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科創大胖龍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1
主營業務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矽微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結晶矽微粉、熔融矽微粉和球形矽微粉,矽微粉產品具有高耐熱、高絕緣、低線性膨脹係數和導熱性好等優良性能,是一種性能優異的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可廣泛應用於電子電路用覆銅板、晶片封裝用環氧塑封料以及電工絕緣材料、膠粘劑、陶瓷、塗料等領域,終端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工業、航空航天、風力發電、國防軍工等行業。
自2002年成立以來,公司結合自身技術優勢及地處矽產業基地集群優勢,一直專注於矽微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隨著公司產品研發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進一步增強,公司逐步增加了氧化鋁粉等其他非金屬功能性粉體材料。
主要產品:
1、矽微粉
公司的主要產品為矽微粉,矽微粉是以結晶石英、熔融石英等為原料,經研磨、精密分級、除雜等多道工藝加工而成的二氧化矽粉體材料,具有高耐熱、高絕緣、低線性膨脹係數和導熱性好等性能,系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功能性填料,可被廣泛用於覆銅板、環氧塑封料、電工絕緣材料、膠粘劑、陶瓷和塗料等領域。
(1)結晶矽微粉
結晶矽微粉是以石英塊、石英砂等為原料,經過研磨、精密分級、除雜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二氧化矽粉體材料,具有穩定的物理、化學特性以及合理、可控的粒度分布。
結晶矽微粉在線性膨脹係數、電性能等方面能夠對下遊相關產品的物理性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可應用於空調、冰箱、洗衣機以及桌上型電腦等家電用覆銅板中;開關、接線板、充電器等所使用的環氧塑封料中;以及電工絕緣材料、膠粘劑、塗料、陶瓷等領域。
(2)熔融矽微粉
熔融矽微粉是選用熔融石英、玻璃類等材料作為主要原料,經過研磨、精密分級和除雜等工藝生產而成的二氧化矽粉體材料,具有高絕緣、線性膨脹係數小、內應力低、電性能優異等特性。
熔融矽微粉介電常數、介質損耗和線性膨脹係數較低,可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汽車、網絡通信及工業設備等所使用的覆銅板中;空調、洗衣機、冰箱、充電樁、光伏組件等集成電路晶片封裝所使用的環氧塑封料中;以及膠粘劑、塗料、陶瓷、包封料等領域。
(3)球形矽微粉
球形矽微粉是以精選的角形矽微粉作為原料,通過火焰法加工成球形的二氧化矽粉體材料,具有流動性好、應力低、比表面積小和堆積密度高等優良特性。
球形矽微粉填充率高於角形矽微粉,能夠顯著降低覆銅板和環氧塑封料的線性膨脹係數,使其更加接近於單晶矽的線性膨脹係數,從而顯著提高電子產品的可靠性;用球形矽微粉製成的環氧塑封料應力集中小、強度高,相較於角形矽微粉更適合用於集成電路晶片封裝,同時球形矽微粉可以減少相關產品製造時對設備和模具的磨損。因此球形矽微粉可應用於航空航天、雷達、超級計算機、5G通信等高端用覆銅板;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設備、數位相機、交換機、超級計算機等大規模、超大規模和特大規模集成電路封裝用環氧塑封料;以及高端塗料、特種陶瓷、精細化工等領域。
2、其他產品:氧化鋁粉和針狀粉
(1)氧化鋁粉
報告期內,公司氧化鋁粉根據顆粒形貌的不同可分為球形氧化鋁粉和角形氧化鋁粉,其中球形氧化鋁粉是採用高溫球形化技術將氧化鋁粉體原料加工成比表面積小、流動性好的球形氧化鋁,而角形氧化鋁粉則是採用氧化鋁粉體原料,經過混合復配等工藝,生產成具有特定粒度分布、流動性好等性能的氧化鋁粉體產品。公司生產的氧化鋁粉主要應用於電子產品的發熱體與散熱設施之間的電子導熱矽膠、灌封膠等領域。
(2)針狀粉
公司生產的針狀粉是以矽灰石為原料,經過研磨、精密分級、除雜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具有增強功能的有一定長徑比要求的粉體材料,主要應用於電工絕緣材料等領域。
2
行業
1)所屬行業
公司主要從事矽微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中國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版),公司業務屬於「C製造業之C3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根據國家統計局頒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業務屬於「C製造業之C3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之C309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之C3099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根據國家統計局頒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公司業務屬於「3.新材料之3.4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之3.4.5礦物功能材料製造之3.4.5.4功能性填料製造」。
2)行業概況
Ⅰ、覆銅板行業發展狀況
我國覆銅板行業在2013-2015年期間銷售收入增幅整體低於產量和銷量的增幅,行業整體上維持較為平穩的發展態勢。從2016年起覆銅板行業的產量、銷量和銷售收入雙雙出現增長態勢。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覆銅板材料分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覆銅板總產量達到5.9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07%,總銷售量和總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0.70%和28.50%,行業總體上取得了營業收入大增、營業利潤大增、營收利潤率提高和能耗降低的好成績。
覆銅板是PCB的核心組件,PCB則是電子產品中電路元件和器件的關鍵支撐件。PCB的主要功能是使各種電子零組件形成預定電路的連接,起中繼傳輸的作用。PCB被稱為「電子系統產品之母」,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均需使用PCB,不可替代性是PCB行業得以長久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Primask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PCB產值約為588.43億美元,同比增長約8.60%;中國PCB產值約為297.3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9.60%,中國PCB產值佔全球PCB產值的比重超過50%。
根據Prismark預測,全球PCB產業未來將繼續穩步發展,2018年全球PCB產值預計約為610.9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8%,2017-2022年期間全球PCB產值複合增長率約為3.2%;而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PCB生產基地,傳統製造技術如多層板製程等愈發趨於成熟,隨著地方政府對於中西部持續的投資支持,再加上特有的成本和區位優勢,2018年中國PCB產值預計約為312.33億美元,同比增長約5.0%,2017-2022年期間中國PCB產值複合增長率約為3.7%,預計到2022年中國PCB產值將達到356.88億美元。
PCB行業是覆銅板的主要下遊產業,矽微粉作為覆銅板的關鍵填充材料,其性能對PCB的性能、品質、製造成本等均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PCB行業的發展將不斷帶動上遊電子級矽微粉行業的持續發展。
Ⅱ、環氧塑封料行業發展狀況
環氧塑封料作為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行業發展與集成電路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微電子技術是當代世界高科技發展的引導性領域,全球範圍內,以美國為代表的領導者,依靠紮實的基礎研究、傾斜性的支持政策、遊戲制定者的身份長期維持著行業壟斷地位;以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為代表的追趕者,則從每次產業變遷中抓住需求變動,依靠產業政策或財閥領導實現跨越式升級。
近年來我國一直把集成電路作為信息產業的關鍵領域加以發展,集成電路的產能增長迅速,全球佔比從2000年的2%提升至2015年的10%,成為集成電路發展的熱土。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6,532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銷售額為2,193.9億元,同比增長16.1%。
Ⅲ、電工絕緣材料行業發展狀況
絕緣材料主要是用來使電器元件之間相互絕緣以及元件和地面之間絕緣,在電器電工行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各類電動機、發電機到集成電路都與絕緣材料直接相關。矽微粉填料具有優良的耐熱性、絕緣性、耐酸鹼等特性,能夠改善和提高絕緣材料的機械性能和電學性能。
電工絕緣材料作為基礎材料,應用範圍極廣,如作為國民經濟命脈的電力工業,它的發展與高性能絕緣材料密切相關。絕緣材料是保證電氣設備特別是電力設備能否可靠、持久、安全運行的關鍵材料,它的水平將直接影響電力工業的發展水平和運行質量。我國正處於電網建設的高峰,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17-2018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2017年在國家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及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政策引導下,電網建設持續增強,全國淨增發電裝機容量1.3億千瓦,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7.8億千瓦,同比增長7.6%。
Ⅳ、膠粘劑市場現狀
膠粘劑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廣泛應用於建築材料、家用電器、汽車工業、醫療工業等領域,成為該等領域生產過程中簡化工藝、節約能源、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材料。
我國的膠粘劑工業發展迅速,從1958年建立合成樹脂膠粘劑工業開始,膠粘劑品種和產量總體持續增長,截至2014年,我國膠類產品的消費量佔到了整個亞太地區的2/3,佔全球的32%。伴隨著我國工業產值和工業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全球膠粘劑企業的生產與消費中心逐漸向我國轉移,我國膠粘劑行業的生產規模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其中2012-2016年中國膠粘劑產品產量及銷售收入的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由於國外的膠粘劑品牌起步早,在市場份額和技術上仍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為此在中高端膠粘劑市場中,國外品牌目前尚有較大程度的競爭優勢,但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來國內膠粘劑企業的研發水平顯著提高,國內品牌膠粘劑產品的進口替代效應將越發顯現。同時技術水平的提高也不斷擴展了膠粘劑的應用領域,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電子電器、建築建材、汽車工業、醫療工業、新能源、機械製造、航空航天、輕工和日常生活等眾多領域。在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下,膠粘劑作為應用廣泛的工業材料,將隨著下遊行業的持續增長迎來較大的市場空間。
3)競爭格局
公司主要從事矽微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具有自主研發能力並掌握粉體生產核心技術的粉體材料製造和應用服務商之一。2017年7月,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發布的《矽微粉行業發展情況簡析》中指出公司目前系國內規模最大的矽微粉企業。
在環氧塑封料應用領域,公司生產的矽微粉是集成電路封裝材料的關鍵核心材料和主要組成部分,封裝品質影響晶片性能的發揮。當前,公司不僅與國內環氧塑封料行業內的知名企業華威電子、長興電子、科化新材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而且正逐步進入國際高端電子材料市場,成為日立化成、KCC集團等國際知名電子企業的材料供應商。
在覆銅板應用領域,公司生產的矽微粉作為電子電路用覆銅板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性材料之一,能夠顯著改善印製電路板的線性膨脹係數和熱傳導率等物理特性,從而有效提高電子產品的可靠性和散熱性。公司目前已成為國內少數與建滔集團、生益科技(600183)、南亞集團、聯茂集團、金安國紀(002636)、韓國鬥山集團等全球領先覆銅板生產企業均有深度合作的中國矽微粉製造企業之一。
在集成電路關鍵領域,我國該領域技術長期受制於國外,國產技術薄弱,戰略局面被動,實現「中國芯」的進口替代已經成為國家層面明確的發展戰略。公司通過十餘年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建設,成功實施了「大規模集成電路及IC基板用球形矽微粉產業化項目」,打破了日本等國家對球形矽微粉產品的壟斷,滿足了國內電子封裝市場對高端球形矽微粉的品質要求,該類產品在球化率、純度及粒度分布等方面均表現出優異性能,與日本球形矽微粉企業生產的同類先進產品已處於同等水平,具有穩定的產品品質,實現了在大規模集成電路封
裝和集成電路基板的高質量應用,這對於提高我國高端集成電路市場的競爭力、縮短我國電子工業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差距具有重要意義。
基於在環氧塑封料和覆銅板等電子材料領域內樹立的良好品牌形象,公司在構建較為豐富的產品線的同時不斷深化公司產品在電工絕緣材料、膠粘劑、陶瓷、塗料等下遊行業中的應用,並與思源電氣(002028)、長纜科技、三環集團(300408)、康達新材(002669)、回天新材(300041)、阿克蘇諾貝爾、三棵樹、嘉寶莉等建立了合作關係,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和行業地位。
4)公司優勢
Ⅰ、品牌客戶優勢
矽微粉產品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功能性填料,其需求主要由其下遊製造商所決定,下遊客戶要評估矽微粉產品的性能是否滿足其需求,通常會對矽微粉產品的生產企業進行認證,指定該企業為合格供應商。
經過十七年的發展,公司產品得到客戶的廣泛認可,目前已成為建滔集團、南亞集團、聯茂集團、生益科技、金安國紀、超華科技(002288)、日立化成、KCC集團、華威電子、長興電子、中鵬新材、科化新材、華海誠科、長春塑封料、思源電氣、長纜科技、康達新材、回天新材、矽寶科技(300019)等行業內知名企業的材料供應商,並與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在客戶心目中樹立了「聯瑞製造」的品牌形象。優質的客戶資源有利於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穩定增長,同時,通過服務品牌客戶,可增強公司市場影響力,贏得更多客戶資源,為公司持續提升市場份額打下堅實的基礎。
公司部分知名客戶基本情況如下:
Ⅱ、完善的研發創新平臺
公司設立了技術中心,配備了先進的研發設備和強大的研發隊伍,能夠根據客戶的要求開發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矽微粉產品,具備較強的開發能力。發行人自成立以來所獲的外部重要認定情況如下:
作為國內知名的矽微粉產品製造商,公司目前是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礦物加工利用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石英及石英材料專業委員會第六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作為標準起草單位,公司曾參與制定了行業標準《石膏型熔模鑄造用鑄型粉》(JB/T11734-2013)、國家標準《球形二氧化矽微粉》(GB/T32661-2016)和國家標準《電子封裝用球形二氧化矽微粉中α態晶體二氧化矽含量的測試方法XRD法》(GB/T36655-2018)。目前公司正在主持制定國家標準《電子封裝用球形二氧化矽微粉球化率的檢測方法—光電投影法》(項目計劃號2014080-T-469)。
3
財務分析
2016-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分別為1.54、2.11、2.78億元,同比增長25.56%、37.31%、31.83%。2018年歸母淨利潤較2017年略微上升,同比增速為38.15%。公司整體盈利能力良好,三年淨利率維持20%左右。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結晶矽微粉、熔融矽微粉及球形矽微粉三大類產品,三者銷售收入合計額分別為15,236.52萬元、20,631.58萬元和25,763.98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9.83%、97.92%和92.86%,主營業務收入來源集中。其他產品主要為氧化鋁粉,報告期內公司其他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5.29萬元、438.73萬元和1,982.24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較低,但銷售收入呈快速增長趨勢。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變動是各類產品收入變動的綜合結果。熔融矽微粉銷售收入持續快速增長,2017年和2018年分別較上年度增長2,386.05萬元和2,040.44萬元,增幅分別為26.72%和18.03%;球形矽微粉是公司推出的高性能產品,並發展為強勁的新業績增長點,2017年和2018年銷售收入分別較上年度增長2,264.67萬元和2,812.97萬元,增幅較高,分別為112.77%和65.83%;結晶矽微粉收入保持一定的增幅,2017年和2018年銷售收入分別較上年度增長744.35萬元和278.99萬元,增幅分別為17.32%和5.53%;隨著公司氧化鋁粉逐步量產,其他產品銷售收入實現高速增長,2017年和2018年分別較上年度增長413.43萬元和1,543.51萬元,增幅顯著,分別為1,634.60%和351.82%。
2016-2018年,公司境內銷售收入分別為14,503.73萬元、19,867.51萬元和25,911.70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95.03%、94.29%和93.39%。境內銷售收入主要來源於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其收入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8.74%、88.97%和86.96%,主要原因是公司矽微粉主要應用於覆銅板、環氧塑封料行業,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
隨著業務規模的發展壯大,公司加大了境外市場的開拓力度,境外銷售收入及佔比逐年上升。報告期各期,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758.08萬元、1,202.79萬元和1,834.52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97%、5.71%和6.61%,呈上升趨勢。
2017和2018年度,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加444.72萬元、631.73萬元,增幅分別為58.66%、52.52%。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公司積極拓展境外優質客戶,經過多年的認證,日本、韓國等國家客戶將公司產品納入採購體系,並逐步增加採購數量,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快速增長。
4
股權結構及募投項目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李曉冬。李曉冬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735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6.91%,通過矽微粉廠間接持有公司股份1,500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3.26%。矽微粉廠為個人獨資企業,李曉冬為矽微粉廠的唯一投資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二條的規定,個人獨資企業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因此矽微粉廠持有公司股份歸李曉冬所有,李曉冬實際支配矽微粉廠持有公司股份的所有權及處分權等相關權利,因此,李曉冬直接及通過矽微粉廠間接合計控制公司50.17%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募投項目簡析
公司募投項目的投資總額約2.85億元。主要用於以下五個項目:①矽微粉生產基地建設項目、②矽微粉生產線智能化升級及產能擴建項目、③高流動性高填充熔融矽微粉產能擴建項目、④研發中心建設項目、⑤補充營運資金項目。
5
公司風險
Ⅰ、燃料動力價格波動的風險
公司生產消耗的燃料動力包括電力、天然氣和液氧等,是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的主要構成之一。報告期各期,燃料動力成本分別為1,520.13萬元、2,501.60萬元和3,902.87萬元,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17.39%、20.20%和24.62%,整體呈上升趨勢。若未來燃料動力價格上升,對公司利潤將產生不利影響。
Ⅱ、關聯銷售佔比較大的風險
公司關聯方生益科技及下屬公司是發行人的主要客戶之一。報告期各期,公司對生益科技及下屬公司的銷售收入合計分別為3,598.79萬元、4,375.07萬元和5,540.41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23.42%、20.74%和19.92%。若未來生益科技及下屬公司採購金額下降,將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港股那點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