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上市10年記|公司研究

2020-12-06 何沛寬

2010年10月,好未來的「前身」學而思教育,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至今,好未來已在二級市場待過它的第十年。期間,這家公司的經營版圖完成了它的快速擴展,從經營結果來看:

十年之前,好未來還只是「盤踞一方的地頭(收入主要分布在北上)」培訓公司,營收不過6959萬美元。當一家公司發展得足夠快,它早期的收入,回過頭來看,「小得甚至可以忽略」。但它的成長性,與後來的商業能力,卻是無可忽視的。好未來的上市前與上市後亦然。十年之後,出現在它最新財報營收,已達327330萬美元(32.73億美元),增長至它的47倍。事實上,如果把這個數據,再往前至2008年,好未來的營收不過888.2萬美元,2020年數據同比更是增長至369倍。

與經營增長的,還有市場對它價值的判別與認可:

紐交所上市時不到10億美元的市值,到當下,好未來市值達439億美元。同比十年前,增長亦達40多倍。是當下中國,乃至全球市值最高的教培公司。

支撐起市值與收入的,是好未來公司背後服務的消費者學生與家庭用戶。它服務的(按付費課程數)學生人次從10年前的38萬,增長至當下的300萬。

這個數據,不僅超過了國內任何一所體系內學校的學生容量,也超過了幾乎所有的市場化教培機構的服務學生人次(付費課程數)。

歲月之間,難不感嘆:「十年前還是初生牛犢、初露鋒芒,十年後已成巨頭」。

借好未來上市十周年前後,復盤它在過去十年的重要歷程與決策,當下的業務布局。也希望對行業朋友有所幫助,從這家頭部公司中得以啟發。

1、早期的經營與增長

1)穩定的產品模式與用戶資源池沉澱

如果對好未來的起家業務熟悉的話,可以知道它早期,創始人張邦鑫還在校讀研時,就開始了家教生涯。由於家長」自主口碑傳播「,「因為補習成績提升明顯,一名家長主動把張邦鑫介紹給了多位朋友,後來越來越多家長幫他們的孩子報了張邦鑫的補習課」。由此張邦鑫從教1名學生,到教學小班(20人左右)。

2003年非典來襲,線下的教學無法進行的時候,張邦鑫開始通過線上的方式,為家長學生提供學習信息與討論平臺。陸續上線奧數、高考相關的線上網站。非典後,好未來恢復線下業務,線上的網站平臺為好未來積累了潛在的用戶群體,提供了基礎的學生、家長用戶消費者。

至2010年上市時,創始人最早期授課的1對1、小班教學模式,仍是好未來的主要教學培訓模式,其他的教培形態是「在線輔導」,當時佔比不到1.5%。2003年及之後陸續上線的網站,是好未來重要的消費者「獲取及沉澱」的渠道之一。當時,其是「中國現有和潛在的學生及其父母提供了中國最大,最活躍的在線教育社區,並且是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教育門戶網站」。

2)品類擴展:「謹慎與專注

2.1)「進一步滲透現有市場」

2.2)「線下擴展吸引新市場」

2.3)「擴展個性化課程服務(1對1課程)」

2.4)「進一步開發在線課程」

以上4條是好未來在2010年增長策略。

以第一條為例,進一步滲透現有市場(已有學科)。好未來在教培界,「單點極致」的策略頗為知名。它在早期做數學學科,呈現了「先將產品打造到極致的邏輯。」並提出了「要不不做,要做就做到第一。謹慎擴科」的決策思路:

「在北京做到5萬學員時,仍只做數學。直到數學做到市場第一名後,才開始做理科品類。」在後來,也是「理科做到第一名時,才做英語。做英語做到top2,才做語文。」

第二條增長,服務於已有學科的規模化:從超一線城市到一線城市以及更廣泛地區的鋪設。事實上,在10年前,好未來收入在北京、上海兩個城市的集中度,可以說是「極其高」的:達98%。也就是說,學而思當時不僅是「學科」專注,還有核心城市的專注「攻堅」。

在後來,城市收入的分布,隨著「新市場」拓展,也得以相對下降。直到2013年,這個比例降至77%。當下的2020年,好未來在北上廣深南京五個城市(小班課程)收入約佔35%。

第三條,是服務於商業化的「深度」。基於消費者在1對1服務上的需求多樣化,推出更匹配消費者多元需求的服務,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家長用戶。提及一下,1對1模式,在k12,具備很高客單價的空間,當時學而思小班課的每小時單價在50~55元之間。而1對1個性化服務的小時單價在220元~1000元之間,是前者的4~20倍。

除了自營業務的增長策略,學而思在外部,還收購了數所線下實體學校資產,按當時20萬~160萬美元左右的資金,以「擴展業務」。

好未來在上市當年提到的「增長策略」,支撐起它在上市後3年裡,保持接近43%的年複合增長率,收入比當年增長至3倍多。

2、規模化進程中的:價格範圍調整,覆蓋更廣消費者

至2013年,好未來的教育產品,小班模式的小時單價下限至40元上限至80元。這個價格範圍的調整,在當年的結果,「每小時授課平均收入增加了,付費平均售價增長」,從2012年的257美元增長至2013財年的277美元(註冊單價由小時單價*課程產品授課時長決定,同一學科課程培訓課時變化不大)。也就是願意消費相對小時高單價的小班消費者比例反而增加了。

在1對1個性化課程上,價格下限降至100元、上限降至250元。這個價格設置,降低了消費者選擇1對1輔導的門檻,為好未來帶來了「小幅增長」。

兩類主要產品價格範圍的調整,背後的思考還有上面提到的:線下新市場拓展,從北上兩個核心富裕城市,往更廣泛城市擴展。當年來自北上以外用戶收入,已經佔比23%(上市當年不過個位數)。

3、從線下傳統教培,到科技與網際網路教育公司

至2013年,好未來成立10年之際,正式更名為當下的品牌名。在此之前是「學而思教育」,旗下的小班教育用「學而思」子品牌,1對1教育用「智康一對一」子品牌等。

更名的背後,是好未來集團的一次「戰略升級」,它的創始人在當年給員工的一封信《好未來的使命》中提到:

「10年來,學而思逐漸成為了行業的一塊金字招牌。不得不說,由於線下培訓的相對成功,我們今天在思考教育教學問題的時候時常會帶著傳統的思維,這些思維模式是優秀的,曾經幫助我們成功走到今天,並且會一定程度繼續推動我們繼續成功下去。

但同時,我們也要有危機感,昨天成功的經驗很可能就是明天失敗的最大原因。

為了迎接下一個十年,甚至更遠的未來,集團有了新的名稱、新的形象、新的定位、新的使命,而更廣泛、更深遠的變化正在迎接我們。

這些變化是出於我們新的戰略目標的需要,我們希望能更緊密地擁抱網際網路和科技改變教育的夢想。我們的改變關鍵不是技術的應用,而是需要先改變思維,再改變技術。」

好未來提到的「科技與網際網路」,不僅面向「線上教育」、也面向線下教育:「把科技元素和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引入到課堂,實現傳統教育與在線學習的融合。」

這一個「面向未來10年」的戰略,直到當下,顯示出它越加重要的商業意義:好未來的線上業務,從收入佔比不到1.5%,上升至最新財年的19%,貢獻營收超6億美元——總值高於同期的其他線上教育公司。最新季報,好未來財務長羅戎額外提到在線業務作為增長推動力:「第二季度的業績受到在線業務持續快速增長的驅動「。

自2013年之後,線下線上「擁抱網際網路、擁抱科技」的戰略升級後,事實上,好未來的業務邏輯沒有「巨大」的策略調整。「埋頭」深耕產品,維持口碑,學科擴展、擴展城市、擴展學生受眾,經營的收入數據,也保持了一個相對「健康的增長」進度。

如果說有,近兩年為「極力追上」線上教育新銳公司步伐,應戰「營銷廣告大戰」、加大銷售營銷資金投入的舉措,算是一個。在這之前,這家頭部公司的銷售投入一直沒有超過20%,近兩年持續增長,2020財年比例增長至26%。當年32.7億美元確認收入中,有8.5億美元成本投入了各大銷售渠道與活動中。對應的還有好未來上市10年來,首個出現淨虧損的財務年份。

4、「頭部位置越來越穩」近五年:新戰略方向,向外投資收購,「買買買」策略

在更早期,上市前,好未來已有收購數家線下實體學校,以擴大線下教培業務。在上市後,尤其是近五年,無論是收入增長、現金流亦或是商業模式,好未來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時期:增長相對穩定、經營模式相對穩定時期。它對外多次收購線下及線上教培公司。後者線上與科技教育公司,正是好未來2013年戰略升級的重要方向。

新投資收購的重要標的(記錄在財報上「重要」投資併購)包括:

面向少兒語言的,2016年收購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勵步英語,它曾在2012年獲A輪融資。2020年收購線上一對一線上少兒英語機構噠噠英語,它曾獲D輪融資。

面向母嬰教育的,2014年股權投資線上育兒社區與電商公司,寶寶樹,這是一家當下港股市值21億港元的上市公司。

面向k12的,投資k12線上輔導公司海風教育,這是一家融資至C輪的公司。還有領投k12家教平臺輕輕家教D輪等等。

面向成人的投資標的,有留學諮詢機構順順留學,它曾獲A輪融資。

好未來的新一代大額投資標的,不乏線上與科技形態為主。某種意義上,除了作為好未來的「財務」投資標的,更是它在線上生態全學段的布局,甚至超過了它主營的k12學生範疇。

5、當下自營業務與布局

上市10年至此,當下好未來的業務版圖正在越來越清晰:

以K-12學科為核心,提供付費課程輔導服務。線下階段性重心,線上業務雙矩陣並進,並在外部壓力與「內部自省」下「加快突破」。

其中:

線下,是學而思培優,提供含學前的k12全學科教培。摩比思維面向少兒,早期語文數學思維培養。勵步英語,面向青少年兒童,教學英語綜合能力。三個品牌以好未來起家的「小班」模式教學為主。

此外,愛智康子品牌面向k12學生輔導、順順留學提供海外留學諮詢,均以「1對1、個性化」形式教學、服務為主。

這些好未來的線下服務品牌,在國內69個城市,落地了超過800家學習中心。

線上教育方面,一是上文已提及的:好未來在早期就通過多個垂直的學習網站(比如 奧數網、高考網)等,供學生、家長獲取相關信息——同時獲得潛在消費者客戶。

此外,線上教育最重要的營收來源,是「學而思網校」與它提供的k12學科輔導。學而思網校覆蓋k12數學,英語,中文,物理,化學,生物學,編程等課程。從2015年開始,「學而思網校」從錄播模式轉為直播授課,並演變為當下線上課程的基本模式。

最後

「以微知著」。更何況當下的好未來,在教培行業中,並不算「微小」、「早期」的存在。儘管它已成長為賽道上的「龐然大物」,但它在上市前10年,甚至「還沒有成立」。

自2003年開始經營公司,7年後上市。上市後的10年「擴展」歷程,幫助它形成了當下的商業布局與成績。這10年的「徵程」,好未來兼具線下線上發展「縮影」的重要實例與實踐,也有對於中早期乃至相對成熟的教培公司,值得借鑑學習的部分模型。

不妨向賢思齊,取法乎上。

如上。希望對行業朋友們有所啟發。

文首提到:「當一家公司發展得足夠快,它早期的收入,回過頭來看,「小得甚至可以忽略」。但它的成長性,與後來的商業能力,卻是無可忽視的。」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企業,也適用於個人成長。在這送給任何有上進心、有所追求的讀者朋友們。祝披荊斬棘、歲月之後有所成。

今天是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開始~繼續加油哦 :)

Update again

謝謝大家讀到這裡啊,

為方便大家多個終端、隨時閱讀內容,Edu指南官網已上線。

自上周網站上線以來,已有來自全國各省,以及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日韓、新加坡、俄國等全球多國的讀者朋友訪問~

歡迎行業朋友投稿到網站,讓更多人看到你們的思考與想法哦~

( ` )比心

其他閱讀:

趨勢與創新

從邊緣到主流,在線教育的機會是什麼 | 創投研究

教育創業還有什麼機會?| 創投研究

教育行業是否需要MCN ?| 探討

國內能否產生C2C教育大公司 | 創投思考

學習的價值能否被衡量?這家解答的公司,融資1.85億美元 | 詳解

在線教育7年探索史 | 詳解

音頻生意之謎:生於美國為播客,生於中國為知識付費 | 創投研究

大公司

字節跳動如何做教育?| 詳解

淘寶教育三思 | 深度

巨頭短視頻與流量加持,教育機構和個人IP如何選擇,抖音、快手、B站還是視頻號?| 經營工具長文

網易有道之道 | 詳解

跟誰學:一個在線教育公司的商業模型 | 詳解

好未來:10年在線教育經營史

「出奇制勝」:從教科書租賃,做成百億美金在線教育公司 | 創投研究

文具界出了一家700億元公司,賽道當下還有哪些可能性?

新東方二次上市:它講述的「增長故事」,與未提及的競爭、衰減與錯失

65載做一家40億美元收入的公司:從中小學教材,到一站式終身教育 | 周末視野

相關焦點

  • 上市公司參股公司境內上市案例研究
    IPO審核速度在2017年明顯加快,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參股擬IPO企業,這些上市公司也將直接受益於參股公司上市後的股權增值。東莞證券早在2008年便已開始籌劃上市,但在2014年12月16日才完成股改,2015年6月15日才向證監會報送IPO申請文件。根據其披露的招股說明書,東莞證券的第一大股東為上市公司錦龍股份(000712,股吧)(000712.SZ),且持股比例高達40%。然而,因錦龍股份涉嫌單位行賄一案對東莞證券IPO可能造成影響,東莞證券已提出中止審查的要求,2017年5月2日,中國證監會許可其中止審查。
  • 中國上市發電公司2019年回顧及未來展望
    6月30日,安永發布第一份中國上市發電公司年度分析報告《中國上市發電公司2019年回顧及未來展望》(以下簡稱《報告》),涵蓋了9家以化石能源發電裝機為主、6家以新能源發電裝機為主、5家以水電裝機為主及2家以核電裝機為主,合計22家上市發電公司。這22家上市發電公司裝機容量總和佔中國發電行業總裝機容量的 34.6%。
  • 好未來的躍遷時刻:深度解析教育上市企業好未來
    2018年8月7日,在和上海市教委的合作籤約儀式上,好未來創始人兼 CEO 張邦鑫給好未來下了全新定義∶"好未來是一個以智慧教育和開放平臺為主體,以素質教育和課外輔導為載體,在全球範圍內服務公辦教育,助力民辦教育,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 滬深上市公司16年9月14日晚間上市公司重要公告回顧
    (包括治療年齡相關視黃斑變性 (AMD))的研究資料和技術等轉讓給公司。  公司表示,該項目與公司儲備新藥的戰略研發方向是一致的,有利於完善公司產品結構,豐富公司未來產品種類,有利於公司未來長遠發展。公司將擁有「血管生成抑肽原料及其製劑」品種的專利權,有利於強化公司智慧財產權方面的保護,有利於合理規劃和完善內部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有利於持續保持市場的優勢地位。
  • 滬深上市公司16年9月21日晚間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ST生物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退出傳媒行業,進入節能技術服務行業,奠定公司生物醫藥、節能技術服務等多元化發展的基礎。通過本次資產出售及資產收購,公司主業收入結構得到改善,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為上市公司未來業績提供新的增長點。
  • 2020年10月26日上市公司公告
    了解公司動態,挖掘市場機會。每天收集匯總上市公司公告,每晚18點為您呈現! 22、【*ST輔仁:實控人朱文臣被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10月26日訊,*ST輔仁公告,公司及控股股東、實控人朱文臣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對朱文臣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 2007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年度報告(全文)
    □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 北京鹿苑天聞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2007年是中國證券市場的裂變之年,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性紀錄被不斷刷新。   裂變首先體現在數量的巨變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市值規模在10億元以下的公司從2006年的424家銳減至56家,減少幅度高達746%,所佔比重也從30.48%減至2007年的3.67%,市值規模在10億元以下的公司數的減少大幅度的提高了上市公司市值規模的架構,使之從2006年的50億以下級為主的架構飛速成長到百億級佔領導地位,公司的市值規模重心正在逐步上移。
  • 從2019年報看水務環保上市公司發展狀況
    環保上市公司最近兩年經歷了大風大浪,以水處理為主營業務的中小型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又到了上市公司一年一度展示「收成」的時候,理論上,每年的4月30日都將是A股上市公司完成年報披露工作的最後截止日。環保上市公司最近兩年經歷了大風大浪,以水處理為主營業務的中小型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如何呢?中國水網根據市值狀況和主營業務選取了5家中小型水務環保企業進行觀察。
  •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扎堆上市,誰是一哥?
    ,沒有演播廳式的大屏幕包圍,沒有可以自選顏色的碎紙片飄落,北京與納斯達克視頻連線,進行「雲敲鐘」,這是2020年6月19日,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泛生子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的現場。 Grail成為甲基化路線的代表,甲基化技術在中國也日益紅火,幾乎所有的NGS腫瘤檢測企業都宣稱在做甲基化技術研究。 燃石醫學是甲基化技術的支持者。「我們從2016年起就選擇了甲基化的方向,這是未來幾年的主流技術路線,也是我們的研究主線」。
  • 講真,2021年新冠疫苗相關上市公司怎麼看?
    目前,除康希諾和強生公司只需要 1 劑外,絕大部分疫苗需要接種 2 劑,從而預計 2021 年全球疫苗產量可以覆蓋40-50 億人。國內來看,目前已披露產能規劃的企業有國藥集團、科興中維、智飛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諾等,2021年預計產能總計19億劑左右,預計在未來1年將處於緊平衡的狀態。
  • 愛爾眼科吳士君:註冊制是上市公司的新賽道
    公司2019年8月15日表示,在全國範圍內,自2013年8月15日或之前起至本通知發布日,凡連續持有600股或以上愛爾眼科股票的個人投資者,均可獲贈100股愛爾眼科股票收益券,獲贈者可在今後每年的10月30日提出兌換要求,兩位創始人將按照當日收盤價支付100股股票等值的現金,包括獲贈之後發生的股票轉贈、紅股及累積的現金分紅。若當日非交易日,則為之後第一個交易日。
  • 上市公司爭奪影視IP 影視熱門IP爭奪範圍擴大
    市場人士指出,上市公司IP熱折射出了原創資源的稀缺,但優質IP也不一定能保證高票房和收視率,高質量作品+口碑是關鍵。 資本追捧 熱門影片 得益於新科「冠軍」《捉妖記》,北京文化(000802)自7月20日連續三天拉漲停,昨日盤中再度漲停,收盤漲4.61%。據了解,北京文化擬通過增發收購世紀夥伴、浙江星河、拉薩群像三家影視公司,布局影視全產業鏈,目前已向證監會提交反饋材料,其中浙江星河正是《捉妖記》的投資方之一。
  • 德爾未來:上市公司選擇石墨烯新材料作為發展方向是看好石墨烯等新...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13日訊,有投資者向德爾未來提問, 來自搜眾財經的提問: 目前了解控股股東旗下資產涉及新能源科技、基因技術等多個領域,未來會否選擇部分產業裝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選擇石墨烯新材料作為發展方向是基於怎樣的公司戰略?
  • 半導體上市公司收入曝光 誰提前跨入10億俱樂部
    除此之外,IC Insights預期第四季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再成長1%至769億美元,將打破2014年第四季所創的767億美元,成為單季歷史新高。  國內半導體上市公司也是一改此前頹靡之勢,收入紛紛飄紅。
  • 2019上市公司十大新聞
    未來已來,5G時代已來,我們距離5G並不遙遠。未來幾年,國內5G建設仍然方興未艾,細分領域的相關設備製造商仍然有望從中受益。參照3G、4G的建設周期,預計2020年進入網絡建設高峰期,運營商每一輪資本開支的爆發式增長都將惠及通信全產業鏈,A股市場中的相關上市公司也依然有望獲得資本的深入挖掘。
  • 吳曉波_IPO上市公司凱萊英入選「中國10大CMO企業」
    原標題:吳曉波_IPO上市公司凱萊英入選「中國10大CMO企業」根據Business Insights公司2011年出版的研究報告《The Top 10 CMOs in China》,凱萊英醫藥集團以其強大的集研發生產服務為一體的醫藥研發服務外包能力入選「中國10大CMO(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合同生產外包)企業」。
  • 【藍鯨解析】千億國際教育蛋糕,上市公司的切法與吃法
    12月14日,藍鯨教育題為《上市公司追逐國際學校,相輔相成還是相愛相殺?》從國際學校角度,討論上市公司對國際教育的布局。 那麼,除國際學校外,當前中國的國際教育大蛋糕發展態勢如何?新東方、好未來等上市公司在國際教育方面有哪些布局?資本追逐下,國際教育是否是上市公司的金礦?
  •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2018年的表現盤點:材料和設備篇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2018年可能是未來十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最好的一年,因為在未來有可預計的貿易戰,有可預計的摩爾定律放緩甚至停滯,還有惡劣程度未知的全球經濟下行和中國經濟降速。2018年宛如一個周期的轉折點,在這上演「冰與火之歌」的一年,中國的半導體上市公司又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筆者將從材料和設備、IC設計、製造和封測幾個角度詳細地為你解讀。
  • 2020年10月12日晚間上市公司公告匯總
    (《科創板日報》記者 高小科) 10、卓勝微業績預告:第三季度淨利潤預增104.90%-114.91% 10月12日訊,卓勝微公告,公司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9億元-7.22億元,同比增長113.84 %-123.76%。
  • 磷酸鐵鋰電池上市公司有哪些_最新十大磷酸鐵鋰電池上市公司匯總
    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滌綸工業長絲和燈箱布製造企業之一,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6年全國滌綸工業長絲行業市場銷售價格和銷售額第1名企業。公司主營電腦噴繪膠片布、高速公路專用格柵布、PVC塗層材料,聚酯工業長絲,高分子材料及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