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年度報告(全文)

2020-11-23 搜狐網

   □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 北京鹿苑天聞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2007年是中國證券市場的裂變之年,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性紀錄被不斷刷新。

   裂變首先體現在數量的巨變上。

  上證綜指從2675.47點起步,一路高歌猛進,年終報收於5261.56點,全年漲幅高達96.66%,蟬聯全球第一。

  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總額從2006年末的8.87萬億,勁增至2007年底的32.7萬億,增幅為268.6%;其中,A股市值從8.75萬億元增長到32.44萬億元,增幅高達270.7%;B股市場市值從0.1266億增長到0.2658億元,增幅為110%。

  圖表1: 中國證券市場1995-2007年A股市值規模變化圖

  A股IPO融資達到4473.32億,較上年增長172.34%,位居全球第一。

  滬深股市總融資額達到7963.5億元,超過了2000年以來七年融資總額7787億的水平。

  滬深股市總交易額達448982億元,是過去七年總額的150%。

  A股個人帳戶首次突破1億戶,年終達1.09億戶。

  基金開戶數達2594.95萬戶,是上年的7倍……

  裂變更體現在質的飛躍上。

  中國上市公司實力明顯增強。全球十大市值上市公司中,中國一度佔據半壁江山,中石油更是一躍而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值公司。

  居民資產的結構正在加速證券化。市值高速膨脹帶來居民投資結構升級,從儲蓄加速轉向股票和基金,成為中國的一個重大趨勢。

  蘇寧電器張近東的個人持股市值突破300億元,成為中國市值財富第一。

  裂變也體現在理念的升華上。

  市值取代傳統指標而成為資本新標杆。市值意識的喚醒令市值成為股權分置改革後證券市場最重要的話題,從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證券監管部門、上市公司高管,到財經媒體、機構投資者、普通股民,無不談論市值,市值成為了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的體現,成為股東財富水平的象徵;市值管理成為上市公司一項新的戰略管理工程,市值管理實踐從潛意識走向了自覺行動。

  中國證券市場的全球地位一路攀升。截至目前,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總額已突破4.44萬億美元,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大證券市場。英國《金融時報》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一個資本大國正在東方崛起」。

  圖表2: A股新增開戶走勢圖

  1.市值規模驚人增長,史無前例

   市值規模改寫新高。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重裝上陣帶來新增市值7.12萬億,滬深A股總市值也因而一舉創下了歷史最高收盤市值33.33萬億的紀錄,這一規模相當於過去16年來A股累計市值的3.8倍。

  圖表3: 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2007年市值規模

  市值增幅全球第一。滬深A股市值增幅在上年勁增183.69%的基礎上2007年又創新高,達到年增幅268.68%的水平。該紀錄不僅摘取了亞太地區證券市場的年度表現桂冠,也同時獲取全球年市值增幅排名第一的成績。

  圖表4:2007年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市值規模排名

  規模排名 交易所 市值(億美元) 市值增幅

  1 紐約交易所 155253 2.60%

  2 東京交易所 45235 -0.60%

  3 納斯達克交易所 43896 11.23%

  4 歐洲交易所 42830 19.50%

  5 倫敦交易所 39491 6.20%

  6 上海交易所 32794 365.20%

  7 香港聯交所 27236 73.60%

  8 法蘭克福交易所 20850 32.90%

  9 印度交易所 14831 96.30%

  10 澳大利亞交易所 13549 26.60%

  11 聖保羅交易所 13399 103%

  12 瑞士交易所 13211 11.40%

  13 北歐交易所 12847 25%

  14 韓國交易所 11474 37.30%

  15 深圳交易所 6379 220.10%

  16 墨西哥交易所 4014 23.80%

  17 全美交易所 2560 -11.20%

  18 哥倫比亞交易所 1025 100%

  市值增量翻了兩番。2006年中國A股市場創造了5.7萬億市值增量,2007年這一紀錄再度被刷新。截至2007年12月28日收市,滬深兩市A股總市值達到32.44萬億水平,實現市值增量23.68萬億,相當於2006年市值增量的4倍多。

   經過2007年的飛躍,中國A股市場總市值已達到4.44萬億美元規模,成為繼美、日、英之後全球第四大證券市場。滬深交易所在全球證券業的地位與日俱增,截至2007年11月底,上海交易所與深圳交易所的市值規模分別排在全球主要交易所市值排名的第6位和第15位。其中,上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首次超越港交所,與排名全球第2大交易所的東京交易所差距已縮小到了1.24萬億美元。不僅如此,滬深交易所2007年A股市值增幅還分列全球主要交易所排名前兩名,深圳交易所220.1%的增幅竟然領先第三名107個百分點。在所有新興股市中,滬深交易所無疑是兩顆最為耀眼的明星。

  2.證券化率實現飛躍,躋身成熟市場水平

   我國的證券化率突破130%,達到成熟市場水平。作為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證券市場發育程度的指標,中國證券化率近年來的提升格外引人關注。

  圖表5:中國經濟證券化率變化趨勢圖

  截至2007年12月28日,中國A股市場總市值已達到32.44萬億規模,如果以2006年GDP為基數,按11%的GDP增幅來推算2007年中國的GDP,我國證券化率已高達138.6%。這一水平已達到同期成熟資本市場水平, 而且我國證券化率從2006年的42%一舉突破100%,達到138.6%的水平僅僅走過了1年曆程。相應美國證券化率從50%提高至100%用了7年時間,韓國則用了4年。

  圖表6:2007年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證券化率示意圖

  雖然我國證券化率絕對水平達到成熟市場水平,但是在結構上與成熟市場還有一定的差距。股權分置改革帶來理論上的全流通,但目前仍有近2/3的市值屬於限售流通股,並未進入流通領域。只有整體市場實現自由流通,證券化率水平也才能準確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證券市場的真實發展水平,證券市場的晴雨表功能方能充分顯現。

  3.藍籌隊伍不斷壯大,市值地位舉足輕重

  新增藍籌貢獻市值九成。2007年依然是市場高速擴容的一年,共有126家上市公司順利登陸A股市場,帶來新增市值11.25萬億,這一數字近乎佔據了2007年A股市值增量的50%,與2006年51.91%的水平不相上下。從新增市值結構來看,16家市值規模在800億之上的藍籌公司為2007年A股總市值貢獻了10.49萬億市值,佔據新股增量的93.29%,總增量的44.31%。10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累計實現新增市值5632.61億,僅佔新股市值增量的5.01%。

  大盤藍籌股閃亮登場為A股市場增添了活力。以上市公司2006年年報數據為例,16家新上市藍籌共實現了1.61萬億營業收入,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22.96%,但是淨利潤卻實現了2677億,佔據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41.54%。從已披露2007年三季度報表的11家藍籌上市公司數據來看,共實現營業收入6942億,佔全部上市公司的12.28%,實現淨利潤1375.69億,佔全部上市公司的22.87%。由此可見,優質藍籌上市公司的加盟極大改善了A股市場的整體盈利水平,提升了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

  圖表7:2007年IPO新增市值餅狀圖

  4. 平均市值跳至200億元,分化趨勢日益顯現

  2007年的中國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結構呈現出重心上移的趨勢。2006年的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規模為63.26億元,2007年的這一數字呈現三級跳的速度增長至212.46億元,大幅增加235%。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市值規模在10億元以下的公司從2006年的424家銳減至56家,減少幅度高達746%,所佔比重也從30.48%減至2007年的3.67%,市值規模在10億元以下的公司數的減少大幅度的提高了上市公司市值規模的架構,使之從2006年的50億以下級為主的架構飛速成長到百億級佔領導地位,公司的市值規模重心正在逐步上移。

  圖表8:2007年A股公司市值規模架構圖

  市值規模 2005年公司家數 佔比(%) 2006年公司家數 佔比(%) 2007年公司家數 佔比(%)

  平均規模(億元) 23.04 63.26 212.46

  萬億元以上 0 1 0.07 6 0.39

  5000-10000億元 0 2 0.14 1 0.07

  1000-5000億元 1 0.07 5 0.36 30 1.96

  500-1000億元 5 0.37 10 0.72 37 2.42

  100-500億元 31 2.3 82 5.9 282 18.47

  50-100億元 64 4.75 120 8.63 317 20.76

  10-50億元 577 42.87 747 53.7 798 52.26

  10億元以下 688 49.63 424 30.48 56 3.67

  合計 1346 100 1411 100 1527 100

  在上市公司整體水平逐步攀升的2007年,上市公司之間的市值差距也越發明顯,這主要表現在個體差異上。

  圖表9:2007年A股市值前十名公司排名

  排名 上市公司 總市值(億) 市值佔比

  1 中國石油 50131.08 15.45%

  2 工商銀行 20403.24 6.29%

  3 中國石化 16382.71 5.05%

  4 中國人壽 12065.15 3.72%

  5 中國銀行 11753.83 3.62%

  6 中國神華 10819.77 3.33%

  7 中國平安 5078.38 1.57%

  8 招商銀行 4772.41 1.47%

  9 交通銀行 4050.25 1.25%

  10 中國太保 3807.65 1.17%

   合計 139264.48 42.93%

  2007年間中國石油中國人壽中國神華中國太保等大盤藍籌的回歸,使得A股市值迅速增加的同時也加大了個股差異。2006年最大市值公司工商銀行的規模為15560億元,2007年的中國石油的市值規模則達到了50131億元,比工行高出222%;2006年的最大市值公司工商銀行的市值是最小市值公司ST天華的7170倍;2007年,中國石油50131.07億元的市值則是SST重實5.24億元市值的9267倍。

  5. 滬深中小板定位清晰,多層次市場體系顯現

  縱觀2007年中國A股市值的市場結構不難發現,截止至2007年12月28日收盤,A股總市值達32.44萬億元,其中,滬市總市值為26.84萬億元;深市主板市場總市值為4.54萬億元;中小板總市值達到1.06萬億元, 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格局初現。

  圖表10:2007年A股市場市值分布表

  總市值(億) 佔比 上市公司家數 佔比 平均市值(億)

  上海主板市場 268373.74 82.72% 840 56.11% 319.49

  深圳主板市場 45412.62 14.00% 455 30.39% 99.81

  深圳中小板市場 10646.68 3.28% 202 13.49% 52.71

  上海證券市場2007年的總市值達到26.85萬億,佔A股總市值的82.78%,同比增加19.78萬億元,佔A股市值增量高達82.72%。由此可見,上海市場依然是主導A股市值快速增長的主戰場,龍頭地位不可撼動。

  這種跳躍式發展得益於國有大型企業回歸A股。隨著中國石油、中國神華等大盤藍籌股的回歸,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總市值規模在2007年世界各大證交所一舉升至亞洲第二,世界第六。縱觀2007年全年共有14隻股票從海外歸來,除去濰柴動力在深圳上市,其餘13隻股票均在上海上市,為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供了96562.51億元的市值增量,這一增量比深市2007年總市值多40503.21億元。

  圖表11:2007年A股市場市值增量結構分布表

  總市值(億) 市值增量 增量佔比

  上海主板市場 268373.74 197616.67 83.42%

  深圳主板市場 45412.62 30643.09 12.94%

  深圳中小板市場 10646.68 8631.39 3.64%

  2007年,深市總市值為5.61萬億,佔A股總市值的17.28%,較去年 19.23%的比重下降了1.95個百分點。滬深兩市的市值規模差距在逐漸拉大,2006年兩市市值相差5.40萬億元,2007年兩市市值差額高達21.25萬億元。

  中小板市值突飛猛進是2007年中國證券市場的又一個亮點。比較2005、06、07三年的數據不難發現,中小板的發展開始嶄露頭角。中小板市值從2005年的不足500億元,逐步發展到2006年的2000億,再急速增長到2007年的10646.68億元,2007年的增量高達8641.79億元,增幅高達431%,,較2006年大幅增加8641.79億元,佔到總市值增量的3.65%,其發展前途令人關注。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中小企業認識到進軍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於是中小板從2006年的102家發展到2007年的202家,100家企業的加盟為整個中小板市場的發展注入了一池活水。特別是寧波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股登陸中小板,改變了市場上長期以來對中小板的看法,中小板的市場表現趨於活躍。

  圖表12:2005-2007年A股市值成分比例示意圖

  6.採掘業風頭蓋過金融業,成為第一大市值板塊

   採掘業取代金融,名列行業市值增幅第一位。2007年,採掘業以1026.76%的市值增幅名列22大行業之首,而上年增幅1501.05%的金融、保險業2007年僅以173.10%的成績列第17位。

  圖表13: 2007年行業市值規模排名

  排名 行業 市值規模(億) 06年增幅 07年增幅

  1 採掘業 89559.84 100.12% 1026.76%

  2 金融、保險業 84610.26 1501.05% 173.10%

  3 金屬、非金屬 23627.68 121.34% 224.11%

  4 交通運輸、倉儲業 21383.87 190.78% 218.57%

  5 機械、設備、儀表 20986.58 100.01% 264.50%

  6 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11215.93 42.48% 193.74%

  7 石油、化學、塑膠、塑料 10312.74 55.42% 219.85%

  8 食品、飲料 8839.92 157.51% 146.90%

  9 房地產業 8811.93 171.64% 197.24%

  10 信息技術業 7387.59 61.07% 138.02%

  11 批發和零售貿易 6738.48 103.68% 192.39%

  12 醫藥、生物製品 5746.80 56.60% 191.33%

  13 綜合類 4527.53 67.59% 158.95%

  14 社會服務業 4502.40 60.18% 205.66%

  15 建築業 4124.31 81.90% 558.50%

  16 電子 3096.55 34.70% 191.89%

  17 紡織、服裝、皮毛 3083.46 75.14% 198.71%

  18 農、林、牧、漁業 1831.98 100.63% 152.22%

  19 造紙、印刷 1585.22 92.86% 249.13%

  20 其他製造業 1282.97 151.25% 195.49%

  21 傳播與文化產業 953.11 69.28% 174.47%

  22 木材、家具 223.90 132.66% 172.53%

   總計 324433.03 186.07% 268.68%

   新增市值成為採掘業異軍突起的主要原因。2007年度採掘業新增市值8.16萬億元,較金融、保險業新增市值高出52.18%。採掘業8家新股上市共帶來6.73萬億市值增量,其中中石油5.01萬億的市值增量佔行業增量達61.43%,取代工商銀行成為最大市值公司。

  經過一年發展,採掘業上市公司家數已擴充到30家,佔據A股上市公司總家數的2%,但其市值規模佔比卻由2006年的9.07%迅速提升到27.61%。反觀金融業,雖然增量上亦有不俗表現,但市值佔比卻由上年的35.35%下降到2007年的26.08%,屈居次席。

  盈利能力強弱是行業實力排名的基礎。採掘業2007年三季度平均0.68元的每股收益水平遙遙領先於其他行業,234億的行業淨利潤更是佔據了全部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的38.9%。採掘業強勁的贏利能力,為其取代金融業而成為最大行業板塊立下了汗馬功勞。

  圖表14:2006-2007年行業市值佔比明細表

  排名 行業 市值規模(億) 07年市值佔比 06年市值佔比

  1 採掘業 89559.84 27.61% 9.07%

  2 金融、保險業 84610.26 26.08% 35.35%

  3 金屬、非金屬 23627.68 7.28% 8.32%

  4 交通運輸、倉儲業 21383.87 6.59% 7.66%

  5 機械、設備、儀表 20986.58 6.47% 6.57%

  6 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11215.93 3.46% 4.36%

  7 石油、化學、塑膠、塑料 10312.74 3.18% 3.68%

  8 食品、飲料 8839.92 2.72% 4.09%

  9 房地產業 8811.93 2.72% 3.38%

  10 信息技術業 7387.59 2.28% 3.54%

  11 批發和零售貿易 6738.48 2.08% 2.63%

  12 醫藥、生物製品 5746.80 1.77% 2.25%

  13 綜合類 4527.53 1.40% 1.99%

  14 社會服務業 4502.40 1.39% 1.68%

  15 建築業 4124.31 1.27% 0.71%

  16 電子 3096.55 0.95% 1.21%

  17 紡織、服裝、皮毛 3083.46 0.95% 1.18%

  18 農、林、牧、漁業 1831.98 0.56% 0.83%

  19 造紙、印刷 1585.22 0.49% 0.52%

  20 其他製造業 1282.97 0.40% 0.50%

  21 傳播與文化產業 953.11 0.29% 0.40%

  22 木材、家具 223.90 0.07% 0.09%

  7.邊區市值搶跑增長,天津稱雄東部地區

   京、滬、粵市值規模遙遙領先,經濟強省地位難以撼動。2007年,各省市值規模依然以其經濟實力為基礎,北京、上海、廣東分列前三位,總市值規模達到22.23萬億。三地市值總量佔據了滬深總市值的68.53%,而少數民族、邊遠地區地位繼續下降,排名後10位省市地區的市值總量還不足4%,強弱懸殊,差距進一步拉大。

   區域市值增量排行與市值規模表現較為相近,其中,天津地區一舉躍升至增量第4位,表現十分突出。市值增量前三名與後10名的佔比分別是68.97%和3.83%,首位差距較規模更大,強者恆強的格局依然存在。

   圖表15:2007年地區市值規模排名表

  規模排名 省份 市值規模(億) 市值增量(億) 市值增幅 市值佔比

  1 北京 150975.70 112446.45 291.85% 46.54%

  2 上海 39139.35 28174.73 256.96% 12.06%

  3 廣東省 32216.37 22771.37 241.09% 9.93%

  4 山東省 8318.74 5588.21 204.66% 2.56%

  5 山西省 7550.14 5261.04 229.83% 2.33%

  6 天津 7365.73 6287.30 583.00% 2.27%

  7 江蘇省 7301.04 4957.43 211.53% 2.25%

  8 四川省 7175.87 5061.16 239.33% 2.21%

  9 浙江省 6586.83 4656.20 241.18% 2.03%

  10 遼寧省 5658.16 3841.03 211.38% 1.74%

  11 湖北省 5146.63 3594.18 231.52% 1.59%

  12 福建省 5101.83 4115.19 417.09% 1.57%

  13 安徽省 4411.05 3153.09 250.65% 1.36%

  14 河北省 3502.34 2639.60 305.95% 1.08%

  15 雲南省 3482.57 2767.11 386.76% 1.07%

  16 湖南省 3399.09 2401.34 240.68% 1.05%

  17 河南省 3397.98 2385.98 235.77% 1.05%

  1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161.95 2426.15 329.73% 0.97%

  19 貴州省 2759.93 1707.38 162.21% 0.85%

  20 吉林省 2656.25 1926.68 264.09% 0.82%

  21 江西省 2319.99 1651.40 247.00% 0.72%

  22 內蒙古自治區 2125.32 1583.52 292.27% 0.66%

  23 青海省 1919.04 1655.62 628.51% 0.59%

  24 黑龍江省 1564.84 959.06 158.32% 0.48%

  25 海南省 1460.02 948.34 185.34% 0.45%

  26 重慶 1432.49 974.06 212.48% 0.44%

  27 廣西壯族自治區 1414.93 997.12 238.65% 0.44%

  28 陝西省 1210.62 758.69 167.88% 0.37%

  29 甘肅省 1058.59 796.38 303.71% 0.33%

  30 寧夏回族自治區 403.22 293.27 266.75% 0.12%

  31 西藏自治區 216.42 112.07 107.39% 0.07%

  總計 324433.04 236891.15 270.60% -

  邊遠地區年度市值增幅表現出色。在2007年區域市值表現中,少數民族地區市值增幅十分明顯,其中青海省以628.51%的市值增幅奪得全國各省區年度增幅冠軍,再加上雲南、新疆、甘肅、內蒙、寧夏等,六個民族與邊遠地區的進步亦十分明顯。

  圖表16:2007年地區市值增幅及規模明細表

  增幅排名 省份 市值增幅 市值規模(億)

  1 青海省 628.51% 1919.04

  2 天津 583.00% 7365.73

  3 福建省 417.09% 5101.83

  4 雲南省 386.76% 3482.57

  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29.73% 3161.95

  6 河北省 305.95% 3502.34

  7 甘肅省 303.71% 1058.59

  8 內蒙古自治區 292.27% 2125.32

  9 北京 291.85% 150975.70

  10 重慶 269.94% 325865.53

  11 寧夏回族自治區 266.75% 403.22

  12 吉林省 264.09% 2656.25

  13 上海 256.96% 39139.35

  14 安徽省 250.65% 4411.05

  15 江西省 247.00% 2319.99

  16 浙江省 241.18% 6586.83

  17 廣東省 241.09% 32216.37

  18 湖南省 240.68% 3399.09

  19 四川省 239.33% 7175.87

  20 廣西壯族自治區 238.65% 1414.93

  21 河南省 235.77% 3397.98

  22 湖北省 231.52% 5146.63

  23 山西省 229.83% 7550.14

  24 江蘇省 211.53% 7301.04

  25 遼寧省 211.38% 5658.16

  26 山東省 204.66% 8318.74

  27 海南省 185.34% 1460.02

  28 陝西省 167.88% 1210.62

  29 貴州省 162.21% 2759.93

  30 黑龍江省 158.32% 1564.84

  31 西藏自治區 107.39% 216.42

   邊區市值的低起點是其高速增長的一個原因。2007年市值增幅表現優異的地區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那就是其2006年A股總市值水平絕對值偏低。6家邊遠地區上市公司平均市值水平僅有24.57億元,較之2006年64.04億的全國平均市值水平相去甚遠。

   新股入市帶來新增市值效應明顯。6省區年內共有8家上市公司成功登陸A股市場,由此帶來市值增量2812.39億,僅此一項就使市值增長了107%。這其中青海省誕生了一家市值近千億的上市公司西部礦業,這是該地區榮登區域市值增幅榜首的關鍵因素。

   增幅排名位次變動顯現邊區市值增長活力。從2007年少數民族與邊遠地區市值增幅名次升降明細圖表中可以清楚看到,青海、內蒙、寧夏、甘肅四省區的市值表現均比去年提升了約20個位次,廣西、雲南、新疆變動幅度不大,僅西藏自治區出現了市值增幅排名大滑坡。

   市值增幅名次的變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理解。其一,升位明顯表明該地區上年市值增幅表現滯後於整體市場,2007年市值提升有同步回歸的因素;其二,升位不多並不代表區域市值表現較差,其中雲南與新疆就是在上年高增長的基礎上,2007年再度實現市值高速增長。其三,對於上年市值增幅較好的省區,其基數增大導致繼續增長的壓力驟然加大,如果不能從增量注入或存量股權增值上努力,就會出現像西藏這種跑輸大盤的現象。

   從東部地區來看,2007年度天津作為環渤海經濟開發區的中心,市值增長十分明顯。截至2007年底,天津上市公司總市值已達到7365.73億規模,在31家省市自治區排名中名列第6位,較上一年前進了6席。20家上市公司累計創造市值增量6287.3億,同期市值增福達到583%,在省市增幅排名中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績。

  新股大量上市與存量公司優質資產的注入令天津市值快速崛起。天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並非偶然,在上一年度的A股市值報告中我們已經預見到渤海地區的快速發展,而天津作為環渤海經濟開發區的中心更具典型意義。

  圖表17:2007年少數民族與邊遠地區市值增幅名次升降明細圖

  2007年天津共有4家上市公司登陸滬深A股市場,佔到存量公司家數的14.3%,這一比例僅次於廣東省14.5%的成績。新股上市帶來4196.87億市值增量,這一比例佔據年內區域總增量的66.75%。此外,存量上市公司的資產注入及重組也為區域市值增長做出了較大貢獻。天津港等9家上市公司紛紛選擇定向增發,購置優質資產,而泰達股份更是藉助集團公司實力傾力打造金融產業鏈等,這些都為存量上市公司市值的高速增長加入了動力。

  8.投資基金加速擴容,成為市值持有主力

   基金作為市值主流持有機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2006年下半年開始,基金業掀起一輪擴容高潮,短短數月,一百多家新發行基金呱呱墜地,數量之多超過了過去七年總和,從而為2007年基金持倉市值的急劇膨脹創造了條件。截止2007年底,全部基金市值平均增長超過了100%,其中127家股票基金的平均市值增長幅度達到了118.39%,而指數型基金更是創出131.25%的市值增幅好成績。

  圖表18:基金新增數量與A股市值疊加圖

  基金成為上市公司市值表現的最有力支持者。從基金2007年三季度持倉比例與上市公司市值增幅對照表可以明顯看出,基金投資者持倉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市值表現明顯高於持倉較低的公司市值,而持倉為0的部分上市公司市值表現更差。基金投資者的操作方向也可以看出市值增長的變化趨勢,基金增持的上市公司市值表現明顯強於減持公司。由此我們得出結論,被基金投資者關注較高的上市公司,其未來市值表現將會強於其他上市公司,而其中被基金增持較多的上市公司表現更佳。

  圖表19:基金07年三季度持倉比例與市值增幅對照表

  基金持倉比例 持倉比例變化 全年市值增幅

  持倉〉40% 9.91 263.76%

  40%〉持倉〉30% 2.55 292.95%

  30%〉持倉〉20% 3.37 216.36%

  20%〉持倉〉10% -0.77 184.63%

  10%〉持倉〉0 -0.46 213.80%

  持倉=0 -0.63 184.99%

  基金投資收益的良好表現推動老百姓投資基金的熱情異常高漲。自2006年下半年以來,基金髮行提速,而投資者申購熱情不減,基金投資者開戶數急劇增長,短短1年的時間,基民人數增長了6倍。

  圖表20:基金開戶趨勢圖

  9.國企市值大幅增長,民企國資更為出色

   2007年,國有資本實現了大幅增值。兩市933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總市值較2006年增加了19.25萬億元,增幅高達247%,這一增幅在中國證券史上無疑創造了奇蹟。截止2007年底,兩市153家央企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5.2萬億元水平,比2006年1.84萬億元的水平增加了3.36萬億元,增幅為182.6%。

   2007年,國有資本參股民營企業也取得了驚人回報。在564家民營上市公司中,共有國有資本參股533.25億,佔到民營控股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2.87%。這部分股權在2007年共實現了1.61萬億元的增值水平,相應增幅為454.43%,是國有控股企業市值增幅的1.8倍。

  圖表21: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與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變化對照表

  樣本 2006年市值 2007年市值 市值增量 市值增福

  564家民營控股上市公司 9746 54034 44288 454.43%

  全部A股上市公司 87628 324433 236805 270.24%

  933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77882 270400 192517 247.19%

  153家央企上市公司 18562 52321 33758 181.87%

  從國有股權的總體增值情況來看,截止2007年底,佔據A股上市公司62.38%的國有股權權益市值達到了20.24萬億元水平,與2006年相比增加了14.77萬億元,增量數額之大幾乎相當於股改以前全部A股流通市值的12倍。

  圖表22:央企上市公司與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變化對照表

  10.中國石油傲視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國居半

   2007年中國石油成為全球市值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11月5日,中石油以48.6元的價格開盤,其對應的近9萬億市值水平令全球一片譁然。利潤僅有埃克森美孚的一半,但市值卻兩倍於當時的美孚市值,這無法不令全球投資者對中國企業強勁的增長預期刮目相看。

  增長預期是支撐中石油高市值的關鍵。中石油憑藉對手無法比擬的國有資產競爭優勢贏得了更高沽值水平。目前中石油的原油儲備達到205.3億桶,與美孚相差無幾;中石油的成本控制尚有較大空間,增長潛力遠遠超過競爭對手。更為重要的是,支持中石油高沽值的最大優勢正是來自於對中國經濟未來幾十年持續、穩定、高速增長的預期。

  中國宏觀經濟的持續向好不僅將中石油推升至全球十大市值前列,也同時也催生了一大批全球行業市值龍頭。全球前十大市值上市公司半數被中國囊括,除中石油外,中國移動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通訊公司,工商銀行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人壽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壽險公司,萬科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等。

  圖表23:全球前十大市值上市公司排名

  市值排名 公司名稱 市值規模

  1 中國石油 7210.94

  2 美孚 5118.85

  3 GE 3746.39

  4 中國移動 3588.53

  5 工商銀行 3386.45

  6 微軟 3330.52

  7 俄羅斯天然氣 3296.13

  8 荷蘭殼牌 2603.78

  9 AT&T 2520.51

  10 中國石化 2495.60

  圖表24:A股市值規模前10名

  上市公司 市值規模(億) 市值增量(億) 市值增幅

  中國石油 50131 - -

  工商銀行 20403 4844 31.13%

  中國石化 16383 10006 156.91%

  中國人壽 12065 - -

  中國銀行 11754 2098 21.73%

  中國神華 10820 - -

  中國平安 5078 - -

  招商銀行 4772 2803 142.27%

  交通銀行 4050 - -

  中國太保 3808 - -

  2007年A股市場市值增幅高達268.68%,再次榮登全球榜首。是什麼原因促使A股市場在繼2006年取得驚人表現之後仍能創下如此佳績呢?

   制度變革效應的擴散是裂變的基礎。2007年,股權分置改革的制度效應得到更廣泛和更深入的擴散,股東利益空前統一,無論是國有大股東、民營控股股東還是中小投資者都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2007年,A股市場共有7家上市公司實現配股融資,平均認購比例高達98.3%,其中大股東均以現金全額認購,這與股權分置改革之前,大股東紛紛放棄配股權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在30家已成功增發的案例中,公開發行與定向發行的超額認購倍數分別達到了32.43倍和35.36倍,顯示出股東利益的高度統一。

  圖表25:A股平均市盈率走勢圖

  宏觀環境向好促使市值大幅提升。國民經濟持續以10%以上的高速度增長,而且未來長期增長的趨勢仍然樂觀,令市場信心明顯增強,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水平從股權分置改革前的20倍左右現在已提升到目前的60倍水平。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石油、工商銀行、中國移動、中國人壽、萬科A一舉囊括了五大行業市值桂冠。

   升值引發流動性泛濫,A股市值水漲船高。股市財富效應及實際負利率逼迫國內居民儲蓄大搬家,一邊是持續減少的存款餘額,一邊是急劇膨脹的的A股帳戶,資金流向一目了然。與此同時,QFII帳戶也在2007年3月創出月增12家的記錄,境外資金分享人民幣升值盛宴的意圖十分明顯。A股市場已成為容納各路資金的蓄水池,市值自然不斷創出新高。

  圖表26:QFII開戶數量變化圖

  上司公司業績增長助推市值。據2007年3季度財務報表統計,業績增長幅度較大的上市公司市值增長優勢十分明顯,其中每股收益達1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增幅是A股市場平均水平的1.5倍。另外,2007年以來新上市公司的業績明顯高於存量上市公司,126家上市新股僅佔全部上市公司家數的8.7%,但是貢獻的淨利潤卻佔到全部上市公司的24.49%。優質上市公司對市值增長的貢獻尤為明顯。

  圖表27:每股收益與市值增幅對照表

  2007三季度-EPS 市值增幅

  eps>1元/股 399.78%

  1元/股〉eps>0.5元/股 346.13%

  0.5元/股〉eps>0.2元/股 194.28%

  0.2元/股〉eps>0元/股 204.46%

  0元/股〉eps 207.77%

  股指期貨推出的強烈預期促使權重藍籌股市值急劇增長。據統計,2007年。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共創造了18.05萬億市值增量,佔到07年A股市值增量的76.21%。雖然從市值佔比上,300成份股的市值佔比已經從年初的79.97%下降到年底的77.23%,但是在增量上絕對是無可爭議的主力。金融創新賦予藍籌股更高的市值溢價,控制了滬深300成份股,就等於控制了2008年股市的走勢。

  圖表28:滬深300成分股與A股市場市值增長對照圖

  主動性市值管理對推升市值作用明顯。2007年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意識顯著增強,各種主動性的市值管理實踐頻出,尤其是上市公司間的併購、重組也日趨頻繁。地產與證券業的大規模重組是2007年資本市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海通證券東北證券國元證券、國金證券四家券商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增幅為3979%,令人瞠目結舌;而ST華僑ST金泰、ST光電也紛紛將手中的橄欖枝拋向一個個地產大亨,實現了醜小鴨蛻變成白天鵝的神話故事。大股東資產注入是2007年的另一大特色。國資委明確表示將鼓勵支持央企在境內外上市,具備條件的實現整體上市;不具備整體上市條件的,逐步把優良主營業務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在這一精神感召下才誕生了中國船舶葛洲壩、東方電機這些市值增幅超過700%的奇蹟。

  圖表29:2007年中國A股市值省市規模排行

  2007年中國證券市場A股市值省市規模排行

  排名 地區 市值規模(億) 佔比(%) 公司數量(家) 2006年排名 2006年佔比(%) 2006年規模(億)

  1 北京 150976 46.54 103 1 44.01 38529

  2 上海 39139 12.06 151 2 12.53 10965

  3 廣東 32216 9.93 181 3 10.79 9445

  4 山東 8319 2.56 85 4 3.12 2731

  5 山西 7550 2.33 26 6 2.61 2289

  6 天津 7366 2.27 28 12 1.23 1078

  7 江蘇 7301 2.25 106 5 2.68 2344

  8 四川 7176 2.21 61 7 2.42 2115

  9 浙江 6587 2.03 117 8 2.21 1931

  10 遼寧 5658 1.74 48 9 2.08 1817

  11 湖北 5147 1.59 59 10 1.77 1552

  12 福建 5102 1.57 46 16 1.13 987

  13 安徽 4411 1.36 52 11 1.44 1258

  14 河北 3502 1.08 35 17 0.99 863

  15 雲南 3483 1.07 26 20 0.82 715

  16 湖南 3399 1.05 44 15 1.14 998

  17 河南 3398 1.05 36 14 1.16 1012

  18 新疆 3162 0.97 30 18 0.84 736

  19 貴州 2760 0.85 17 13 1.2 1053

  20 吉林 2656 0.82 33 19 0.83 730

  21 江西 2320 0.72 26 21 0.76 669

  22 內蒙 2125 0.66 18 23 0.62 542

  23 青海 1919 0.59 10 28 0.3 263

  24 黑龍江 1565 0.48 24 22 0.69 606

  25 海南 1460 0.45 19 24 0.58 512

  26 重慶 1432 0.44 28 25 0.52 458

  27 廣西 1415 0.44 25 27 0.48 418

  28 陝西 1211 0.37 25 26 0.52 452

  29 甘肅 1059 0.33 19 29 0.3 262

  30 寧夏 403 0.12 11 30 0.13 110

  31 西藏 216 0.07 8 31 0.12 104

    合計 324433 100 1497   100 87542

  圖表30:2007年中國上市公司平均A股市值規模省市排行

  2007年中國上市公司平均A股市值規模省市排行

  排名 地區 平均規模(億) 增量(億) 增幅(%) 2006年排名 2006年平均規模(億) 公司數量

  1 北京 1465.78 1042.39 246.19 1 423.4 103

  2 山西 290.39 202.35 229.83 2 88.04 26

  3 天津 263.06 218.13 485.43 6 44.93 28

  4 上海 259.2 181.44 233.32 3 77.76 151

  5 青海 191.9 162.64 555.66 13 29.27 10

  6 廣東 177.99 117.45 193.98 5 60.54 181

  7 貴州 162.35 100.43 162.21 4 61.91 17

    全國平均 153.83 109.14 244.2   44.69 1497

  8 雲南 133.95 102.84 330.59 11 31.11 26

  9 內蒙 118.07 86.2 270.48 10 31.87 18

  10 遼寧 117.88 78.38 198.4 7 39.5 48

  11 四川 117.64 81.79 228.21 8 35.84 61

  12 福建 110.91 87.96 383.37 23 22.95 46

  13 新疆 105.4 80.03 315.4 19 25.37 30

  14 河北 100.07 73.92 282.76 18 26.14 35

  15 山東 97.87 63.3 183.15 9 34.56 85

  16 河南 94.39 63.72 207.79 12 30.67 36

  17 江西 89.23 60.16 206.96 14 29.07 26

  18 湖北 87.23 60 220.28 15 27.24 59

  19 安徽 84.83 58.06 216.94 17 26.77 52

  20 吉林 80.49 57.69 253.05 24 22.8 33

  21 湖南 77.25 52.92 217.45 22 24.34 44

  22 海南 76.84 49.91 185.34 16 26.93 19

  23 江蘇 68.88 43.68 173.32 21 25.2 106

  24 黑龍江 65.2 39.96 158.32 20 25.24 24

  25 廣西 56.6 37.61 198.01 27 18.99 25

  26 浙江 56.3 36.39 182.85 25 19.9 117

  27 甘肅 55.72 40.29 261.22 29 15.42 19

  28 重慶 51.16 34.18 201.32 28 16.98 28

  29 陝西 48.42 28.78 146.45 26 19.65 25

  30 寧夏 36.66 26.66 266.75 31 9.99 11

  31 西藏 27.05 14.01 107.39 30 13.04 8

  圖表31:2007年環渤海地區上市公司平均A股市值排行

  2007年環渤海經濟區五省市上市公司平均A股市值排行

  全國排名 地區 平均規模(億) 增量(億) 增幅(%) 2006年排名 公司(家)

  1 北京 1465.8 1042.39 246.2 1 103

  2 山西 290.39 202.35 229.8 2 26

  3 天津 263.06 218.13 485.4 6 28

  9 內蒙 118.07 86.2 270.5 10 18

  14 河北 100.07 73.92 282.8 18 35

  全國平均值 153.83 109.14 244.2   1497

  圖表32:2007年中國證券市場A股市值地區增量排行

  2007年中國證券市場A股市值地區增量排行

  排名 地區 增量規模(億) 佔比(%) IPO貢獻(億) 存量公司貢獻(億)

  1 北京 112446 47.47 83577 28869.15

  2 上海 28175 11.89 9020 19154.45

  3 廣東 22771 9.61 6128 16643.66

  4 天津 6287.3 2.65 4197 2090.43

  5 山東 5588.2 2.36 486.2 5101.99

  6 山西 5261 2.22 0 5261.04

  7 四川 5061.2 2.14 53.01 5008.15

  8 江蘇 4957.4 2.09 869.8 4087.63

  9 浙江 4656.2 1.97 1268 3387.83

  10 福建 4115.2 1.74 2706 1409.2

  11 遼寧 3841 1.62 171 3669.99

  12 湖北 3594.2 1.52 128.1 3466.1

  13 安徽 3153.1 1.33 457.4 2695.74

  14 雲南 2767.1 1.17 714.6 2052.51

  15 河北 2639.6 1.11 157.6 2481.97

  16 新疆 2426.2 1.02 702.3 1723.9

  17 湖南 2401.3 1.01 221.3 2180.08

  18 河南 2386 1.01 125.2 2260.76

  19 吉林 1926.7 0.81 22.88 1903.81

  20 貴州 1707.4 0.72 0 1707.38

  21 青海 1655.6 0.7 994 661.67

  22 江西 1651.4 0.7 88.35 1563.05

  23 內蒙 1583.5 0.67 323.9 1259.64

  24 廣西 997.12 0.42 294.8 702.31

  25 重慶 974.06 0.41 104.1 869.97

  26 黑龍江 959.06 0.4 0 959.06

  27 海南 948.34 0.4 0 948.34

  28 甘肅 796.38 0.34 77.7 718.68

  29 陝西 758.69 0.32 64.92 693.77

  30 寧夏 293.27 0.12 0 293.27

  31 西藏 112.07 0.05 0 112.07

    合計 236891 100 1E+05 123937.58

  圖表33:2007年中國證券市場A股市值地區增幅排行

  2007年中國證券市場A股市值地區增幅排行

  排名 地區 市值增幅(%) 2007年市值規模(億)  2006年市值規模(億) 上市公司(家)

  1 青海 628.51 1919.04 263.4 10

  2 天津 583 7365.73 1078 28

  3 福建 417.09 5101.83 986.6 46

  4 雲南 386.76 3482.57 715.5 26

  5 新疆 329.73 3161.95 735.8 30

  6 河北 305.95 3502.34 862.7 35

  7 甘肅 303.71 1058.59 262.2 19

  8 內蒙 292.27 2125.32 541.8 18

  9 北京 291.85 150975.7 38529 103

  10 寧夏 266.75 403.22 109.9 11

  11 吉林 264.09 2656.25 729.6 33

  12 上海 256.96 39139.35 10965 151

  13 安徽 250.65 4411.05 1258 52

  14 江西 247 2319.99 668.6 26

  15 浙江 241.18 6586.83 1931 117

  16 廣東 241.09 32216.37 9445 181

  17 湖南 240.68 3399.09 997.8 44

  18 四川 239.33 7175.87 2115 61

  19 廣西 238.65 1414.93 417.8 25

  20 河南 235.77 3397.98 1012 36

  21 湖北 231.52 5146.63 1552 59

  22 山西 229.83 7550.14 2289 26

  23 重慶 212.48 1432.49 458.4 28

  24 江蘇 211.53 7301.04 2344 106

  25 遼寧 211.38 5658.16 1817 48

  26 山東 204.66 8318.74 2731 85

  27 海南 185.34 1460.02 511.7 19

  28 陝西 167.88 1210.62 451.9 25

  29 貴州 162.21 2759.93 1053 17

  30 黑龍江 158.32 1564.84 605.8 24

  31 西藏 107.39 216.42 104.4 8

    合計 270.6 324433 87542 1497

  

搜狐證券聲明:

本頻道資訊內容系轉引自合作媒體及合作機構,不代表搜狐證券自身觀點與立場,建議投資者對此資訊謹慎判斷,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曉芬)

相關焦點

  • 方大炭素入圍2020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月1日,中國上市公司共計7343家,總市值合計    迄今為止,方大炭素已連續3年入圍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    近年來,方大炭素綜合實力及巨大發展前景受到資本市場以及社會各界的青睞,公司曾榮獲「2018中國民營企業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30強」「第十二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中國主板上市公司價值百強
  • [中報]精工科技2007年度中期報告
    沒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對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無法保證或存在異議。 公司2007年半年度財務報告未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公司負責人孫建江先生、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黃偉明先生及會計機構負責人孫慧麗女士聲明:保證本半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完整。
  • [年報]古井貢酒:2011年年度報告
    14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年度報告全文 第五節公司治理結構一、公司治理情況公司成立以來,嚴格按照《公司法》、《證券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及其它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原則和要求,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範公司運作
  • 姚記撲克:2016年半年度報告
    2、信息披露及備置地點信息披露及備置地點在報告期是否變化  □ 適用 √ 不適用公司選定的信息披露報紙的名稱,登載半年度報告的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的網址,公司半年度報告備置地  報告期無變化,具體可參見 2015 年年報。
  • [年報]建新股份:2016年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登載年度報告的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的網址 http://www.cninfo.com.cn/公司年度報告備置地點滄州市清池南大道建新大廈 9樓證券部四、其他有關資料公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全文 會計師事務所名稱瑞華會計師事務所
  • 勤上股份:2016年年度報告
    2016 年度報告(全文)證券簡稱:勤上股份證券代碼:002638披露日期:二〇一七年四月1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年度報告全文第一節 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
  • [年報]珠海港:2017年年度報告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年度報告全文 第二節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一、公司信息股票簡稱珠海港股票代碼 000507變更後的股票簡稱(如有)無股票上市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的中文名稱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中文簡稱珠海港公司的外文名稱(如有
  • [中報]燕京啤酒:2012年半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年半年度報告全文 2012年半年度報告一、重要提示 1、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年報]陽光電源:2012年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度報告全文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度報告 2013年 03月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度報告全文 第一節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
  • [年報]新洋豐:2016年年度報告
    2017年 04月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全文第一節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 [中報]古井貢酒:2012年半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公司於 4月27日委託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簡稱 「結算公司」)進行權益分派,於5月4日完成權益分派事宜。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半年度報告全文 (三)重大訴訟仲裁事項 □適用 √不適用本期公司無重大訴訟、仲裁事項。
  • [年報]華天科技:2010年年度報告
    2010年11月20日 合計 107,250,000 0 32,175,000 139,425,000 - - (二)證券發行與上市情況 1、2007年10月25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7]374號文核准,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
  • [年報]大連國際2006年年度報告
    公司電子信箱:webmaster@china-cdig.com 五、公司選定的信息披露報紙名稱: 《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 登載年度報告的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的網址: 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報告備置地點:公司證券部 六、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
  • [中報]華儀電氣2007年年度中期報告(三)
    [中報]華儀電氣2007年年度中期報告(三) 時間:2007年08月21日 18:07:50&nbsp中財網 接(二) 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半年度報告(三)14.
  • 樂金健康:2016年年度報告
    1   安徽樂金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年度報告全文   第一節 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 [年報]星宇股份:2011年年度報告
    公司年度報告備置地點上海證券交易所、星宇股份董事會辦公室(五)公司股票簡況公司股票簡況股票種類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簡稱股票代碼變更前股票簡稱 A股上海證券交易所星宇股份 601799 (六)其他有關資料公司首次註冊登記日期 2007年 10月 29日公司首次註冊登記地點常州市新北區漢江路
  • [年報]中國石油(601857)2009年年度報告
    年年度報告 重要提示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年度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個別及連帶責任。
  • [年報]雅化集團:2013年年度報告
    2013年 1月 1日至 2013年 12月 31日四川雅化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度報告全文 重大風險提示公司已在本報告中詳細描述公司可能面對的風險,敬請查閱第四節董事會報告中「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部分的內容。
  • [年報]金鴻能源:2016年年度報告(已取消)
    金鴻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年度報告全文 2 第一節 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 製造業上市公司表現搶眼
    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國A股上市公司共計3333家,其中,製造業上市公司2121家,佔比63.64%。這些製造業上市公司發展質量如何?日前在北京發布的《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創造價值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A股58.96萬億元的總市值中,製造業上市公司佔比44.25%,總市值達到了26.09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