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1998年,國際空間站首次發射進入軌道,其配備了48個鎳氫電池,分別安裝在四個太陽能電池板上,當空間站進入陰影面時,這些電池將保持空間站的電能供應。此外,2000年12月,國際空間站部署了第一對太陽能陣列。如今,國際空間站已在地球上空的軌道上運行了幾十年,這些太陽能陣列也一直在連續運行。
第一對太陽能陣列向國際空間站提供電力已超過20年。儘管美國宇航局表示,其目前運行依然良好,但已有退化的跡象。為確保維持足夠的運行電力以支持國際空間站(ISS)不斷增長的研究能力和商業機會,NASA宣布將在空間站現有的8個電源通道中的6個通道中增加新的太陽能電池陣列。
而波音公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也是空間站運營的主承包商,其子公司Spectrolab和主要供應商Deployable Space Systems將提供新的陣列,將原來的8個較大的陣列和更小、更高效的新陣列結合起來,使每個增強陣列的發電量恢復到最初安裝原始陣列時的發電量。這相當於為空間站研究和運行增加了20%到30%的電力。
新的太陽能陣列將放置在現有的6個陣列前面,並將使用現有的太陽跟蹤、功率和通道分配。美國宇航局指出,新陣列的受光板長度將略大於現有陣列的一半,並將連接到相同的電力系統,以增強現有的供應。目前為國際空間站供電的陣列在軌道日間最多可以產生160千瓦的電力。其中約有一半的電力儲存在空間站的電池中,供空間站不在陽光下時使用。
國際空間站副總裁兼波音項目經理約翰·穆赫蘭德表示,這些陣列,以及最近對空間站電力系統和數據傳輸速度的其他升級,將確保國際空間站在未來幾十年內的商業空間生態系統的孵化。未來研究人員有望進行深空探索的挑戰,並做出改善地球生命的發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