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島有哪些自然島嶼,擁有天然淡水的有幾座,永暑島天然淡水怎麼來的?
南沙群島是我國南海四大群島中海域最廣、島礁最多的群島,海域面積88萬平方公裡,大小島礁230多個,群島東西長約1200公裡,南北寬約1080公裡。北起雄南礁,南至立地暗沙,西到萬安灘,東接海馬灘。由北到南分布著雙子群礁、中業群礁、道明群礁、鄭和群礁、九章群礁、尹慶群礁、北康暗沙、南康暗沙等眾多島礁群,以及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華陽島、南薰島、赤瓜島、東門島、太平島、中業島、西月島、南威島、北子島、南子島、鴻庥島、南鑰島、馬歡島、費信島、景宏島等陸域吹填島嶼和自然島嶼。其中美濟島陸地面積最大,達到6平方公裡,是南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比廈門鼓浪嶼的陸地面積還大三倍。
目前,南沙群島230多座島礁、沙洲、暗礁中,有人居住和駐守的島礁約有50多個。
大家都知道,我國南沙群島有人駐守的這些島礁面積都不大,加上又是珊瑚島礁,天然淡水缺乏,沒有地表水可以飲用。這些有人駐守島礁的淡水解決,主要依靠雨水收集、海水淡化、島外運輸、過濾地下鹹水等。
當然一些主島的水井可以解決居住人員的淡水問題,這是我國漁民千百年來長期在南沙島礁生活、從事漁來生產留下來的一些水井,至今還在利用。比如太平島、中業島、西月島、南威島、北子島、南子島、鴻庥島、南鑰島、馬歡島、費信島、景宏島等都有我國漁民挖掘的水井,這些水井有些可以直接飲用,有些有鳥糞味或有海水滲透現象,需要去除異味或過濾才能飲用。
純天然淡水並能直接飲用的只有太平島的水井,其次是中業島、南子島、西月島、北子島、南威島上的水井,不過,這些島上的水井有少量的鹹味或鳥糞味,所以需要過濾,當然直接飲用沒有大的問題。
太平島面積0.51平方公裡,島上有機場一座,跑道長1200米。全島植被茂盛,生物種類多樣,居住人員上百人。全島有地下水井7口,全部能直接飲用。
中業島面積0.33平方公裡,島上有機場一座,跑道長1300米,居住人員100餘人。島上有茂密的叢林,中部有鳥糞層。島上原有兩口大水井,均是我國漁民挖掘,後填埋一口,現剩島西側有大水井一口,水質好,可飲用。
南子島面積0.26平方公裡,我國古代漁民常到此捕撈,並在島上居住,在島上挖了兩口水井,至今能用。但水有澀味,勉強可飲用。
西月島面積0.21平方公裡,有茂密的熱帶叢林。四周沙堤高,淡水層厚,泉源也多,我國漁民在島上挖了多處水井。後來受鳥糞汙染,不能直接飲用,需過濾。
南威島面積原有0.16平方公裡,後來某國人工填海後達到0.33平方公裡,島嶼擴大了一倍多。島上建有機場一座,跑道長1200米。明朝的時候,我國漁民常駐此島,並在島西挖有水井,至今能使用。
除了以上的自然島嶼,現在南沙有淡水資源的島嶼還包括我國在南沙陸域吹填後的島嶼,分別是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華陽島、南薰島、赤瓜島、東門島。這些島嶼2013年經我國陸域吹填後,島嶼面積早超過了南沙所有自然島嶼加起來的面積,經過多年的雨水衝刷和沉積,島上的淡水資源也越來越豐富。由於淡水比海水的密度小,在島嶼中心形成了淡水透鏡體。每座島嶼的地下都有豐富的淡水資源,促進了島上植物的生長,各島都變成了綠色的海上花園。
早在2016年,我國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曾在永暑島進行科學考察,在27個點位進行地質鑽探,其中在11個點位探獲了淡水,並且出水量大,特別是島中部點位的出水,已達到飲用水標準,完全可以直接飲用。
不過,為了保護我國南沙島嶼的自然生態環境,大部分島嶼的地下淡水我們都進行了有效保護,沒有實施開採或加以利用。現在各島的淡水來源主要還是以海水淡化和雨水收集為主,海水淡化和雨水收集已完全能滿足各島生活和灌溉的需要。
(曾明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