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金牌筆記 15-1 兩種電荷 知識歸納

2020-12-06 原圓老師講物理

1、兩種電荷

人們通過大量的實驗和研究發現,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

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是正電荷「+」:

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簡稱電荷,符號是Q。電荷的單位是庫侖(C)。

3、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

檢驗方法:當被檢驗的物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如果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則物體帶了電,如果驗電器的金屬箔片沒有張開,則物體沒有帶電。

驗電器的構造:金屬球、金屬杆、金屬箔。

驗電器的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驗電器張角越大,所帶電荷量越多。驗電器不能檢驗帶電體帶的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

②利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把帶正電的玻璃棒懸掛起來,讓它能夠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當玻璃棒靜止時,讓被檢驗的物體去靠近玻璃棒的一端,如果相互排斥則帶正電。如果相互吸引,則被檢驗的物體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

這種方法能檢驗帶電體帶的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

③利用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讓被檢驗的物體去靠近碎小的紙屑,如果能吸引紙屑則帶電,如果不能吸引紙屑則不帶電。

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這種方法不能檢驗帶電體帶的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

4、摩擦起電

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了電,這種方法叫做摩擦起電。

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與核外所有電子總共帶的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整個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對外不顯帶電的性質。

原子結構

摩擦起電的原因:由於不同物質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弱的物體,要失去電子,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強的物體,要得到電子,因為有了多餘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

注意:

①在摩擦起電的過程中只能轉移帶負電荷的電子:

②摩擦起電的兩個物體將帶上等量異種電荷:

③由同種物質組成的兩物體摩擦不會起電:

④摩擦起電並不是創造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但電荷總量守恆。

摩擦起電時的能量轉化: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5、導體和絕緣體: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

導體容易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荷(既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它們可以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而在導體內部自由移動。

常見的導體:金屬、石墨、人體、大地、溼潤的物體、含雜質的水、酸鹼鹽的水溶液等。

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在絕緣體中電荷幾乎都被束縛在原子範圍內,不能自由移動。(絕緣體中有電荷,只是電荷不能自由移動)

常見的絕緣體:橡膠、玻璃、塑料、油、陶瓷、純水、空氣等。

金屬導體容易導電靠的是自由電子:酸鹼鹽的水溶液容易導電靠的是正負離子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比如幹木棒是絕緣體,溼木棒是導體,純淨水是絕緣體,礦泉水是導體。

絕緣體不能導電,但能帶電,帶的是靜電。

6、列舉相關的現象如下:

1、在冬天較乾燥的條件下,當你觸摸門把手,或與人握手時,常有被電擊的感覺。這是因為冬天較乾燥的條件下,人體與衣服之間摩擦產生電荷,並積累到較多電荷,觸摸門把手或與人握手時發生放電現象,(有電流通過人體)所以常有被電擊的感覺。

2、電線芯要用金屬來做是因為金屬是很好的導體,容易導電,所以電線芯要用金屬來做。電線芯外面的薄層要用橡膠或塑料來做是因為橡膠或塑料是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所以電線芯外面的包層要用它們來做,以防觸電。

3、夏天乾燥的天氣裡用塑料梳子梳頭髮,會發生摩擦起電現象,使梳子和頭髮帶上等量的異種電荷,由於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所以頭髮會隨梳子飄起。又因頭髮帶上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頭髮會越梳越蓬鬆。

4、將一根塑料繩一端紮緊,把繩儘可能撕成更多的細絲,用手向下捋幾下後鬆開,觀察到的現象是細絲會分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乾燥的手捋塑料細絲時,出現摩擦起電現象,使塑料細絲帶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分開。.

5、在汽車加油站都禁止用塑料桶裝汽油,是因為汽油與塑料桶壁不斷摩擦,使塑料桶帶電產生火花放電,引燃汽油造成火災,因此嚴禁用塑料桶裝汽油.

6、正在運汽油的汽車尾部常拖一條鐵鏈,鏈子一端與金屬車皮相連,另一端拖在地上,這一條鐵鏈的作用是使油槽裡的電荷通過鐵鏈傳到地面,避免燃燒,甚至爆炸事故的發生。當汽車開動的時候,汽油與油槽不斷摩擦,會使汽油和油槽帶上等量異種電荷。由於汽車的輪胎是橡膠絕緣體,電荷不會傳到地面,而是越積越多,當達到一定的程度時,會使空氣電離發生放電現象,產生電火花,使汽油燃燒甚至爆炸,只有在車尾拖上一根鐵鏈,使油槽裡的電荷通過鐵鏈傳到地面才能避免事故,所以在汽車上裝有鐵鏈拖在地上是運送易燃物品的必要安全措施。

7、在乾燥的季節裡,人們穿著化纖衣料的衣服時,衣服常會吸附在身上。這是因為人運動時,衣服與人體摩擦起電,衣服與人體帶異種電荷,異種電荷互相吸引,所以衣服常會吸附在身上。

相關焦點

  • 15.1 兩種電荷 九年級物理全一冊電子課本(人教版,課後有筆記)
    感謝您關注「初中物理100分」公眾號,如您尚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獲取更多學習方法、資料和視頻。每日更新,與您不見不散!
  • 初中物理——兩種電荷
    初中物理關於電荷的考查頻次是非常高的,總體難度不高。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所學的電荷知識。一、電荷的定義和分類電荷在物理當中是一種帶正電或負電的基本粒子。它分為帶正電的正電荷和帶負電的負電荷兩種,這兩種電荷到一起時就會中和不帶電。
  •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正電荷、負電荷規定、電荷量及其單位-王尚老師講初中物理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第一節《兩種電荷》本文包括如下兩段視頻:視頻1:正電荷與負電荷的規定
  • 高中物理筆記,全套高中交變電流知識點歸納
    本篇文章內容是全套高中物理筆記中的「交變電流」章節。不管高中生朋友們願不願意,都要面對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大多數理工科專業都要學習物理這門最實用、最有用的學科!但是,對於高中生來說,高中物理簡直是所有學科中最難的一個存在,而且,越到高三,綜合性習題越多,同時也就變得更難!那麼,對於選修物理這門學科的同學來說,既是幸運的,也是惆悵的。說幸運是因為以後考大學有了更多的道路選擇,惆悵的是高中物理真的是一根硬骨頭,非得需要堅硬的牙齒才能啃下來不可!所以,如何才能學好物理成為這部分同學最為急切的渴望。
  • 初中物理 | 電學公式歸納與簡析
    初中物理電學公式繁多,且各種物理規律在串並聯兩種電路中有時完全不同,使得學生極易將各種公式混淆,為了使學生對整個電學公式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形成一個完整清晰的知識網絡,現將初中串、並聯中的物理規律以及電學公式以兩個表格的形式歸納總結如下
  • 全面歸納初中物理電學最重要的一個元件:電阻與滑動變阻器!
    注意:(1)絕緣體不善於導電!其內部自由電荷幾乎都被束縛在原子核引力範圍之內,導致只有很少自由移動的電荷!(金屬善於導電是因為金屬內有大量能夠自由移動的電子。採用超導材料可以降低由電阻引起的電能損耗問題(即發熱問題)接下來,我們來歸納一下「電阻」相關知識點:從微觀的角度來說:電阻其實是導體中的微觀粒子對移動電荷的碰撞和引力、斥力的結果,從而阻礙了電荷的定向移動!(電阻就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 初中物理最實用「課本筆記法」!電學第二節!電流、電路與短路!
    初中物理由於知識的特殊性,以及學生正處在特殊時期,所以,記錄筆記的最好方法是直接寫在物理課本上,而不是另起爐灶、單獨記在筆記本上。這種最實用的「課本筆記法」的優點,到現在仍然有不少人沒有意識到。那麼,我有必要再囉嗦一下,通過初中物理電學第二節,來舉例說明一下,並且展示一下課本筆記的案例。初中物理電學第二節,所講的內容主要包括「自由電子的定義、電流的形成原因、電流方向的規定、二極體的特性、電路的構成、電源和用電器開關的定義、電源和用電器的各自能量變化、通路斷路短路的定義、電路圖的元件符號及其畫法」。
  •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歸納匯總,給孩子收藏列印,考試不下98!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歸納匯總,給孩子收藏列印,考試不下98!物理學科是同學們進入初二階段才開始接觸學習的一門新課程,因此不少同學在這門學科上都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從哪方面開始學起。也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在考試中拿到高分。
  • 電學 | 初中電學公式歸納與簡析
    初中物理電學公式繁多,且各種物理規律在串並聯兩種電路中有時完全不同,使得學生極易將各種公式混淆,為了使學生對整個電學公式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形成一個完整清晰的知識網絡
  • 初中物理全部「電學」知識腦圖!知識體系化建構基本方法!
    初中物理知識主要包括物理事實、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其中,零散的知識其實只是雜亂的堆積的事實。只有結構化的知識才有利於更好的應用並促進能力的發展。所以平時學習物理時要認清物理現象,了解物理事實,建立物理圖景,然後通過抽象、概括、分析、歸納等思想過程,形成物理概念,找出規律,並把概念、規律和圖景聯繫起來,了解它們的物理意義。這樣可以加深理解,避免了機械記憶!又有利於形成結構性知識體系,促進知識的應用和遷移。以下這些圖片內容,可以幫助暑假後學習初三電學的同學們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的結構。
  • 奠定中考基礎,初中物理電學第一課,很多有意思,且有用的知識
    初中物理電學第一節課,很特殊!非常有意思!如果中考試卷上考了本節知識點,那簡直就是白送分。具體來說,有以下特殊且有意思的知識點:1.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叫做摩擦起電。第一個給這兩種電荷命名的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
  • 2018中考物理:初中物理電學知識梳理總結
    一、辨析概念,夯實基礎   任何知識的學習掌握都離不開基礎知識。電學部分的基礎知識多、散、要辨析清楚、固記腦中。   (一)、關於電路   1、串聯、並聯   初中物理中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兩種連接方式:串聯、並聯。能否正確分析辨別他們對後面內容的學習至關重要。
  • 718分高考學霸:初中物理筆記首分享,列印1份,不翻書也能考98
    進入初中階段以後,同學們會接觸學習很多新的學科,就如八年級接觸學習的物理學科,這對於同學們來說是一門嶄新的課程,不少同學們也對這門學科表現出了極強的學習興趣,儘管這樣,但是這門學科依舊成了很多同學的短板學科。 因此很多同學都留言問我,這物理到底學什麼?怎麼樣才能學好?
  •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的總結和歸納
    (類比其他星球也適用)   15.第一宇宙速度(近地衛星的環繞速度)的表達式v1=(GM/R)1/2=(gR) 1/2,大小為7.9m/s,它是發射衛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隨著衛星的高度h的增加,v減小,ω減小,a減小,T增加。  16.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這是使物體脫離地球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
  • 物理老師熬夜整理:初中物理重點知識匯總+公式大全,建議收藏!
    物理老師熬夜整理:初中物理重點知識匯總+公式大全,建議收藏!物理是初二才開始接觸的一個學科,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既好奇又不知所措。物理主要考察學生對實際場景物質運動規律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能力,初中物理所學知識點雖然簡單,但是知識點比較繁雜,稍不留意就非常容易混淆,所以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一定要多總結歸納,才能更好的記憶學習。其實物理的學習並不是大家想像得那麼難,很多知識點都來源於生活實踐和社會實踐以及自觀察和實驗,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我們學習起來會更加的有趣。
  • 初中物理學霸筆記「曝光」,滿分就是這樣「煉」成,手寫版可列印
    我們初中階段的學生也要好好準備,在初中物理的學習方面需要注意基礎知識的夯實。學習物理主要是理解概念,吃透重難點,緊扣考點複習。平時學習當中,也要注意自己筆記的整理。因為一個學生的筆記反映了他在學習當中的一些思維動態,透過筆記可以更好地把握到思路流動的完整過程,所以要養成良好的做筆記習慣。還因為有時可能當時課堂上記得清清楚楚,但是沒有及時去複習產生遺忘,而筆記則是最好的記性。
  • 【微信備考】全國教資統考:初中物理學科知識專項分析
    物理學科知識在考試中佔40%的比例,在案例分析及教學設計中均有部分問題是針對學科知識進行考查的。建議各位考生,除了對高中物理學科知識進行複習外,不要忘記複習初中物理的相應學科知識;對於初中物理學科知識的複習,建議以初中教材為主,熟悉教材中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熟悉教材中的實驗及演示實驗等。
  • 《物理學科知識與能力(初中)》模擬試卷二(1)
    《物理學科知識與能力(初中)》模擬試卷二(1)202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預報名正在火熱進行中》》如圖為初中物理某教材的片段,該片段用於演示的是( )7.關於點電荷和元電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有很小的球形帶電體才叫做點電荷B.帶電體間的距離比它們本身的尺寸大得多,以至帶電體的形狀和大小對它們之間的作用力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
  • 如何歸納整理所學知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如何歸納整理所學知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初中學習的四大誤區   有很多學生進入初中以後,還按照小學階段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來學習,這樣就失去了初中學習的特點:積極、主動、合理分配時間,常見的學習誤區有以下幾點:   1、學習無計劃   「想到什麼學什麼,學到哪算哪」是初中生常見的學習誤區。
  •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內容較多,建議收藏!
    物理全稱物理學。物理學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物理在理綜裡面的地位相當重要,不僅僅是因為其涉及到的知識面很廣,也因為其難度的原因,導致物理成了理科學生的拉分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