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大名鼎鼎的華爾街日報揭露大型學術期刊的「論文圖片工廠」醜聞,涉及論文將近200篇。主要分布在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IF=3.024)、Journal of cancer (IF=3.565),Bioscience reports(IF=2.942), Oncology letters(IF=2.311),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IF=4.545)和The journal of the Balkan Union of Oncology 等期刊。
被涉及到的期刊都開始加大自身稿件的審查,並處理這些問題論文。最近,在Bioscience reports的官網也掛出了這樣一段通知。
Portland Press出版社和Bioscience reports編輯委員會已意識到與《華爾街日報》上揭露的某些文章的科學問題。根據COPE指南,編輯部正在優先研究這些問題,並與相關文章的作者聯繫,以獲取其他信息,這些信息將為其正在進行的調查提供參考。期刊將提供有關調查的最新信息,並儘快對涉及到的論文採取相應措施。為了打消投稿人的顧慮,由副編輯和兩名獨立審稿人對論文進行同行評審。在文章處理過程中會採取其他有效手段,加大對手稿的審查。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本期刊的具體情況
期刊信息
期刊網站:https://portlandpress.com/bioscirep
JCR3區:
中科院4區:
主編: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化學系 Weiping Han教授
收稿範圍:
刊文量
2016 (153),2017 (302),2018 (535),2019 (834)
從2016年開始,期刊的發文量逐漸增加,從當時150多篇漲到到現在800多篇,三年的時間漲了將近5倍。2020年截止現在已發表429篇,預計2020年發表800篇左右。
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在 Bioscience reports 期刊的發文比例高達 82.254 %,排名第1,排名第二、三的分別是美國和印度,僅僅佔比6%和2%。其中國內發表較多的單位有:南京醫科大學(35)、中南大學(32)、吉林大學(25)、浙江大學(23)、中山大學(22)等
影響因子
Bioscience reports 雜誌的影響因子一直不是很高,最好的時候也只是剛過3分,近幾年期刊的影響因子比較穩定,2015-2019年的SCI具體分別為2.446,2.906,2.899,2.535,2.942變化幅度很小。
自引率
我們計算了下 Bioscience reports的自引率為5.3%,這個比例是非常低的。
審稿周期
我們從官網上給出的時間可以看到,從接收到發表的時間是22天。
我們來看幾篇今年發表的論文,平均3個月左右接受,當然有的快一些,有的相對慢一些。整體來說,發文速度還是可以的。
版面費
從期刊目前數據來看,除了發文量不斷增加以外,Bioscience reports 的各項數據都比較正常,然而因為陷入論文工廠事件,期刊的口碑大大下降,甚至進入某些高校黑名單,建議近期投稿的朋友避開這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