥鳥扇兩下翅膀就能飛起來,而我扇胳膊就紋絲不動呢?
    看到這幫空賊駕駛著「鼓翼機」飛掠在原野之上,我甚至也能感到陣陣烈風掃過面頰。  熟悉的是很多昆蟲和鳥類都是這麼飛行的,陌生在於幾乎沒見過什麼人造飛行器是「扇著翅膀」飛起來的……  撲翼飛行  想飛起來不容易  通過扇動翅膀飛翔,稱為「撲翼飛行」。不只是《天空之城》,由弗蘭克·赫伯特創作的科幻巨作《沙丘》系列中也出現了撲翼飛行器的設定。
  • 詩歌:那一雙扇動的翅膀
    詩歌:那一雙扇動的翅膀作者/青草地*輕輕地我扇動了翅膀老師跟在您的身後我學著您的樣子飛翔陽光照著我通紅的臉膛也照著我扇動的翅膀媽媽說學校是知識的大海老師是我學習的方向老師說愛學習的我是爸爸媽媽的希望飛向藏著美麗神話的遠方老師又是一季雪花飄在我的肩上遠方依舊在時光裡迷茫迷茫的時光裡我又看到了您扇動的翅膀
  • 闢謠:世界上最大的鷹-阿根廷巨鷹以捕獵獅子為食?錯的離譜
    至於隼形目動物是不是鷹,這個就要看怎麼理解鷹了。一般來說,我們常說的鷹泛指鷹科動物,而阿根廷巨鷹是隼形目下的畸鳥科動物,因此,阿根廷巨鷹並不是我們常說的鷹。但是,在生物學上,鷹是所有隼形目下動物的總稱,從這一點上看,說阿根廷巨鷹是史上最大的鷹,也沒毛病。阿根廷巨鷹並不是現存的物種,而是已經滅絕600多萬年的物種。那麼,這種「史前巨禽」能不能以獅子為食呢?
  • 從飛行方式、技巧和翅膀本身說起
    但是同樣作為昆蟲,蜻蜓是昆蟲中前飛扇動翅膀次數最少的且速度最快的。它每秒扇動30-50次翅膀,可以在空中進行長時間長距離的飛行還可以隨意的加速,其衝刺飛行速度可達40m/s,這簡直就是昆蟲中的戰鬥機,這是一般昆蟲無法完成的飛行。
  • 昆蟲飛行的謎團,蜜蜂為什麼不遵守空氣動力學它也能飛上天!
    1934年,科學家安託萬·馬恩萊和安德烈·桑切斯古進行蜜蜂的飛行研究。他們應用數學分析和已知的飛行原理來計算蜜蜂的飛行,得出的結論是,理論上說「蜜蜂飛行是不可能的」。自那以後,蜜蜂成了不遵守空氣動力學原理的典型。科學家下此定義的原因是,他們不可能製造出可以扇動翅膀的飛機。要產生30萬倍的呼吸效率,對於人類而言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 美國女子為實現「飛行夢」,花100萬在背部植入翅膀,結果怎樣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相信不少人在童年時都幻想過自己有一雙翅膀,能夠像鳥兒一樣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曾經有一個叫陶成道的人因為夢想飛上藍天,看看頭頂的這片蒼穹到底有什麼奧秘,他冒著生命危險做出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
  • 昆蟲飛行的秘密,有些昆蟲不遵守空氣動力學它也能飛上天!
    符合適者生存的進化法則,活下來的昆蟲其附翅就逐漸開始發育,而且逐漸形成翅膀的雛形。昆蟲學家們推測,有一些昆蟲在拼死逃命而跳躍的時候,會拍打它們那小小的翅形垂下物,以便使自己能滑翔得更遠些。最後,這些垂下物就發育成為展開的漂亮的翅膀。昆蟲用胸部強勁的肌肉來撲動它們的翅膀,因而可以飛得很遠,使食肉動物可望而不可及。
  • 法國航空工程師打造的仿生昆蟲,震動翅膀就能飛上天空
    古代的藝術家、學者們認為有了翅膀就可以飛行,於是基於仿生學,曾設計出帶有巨大翅膀的飛行器。馬達運動時可以精確模仿昆蟲的翅膀扇動,每秒最高20次。靠猛烈地拍打翅膀產生飛行動力,這讓「BionicBird MetaFly」不僅在外型上做到了還原,也更像是一隻有生命的真正昆蟲。
  • 加拿大鵝為什麼在夜間飛行?探索你所不了解的鳥類生存差異!
    加拿大鵝為什麼在夜間飛行?探索你所不了解的鳥類生存差異!加拿大鵝為什麼在夜間飛行?最初出現在很多網站上:一個獲取和分享知識的地方,讓人們能夠向他人學習,更好地了解世界。加拿大鵝在夜間飛行其實有很好的理由!我和你們一起過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