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國A股上市公司共計3333家,其中,製造業上市公司2121家,佔比63.64%。這些製造業上市公司發展質量如何?日前在北京發布的《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創造價值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A股58.96萬億元的總市值中,製造業上市公司佔比44.25%,總市值達到了26.09萬億元。今年上半年,製造業上市公司的收入及淨利潤增幅明顯高於整個A股;製造業上市公司資產總和佔所有A股資產總和的8.79%,卻為整個A股上市公司貢獻了33.34%和21.39的淨利潤。同時,以華立集團、通鼎互聯、東方雨虹等為代表的價值創造優秀企業脫穎而出。
《報告》同時指出,2016年,A股製造業上市公司研發總支出達3125億元,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研發支出的71.97%;2016年,A股製造業上市公司研發技術人員近159萬人,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研發技術人員的46.54%。
「無論從質量還是規模、創新力來看,製造業上市公司都是A股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中堅力量。」《報告》發布者、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價值創造論壇秘書長周永亮博士評價道。
據介紹,不同於其他一些機構以營業收入和利潤等為核心對企業的考評,《報告》圍繞資本價值、產業價值、創新價值和社會價值4個緯度來全面評估一家上市所創造的價值。
目前,在我國2121家製造業上市公司中,電子設備製造業上市公司最多,有312家,其總市值也最高,為3.93萬億元。汽車製造業是製造業中貢獻收入最多的行業。2016年,115家汽車製造業上市公司總共貢獻了1.83萬億元的收入,平均每家公司的收入是159億元,在平均貢獻收入指標中排第二,僅次於黑色金屬加工業。另外,41家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上市公司2016年共實現淨利潤400億元,平均每家實現淨利潤9.74億元,是所有製造業細分行業中最高的。
《報告》指出,得益於近年來我國實施的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以及民機科研、高技術船舶科研、智能製造等一批創新和產業化專項、重大工程,2016年,一批標誌性、帶動性強的高端裝備研製取得重大突破,如中國商飛公司C919飛機首架機交付試飛中心,中國標準動車組成功完成世界首次420公裡/小時交匯試驗並進行載客試驗,比亞迪自主研發的純電驅動新能源汽車系列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產業規模居世界水平等,這些重大突破都離不開製造業上市公司的支持和支撐。
「8月15日,在工信部公布的126家2017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中,有44家A股上市公司上榜,其中的42家為製造業上市公司。」周永亮說,「由此可見,製造業上市公司的技術創新水平與技術創新能力,在A股所有行業企業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報告》提供的數據還顯示,目前,製造業上市公司在發布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公益捐贈及稅費支付等方面,均有上乘表現。其中,上汽集團、中國中車、青島海爾、美的集團等製造業上市公司,在社會價值表現方面更是可圈可點。
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星說,《報告》向市場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即以「三去一降一補」為基礎的供給側改革,在上市公司這個群體中顯示了初步成果。
《報告》是在第3屆(2017)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價值創造論壇上出爐的。本屆論壇由國資委下屬單位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與國資委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價值創造論壇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位造業「達沃斯論壇」為願景,致力探索製造業新價值,並攜手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中歐國際交易所,為中國製造業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切實的解決方案。本屆論壇舉辦期間,與會嘉賓圍繞「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與物聯網戰略」「人工智慧時代的中國製造升級策略」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旨在充分運用國際資本市場,推動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全球價值鏈重構,為資本與實業搭橋。
(責任編輯:徐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