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拓醫療加快上市步伐 股權相對集中核心技術人才僅4名

2020-12-06 經濟導報網

2020-12-04 10:27:05 來源:和訊網

截至當前,醫藥板塊前期高估值隨著市場調整已有所消化;國家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也在緊張展開,清單所涉品類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骨科材料等,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12月2日,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的西安康拓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拓醫療」或「發行人」)更新科創板上會稿。高值醫用耗材是指直接用於人體、對安全性嚴格要求、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群眾費用負擔重的醫用耗材。

康拓醫療主要從事三類植入醫療器械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用於神經外科植入的鈦顱骨修補固定產品、PEEK 顱骨修補固定產品、以及胸骨固定產品、神經脊柱產品、配套植入工具等其他產品。

而就在上個月月初,另一家骨修復材料公司「奧精醫療」也更新了上會稿,其產品主要應用於骨科、口腔或整形外科、神經外科。骨修復材料行業企業爭相上會,好個熱鬧。

股權相對集中 核心技術人才僅4名

康拓醫療成立於2005年3月,2019年11月7日公司完成股改,2020年6月9日獲得科創板受理。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有胡立人、朱海龍、西安合贏、上海弘翕。

其中,胡立人直接持有發行人64.73%的股權,公司員工持股平臺「西安合贏」持有發行人6.25%的股權;胡立人持有西安合贏37.43%的股權並擔任其執行事務合伙人,因此胡立人合計控制發行人70.98%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較高,對公司決策有相對控制權。

此外,胡立功持有西安合贏10%股權,而胡立人、胡立功系兄弟關係。胡立人、胡立功已出具的《關於所持股份的流通限制及自願鎖定的承諾函》中明確承諾,自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之日起 36 個月內,胡立人、胡立功將不會通過轉讓西安合贏財產份額的方式轉讓發行人股份。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共有4人;研發人員29名,佔員工總數的 17.58%。實控人胡立人負責公司總體研發方向的把控,參與重點項目的研發指導。

胡立人1971年5月出生,畢業於延安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3年-2002 期間,任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職員;2003-2005年3月,任西安嘉德信醫療技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2005年3月至今,歷任康拓醫療執行董事、董事長。

2014年,胡立人參與研發的「個性化顱頜面骨替代物設計製造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在此基礎上,公司重點投入 PEEK 材料產品研發,並於 2015 年取得首個國產 PEEK 骨板註冊證,近年該產品連續佔據國內同行業第一大市場份額。

產品品類單一 存被替代風險

康拓醫療主要產品為鈦顱骨修補固定產品、PEEK 顱骨修補固定產品,產品應用於神經外科顱骨修補固定和心胸外科胸骨固定領域。

公司專注於三類神經外科植入性醫療耗材,自2008年取得鈦材料顱骨修補固定產品相關註冊證後,相繼開發了3D列印試模、鈦網板蝕刻法加工等工藝;2015年公司取得國內首個 PEEK 連結片註冊證,並隨後開發了 PEEK 連結片的注塑法新工藝。

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12個III類植入醫療器械註冊證,涉及多個細分領域首創產品,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加速實現進口替代。

在2017-2020年1-6月的報告期間,公司主要營業收入來源於顱骨修補固定產品,報告期各期,顱骨修補固定產品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4.77%、95.52%、94.77%、97.95%,佔比較高。

公司產品集中且品類單一,PEEK材料產品與鈦材料產品存在替代的風險。

另外,公司還存在重要原材料供應商單一情況。據上會稿,公司PEEK材料主要供應商為INVIBIO,報告期內發行人向其採購所佔當期採購總額比分別為14.31%、20.54%、39.12%、32.64%;而INVIBIO為發行人第二大供應商,在2019年躍升為公司第一大供應商。

與鈦材料相比,PEEK 原材料價格更高。報告期內,PEEK 板材的每千克價格均在 4,000元以上, PEEK 粒料每千克價格均在 20,000 元以上,而植入級鈦材料每千克價格為 200 元以上。PEEK 原材料價格遠高於鈦原材料的價格,PEEK材料產品的成本高於鈦材料產品,故其價格也更高。

而從PEEK材料產品銷售收入佔比大幅提升,同時鈦材料產品銷售收入佔比下滑,可見公司逐漸將業務的重心向PEEK傾斜。

但不得忽視的一個關鍵問題是,目前鈦材料產品仍是市場主流,PEEK顱骨修補固定產品滲透率在國內整體上還處於還處於較低水平,主要是PEEK 顱骨修補產品價格遠高於鈦顱骨修補產品。

未來若PEEK產品的市場普及工作遇阻,導致PEEK產品滲透率不及預期,從而更先進產品的延遲推出;以及較高的終端價格,消費者觀其價而卻步,選擇更便宜的鈦材料產品替代,公司將不得不面對PEEK產品市場規模增速放緩甚至下降的局面。

當前,在高值醫用耗材領域,國內A股上市公司有正海生物(300653,股吧)、三友醫療、大博醫療(002901,股吧)、冠昊生物(300238,股吧)等;以及港股公司的微創醫療、威高股份、春立醫療等。

國內已有上市產品的直接競爭對手則有大博醫療(鈦網材料)、康爾醫療(鈦網材料、PEEK骨板)、雙申醫療(鈦網材料)等。

目前康拓醫療在PEEK 材料顱骨修補和固定產品市場佔據國內第一大市場份額,但市場的大頭仍被強生辛迪思、美敦力佔據。未來,康拓醫療要實現完全進口替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據南方所數據測算,2017-2019年發行人鈦顱骨修補產品市場佔有率分別為5.2%、6.3%、7.3%,鈦顱骨固定產品市場佔有率分別為9.5%、11.2%、11.7%,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

除此之外,公司還經銷部分脊柱產品,主要包括腰椎後路釘棒內固定系統,腰椎椎間融合器,頸椎後路固定系統,頸椎前路固定板系統,以及頸椎椎間融合器等產品。

兩票制、帶量採購影響

近日,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指導中心發文,決定開展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集中採購數據的快速採集和價格監測,所涉品類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骨科材料、吻合器、除顫器、封堵器等,引發行業高度關注,行業相關人士表示,不過上述品類國家層面帶量採購不會全面開展。

但若與發行人密切相關的材料進入名單,對發行人而言將面臨產品毛利率下滑,業績增速放緩。不過,長期來看,人口老齡化以及國產替代會提供足夠的成長空間,但行業競爭依舊激勵。

自2008年「4+7城市帶量採購」開始,醫藥行業已歷經藥品、高值醫用耗材等領域的多輪帶量採購。在集採走向常態化的背景下,醫用耗材行業生態面臨重構。而企業內部對集採態度的調整,也將深刻影響今後的發展道路。

目前,康拓醫療正在自行研發脊柱內固定產品,已於2019年12月獲批椎板固定板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此外有多個脊柱產品正在研發中。

據悉,康拓醫療本次募集資金約5.23億元,主要用於「三類植入醫療器械產品產業與研發基地項目」,擬投入4.2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1億元。

以上,文章只是拋磚引玉,更多還是要關注公司的基本面。關於康拓醫療我們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帶量採購下行業生態面臨重構 康拓醫療加快上市步伐 產品品類單一...
    截至當前,醫藥板塊前期高估值隨著市場調整已有所消化;國家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也在緊張展開,清單所涉品類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骨科材料等,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12月2日,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的西安康拓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拓醫療」或「發行人」)更新科創板上會稿。
  • 航天科技集團資產證券化提速 旗下上市公司擬收購航天五院9.68億資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5月29日,康拓紅外(300455,SZ)公告稱,將以現金+股權方式收購航天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衛星技術應用子公司軒宇空間和軒宇智能100%股權,交易作價共9.68億元,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7.94億元。
  • 康拓醫療IPO:上下遊風險並存,行業競爭激烈的處境如何擺脫?
    4年前,西安康拓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拓醫療)成功獲得了醫療行業內的知名投資機構弘暉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消息一出受到了行業內的高度關注。
  • 骨科細分龍頭康拓醫療衝刺科創板 「兩票制」風險或藏變數
    日前,西安康拓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拓醫療」)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並進入問詢階段。康拓醫療成立於2005年,是骨科細分龍頭企業,專注於三類植入醫療器械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用於神經外科植入的鈦顱骨修補固定產品和PEEK顱骨修補固定產品,以及胸骨固定產品、神經脊柱產品、配套植入工具等其他產品。
  •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羅氏HIV定性檢測試劑獲批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邁瑞醫療淨賺超34億有媒體數據整理發現,在73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回歸A股兩年的邁瑞醫療憑藉34.54億元的淨利潤,成為上半年最能賺錢的企業。相較於其他醫藥細分行業,醫療器械行業相對穩定,在73家上市企業中,69家在上半年實現盈利,僅有4家出現虧損,50家企業實現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上漲。
  • 基因「後來者」藥明康德:差異化產品加快步伐
    原標題:基因「後來者」藥明康德:差異化產品加快步伐 摘要 基因產業的後來者藥明康德加快了步伐。
  • 科創板骨修復材料行業專題之一:奧精醫療,「新技術產業化」的春天...
    隔壁港股選手也不乏微創醫療(00853.HK)、威高股份(01066.HK)、春立醫療(01858.HK)等。(下載市值風雲APP,搜索「正海生物」、「冠昊生物」、「微創醫療」,獲得更多同行業公司研報)就在今年6月初,又有兩個預備上市選手在科創板提交了招股說明書,它們分別是奧精醫療和康拓醫療。
  • [收購]振德醫療:關於收購蘇州美迪斯醫療運動用品有限公司70%股權...
    一直以來,蘇州美迪斯都十分重視醫用膠粘敷料技術、產品的研發和品牌建設,目前擁有27項專利權,23項商標權。通過多年的發展,蘇州美迪斯已積累了豐富的技術、人才和市場優勢,在國際市場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銷售體系和渠道網絡,產品銷往美洲、歐洲、非洲、澳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和品牌形象。
  • 宜信財富資產配置策略指引:資金向頭部機構和頭部項目集中趨勢明顯
    上半年,疫情的衝擊使得私募股權出現募投雙降的困難局面。但隨著第三季度宏觀經濟逐漸回暖,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無論募資、投資均呈回暖局面。投資市場,資金向頭部機構和頭部項目集中的趨勢明顯,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等行業估值快速上漲,成本和風險也隨之攀升,給投資帶來較大壓力。預計在整體資本市場發行節奏不變的條件下,有上市預期的項目估值將持續高位。
  • 膝關節健康行業 香港中基1號國際醫療赴美上市
    2014年,閆立先生創辦香港中基1號國際醫療集團,整合世界領先的膝關節健康資源,以人才為核心,圍繞「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國際化」,團結各方力量,打造世界領先的膝關節健康生態產業鏈共享平臺,預防、根治膝關節疾病,致力於讓人類生命延長10年,積極推動人類健康事業發展。
  • 沃森暫停出售子公司股權背後:全力衝擊新冠疫苗 建基地有資金壓力
    不過,投資者對於這一股權轉讓並不買單。一些投資者將上海澤潤與市場估值800億元的廈門萬泰對標,從而認為沃森生物「賤賣」了核心子公司上海澤潤的股權。這也是目前投資者與沃森生物管理層之間最大的爭議。針對投資者提出的估值合理性問題,沃森生物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主要參考了上海澤潤其他股東近期交易的等值對價,同時也考慮本次引入的是戰略投資人,除了提供資金保障外,還能對澤潤發展賦能,且其受讓股權僅略高於公司,公司繼續保留幾乎是並列大股東的地位。另外,通過本次交易,能回收近12億元的現金,並獲得超過11億元的投資收益,更有助於聚焦到公司未來核心業務。
  • 網際網路醫藥受風投關注 1藥網子公司4個月股權融資估值大漲逾20%
    值得注意的是,耀方上海擬計劃在科創板上市IPO。 資料顯示,耀方上海是美股上市企業1藥網在境內的實際運營主體。去年8月,耀方上海曾完成一輪4.2億元股權融資。這意味著過去半年期間,耀方上海的股權融資總額達到9.35億元人民幣(約合1.43億美元)。
  • 浙江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又落重子 科創助力板開板 首批19家企業...
    本次活動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浙江省委人才辦、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浙江證監局以及嘉興市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以及嘉善縣人民政府承辦。首批科創助力板企業及全省100餘家重點擬上市企業出席本次活動。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改革,上市公司影響幾何?
    上市公司影響幾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擁有13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屬單位。本次改革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即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是中國主要的空間技術及其產品研製基地,鑄就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衛星等中國航天發展的三大裡程碑。
  • 上市公司如何涉足「非公醫療服務市場」?
    (4)上市公司收購、投資、設立醫院雖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無法獨立上市,但可以被上市公司收購/入股。有非營利醫院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在2010年公立醫院改革之前收購的,也沒有當成主要業務。這些醫院只要達到控股,都可以並表,需要每年在年報中披露其無法分紅的風險。大量的收購出現在2010年之後,上市公司開始有目標地主動收購醫院。
  • 【動態】定了,微創醫療旗下又一家公司將上市
    對於分拆微創心通上市的理由,微創醫療方面表示,包括將釋放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的分拆公司的價值,在分拆業務的獨立平臺下實現其於分拆集團的投資價值;心臟瓣膜業務研發成本相對較高,且產品需要一段時間完成臨床試驗,才能實現商業化並開始產生收益,分拆可使分拆集團直接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股權及╱或債務融資,以資助其產品的持續銷售及營銷;提升分拆集團形象,增加其吸引投資者對分拆集團進行投資的能力;將提高分拆公司的營運及財務透明度
  • 華大公司董事長姜華傑:加快上市步伐 做大鰻魚產業
    >   記者&nbsp徐越峰  「市委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以工業化理念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大力度支持20家農業規模企業抓技改、拓市場、增效益,並明確要求華大集團要在鹽城農業企業行列中率先上市
  • 精準醫療概念紅利進入收尾期 上市公司併購將高發
    本期基因濤略梳理了目前A股上市公司涉及精準醫療概念的30多家公司,發現參股或併購是上市公司布局精準醫療的主要方式,切入方向涉及精準醫療產業鏈上的諸多環節,且因精準醫療行業本身仍處於發展初期,並不能短期內給上市公司帶來利潤,經過兩年熱度期,精準醫療的故事紅利已近第一階段的尾聲,未來兩三年,精準醫療領域將進入併購高發期。
  • 我國雷射技術醫療應用和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本文系統調研我國雷射技術在臨床治療、診斷和雷射醫療產業中的發展現狀、前景趨勢、存在問題,提出加快我國雷射醫療技術與應用產業發展的措施建議,以期為國產技術裝備及其醫療應用提供發展參考。(3)隨著我國註冊人制度的實行,認證和生產、研發和製造逐步分離,第三方製造成為發展趨勢,未來將會在雷射醫療產業集中地區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4)隨著我國醫療改革推進、居民消費升級、生活品質提高,國內醫療市場對於高品質的雷射醫療器械的需求更為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