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名人安徽行|合肥離子醫學中心:預計2021年開展質子治療臨床實驗

2020-11-23 騰訊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中國科大附一院離子醫學中心(下稱合肥離子醫學中心)位於合肥高新區,是合肥市與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合作共建的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於一身,以國際腫瘤放射治療技術——質子放射治療技術為主要治療手段,同時提供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的現代化、國際化的腫瘤中心。11月16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獲悉,該中心質子治療系統預計2021年開展臨床實驗。

質子治療系統系統的旋轉束治療終端。

合肥離子醫學中心2017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6月非質子部分已正式試運營。該中心擁有美國瓦裡安ProBeam多室質子治療系統和2臺瓦裡安VitalBeam直線加速器,並配備先進的定位、診斷和影像等設備,為患者提供一體化質子、光子放療解決方案。

ProBeam擁有新一代質子治療系統的各項技術,其超導回旋加速器與常規回旋加速器相比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能耗更小,束流品質更加穩定。

ProBeam多室質子治療系統包括旋轉機室3間,固定束室1間,實驗室1間,具備一體化質子放療解決方案。

質子治療的適應症廣泛,尤其對於生長在複雜位置的腫瘤病灶,如眼部、顱底等部位腫瘤具有精準治療優勢,主要包括:頭頸部腫瘤、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胸部腫瘤、兒童腫瘤、胃腸道腫瘤、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

質子治療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之一,它能準確定位在腫瘤靶區,腫瘤後區正常組織幾乎不遭受輻射劑量,單次束流照射時間小於1分鐘。

據介紹,合肥離子醫學中心目前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及5個艙室主要設備安裝結束,加速器出束調試完成,正在進行治療室束流調試。質子治療系統預計2021年開展臨床實驗。

合肥離子醫學中心一期建設已全部完成,二期預留53畝建設用地即將啟動,二期計劃安裝合肥自主研製首臺質子裝備和國產重離子裝備。同時,規劃建造約131畝的腫瘤康復中心,全力打造以粒子線精準放療為顯著特色的臨床研究性醫療綜合體,擬建成世界級腫瘤放療中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大鵬

相關焦點

  • 網絡名人安徽行|質子如何治療腫瘤?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11月16日,記者獲悉,中國科大附一院離子醫學中心(下稱合肥離子醫學中心)質子治療系統預計2021年開展臨床實驗。
  • 科技創新點亮美好生活 質子治療預計明年用於患者
    8 月下旬,由中宣部組織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主題採訪活動在安徽開展。在合肥採訪的 1 天半時間裡,數十家中央以及省市主流媒體以多角度、多形式記錄合肥的巨大變化、百姓的幸福體驗。其中,科技給這座城市帶來的變化,最讓大家印象深刻。
  • 臺灣地區首家重離子治療中心開工,預計2021年開始臨床試驗
    中心設有地上4層、地下1層,預計建設周期為15個月,之後將進行設備的安裝與測試。2018年4月,臺北榮民總醫院與日立公司籤訂了約100億日元(約合9,380萬美元)的兩室重離子治療系統合同,系統將配備日立與北海道大學合作研發的實時影像門控系統,能夠更加精確地照射運動或形狀不規則的腫瘤。詳情請見質子中國往期報導《臺北榮民總醫院將建臺灣地區第一家重離子治療中心》、《日本北海道大學醫院聯合日立共同促進質子治療發展》、《日立質子治療系統用戶大會:共同創造更精確的質子放射治療》。
  • 合肥國家科學中心成功研製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12月16日發布消息,該中心旗下的合肥離子醫學中心近期取得關鍵技術突破,他們研發的「合肥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治療系統」順利引出200兆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標誌著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 合肥,逐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處在國家創新體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稱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解碼合肥的創新之路,2017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註定有著裡程碑的意義。
  • 腫瘤治療添「利器」!世界最緊湊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在肥問世
    癌症是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相對傳統治療方式質子治療技術具有更好療效和更小副作用也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新型放射療法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世界最緊湊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則為質子治療技術插上騰飛的翅膀讓治療更方便更經濟造福更多患者合肥廣電「大湖風來」融媒體工作室出品記者:朱江 吳節正主持人:盧靜製作:魏錚錚質子治療質子治療,
  • 又一家癌症質子中心正式開業!中國質子治療中心大盤點
    除此之外,中國還有3家質子中心已經運營,分別是淄博萬傑質子治療中心、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和臺灣林口長庚質子治療中心,還有一洲國際質子腫瘤醫院質子中心設備已完成測試,預計2018年底開始接收患者。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自2003年便正式啟動引進質子重離子系統設備相關工作。2014年6-12月,重離子醫院開展了國內首臺粒子治療設備的35例患者臨床試驗工作;在獲得國內首張質子重離子系統設備醫療器械註冊證後,2015年5月醫院正式開業運營。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功研製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
    近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兆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關鍵突破,標誌著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這是目前世界上最近湊型的質子加速器,具有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精度更高、能量切換更快的顯著特點。  質子治療是國際上先進的治療腫瘤方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質子治療系統研發團隊正在加快建設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系統,計劃未來在合肥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離子醫學中心,實現超導質子系統的國產化和產業化。
  • 合肥建設五大研究院 打造科學中心「三大核心片區」
    作為我國類腦智能領域唯一國家級科研平臺,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已投入運行;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落戶合肥,微尺度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先進計算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加快推進,合肥離子醫學中心進展順利,大基因中心正式啟動建設。同時,合肥市還積極支持「雙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
  • 合肥謀劃能源國家實驗室
    在合肥,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項目已經通過可行性論證,將探索大氣複合汙染形成機理,主要建設「一塔、一艙、一場」。其中,「一塔」是環境氣象觀測塔,「一艙」是大氣氣溶膠與雲霧實驗艙,「一場」是全光譜綜合標定場。目前,正在謀劃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三五」項目「大氣環境模擬系統」一體化考慮,正式啟動建設。
  • 2021年招生!中國科大新增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日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增列學位授權點名單,批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主審核增列的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此次獲批的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代碼:1002),將列入學校2021年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正式對外招生。
  • 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2月底前開工建設
    從世界第一臺VCD的誕生到世界最薄0.15毫米現實觸控玻璃實現量產;從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升空到全球首款營業廳客服機器人曉曼榮登銀行大堂……在合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從來不缺乏科技創新的案例。  而未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成為合肥這座創新高地上最閃亮的明珠。
  • 「領跑者」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5年治療出院2692例患者
    統計顯示,5年來,這裡累計治療患者出院2692例,年度質子重離子治療患者數遠超國際同類機構同期最好水平,治療瘤種基本覆蓋中國居民常見惡性腫瘤,重點病種臨床療效領跑行業。5年治療2692例患者2015年5月8日,籌備十年的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作為放射治療尖端技術的「治癌利器」落戶浦東,正式開展患者臨床治療。最新數據顯示,5年來,已經完成治療的2692例患者中,頭頸部腫瘤1358例,胸部腫瘤468例,腹盆腔和其他部位腫瘤866例。
  • 合肥謀劃能源國家實驗室 一批重大尖端科研項目有新進展
    在合肥,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項目已經通過可行性論證,將探索大氣複合汙染形成機理,主要建設「一塔、一艙、一場」。  和健康息息相關的離子醫學中心將充分利用全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建設中的粒子加速和低溫技術,開展先進超導質子治療裝置的驗證和國產化研製,這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典型的產業創新轉化平臺。「2020年實現設備國產化後,能降低質子治療設備建設運營成本40%以上。」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
  • 中國首臺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核心部件調試成功—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供圖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平臺——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其核心部件之一「±185度旋轉機架」工程調試圓滿完成,關鍵參數指標完全滿足治療需求,為加速推進質子治療國產化和產業化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 安徽合肥:非副省級城市,緣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憑什麼?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合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歷程,看看這座快速崛起的城市,是如何抓住科學中心建設的機遇的?2016年3月18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論證會在合肥召開。2017年1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准。1月10日,FGW和科技部聯合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
  • 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成功開展脈絡膜黑色素瘤重離子治療
    近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孔琳教授團隊聯手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錢江教授團隊,成功開展國內首例脈絡膜黑色素瘤的「無創」重離子治療,順利為患者進行第一次針對腫瘤病灶的「立體定向爆破」。這也是國內首例利用重離子治療開展脈絡膜黑色素瘤的嘗試。
  • 國內首例,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開展脈絡膜黑色素瘤治療
    中國首個擁有質子重離子技術的醫療機構——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迎來一項新的臨床突破。一名脈絡膜黑色素瘤患者正在接受重離子治療。本次成功開展脈絡膜黑色素瘤重離子治療是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針對眼部疾病的又一項臨床突破。患者接受單一療程共5次治療數月前,患者陳先生(化名)右眼視力突然快速下降,超聲診斷及磁共振檢查提示,右眼球內實質性佔位,後極部視網膜脫離,最終確診為脈絡膜黑色素瘤,醫生建議做眼球摘除術或保留眼球的放射治療。
  • 中科院磁約束聚變安徽實驗室啟動建設,尖端技術加快應用轉化
    > 記者2月26日在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所採訪時獲悉,隨著近日磁約束聚變安徽實驗室的啟動建設,一大批在磁約束核聚變工程技術研發中產生的高新技術成果,將加快轉化應用的步伐。
  • 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在合肥研製成功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MeV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關鍵技術突破,標誌著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這是目前世界上最緊湊型的質子加速器,具有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耗能更低、精度更高、能量切換更快的顯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