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看600家A股公司"戰疫"表現:製造業是壓艙石

2020-11-29 網易財經

(原標題:大數據分析A股600家上市公司「戰疫」表現)

疫情當前,沒有人能置身事外,醫療物資告急,隔離醫院建設迫在眉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中國企業家通過自己的方式,迅速響應加入抗疫陣線中。

疫情,喚起了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對企業的CRS能力提出了大考。

南財智庫、21世紀經濟報導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團隊,選取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公開的截至2月4日加入抗疫的635家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作為樣本,通過分析本次A股上司公司的現金捐贈、物資捐贈情況,結合上市公司的市值、淨利潤、行業、所在地域、專業貢獻、利益相關方維護等指標進行了交叉分析。

中國A股上市公司表現卓越,第一時間採取有效措施,從深入武漢一線災區,到千裡之外全球海淘防疫物資,體現了中國上市公司的管理能力、危機應急能力、資源調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研究中我們初步發現,在635家上市公司中,製造業企業表現非常突出,扮演壓艙石角色,金融業捐款金額存在比較優勢,部分虧損上市企業也竭盡所能提供支持。北京市104家上市公司參與抗疫,廣東省69家位居第二。一些企業在戰疫中其專業能力表現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危機中,企業的社會責任,並不僅僅是捐款捐物,專業支持。在這場危機中,有的企業陷入了困境,無法開工、員工薪酬待付,如何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實施危機管理渡過難關,這是一種考驗;然而另一方面,有的企業卻遇到了可以說千載難逢的獲利良機,此時企業家是選擇維持社會秩序,還是漲價大肆投機?在擴大市場的時候,是否會借公益大撈一把,從這些角度而言,疫情將是對中國企業家的企業社會責任的綜合考驗。

本次樣本屬於不完全統計樣本,在本次疫情中表現同樣突出的阿里、京東、華為、復星、騰訊、恆大、碧桂園等非A股標的未納入樣本。我們將在後續系列觀察中單獨分析。

中國企業在行動。危機當前,A股上市公司努力地扛起社會重擔,樣本統計短短幾日之後,據上市公司協會2月9日公布的最新《上市公司馳援一覽表(名單持續更新中)》數據顯示,相比2月4日數據,又有接近200家A股上市公司參與了捐贈,如北京銀行宣布捐贈現金及物資超過3000萬元,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發起的和的慈善基金會捐贈2億元(美的集團此前已捐贈現金1億元及價值近千萬的物資),絕味食品向武漢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在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的光大銀行雖無單獨宣布捐贈,但其母公司光大集團捐贈了3000萬,A股上司公司陸續不斷地有企業響應本次疫情馳援行動。

1捐贈企業市值、利潤研究:虧損企業誰獻愛心?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馳援一覽表》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共有635家A股上市公司在第一時間參與了抗「疫」馳援,短短時間內已經有兩成上市公司已有反應,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攀升。已公布的635家A股上市公司在本次疫情中現金及物資捐贈數據來計算,現金及物資捐贈總金額達44.56億元,其中現金捐贈42.38億元。很多企業雖然捐贈的現金不多,但是出人出力,採購了大量防疫物資送到一線,意義同樣重大。

本次調查統計中,A股上市公司共捐贈物資包括防護服835863套、口罩8103170隻、護目鏡48037套、以及消毒液3235.145噸等,還有不計其數的藥品,除現金物資捐贈之外,部分上市公司還對一線人員提供保險捐贈,如中國平安為奮戰於湖北防控疫情一線的全體2000餘位記者捐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意外險保障,人均保障額度50萬元,總保額超10億元。中國人壽甘肅分公司向甘肅日報一線記者捐贈4600萬元專屬保險,中國人壽天津分公司向在天津報導的媒體記者捐贈人均保額50萬元的保險,總保額達15億元。(註:我們按照基礎物資的市場平均價格,將企業捐贈的物資折合成人民幣進行估算,因捐贈物資品類重多、標準不一,難以一一細緻統計,故物資估算只估計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消毒液等核心醫療物資,統計上具有一定偏差,僅作參考。)

(備註:以上數據來源於中國上司公司協會截至2月4日公開數據,其中中國人壽5400萬包含廣發銀行捐贈3500萬,郵儲銀行5000萬包含郵政集團捐贈數據。截至2月5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公布的馳援的名單已增加至729家,新增樣本情況將在後續更新。)

在本次研究的635家上市公司樣本中,截至2020年2月4日,企業總市值是34萬億元,企業淨利潤是2.33萬億元。其中64家上市公司市值超過1000億,11家超過5000億,7家市值超過1萬億。

部分企業雖然捐贈金額不高,但結合自身利潤、市值等因素,社會責任意識仍表現十分突出。

將上市公司的捐贈金額與其總市值和淨利潤進行比較,排名居前的以製造業為多。

為方便統計分析,我們將總捐款額與企業總市值(2020年2月4日總市值數據)及企業淨利潤數據進行佔比分析,在本次調研樣本中,總體上企業捐贈金額佔企業總市值的平均比例為4.61%,有的企業遠高於均值。以方大集團(股票代碼000055)為例,據東方財富網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2月4日,方大集團企業總市值為43.36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企業淨利潤1.56億元,本次疫情中,方大集團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2億元人民幣,捐贈金額甚至超過企業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捐款佔淨利潤佔比達128%。以下為表現突出的企業:(由於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在該指標下計算數據偏小,為了便於分析,我們計算結果擴大10萬倍)

研究團隊通過對A股上市公司的捐贈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注意到有21家上市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負數,在本次疫情中捐贈表現依舊積極。

21家樣本上市公司捐贈現金1.428億,捐贈口罩總計556000元,按市場價值折合成人民幣計算後,這21家經營虧損企業總捐贈金額卻達1.486億元,其中湖北省企業佔比19%表現最突出,大部分為製造業企業。

根據統計數據,上述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最多的是長安汽車公司,虧損金額為26.62億元,虧損最少的是興圖新科公司,虧損金額103.72萬元。

2製造業是壓艙石  金融業捐款金額存在比較優勢

製造業是本次疫情受影響比較大的行業。然而,在統計的635家上市公司中,308家參與行動的企業都來自製造業,製造業企業參與數量最高,是排名第二的金融業企業參與數量的4倍以上,製造業的捐款總金額達13.6億,同樣位居榜首。

3北京市104家上市公司參與救災,廣東省69家位居第二

我們按照企業註冊地理位置進行了二次分類,進行省和直轄市的參與企業情況綜合排名後,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捐贈金額統計上看,北京市雙指標排名第一,北京市參與抗疫的上市公司達104家,佔比16.38%,捐贈總金額達25.96%。這與A股中央企大多註冊在北京有關,也與在這次疫情控制中首都發揮著關鍵作用分不開。

廣東省綜合排名第二,廣東參與抗疫的企業數量是69家,從數量上與北京市相比雖然有一定差距,但捐贈總金額差距不大,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捐贈總金額達93579.5萬元。處於重災區的湖北省,參與救助的企業數量和金額均排進了前五。

4上市公司因地制「疫」,專業貢獻能力突出

在本次考評中,針對專業貢獻能力設置單獨評判指標,專業貢獻能力指企業利用專業所長針對疫情的控制和救助起到積極正面的效果,術業有專攻,在疫情面前,上市公司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巧用資源,迅速開展行動,對防控疫情一線救援上起到關鍵作用。

5公益價值帶動產品創新和科技進步

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針對疫情進行了快速產品創新,通過公益來強化與客戶消費者的品牌價值粘合度,滿足和挖潛客戶更多需求,將慈善體驗放到產品設計前端,將公益理念深入品牌價值中,帶動了產品創新和科技進步。

科技創新企業不僅可以通過捐助資金和物資來幫助穩定疫情,同時可根據各自專業領域的不同,致力於科技創新產品的應用,對疫情期間醫療團隊及社會達到比資金捐助更核心的幫助。

在此次疫情期間,中國移動也持續發展提供以5G技術為載體的熱力成像測溫系統,VR遠程醫療技術,5G智能雲端機器人為奮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及醫療便捷。

上述機器人已在武漢協和醫院及同濟天佑醫院投入試用,用於進行簡單的醫療問診,消毒清潔及送藥工作。且工作過程中無需人力操作,可大大減輕前線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全心投入醫務救治工作。

在中國移動基站的支持下,雷神山醫院已經實現千兆網絡覆蓋,可穩定接受5G信號,無線網絡可承載2.5萬人的並發通信需求,可以滿足遠程指揮、遠程會診、遠程手術和數據傳輸。支付寶宣布其知識管理工具「語雀」提供在線辦公,非營利性組織可長期免費使用「語雀空間」。

中國企業在疫情蔓延期間所應用到的無人機技術,大數據平臺,5G技術以及遠程醫療都表明,科技創新將是推動醫療改革和疾病控制的重要力量。

附件:

首先,向所有為此次疫情努力作出貢獻的中國A股上市公司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們根據深交所的行業分類針對本次參與救助行動的635家上市公司進行了17個不同行業的分析,下面是各個行業中參與疫情救助表現突出的企業: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製造業上市公司表現搶眼
    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國A股上市公司共計3333家,其中,製造業上市公司2121家,佔比63.64%。這些製造業上市公司發展質量如何?日前在北京發布的《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創造價值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A股58.96萬億元的總市值中,製造業上市公司佔比44.25%,總市值達到了26.09萬億元。
  • A股製造業上市公司去年利潤稅負為179%
    第二為中國平安,利潤稅負124.38%,其餘公司利潤稅負均在100%以下。  除了文化傳播、交通運輸及倉儲業、金融保險業、信息技術業外,其餘行業2015年利潤稅負均在100%以上。  三家製造業公司利潤稅負超100倍  在A股中,製造業上市公司數量佔半壁江山。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製造業公司達到1843家。
  • 智庫|失重的「壓艙石」?經貿合作的「赫希曼效應」分析
    一方面,製造業和化工行業都是德俄與中德經貿合作的重點領域。中國和俄羅斯自德國的進口主要都是技術密集型、附加值高的機械設備、汽車及其配件、電子和化工產品。這些行業是德國經濟的支柱,其中製造業還吸收了大量德國勞動力,有超過26%的德國在職人員從事製造業,對德國社會的穩定也具有重要影響。
  •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註冊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佔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從各城市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分化明顯。深圳擁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達285家;其次為廣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
  • 2019中國滬深上市公司商標品牌價值百強榜出爐,製造業企業商標品牌...
    作為研究上市公司商標品牌價值的榜單,此排行榜為2016年以來第三次發布,評估模型以滬深上市公司財務數據與品牌強度兩大類型指標為基礎測算得出商標品牌價值,在與前兩年排行榜結果進行價值對比的基礎上,動態展現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的發展變化,為企業完善發展路徑、提升商標品牌價值提供富有實踐意義的數據和啟示。
  • 1127家公司發上半年業績預告 837家公司業績預喜
    從行業看,行業回暖是相關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一些周期性行業業績仍然可期。  144家公司淨利預增超100%  根據萬得資訊的數據,截至3月18日記者發稿時,在發布2017年半年報業績預告的1127家公司中,預增的公司有298家,預減的公司52家,續盈的公司162家,續虧的83家,首虧的29家,扭虧的71家,略增的306家,略減的72家,不確定的為54家。
  • A股資本地圖廣州篇:117家公司上市 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接下來,時代數據將用數據分析這117家公司,從側面看看廣州資本市場的成長,其中,有哪些公司如今已成長為各自行業領軍企業,哪些公司創造就業崗位最多。作為擁有2000多年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廣州在大力推進文化產業建設的同時,也不忘利用廣州所處的地域優勢,開展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引進科學技術型企業和人才,重點發展工業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據時代數據統計,這117家上市公司共來自30個行業。
  • 榜單丨紫金傳媒智庫發布2018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創新指數500強
    紫金傳媒智庫此次以2013-2017年中國上市公司的報表數據為研究樣本,刪除了部分連續虧損、具有重大不良影響的上市公司,清洗了數據缺失嚴重的樣本,最終全國共有3198家上司公司進入了此次創新指數評估範圍。
  • 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論壇:中國製造業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本次大會立足實踐,以國際化的視野,幫助與會者了解全球雲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勢;從應用出發,探討交通、醫療、教育、金融、製造、數字娛樂等行業領域的實踐經驗;並通過技術專場、產品發布和培訓課程等方式,深度剖析雲計算大數據的核心技術。以「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為特徵的「製造業信息化」是我國製造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舉措。
  • 從統計數據看武漢製造業產業結構變化,這六個行業成長最快!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力水平的直接體現,避免經濟脫實向虛,「實」便是指的製造業。當前除北京、深圳外,各大城市尤其是新一線城市都將高端製造業的發展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來抓。今天我們從統計數據的角度,來直觀了解一下武漢市製造業結構變化情況,看一下哪些產業發展最強勁。
  • 2092家A股公司預告上半年業績 近四成增幅50%以上
    在已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2092家A股公司中,共有1415家公司預喜(包括預增、略增、扭虧等),佔比67.64%。其中,757家公司的預計淨利潤最大同比增幅不低於50%,佔比為36.19%。  分行業看,鋼鐵、建材、房地產等板塊上半年業績增勢喜人,是構築A股公司整體增長的主力。
  • A股上演「半出好戲」!今天A股「衝高回落」,意味著什麼?
    我們看一下。1.用力過猛的「大象」上篇文章當中,我們提到了周五的時候,「大象」、「魚蝦」都上樹了。指的是像銀行這樣的大盤股「大象起舞」,而水產板塊表現也不錯。而周一市場的主角仍然是大象。開盤不久,青島銀行就率先衝上漲停板,隨後次新股廈門銀行也跟著封住了漲停。
  • 豌豆公主app數據顯示 健康類品牌在日本跨境消費領域表現亮眼
    在剛剛結束的828五周年活動中,豌豆公主app數據顯示,相比去年,今年在日本跨境消費領域,健康類品牌的表現亮眼。  從商品熱度來看,桑格利亞白葡萄粒果汁、可果美野菜生活葡萄果蔬混合汁、大木製藥乳酸菌維生素營養補充鈣片、芳珂糖值支援穩定血糖值功能性食品、龍角散清涼潤喉片等商品的銷量佔比增長率同比增幅明顯
  • 重磅|機器之心發布中國AI企業「智能戰疫」與「疫後經營」調查報告
    基於對機器之心聯合參與「行動」的百餘家企業共同發布 的 900 餘起「智能戰疫」動態及近千條「智能戰疫」數智化解決方案資源數據分析,機器之心總結髮現:中國人工智慧產業「智能戰疫」方案分「戰疫防疫」與「復工復產」兩大板塊,集中於十大場景「戰疫防疫」板塊方案集中於智能體溫檢測、智能肺部影像診斷、疫情監測分析與發布、疫情排查、新冠病毒與藥物研究等五大場景,其中智能體溫檢測方案為「戰疫防疫」方面最大場景
  • 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之後,A股半導體公司業績表現如何?
    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之後,A股半導體公司業績表現如何? 集微網消息 近日,在《半導體概念股前三季度業績報告:91家企業合計盈利271億元 9家共虧損14億元》一文中,筆者對A股半導體公司的營收、淨利潤等進行分析。從三季報來看,A股半導體公司整體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多家半導體上市公司表現超預期,體現了極強的產業韌性。
  • 中國製造業7大冠軍在山東威海,威海的超級製造業實力有多強
    中國製造看山東,山東製造看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和威海。膠東3市是山東省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版塊,也是山東省工業和製造業的高地。除了青島、煙臺兩個山東省前3位的城市之外,威海市人口規模較小、經濟體量較小但是高端製造業的實力一點也不弱。你知道嗎?
  • 從五家A股公司財報 看國內功率半導體廠商的機遇與挑戰
    五家功率半導體廠商2018年財報功率半導體廠商去年業績亮眼,相繼導入IGBT市場從2018年營業收入規模來看,蘇州固鎝、揚傑科技、華微電子、捷捷微電、臺基股份等五家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規模最大的是蘇州固鎝,其次為揚傑科技和華微電子
  • 2020年長三角製造業20強企業,上海浙江平分秋色、江蘇稍遜、安徽2家
    關注本號,別錯過更多你感興趣的數據推送和解讀! 製造業是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產業中心,以實業經濟為本才是經濟穩定向上、發展更紮實的基礎。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現在製造業主要基地之一,和珠三角地區並雄!
  • 4萬多字大數據分析,丁祖昱跨年演講精彩實錄
    總結篇:2020一抹亮色 V型反轉,房地產依然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和穩定劑今年房地產行業出現了V型反轉,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對今年的GDP產生非常大的貢獻,房地產真是壓艙石和穩定劑,這是整個2020年中國地產行業最大的亮色,也是中國整個經濟最大的亮色之一。
  • 裝備製造業躍居南安第二大產業
    日前,記者從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召開的專題工作會議上獲悉,該產業憑前幾年在技術創新上的蓄力,近兩年迎來爆發。今年,裝備製造業更是憑藉總體規模以上產值的大幅攀升,躍居南安四大產業第二位。據介紹,今年初以來,裝備製造業協會會員企業中,包括成功工具機、閩安機械、德林機械、敏捷機械等7家企業12項產品入圍泉州市高端裝備設備名單;卓越鴻昌、萬福機械、海恩德機電、江南冷卻器廠等9家企業獲評2017年省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滬航閥門、福山軸承、閩太消防等11家企業入選省級科技型企業。­  在服務型製造的打造上,南安裝備製造業也先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