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SCI期刊正徹查論文造假,涉嫌造假論文作者均來自中國
事實上,根據不完全統計,在最近一周內,Bioscience Reports就有超過30篇論文被掛在pubpeer上,共同的原因就是:涉嫌圖片誤用/造假!以下為部分舉例,大家可以移步pubpeer網站查看詳情。
-
諷刺,清華大學董晨院士涉嫌論文造假
近期著名學術質疑網站Pubpeer爆出了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2019年 新院士董晨有21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被舉報的論文檔次很 高,有多篇Nature,Immunity, Nature immunology等雜誌的論文,從國外單位 發表的論文到近年來以清華大學醫學院發表的論文,時間跨度十餘年。
-
8篇孿生科研造假論文的背後,論文工廠明碼標價,SCI期刊要價高!
論文工廠再次被證實2020年春節剛過,美國前史丹福大學的助理研究員伊莉莎白·畢克通過大數據對比,發現超過400篇來自不同作者和機構的論文,似乎都是由同一個「論文工廠」產生的,而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來自中國的醫院,其中僅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有
-
論文造假何時休?扒一扒近年來論文造假大事件
而後更是牽出了賀海波的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李連達,隨著更多消息的曝光,李連達院士小組在2006年以後發表的論文中,共有16篇被指涉嫌造假、剽竊或者一稿多投,其中賀海波署名的僅佔一半,全部文章均有李連達署名,李院士以不知情為由想置身事外。不少質疑者稱賀海波的造假並不是個人行為,而是課題組造假,浙江大學對賀海波的處罰為捨車保帥,而李連達院士也有可能參與其中。
-
中國數學領域首次被曝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牽涉65篇,虛構作者
神秘的國外作者一次論文撤稿,扯出了這起疑似批量論文造假的大戲。5 月 18 日,Retraction Watch 撤稿觀察網站上刊出關於三篇論文的撤稿消息,分別將三位中國學者牽涉其中。近年來,中國學者涉嫌論文造假的事件頻出,抄襲和偽造同行評議這兩種手法比較常見。但弔詭的是,三篇論文均有外國合作者,並且指向同一個人:Beatriz Ychussie。根據論文信息, Beatriz Ychussie 本應來自丹麥羅斯基勒大學數學學院,但 Retraction Watch 指出,羅斯基勒大學已經聲明該校並無此人,他的身份就此成謎。
-
論文造假生意依舊 中國亟需打造自己的SCI
107篇中國作者的論文涉嫌造假,近日,被德國知名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下稱斯普林格)旗下《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雜誌宣布撤回。該事件引發了中國科學界和輿論的高度關注。這並非第一次出現論文造假被曝光的情形,2015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物集團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為中國大陸作者);同年8月,斯普林格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64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大陸作者;同年10月,荷蘭愛思唯爾出版社集團撤銷旗下5本雜誌9篇論文,作者亦全部來自中國大陸。雖然,輿論高度關注,然而造假仍在繼續。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中國新聞周刊 記者/李明子6月15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For BetterScience上發布了中國數學領域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的報導。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
-
...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有人說數學圈純淨,其實抄襲現象...
6月15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For BetterScience上發布了中國數學領域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的報導。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SCI論文 論文造假 學術不...
基金委黨組書記、主任楊衛指出,問題在於「同行評議涉嫌造假」——第三方中介機構在代人投稿的過程中,虛構了同行評議專家的信息,通過「幽靈」評審向期刊和出版社等審稿平臺提供編造的評審意見。 基金委進一步調查發現,28篇被撤銷的論文中,13篇與一個名為「豐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中介機構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
國內論文造假又出新方式:偽造一個外國人通訊作者,堪比懸疑小說情節!
我們之前也和大家分享過很多論文造假的新聞,比如論文涉嫌造假9篇被撤,通訊作者回應:原始數據被洪水衝走了……其中目前比較常見的是圖片造假,還有就是同行評議作假(很多SCI期刊都會讓作者自行填寫推薦審稿人的信息和郵箱,通過杜撰一個假的郵箱
-
中國又有121篇醫學論文被曝學術造假!實驗圖像高度相似,被疑出自「論文作坊」
繼今年2月,中國400多篇醫學論文被曝造假後,近日《華爾街日報》又報導,中國至少有121篇發表在經同行評審的國際期刊上的醫學論文涉嫌造假。據悉,這些有問題的論文發表時間超過四年,涉及不同的主題,作者來自中國多所大學。而且這些論文中出現的實驗圖像均與其他至少一篇論文中的雷同。
-
比克博士再揭121篇涉嫌造假論文,113發表在同一雜誌;還在等之前400餘篇處理結果
;SCI論文2020年7月5日 ,華爾街日報刊出Eva Xiao的文章,揭露來自中國的121篇論文涉嫌造假。而本報告的原始數據分析,正是來自於知名學術打假學者Elisabeth Bik(伊莉莎白·比克)博士的報告。同一天,在伊莉莎白·比克博士的博客裡,亦提供了這造假鏈條,並總結了這些文章詳細的造假方法。比克博士認定這些文章涉嫌造假,並且來自於同一「造假論文工廠」,依據是這些論文使用的圖片來源於同一組圖片,或在此基礎上做的修改;另外,這些論文的寫作和描述也存在雷同。
-
412 篇論文涉嫌造假,上百家醫院淪陷,全方位服務中國客戶的論文...
近日,因揭露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涉嫌學術不端事件而聲名鵲起的前史丹福大學助理研究員 Elisabeth Bik,再次曝出驚人消息:她和她的團隊發現,至少超過 400 篇來自不同作者和機構的文章,似乎都是由同一個「工廠」產生的,而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來自中國的醫院。
-
論文涉嫌造假,導師作為「通訊作者」需要負責嗎?
近日,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免疫學家曹雪濤被曝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PS痕跡等消息在網上熱傳。根據學者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提供的線索,在最初曝出曹雪濤論文造假的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能檢索到有上述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濤的論文已超過40篇。
-
浙大論文造假事件迷霧:利益之爭還是學術腐敗
看上去並不算太特殊的一起學術造假事件,卻因為涉嫌「院士」而折射出中國科研領域的一系列問題 本刊記者/嚴冬雪 2008年10月11日,中國藥科大學藥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德哉接到International J Cardiology(《國際心臟病學雜誌》,
-
論文涉嫌造假,無論是誰都要查清楚
周末兩天,斯坦福博士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在11月13日發表於知名的學術真實性舉證網站PubPeer上的推文,引發了中國國內學術界的嚴重關注。該推文指稱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為通訊作者的多篇學術論文存在用「PS代替真實實驗數據」的造假行為。
-
學術論文造假不能一撤了之
近來,學術論文撤稿成為媒體報導的熱詞,先是相關部門宣布《腫瘤生理學》集中撤稿事件事實已經查清,接著韓春雨團隊在英國著名學術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術》網站上發表撤稿聲明。一時間,網友關於學術期刊撤稿討論熱烈。 四川網友船夫:撤稿就一定意味著造假嗎?
-
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被曝涉嫌論文造假!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生理與醫學諾獎得主被涉嫌論文造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截至目前,知名學術大家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塞門扎問題論文已經達到40篇。
-
為了防止論文造假,中山大學一年內兩次提升學生學術論文投稿要求
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院院士曹雪濤涉嫌論文造假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現在已經進入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媒體人,在閱讀文獻的時候,忽然發現兩篇論文很像,看一下論文發表的日期,就很容易判斷誰抄襲誰,隨手發個朋友圈、微博或者頭條,於是"某某大學碩士生、博士生甚至大學教授的論文抄襲某某大學某某人"這樣的新聞幾乎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
-
這本國際醫學期刊,一次性被曝36篇論文造假,全部來自國內醫院
36篇論文。 被質疑的這36篇論文的作者單位均為國內醫院,即包括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齊魯醫院等國內頂尖醫院,也包括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駐馬店中心醫院、臨沂市人民醫院等地方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