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2019「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在上海揭曉,在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位居全國76位,比2018年上升3位,繼續位列安徽首位。
在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名中,該院健康管理學科繼續位居全國第2位,在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名中,健康管理學科排名第3位,風溼、普外、小兒外科、檢驗科進入專科聲譽排行榜提名,進榜學科數量居安徽首位。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院黨委書記劉同柱,院長葛均波,執行院長劉連新與來自全國各地名院的院士、院長、醫院管理者們,參加由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的「百家爭鳴醫院學科建設論壇」,並見證《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
院長葛均波院士受邀作題為「找準特色,加油打拼,一個醫院的成功管理——我對醫院發展和醫學教育的思考」大會報告。他指出,學科水平是醫院辦院質量的主要標誌,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醫院發展的根本,是推動醫院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他分享了我院學科建設的發展歷程和重要舉措,強調了醫學軟實力的重要性,外部影響力和內部凝聚力不可缺少,「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讓持續的成功不斷激勵員工前行,讓成功的陽光照亮每一個人的夢想。
從2010年8月開始,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以同行評議的方式,啟動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和「中國醫院排行榜」評比工作。該排行榜堅持以學科建設為特色,臨床能力為根本,始終把臨床專科聲譽排名作為主要核心,也是目前國內公認最權威、最受行業重視的醫院排行榜,榜單為老百姓看病就醫提供了權威參考。
本次發布的榜單為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綜合)、全國專科聲譽排名、全國專科綜合排名三個榜單。七大區域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和七大區域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將擇期發布,值得期待。
近年來,醫院緊抓機遇,奮力作為,圍繞「雙一流」目標,以推進「理工醫交叉融合,醫教研協同創新,生命科學與醫學一體化發展」的「科大新醫學」創新實踐為使命,對標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標準,加速學科建設步伐,加強科研平臺建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醫療服務能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最近公布的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位列全國第31位,安徽省首位。
引育並舉,創新人才管理新機制,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
醫院整合校院資源優勢,建立校院人才雙聘機制,依託中國科大「墨子論壇」等高端平臺,大力引進海內外優秀人才;與中國科大共同出臺高端人才引進各項政策,先後引進多批全職高層次人才,聘任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葛均波院士出任院長,引進普外科劉連新教授團隊、內分泌科翁建平教授團隊、神經內科劉新峰教授團隊、德國移植協會主席Nashan(比約恩·納山)教授。
積極參與中國科大「墨子論壇」,搭建高層次人才引進平臺
在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的同時,著眼學科帶頭人、技術骨幹自主培養,不斷探索創新人才評價考核體系,繼續實施「多層次育才工程」,與中國科大生醫部制定高層次拔尖人才培養相關管理辦法,在研究生指標、學術團隊建設以及科研項目等方面提供支持。
優化布局,打造品牌學科,構建學科生態體系
主動對接長三角優質醫療資源,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作,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籤約,對口支持我院心血管內科、心臟大血管外科發展;打造區域合作平臺,牽頭成立中國立體定向神經外科聯盟等;部署學科建設「登峰計劃」,遴選6個「高峰學科」,12個「高原學科」和8個「高地學科」,每年投入6000餘萬,5年為建設期限。
醫院主辦第九屆中國醫院臨床專科建設與發展論壇
以重大項目為抓手,獲批腦血管和腫瘤方向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2項共計3億元;以重點病種和先進技術為紐帶,大力開展多學科合作團隊(MDT)建設,建設多學科合作團隊20餘個;立體化打造示範中心,南區在2019年度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和幹預項目質控排名中位列全國第1位;開展「縮短平均住院日,提升CMI值」專項行動,平均住院日縮短1.26天,四級手術總量位居全國第6位,技術難度(CMI值)位於全國第24位,醫院的整體診療水平和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
通過學科「登峰計劃」,立足國際前沿,助推學科發展上新臺階
堅持技術強院,以技術進步推動診療能力提升
2018年首次開展醫院醫療新技術獎評選工作,對創新性強、臨床應用好、社會效益高的醫療新技術給予獎勵。2020年共立項醫療新技術280項。2020年醫院提供1000萬扶持醫療領先技術的引進和創新,努力讓大病、重病不出省。
移植技術、微創技術、介入技術、危急重症救治技術、細胞移植和治療技術等關鍵技術在多個學科篷勃開展。入圍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 2 項,是國家「示範高級卒中中心」和「中國胸痛中心」。
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目前全球臍血移植病例數最多的中心;獨創的側臥位下直接前方入路髖關節置換技術(LDAA)、股骨近端重建技術在國內外廣泛推廣;心血管內科 CRT 技術治療嚴重心力衰竭連續多年手術量全國領先;腦深部刺激術(DBS)治療帕金森病等運動障礙性疾病,肺臟、腎臟等多項器官移植技術,精準肝切除術、腹腔鏡肝膽手術等技術國內領先;糖尿病領域的研究和治療獲中華糖尿病學分會「科學貢獻獎」。
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該院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擁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角膜等所有器官(組織)移植資質的醫療機構,2019年親屬間活體腎移植228例,位居全國第2,肺移植數位居全國第8
骨科獨創的側臥位下直接前方入路髖關節置換技術(LDAA)、股骨近端重建技術在國內外廣泛推廣
「託珠單抗免疫治療方案」阻斷新冠病毒「炎症風暴」,入選國家第七版、第八版診療方案,為疫情防控貢獻「科大方案」「安徽力量」
科研引領協同驅動,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依託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大,由院士、國際知名專家領銜,建立一流科研平臺。先後揭牌成立國內首家融醫學基礎研究、臨床試驗和醫療服務為一體的臨床研究醫院——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在建面積約2.5萬平方米,包括實驗室、樣本庫和大數據平臺;建立「腫瘤學」「人工智慧與醫學創新」「智慧病理」「藥物化學生物學」「腫瘤診療智能納米系統」5個院士實驗室;揭牌成立中國科大腫瘤免疫治療研究中心、智慧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腦衰老及腦疾病研究中心、生殖醫學研究所、血液學與細胞治療研究所及中國1型糖尿病智能化管理與大數據中心。
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揭牌
牽頭成立中國Ⅰ型糖尿病智能化管理與大數據中心
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建「腦衰老與腦疾病聯合研究中心」
大學和醫院共同設立「科大新醫學」聯合基金,共投入2888萬元支持開展科研項目聯合攻關,發揮牽引和培育作用,鼓勵理工醫交叉融合,孵育醫學科技創新項目,累計立項140餘項。
探索實施科研主任制度,建立健全科研隊伍體系,依託人才雙聘機制設立雙聘人員科研啟動資金;設立安徽省醫院首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啟動雙聘博士後、聯合培養博士後和在職博士後項目,累計在站博士後126名。
2020年獲批科研項目數再創新高,首次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截至目前,新獲批立項縱向課題102項,共獲資助經費近6000萬。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項,獲資助經費3000萬,包括優青、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國際合作項目等。近三年來發表SCI論文總數與總影響因子穩步提升,在高水平論文發表上取得突破,首次在Lancet,Cell Research等頂級期刊發表。
教學轉型,實施醫學教育攀登計劃
實施「醫學教育攀登計劃」,推動教育教學轉型發展。成立中國科大臨床醫學院,探索實施醫學英才班臨床-科研全程制導師制度,開辦中國科大首屆醫學英才班;完成首批中國科大臨床醫學科學學位博士生導師(37人)的遴選認定工作;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成為全國首批74家獲此殊榮的高校附屬醫院之一。
深化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管理體系建設和運轉,在2019年全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年度業務水平測試中,我院綜合排名位居34名,其中整形外科、檢驗科、骨科3個專業的學員在專業基地排名全國第一,5個專業基地平均成績排名全國前5。
臨床學院常態化開展臨床基本技能和專科技能課程培訓
部分學科嶄露頭角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將學科品牌認知轉化為品牌推廣行動力,按下「跨界發展」的關鍵按鈕,創新學科發展理念,積極將健康管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率先在健康體檢領域發布《健康體檢機構 建設和管理規範》等5項行業標準。
探索「符合健康體檢人群的腫瘤早篩路徑及慢病篩查防控體系」;創新健康醫學模式,開設健康管理門診,包括健康體檢諮詢門診、心理門診、減重門診(營養、運動)、功能醫學門診、肺結節篩查門診等,打造「健康管理 」模式。
風溼免疫科
風溼免科以結締組織病和骨關節病的臨床診治、基礎研究和轉化為重點發展方向,系統性紅斑狼瘡和乾燥症候群系列研究先後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參與乾燥症候群國內、國際診療指南的制定,在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領域均走在國內前列。
普外科
普外科是安徽省亞專科設立最早、最規範、影響力最大、醫療水平與科研實力最強的普外科。2018年來,普外科迎來跨越式發展。普外科開展一批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技術,如肝移植技術、腹腔鏡肝切除技術、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腹腔鏡胃、腸腫瘤根治術等。
小兒外科
小兒外科是本省及周邊地區小兒外科疑難、重症疾病的診療中心之一,年門診人次兩萬餘,年手術臺次近三千臺。在省內率先發展、完善小兒腔鏡等新技術。對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各種腫瘤及小兒外科急腹症、急性創傷、急性感染等急危重症均有豐富經驗,開展了腹腔鏡輔助下巨結腸根治術、腹腔鏡下膽總管囊腫根治術等疑難複雜手術。
在小兒泌尿生殖系統領域,開展了一批國內先進的微創手術,如腹腔鏡下腎盂輸尿管成形術,腹腔鏡下重複腎切除術,腹腔鏡下輸尿管輸尿管吻合術,氣膀胱下輸尿管再植術,腹腔鏡下輸尿管抗反流術,尿道下裂一期成形術等等
近年來加大在新生兒疾病領域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先天性疾病在新生兒期得以一期根治;在小兒泌尿生殖系統領域,腫瘤綜合治療長期生存率處於省內領先水平。
檢驗科
檢驗科是安徽省「十二五」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優先發展學科和中科大臨床醫學「高原」學科。2018年通過ISO15189國家評定認可。
具有腫瘤液體活檢、細菌感染診斷和個體化用藥指導、惡性血液病MICM的綜合和精準診斷等優勢技術。近5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9項、青年基金5項和各類省部級課題30餘項,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300餘篇(SCI收錄論文80篇),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0餘名,牽頭和參與制定國家級行業標準4項。
科室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人才為基礎、技術為根本、質量為生命的發展方針,不斷探索檢驗醫學新模式。
中國科大附一院秉承「仁術濟世、求實創新」的院訓,以中國科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案為基準,以「科大新醫學」為導向,堅定地向一流的研究型醫院、一流的質量效益型醫院和一流的人文型醫院轉型,努力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臨床研究中心,將醫院建設成為中國科大服務安徽人民的重要陣地,為建設健康中國、守護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貢獻。(許靜 朱偉華 方萍/文 黃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