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100家14隻百元股!科創板改革「加速度」

2021-01-09 新京報

4月29日,隨著光雲科技的上市,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一百家。距離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僅過去9個月,在這裡誕生了14隻百元股、2家千億市值公司,總市值在A股中佔比超2%,科創板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新生力量。

科創板的改革經驗也正在向市場其他板塊推廣。4月27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啟動,在註冊制制度安排方面,創業板基本以科創板為參照。科創板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的地位正在發揮作用。

石頭科技晉科創板「股王」 誕生14隻百元股、2家千億市值公司

按4月29日收盤價排序,科創板「股價之王」為石頭科技,達到339.38元/股,石頭科技也是科創板唯一一隻股價超過300元的股票,在全部A股中排名第五。股價排名第二的為金山辦公,達到252.19元/股,在全部A股中排名第十位;股價排名第三的為安恆信息,為236.28元/股,在全部A股中排名第十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股價排名前兩名的公司均與雷軍有關,石頭科技為小米生態鏈企業,金山辦公的實際控制人為雷軍。

科創板100隻股票中,百元股共計14隻,其中5隻股價超過200元,9隻股價在100元-200元之間。在全部A股3800多隻股票中,百元股也只有62隻,科創板佔了近四分之一。全部A股股價前20名中,科創板股票佔了六席。

從股價變化來看,科創板有36隻股票相較發行價翻倍,其中14隻股票相較發行價漲幅超過200%,3隻股票股價相較發行價漲幅超過400%。

上市後較發行價漲幅前三名分別為金山辦公、安集科技、中微公司,相較發行價分別上漲449.91%、435.85%、420.51%。

另外,還有9隻股票跌破發行價,其中3隻股票相較發行價跌幅超過10%,久日新材、卓越新能、昊海生科。其中,久日新材的發行價為66.68元/股,4月29日收盤價為48.75元/股,每股跌去約20元,跌了26.89%。卓越新能、昊海生科4月29日收盤價相較發行價分別跌了21.52%、13.76%。

從市值來看,截至4月27日收盤,科創板市值超1百億的公司有40家,還誕生了2家千億市值公司。市值最大的為金山辦公,總市值達到1162.6億元;其次為瀾起科技,總市值為1042.03億元。金山辦公的市值在全部A股中排名第75位,瀾起科技排名第87位。另外,還有中微公司、中國通號的總市值超過500億,分別為807.64億元、586.41億元。

截至4月29日收盤,科創板總市值達到1.31萬億元,在全部A股中佔比2.09%。隨著科創板市場逐漸擴容,總市值經歷了不斷攀升的過程。開市首日科創板總市值為5387.61億元,自2019年12月10日起,科創板總市值站上8千億元;今年1月16日起,科創板總市值超過1萬億元。開市初期科創板總市值在全部A股中佔比不足1%,自2019年11月5日起,科創板市值佔比開始維持在1%以上;今年2月7日起,科創板市值佔比提升至2%以上。

打新最高收益13萬 也有股票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

投資者最為關心的莫過於投資回報。按照網上申購回報率(以網上申購中籤率*首日均價漲幅計算)排序,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是微芯生物,達到0.1964%;其次為華潤微,回報率為0.1962%;第三名為中國通號,回報率為0.1818%。

從打新收益來看,科創板有4隻股票一籤最高收益(按上市首日最高價計算)超過10萬元,包括華峰測控、石頭科技、柏楚電子、安集科技。其中,華峰測控和石頭科技均是因為發行價較高而使得打新收益高,華峰測控的發行價為107.41元/股,上市首日最高價達到380.00元/股,一籤最高收益達到13.63萬元;石頭科技的發行價為271.12元/股,首日最高價為538.88元/股,一籤最高收益達13.39萬元。另外,柏楚電子、安集科技的發行價格均不足百元,但在上市首日取得較高漲幅,因此也帶來了高收益。其中,柏楚電子首日最高漲幅為305.37%,一籤最高收益10.47萬元;安集科技首日最高漲幅更是達到520.57%,一籤最高收益10.20萬元。

總體來說,在科創板較高的首日漲幅之下,打新基本均能帶來較為可觀的收益,100隻股票的打新最高收益平均值為26834元,有49隻股票的打新最高收益在2萬元以上,接近半數。

不過,科創板打新也並非「穩賺不賠」。建龍微納在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其發行價為43.28元/股,上市首日收盤價為42.35元/股,若以收盤價計算,打新中一籤的投資者虧損465元。

成交趨穩 換手率降至10%以下

經過開市初期的火爆後,科創板市場整體已經回歸平穩,投資者也更加理性。

從整體交易情況來看,開市至今9個月內科創板成交量共計585.47億股,成交金額共計27356.34億元,平均日成交金額144.74億元。

科創板開市初期活躍度較高,開市首月平均日成交額達到254億元,其中開市首日單日成交額高達485億元,僅25隻股票的成交額佔到全部A股3千多隻股票成交額的11.72%。開市前三周,科創板成交額佔全部A股成交額的比重基本維持在5%以上。此後科創板市場熱度逐漸降低,從開市第二個月開始,科創板低於百億元的日成交額成為常態,2019年9月-12月四個月的平均日成交額均低於100億元,其中10月的平均日成交額僅69.34億元。

進入2020年後,隨著新股不斷上市,科創板日成交金額再次站上百億元。其中,2月的平均日成交額達到289.15億元,超過開市首月的水平;此後逐漸回落,4月截至4月29日的平均日成交額為108.87億元。科創板成交額佔全部A股成交額的比例也降至3%以下,今年以來成交額佔比的平均值為2.22%。

從交易活躍度來看,除了開市首日25隻股票集中上市之時平均換手率達到78%之外,首月的換手率基本在20%-50%之間,自第二個月起平均換手率降至20%下方;自今年3月起,科創板平均換手率已經維持在10%以下,4月以來的平均換手率約6%。

兩融業務平衡 科創板融券成為A股融券重要組成部分

科創板在融資融券業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新,通過新股上市首日即可融資融券、擴大券源等方式,疏通了融券業務通道,使得科創板融資融券相對平衡,科創板融券也成為A股全市場融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4月28日,科創板融資融券餘額為105.71億元,佔全部A股的1.16%。其中,融資餘額80.34億元,佔兩融餘額的比例為76%;融券餘額25.37億元,佔兩融餘額的比例為24%。科創板融券餘額佔到全部A股融券餘額的16.65%。

與全部A股市場相比,科創板的融資融券比例明顯更加平衡,截至4月28日全部A股融券餘額為153.63億元,僅佔兩融餘額的1.67%。事實上,滬深兩市的兩融業務中融資佔到了絕大多數,融券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融資融券的比例長期維持在99:1的懸殊水平上。而科創板的兩融業務改變了這一局面,科創板開市首月融券佔兩融餘額比例基本穩定在40%-50%之間,至2019年末基本維持在30%以上;今年以來,融券佔兩融比例平均值約為22%。

科創板轉融券也為A股市場轉融券貢獻了很大部分。截至4月28日,科創板轉融券餘額為37.40億元,佔全部A股轉融券餘額的19.53%。開市首月科創板轉融券餘額佔到A股轉融券餘額的一半以上。事實上,科創板開通後,A股兩市轉融券餘額增長明顯,此前A股轉融券餘額僅十幾億,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後飆升至43.7億元,此後不斷上升,在2019年12月達到100億元以上,今年4月起基本維持在150億元以上。

吸引更多優質「硬科技」企業 與其他板塊錯位發展

截至4月28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審核系統顯示,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獲受理的項目數量達到260家,其中已受理30家,已問詢63家,拿到註冊結果的企業有111家,中止審核7家,終止審核25家。

儘管今年初疫情對科創板審核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上交所仍保持了正常受理申報的節奏,並通過「現場+視頻」的形式重啟審議會議,全面恢復了發行上市審核和註冊全流程。從受理情況來看,進入4月以來,上交所受理企業申請的節奏明顯加快,4月份共受理了35家企業的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而此前3月新增受理企業13家,1月和2月共計僅受理5家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還有部分首次衝刺科創板失敗的考生「返場」,再度申報。其中包括泰坦科技和苑東生物,二者均於去年被終止審核,後重啟科創板IPO,於今年4月先後獲得上交所受理。

在上會進程方面,今年以來截至4月28日,科創板上市委召開了20次審議會議,共審議了25家企業的首發上市申請,除1家企業被暫緩審議之外,其餘24家企業全部獲通過。其中,天合光能在1月8日的上市委會議上被暫緩審議,3月11日再度上會獲通過。

在註冊進程方面,今年以來共有28家企業註冊生效。證監會保持了平均每周同意1-2家企業註冊的節奏。另外,目前還有18家企業處於提交註冊階段。

總體來看,目前已上市和申報的企業,主要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創板已初步聚集了一批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科創企業,已上市企業普遍具有較強的科創屬性和良好的成長性。

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提出了科創屬性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3+5」項條件。隨後上交所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進一步細化了科創板服務的行業範圍。可以說,這兩份文件為判斷企業的科創屬性和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提供了「官方指南」,擬申報企業和中介機構能夠更為方便地進行評估,交易所和監管部門的審核方向也更為明晰。可以預見,在明確穩定的標準之下,科創板將吸引更多優質硬科技企業上市,科創板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作用也將進一步顯現。

在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啟動後,中國資本市場對於創新創業成長型企業的支持體系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科創板作為最先啟動的改革試驗田,堪稱其他板塊改革的藍本。科創板也將與其他板塊形成錯位發展,更加凸顯科技創新定位。

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科創企業處於起步階段,各個企業發展的程度也不一樣,需要的支持也不一樣,不同板塊可以分別發揮作用,共同提供更完整、更良好的服務。科創板所服務的企業已經取得很好的發展,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也能實現服務對象的進一步擴大、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對各方都是好事。

上交所表示,將不斷優化提升科創板註冊制改革「試驗田」基礎性制度建設,提升市場活躍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堅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板塊定位,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登陸科創板,擴大板塊示範性和引領性。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編輯 陳莉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科創板日報丨52隻個股下跌;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結盟智能家居
    市場走向52隻個股下跌15隻個股上漲,嘉必優較發行價上漲93.18%12月19日消息,昨日普漲的科創板個股,今日大部分下滑,67隻個股中有52隻下跌,上漲的個股減少到了15隻,新上市的嘉必優,收盤價較發行價上漲93.18%。
  • 安博通今日上市 系科創板第29家上市公司
    來源:金融界網站安博通(688168)9月4日晚公告,公司股票將於9月6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該公司成為科創板第29家上市公司。今日上市的安博通,是科創板本月首隻掛牌交易的股票,也是科創板的第29隻。此前的28隻中,華興源創、睿創微納等25隻在7月22日上市,柏楚電子與晶晨股份在8月8日上市,微芯生物則是在8月12日上市。
  • 百元股成群結隊來了!昔日「股王」半數股價腰斬 最牛股飆漲超100倍
    將時間拉長來看,近十年上證指數運行至3000點附近時兩市百元股平均數量約為13隻,最高不超過20隻。當前,上證指數重返相同點位,但市場結構卻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即使不考慮科創板的影響,當前兩市百元以上高價股的數量也達到了34隻,大幅超越歷史相同點位時的水平。
  • 2019A股十大新聞:科創板橫空出世 時隔27年現千元股
    同時,考慮到註冊制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新證券法也授權國務院對證券發行註冊制的具體範圍、實施步驟進行規定,為有關板塊和證券品種分步實施註冊制留出了必要的法律空間。科創板C位出道 資本市場上演「中國速度」科創板的設立,是2019年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大事件之一。從萌芽到落地,科創板的橫空出世,資本市場上演「中國速度」。
  • ...科創板不是簡單「板」的增加,還有硬科技、制度破冰和審核加速度
    這一針對科創板的說法擲地有聲,也成為外界觀測這一全新板塊周年運行狀況的重要維度。6月13日,科創板開板已滿周歲。這一年來,科創板在摸索中成長,在壓力中奮進。多項改革創新制度落地,多個A股發行上市先例誕生,逾百「硬科技」企業成功掛牌,甚至還將註冊制改革「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引入創業板和新三板精選層。
  • 科創板收評 | 科創板重現普漲格局 芯源微漲停
    昨夜美股上演「熔斷」大戲,全球市場跌了個遍,然而A股今日(3月10日)卻無視外圍市場,走出獨立大漲的行情。截至收盤,滬指收漲1.82%,逼近3000點關口;深成指漲2.65%,創指漲2.66%。兩市成交再超萬億元。從盤面上看,行業股普遍收漲,華為概念、通信、半導體等板塊漲幅居前,口罩、紡織製造等板塊表現不佳。
  • 浙江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又落重子 科創助力板開板 首批19家企業...
    首批科創助力板企業及全省100餘家重點擬上市企業出席本次活動。浙江科創助力板開板首批19家企業掛牌浙江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又落下重子。在今天的活動上,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等領導共同為「科創助力板」開啟啟動按鈕,標誌著科創助力板正式開板。
  • 君實生物:國內新興藥企,未來的10倍龍頭股 科創板暴漲249% 高達總...
    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2015年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NEEQ)正式掛牌 2018年登陸港股,2020年7月15日在科創板正式上市,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曾先後在三個板掛牌的生物醫藥企業。
  • 衝擊科創板的9個氫能「種子」企業
    衝擊科創板的「9顆種子」氫能產業各環節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且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一個年輕而有巨大前景的高科技產業,科創板是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初期發展的首選。當前已經上科創板的有億華通和科威爾,明確了上市計劃的有東嶽未來,東嶽未來已完成分拆後的第一輪融資,並正在接受中信建投證券的上市輔導。
  • 國鐵科創板第一股敲鑼上市,小扣件如何成就大國重器?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慧敏|上海報導8月31日上午9點29分,北京鐵科首鋼軌道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科軌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鳴鑼上市。公司發行價22.46元/股,開盤報36.13元/股,上漲約60%。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34.34元/股,較發行價上漲了約53%。
  • 科創板為何這麼火?IPO數量最多、高價股扎堆、科研人員成富豪,螞蟻...
    第一年就完成IPO140家,創下了A股市場最高紀錄(主板第一年IPO:滬市8家,深市6家;中小板第一年IPO46家,創業板第一年135家。)據中金公司統計,科創板已成為A股IPO的主力軍,自去年7月份以來,科創板新股佔比高達46%。目前,科創板發行儲備企業還有227家,預計2020全年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有望達到100~120家。如此高效率,離不開註冊制的保駕護航。
  • 科創板晚報|SK海力士重慶工廠復產時間待定 雲從科技完成科創板...
    《科創板日報》(上海,何律衡)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SK海力士重慶工廠2600多員工新冠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復產時間待定;科大訊飛與廣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深化汽車智能及數位化領域合作;Moderna:初步分析顯示新冠疫苗有效性為94.1%;AI公司雲從科技完成輔導工作,擬科創板上市。
  • 新指數落地大漲,創業板飈升2%,科創板不怕天量解禁潮!更...
    上交所宣布,自7月22日起修訂上證綜指的編制方案。據公告,本次滬指修訂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分別為:剔除ST股票、延長新股計入指數時間,以及納入科創板上市股票。今日上午上證指數大漲1.2%,喜迎新指數修訂。科創板指數也要來了。
  • 史上最強「打新黃金周」 下周科創板新股21連發(攻略)
    來源:證券時報網上交所7月6日凌晨披露,交控科技,航天宏圖,嘉元科技3家公司科創板註冊生效,當天,3家公司均發布啟動招股公告。另外,7月5日晚間,證監會核發了國聯視訊,科瑞技術2家企業的IPO批文。上交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已受理142家公司提交的發行上市申請,向118家公司發出了首輪問詢函,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已審議通過31家公司的發行上市申請,已有25家公司獲得證監會同意註冊的批覆,系科創板首批掛牌上市公司。
  • 兩個季度翻兩倍 第二隻千元股石頭科技成色幾何?15家券商高估值也...
    過千元的股價已經超出了15家券商基於業績高增長下,石頭科技2020年預估淨利對應的合理價位,也正在透支2021年預估EPS對應45倍PE的目標價位。  科創板發行價第一的石頭科技(688169.SH),成為2000年後A股第二隻千元股。
  • 科創板第一批減持來了:最高減14%!股民:又要誕生幾位億萬富豪
    科創板第一批減持來了:最高減14%!】7月22日是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紀念日,同時也迎來了超過1800億元的解禁潮。雖然這兩天的交易日,市場平穩度過。到了23日晚間,解禁後首批減持來了,多家科創板公司紛紛發布公告,公司股東準備減持了。
  • 當前股價的「黑白兩級」,高價股沒有天空,低價股是個無底洞
    數據顯示,剔除近期上市的新股以及科創板個股,今日有14隻個股股價盤中創歷史新高,其中7隻是百元股,佔比50%。另外,從行業屬性上看,14隻個股大多是大消費股和科技股,其中生物醫藥7隻,電子半導體4隻,食品飲料2隻,家用輕工1隻。
  • A股100家「差生」形成記:消散的上市光環 不再的財富故事
    2020年第四季度成交額最少的100家上市公司,在第四季度成交金額都未能超過9億元。其中,高達94家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總市值小於50億元,總市值最高的一家亦不超過百億元。顯性邏輯,變得越發清晰。「註冊制改革帶來了上市企業供給的增加,供求關係導致殼資源不再具有原來的高價值,小市值權重進一步下降。
  • 科創板收評 | 生物醫藥股漲跌分化,神州細胞漲停
    7月1日,兩市小幅高開,開盤後指數呈現滬強深弱走勢,在白酒、券商等權重股的集體走強帶動下,滬指漲逾1%,重回3000點大關,續創階段反彈新高。而前期強勢的創業板指今日震蕩走弱,午後浪潮信息的直線跳水,引發了創業板內的恐慌情緒,創業板指一度跌逾2%。
  • A股30年增至4000家,這些股漲幅超100倍
    此外,有83家A股公司已退市。01總市值增長3.1萬倍截至9月15日收盤,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A股總市值為73.4萬億元,這較1990年底「老八股」的23.82億元總市值增長了3.1萬倍。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02貴州茅臺成A股「新一哥」從個股角度看,目前的4000家A股公司,有243隻個股總市值曾突破千億,目前仍有116隻個股市值在千億以上。現在,貴州茅臺是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總市值達2.21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