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細分龍頭康拓醫療衝刺科創板 「兩票制」風險或藏變數

2020-12-04 和訊股票

日前,西安康拓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拓醫療」)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並進入問詢階段。

康拓醫療成立於2005年,是骨科細分龍頭企業,專注於三類植入醫療器械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用於神經外科植入的鈦顱骨修補固定產品和PEEK顱骨修補固定產品,以及胸骨固定產品、神經脊柱產品、配套植入工具等其他產品。

公司已取得12個III類植入醫療器械註冊證,涉及多個細分領域首創產品,在PEEK材料顱骨修補和固定產品市場佔據國內第一大市場份額。

此次科創板IPO,康拓醫療擬募資5.23億元,投入4.23億元用於三類植入醫療器械產品產業與研發基地項目,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骨科細分龍頭髮力「國產替代」

作為骨科細分龍頭企業,康拓醫療的主營收入來源高度集中。

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營業收入來源於顱骨修補固定產品,2017年-2019年,顱骨修補固定產品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4.77%、95.52%和94.77%,佔比較高,產品集中,其他產品佔比相對較小。「若未來顱骨修補固定產品市場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或出現替代性產品導致市場需求大幅下降,或公司不能按預期完成對現有主力產品的市場推廣,將導致公司現有主力產品收入下降,庫存商品滯銷,進而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其坦言。

分產品來看,PEEK材料神經外科產品和鈦材料神經外科兩款產品貢獻了近95%的主營業務收入。

其中,PEEK產品線佔營收比重逐年增長,鈦材料產品線佔比則逐年下降。2017年-2019年,PEEK產品線營業收入分別為1742萬元、3617萬元、6393萬元,佔比24.28%、34.71%、44.66%;鈦材料產品線則分別為5059萬元、6339萬元、7173萬元,佔比70.49%、60.81%、50.11%。

PEEK材料尚在普及期,國內市場應用率較低,其價格更是高於鈦材料產品。不過,康拓醫療對其前景十分看好。

「實際上,PEEK修補產品的性能全面高於鈦修補產品,近年來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17年至2019年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超過80%,滲透率快速提升。雖然目前在臨床上普及率低,但未來增長空間較大。公司PEEK材料顱骨修補板為首個國產PEEK材料顱骨修補產品,近年連續佔據國內該產品第一大市場份額,實現了進口替代,同時,PEEK材料顱骨固定連接片是公司首創,目前國內唯一獲批的同類產品。報告期內公司PEEK材料顱骨修補固定產品的複合增長率達到91.55%,佔據PEEK顱骨修補固定產品國內第一大市場份額。」康拓醫療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

「兩票制」為重要變量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行業推行的「兩票制」成為醫療器械企業IPO過程中的一大障礙,過去有多家醫療企業因此被監管層否決,而「兩票制」對康拓醫療IPO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兩票制」是指藥品耗材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購銷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購銷發票。「兩票制」替代了此前常見的七票、八票,減少流通環節的層層盤剝,並且每個品種的一級經銷商不得超過兩個。自2016年始,全國逐步展開醫用耗材「兩票制」。

從2017年開始,骨科植入耗材兩票制在陝西省(2017年開始)、安徽省(2018年開始)以及福建省(2019年開始)等地開始逐步實施。

業內人士認為,「兩票制」的推行會使中小醫藥經銷商洗牌加速。

而招股書顯示,康拓醫療的銷售主要依賴經銷模式,其經銷商陣容多為中小經銷商。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其經銷商模式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7080.33萬元、9855.95萬元及1.33億元,營收佔比高達98.66%、94.56%、92.56%。同期,競品三友醫療的數據為71.31%、52.69%、44.14%。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其主要客戶包括江西萍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江西長欣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上海犁劍貿易商行、上海遠翼實業有限公司、濟南品成商貿有限公司、濟南馳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7月27日查閱啟信寶發現,這些公司註冊資金最高者尚不超200萬,其中,上海犁劍貿易商行為個人獨資,上海遠翼實業有限公司、江西萍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更是「已註銷」。

兩票制的推行對醫用耗材企業的影響已經逐步顯現。

7月24日晚間,康拓醫療同行業公司大博醫療(002901,股吧)(002901.SZ)便在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覆中表示,兩票制的推行促進公司業務模式轉型,成為公司2019年部分財務數據結構變動的主因。

其表示,在耗材兩票制實施區域,公司主要採用配送模式,即公司直接向配送商進行銷售,並由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物流輔助、學術培訓、手術跟臺等專業服務。除兩票制實施區域外,公司採用經銷模式,即通過經銷商實現銷售,經銷商承擔具體的市場開發及技術服務職能。隨著兩票制的逐步推行,公司配送商客戶的數量明顯增加且銷售規模增加較快。銷售模式的轉變也帶來了公司存貨周轉、成本費用、銷售價格、毛利、應收帳期等一系列財務數據結構的變化:在上述兩種不同的銷售模式下,公司產品成本無差異,但銷售單價不同。

康拓醫療招股書中披露,如果兩票制在醫療器械領域全面推行,將對發行人的銷售模式、銷售費用、毛利率、銷售費用率等產生一定影響。如果公司不能根據兩票制及時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公司經營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對此,公司將如何應對?

康拓醫療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回應稱,「目前,公司在境內主要採取經銷商模式,並在部分實施高值耗材兩票制的地區,根據當地要求採取配送商模式銷售產品。配送商模式下,公司選擇擁有合格資質、具備較強的服務能力、符合當地兩票制相關政策要求的配送商合作,配送費用和權利義務嚴格按照當地兩票制相關政策規範要求執行。公司正處於快速成長過程中,後續我們將順應市場發展趨勢進一步完善公司的營銷體系建設和布局。」

(作者:周瑩,許薇 編輯:羅諾)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康拓醫療加快上市步伐 股權相對集中核心技術人才僅4名
    12月2日,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的西安康拓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拓醫療」或「發行人」)更新科創板上會稿。高值醫用耗材是指直接用於人體、對安全性嚴格要求、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群眾費用負擔重的醫用耗材。
  • 帶量採購下行業生態面臨重構 康拓醫療加快上市步伐 產品品類單一...
    截至當前,醫藥板塊前期高估值隨著市場調整已有所消化;國家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也在緊張展開,清單所涉品類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骨科材料等,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12月2日,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的西安康拓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拓醫療」或「發行人」)更新科創板上會稿。
  • 康拓醫療IPO:上下遊風險並存,行業競爭激烈的處境如何擺脫?
    另外,公司PEEK 材料顱骨修補板為首個國產PEEK材料顱骨修補產品,近年連續佔據國內該產品第一大市場份額,實現了進口替代,同時PEEK 材料顱骨固定連結片是公司首創,目前國內唯一獲批的同類產品。Evaluate Med Tech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神經外科醫療器械銷售額達86億美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6.2%,預計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58億美元, 2017-2024年複合增長率為 9.1%,是預測期內所有醫療器械細分領域中預測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
  • 2017年各省市藥品兩票制政策及時間表 藥品兩票制是什麼意思?
    2017年6月1日起,全省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啟動實施「兩票制」。醫療機構在生產企業新的配送關係未確定前,可暫按原渠道採購藥品,8月1日後應根據藥品採購使用情況及時調整優化配送渠道。2017年9月1日全省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實施「兩票制」。
  • 心臟電生理龍頭企業惠泰醫療登陸科創板 股價漲幅近250%
    原標題:心臟電生理龍頭企業惠泰醫療登陸科創板 股價漲幅近250%   1月7日,醫療領域開年第一家IPO公司惠泰醫療登陸科創板,發行價
  •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2)對上市參股公司的影響,要點不在是否首批,而在登陸科創板的公司估值差對於參股或控股的上市公司的邊際與長遠影響。風險提示:創新企業可能面臨研發失敗、專利及醫療法律糾紛等巨大業績波動的風險;估值體系的重構風險、市場波動風險、政策風險。
  • 微創醫療機器人擬登科創板
    雷鋒網消息,據IPO早知道報導,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020年12月31日同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2020年12月21日,「微創系」的微創電生理與華泰聯合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同樣計劃登陸科創板。稍早之前的2020年11月6日,微創心通已正式向港交所遞表擬主板掛牌上市。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期:塵埃落定!「放棄」科創板 啟明...
    對於此次收購目的,公告歸納為,「公司此次收購淄博弘新股權有利於擴展公司醫療服務板塊,有利於公司實現骨科和血液透析產業鏈的協同和規模效應。」但是,淄博弘新近年的盈利情況並不佳,收購原本存在風險。從數據看,靠「賣賣賣」和政府補助扭虧似乎已經成了新華醫療近年來的常態,導致其商譽風險加大。11億美元!
  • 致力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化,微創醫療機器人擬登科創板
    來源:資本邦1月8日,資本邦獲悉,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微創醫療機器人」)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並於2020年12月31日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籤訂了《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輔導對象)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創新醫療器械切換升級,全面提速 | 2020醫療健康領域年報
    在創新和政策的變革之下,諸多細分賽道受到資本的持續追捧。對於優先布局醫療器械賽道的基金而言,從科創板、創業板到主板,IPO相關政策的創新與全面落地為資本提供了更多的退出通道,優質投資機構在2020年都收穫了多個項目的成功上市的碩果,進而加速在一級市場上布局醫療器械,一二級市場的聯動,觸發整個醫療器械板塊全面提速!
  • 淨利率超30%,機器人減速器國產龍頭,綠的諧波問道科創
    來源:道科創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劃上市科創板,2020年4月13日上市材料獲上交所受理。公司主營產品為諧波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其中RV減速器行業龍頭為日本納博特斯克,諧波減速器行業龍頭為日本哈默納克,兩家企業佔據全球減速器70%左右的份額。他們與ABB、發那科、庫卡及安川為代表的國際大型機器人廠商的合作歷史悠久。
  • 科創板迎來「數位化X線探測器第一股」 浦東企業奕瑞科技上市 上市...
    圖片說明:數位化X線探測器供應商奕瑞科技在科創板上市。奕瑞科技 供圖9月18日,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鳴鑼上市(股票簡稱:奕瑞科技,股票代碼:688301),成為A股資本市場歷史上首家醫療器械核心部件上市公司,融資規模最大的科創板專用設備製造業IPO項目。本次奕瑞科技發行股份數量為1820萬股,發行價格為119.60元/股。
  • 中數智匯IPO:衝刺科創板靠實力還是憑運氣?
    科創板設立以來,越來越多「新三板」企業開始嘗試衝刺科創板,北京中數智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數智匯」)2017年5月在股轉系統公告終止掛牌,並於2020年11月18日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上會稿)》。
  • 科創板早報|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通電 標誌項目進入投產前衝刺階段
    《科創板日報》(上海,季晟)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通電,標誌項目進入投產前衝刺階段;首屆世界5G大會將於11月20日-23日在京召開;昊海生科發行價確定為89.23元/股,為目前科創板最高。
  • 醫檢產業會長宋海波解讀兩票制:創新之舉 既沉重又輕鬆
    2017年1月9日,國家衛計委正式發布了《關於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醫藥領域對兩票制的關註上升到一個空前的高度,而醫療器械行業則處於高度恐慌之中。無獨有偶,今年的3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中又再一次提及兩票制:大力推行藥品購銷「兩票制」,爭取到2018年兩票制在全國推開,這更加劇了醫療器械行業對「二票制」的恐懼和恐慌。那麼「兩票制」這一本來針對藥品流通環節的規定,為什麼會引起醫療器械行業的極度關注和恐慌呢?
  • 0營收+巨額虧損 澤璟製藥靠什麼過會科創板
    用第五套標準闖關科創板的生物藥企:虧損連連,有的估值上百億根據上交所披露的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發行人申請在科創板上市時,市值及財務指標只需符合5套標準中的1套標準,其中第五套標準對營業收入或淨利潤沒有相應要求,而是要求滿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等條件。
  • 吉利登陸科創板!電解液漲價,原來是賠本賺吆喝?
    來源:星空財富文星空下的牛腩編輯星空下的紅布林排版星空下的小魚不知道是不是12天「秒回」上交所27問的誠意打動了上市委員會,9月28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同意吉利汽車科創板首發上市了。這樣一來,吉利不僅將成為科創板整車第一股,而且也將成為首批回歸A股的大型行業龍頭。李書福大概能心情愉快地歡度國慶了。吉利作為國產整車龍頭,如果只是看體量和營收,的確符合「登科」條件。但是,既然是「登科」,自然必須得拿出一點科技感。在這方面,近年來從傳統汽車向新能源車的轉型,或許是吉利「登科」的臨門一腳。
  • 科創板盤點丨22家衝刺科創板的醫療健康企業大起底
    從受理情況看,科創板申報企業總體上屬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等產業。其中,醫療健康類企業共計22家,除碩世生物、祥生醫療兩家企業以外,其餘20家均進入首輪問詢階段。此前,上交所就首輪問詢及回復情況答記者問時曾表示,核心技術、研發人員、研發投入等事項是科創企業的重要特徵,是投資者了解和判斷發行人是否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依據。
  • 解密科創板企業城市地圖 地域分布不均是明顯特徵
    上 海 科創板公司數量達7家 5家來自浦東 在科創板已經上市的公司中,註冊地為上海的有7家,排在第一位。具體看,這7家公司分別是瀾起科技、樂鑫科技、中微公司、安集科技、心脈醫療、柏楚電子、晶晨股份。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份,浦東張江科學城啟用了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精準對接科創板,為長三角廣大科創企業搭建服務平臺。作為承擔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和科創板兩大任務的載體,基地採用線下+線上的雙重服務模式,發揮上海金融要素市場集聚輻射功能,滿足長三角企業多層次融資需求,優化區域內資源配置。
  • 聖湘生物科技首次發布在科創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據了解,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自主創新基因技術為核心,集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於一體的體外診斷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系國內技術先進、產品齊全的體外診斷領軍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