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底開不開窗?5位專家來支招,輕鬆掌握2大貓冬技能

2020-12-04 長春文旅

冬天到啦,又開始了貓冬的日子,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窩在家裡追劇、讀書。享受溫馨的同時,你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

室內那些看不見的細菌、PM2.5、甲醛、粉塵……這些危險分子正隨時準備入侵我們的呼吸道,威脅家人的健康!

如何讓室內的空氣保持新鮮、健康呢?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騰訊醫典邀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的5位專家,針對南北方不同的環境特點,分別給出改善室內空氣汙染的具體建議。

看完這篇文章,你能輕鬆掌握2大技能:

1.輕鬆搞定室內PM2.5、甲醛、煙霧、粉塵等汙染物,霧霾天都不怕!

2.北方的,省下一筆購買加溼器的錢,卻能享受到溼潤的空氣;南方的,不再眼饞北方的暖氣,就能趕跑溼冷,享受溫暖和乾爽。

冬天,霧霾+流感,讓大家陷入開窗還是不開的兩難選擇。

霧霾裡有3個主要成分: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PM)。其中,可吸入顆粒物是非常危!險!的!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文富強專家介紹:「根據粒徑,可吸入顆粒物分為PM10、PM2.5、PM0.1。其中,PM10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PM2.5的直徑只有2.5微米,相當於頭髮絲的1/20,細菌等微生物能搭著這輛『順風車』,直達肺部,並且『定居』下來,可能對呼吸健康形成長期深遠的影響;PM0.1更厲害,能進入血液循環,危害心腦血管健康。」

廣東省人民醫院高興林專家認為:「一些小樣本研究發現[1],空氣中的PM2.5濃度上升與流感樣症狀增加相關。我們也觀察到,霧霾嚴重時,流感、慢阻肺急性加重、哮喘急性發作及支氣管炎等發病率明顯增加[2]。如果空氣中的PM2.5濃度很高,兒童、孕婦、老人等免疫功能較弱的人群,更容易得感冒、支氣管炎、慢阻肺、心腦血管疾病、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2][3]。」

那具體該怎麼做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文富強專家建議:「霧霾天最好少開門窗。前段時間,成都出現持續1周的霧霾天氣,室外PM2.5超過130。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空氣淨化設備,對於改善霧霾天等室內汙染蠻有用。」

不過,有1個問題你可能忽略了:即使不是霧霾天,室內也並非「一方淨土」,本身就存在很多汙染源。

北京朝陽醫院楊媛華專家說:「北方冬季習慣緊閉門窗,室內的PM2.5有時反而比室外還高。比如裝修材料和家具揮發出來的甲醛等有害物質、吸菸造成的二手菸霧、廚房的烹調油煙、長期未清潔的加溼器造成的微生物汙染、粉塵等有害顆粒物,都會加劇室內空氣汙染。」

小貼士

一定不要在家裡抽菸;

做飯時打開抽菸機;

天氣好時,勤開窗通風;

定期消毒、清洗空調濾網;

使用空氣淨化設備去除室內灰塵、

微生物、甲醛等有害物質。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不管是單身貴族,還是二人世界、三口之家,或是四世同堂,都要守住室內空氣這最後一道防線!

怎麼做?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周瓊專家介紹:「對於局部散發的新冠病例,不用擔心,國家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響應機制,可以快速阻斷疫情傳播。反倒是小小的流感比較難對付。」

以武漢為例,過去常有學校因流感流行而停課的情況發生。但今年我們發現,流感患兒的就診人數明顯減少了。流感病毒通過飛沫、接觸、氣溶膠等途徑傳播,新冠疫情期間倡導的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措施,也有助於預防流感。」

廣東省人民醫院高興林專家說:「冬天南方沒有暖氣,室內溫度低,加之氣候潮溼,致病原微生物繁殖快,發生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更高。該怎麼辦?很簡單,首先室外空氣好的時候要多通風,減少室內PM2.5濃度。另PM2.5主要來自吸菸、廚房油煙、霧霾等。解決辦法相應就是:不室內吸菸、使用抽油煙機、打開空氣淨化器。」

北京朝陽醫院楊媛華專家表示:「氣溶膠傳播多發生在飛機、電梯轎廂、公共汽車、餐廳等相對封閉的室內環境。家裡或辦公場所只要定期通風,就能減少流感等的傳播風險。」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顧宇彤專家強調:「需要提醒的是,老百姓在使用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劑對可能接觸飛沫的物體表面消毒時,不宜過度消毒,要注意潛在的刺激呼吸道風險,在室內消毒後最好開窗通風一段時間為宜。」

為何人們在冬季更易感染流感病毒?美國耶魯大學發表在《病毒學年鑑》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罪魁禍首竟然是溼度。

北京朝陽醫院楊媛華專家解釋說:「乾冷的空氣進入室內,讓溫度、溼度都下降。溼度低,呼吸道排出的飛沫更容易揮發到空氣中。人的呼吸道表面有一種叫『纖毛』的結構,它們可通過定向擺動,排出細菌、病毒、灰塵。纖毛喜歡溼潤的環境,過於乾燥或特別潮溼的環境,都會讓它『消極怠工』,人就更容易被感染[6]。」

北京朝陽醫院楊媛華專家介紹:「冬季北方室外的空氣溼度只有10%左右,太幹了。室內溼度保持在40%~60%才比較健康。加溼器要及時清潔、殺菌,以免發生二次汙染。」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顧宇彤專家說:「溼度並不是越高越好。每年寒潮到來,南方的流感就診人數、慢阻肺急性發作人數和住院率都明顯上升。這是因為,在潮溼寒冷的環境裡,人體局部血液循環和免疫功能下降,纖毛的運動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呼吸道裡的細菌、病毒和粉塵等得不到及時清除,就容易誘發氣管炎、慢阻肺急性發作等疾病。」

廣東省人民醫院高興林專家說:「冬春時節,南方室內溼度經常超過70%。廣州春季的回南天,溼度甚至達到95%以上,牆上掛滿水珠,被子非常潮溼,衣服冰冰涼涼。溼冷的環境對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功能都有很大影響,潮溼環境還會促使細菌滋生,病毒存活時間長,建議把室內溼度控制在40%~60%為宜。」

有人說,北方的冷是凍手凍腳的物理攻擊,靠暖氣護體或多穿衣服可輕鬆防禦;南方的溼冷是刺骨的魔法攻擊,穿再多衣服也沒用。

北方乾冷VS南方溼冷,哪個更能凍哭你?

除了暖氣和一身正氣,還有什麼武器能幫我們抵禦寒流、霧霾和流感的多重攻擊?

南方的冷、北方的幹,外加霧霾和流感,如何防護?

中國太大了,氣候差異也大,除菌、加溼、淨化空氣、制暖……誰能hold住這麼多需求?採訪中,專家也提到了家中建議使用空氣淨化設備。

小貼士

儘可能選擇帶有以下功能的空氣淨化設備:

1. 濾網可過濾小至0.1微米的顆粒物,有害氣體及持續清除甲醛

2.冬季乾燥寒冷,附帶潔淨加溼或加熱功能可以多方位解決室內空氣問題

3.可實現整屋均勻淨化,將潔淨氣流傳送至房間各個角落

(*空氣淨化設備可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但並不具備任何醫療功效)

(模擬均勻淨化,潔淨空氣覆蓋整屋,圖片僅為功能展示、來源於網絡)

總之,無論身處乾冷的北方,還是溼冷的南方,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每一口健康的呼吸,我們都需要掌握科學的防霾和預防流感知識。

-END-

◆素材來源:騰訊醫典

◆本期編輯:顧徑橋 王華琳

◆值班主任:鄒崑崙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氣溫驟降,甲流高發,今年冬天到底開不開窗?
    雖然比預想中的晚一些,但是許多專家表示,今年將會是一個「極具挑戰」的寒冷冬季。這樣的天氣,你準備好了?伴隨著降溫,冬季也是流感高發的時期,沒有做好足夠的防護,不知道啥時候就會中招。那麼,寒冷侵襲加甲流高發,今年冬天家裡這窗到底是能開還是不能開?
  • 中醫專家送七大冬「藏」妙招
    那麼,立冬後養生保健到底該如何「藏」才能養陰斂陽,預防疾病呢?專家支招「冬藏」養陰,專家推薦7招養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冬後,到底該如何「冬藏」養陰,才有助於春天體內的陽氣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就來看看中醫專家蔣參的養生支招。1.起居從睡懶覺開始「冬季,水面結冰,大地凍裂,人們應按照自然界變化的規律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
  • 今晚7點32分立冬,「冬」是啥意思?冬天真來了嗎?
    「冬」是什麼意思?立冬之日是冬天的真正開始嗎?立冬之後為啥還有不少風和日麗的「小陽春」天氣呢?看看天文學上的「立冬」和氣候學上的「冬天」的不同寓意,這裡還真有不少誤解。立冬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也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過後,天明顯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時間:2019-12-21 18:23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你們哪裡降溫了嗎?筆者這裡今天是大降溫了,看來冬天還是來了。
  • 掌握畫圖技能,輕鬆學好初中生物!
    因此要學好初中生物,就必須要掌握畫圖這項基本技能了。當然對畫圖技能的掌握情況,分為5個不同的層次。第1層:能夠看懂示意圖。看到示意圖之後,能夠聯想到相關已學知識,對相應的內容形成形象記憶。植物葉的結構示意圖第2層:能夠描述示意圖中的各個結構特點及其功能。
  • 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官方回應來了!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說,在業務監測標準上,有一些關鍵海區的監測指數,這一指數如果低於-0.5℃且持續5個月以上,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那麼,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中國氣象局給出的最新回應來了!此次召開的今冬明春全國氣候趨勢預測聯合會商會的主要結論如下:預計今年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主要以西北路徑影響我國,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需特別重視隆冬(2021年1月)可能出現大範圍強低溫雨雪過程。
  • 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官方回應來了!【FM104.2·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說,在業務監測標準上,有一些關鍵海區的監測指數,這一指數如果低於-0.5℃且持續5個月以上,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那麼,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中國氣象局給出的最新回應來了!
  • 每個業務分析專家應具備的9個關鍵技能
    或許你已經猜到了答案,業務分析是一個廣泛的領域,想要在這個領域獲得成功,並沒有一種萬能的方法,而是需要多種技能結合。我們可以通過掌握一些關鍵技能,成為優秀的業務分析專家。近年來,業務分析行業已從僅以學歷為重漸漸轉變為以技能為重。當然,這並不是在告訴你不要上大學或輟學!而是說,如果想成為業務分析專家,僅擁有一個好學歷是不夠的。
  • 疾控專家來支招
    快來跟浙江省疾控的專家學一學,不光能防新型冠狀病毒,還能防其它的傳染病。(原標題《怎麼洗掉手上的細菌和病毒?疾控專家來支招》,原作者何麗娜、任少凡。
  • 氣象專家預計今冬應該是個正常冬天
    氣象專家預計,今冬應該是個正常冬天「暖冬」和「冷冬」是氣候概念。一般將冬季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平均氣溫偏高0.5攝氏度以上,就稱為暖冬;偏低0.5攝氏度以上,則稱為冷冬;與常年持平或者偏高偏低不足0.5攝氏度,則為正常年份。
  • 冬被哪個牌子好 冬被哪種好
    被子是我們床上用品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寒冷的冬天被子是必備的。現在市場上的冬被品牌有很多,那麼你知道冬被哪個牌子好呢?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疑問。現在市場上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會問冬被哪種好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 三都:農技專家田間「把脈支招」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眼下,正是果樹寒冬管護時期,近日,三都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深入各鎮(街道)田間地頭,指導果農做好果樹防凍管護工作,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 疫情「心病」怎麼治 多位心理學家支招
    原標題:疫情「心病」怎麼治 多位心理學家支招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了全網熱議的話題,在鋪天蓋地疫情信息的「轟炸」下,有的人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恐懼、失眠、抑鬱等心理問題,影響情緒,進而影響人的免疫力。因此,疫情「心病」的問題備受關注。
  • 哪種「大貓」是世界上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
    哪種「大貓」是世界上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這是螞蟻莊園10月28日今日課堂的題目,想必有不少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螞蟻莊園10月28日答案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題目:哪種「大貓」是世界上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
  • 濟南的冬天終於彪悍起來《冬,冷趣真來》濃霧大雪寒潮三重大禮
    【詩曰】《冬,冷趣真來》濃霧大雪寒潮三重大禮,濟南的冬天終於彪悍起來怕走丟了自己(六)是誰 布下了天宮仙境是誰 和濟南打起啞迷大明湖岸垂柳光枝 都藏霧裡靜默中 醞釀著明天冰掛的美麗(七)這個冬天一直好脾氣好到讓人有些生氣實在不願為冬獻禮懷疑 寒冷已經逃離(八)寒冷沒了記性 遲到也不解釋終於 大雪寒潮將在明天奔襲且將厚裝穿起
  • 北大「漸凍人症」女孩婁滔最新消息近況:專家來漢支招
    10月19日,經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王興教授、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資深專家田本淳教授引見,72歲的「後現代理論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鴻智老教授,應邀來漢給婁滔分析診斷病情,並提供治療思路。  愛心湧向漢陽醫院, 98歲上海老中醫派子來漢  連日來,得知婁滔入住武漢漢陽醫院,不少醫療、健康機構、愛心人士,紛紛致電醫院,有些還從外地專程趕到武漢,到醫院「會診」。  據了解,17日,經同行推薦,來自江蘇武進一家醫院7人專家團隊,專程攜帶自製中成藥,趕到漢陽醫院免費義診。經過兩天服用,婁滔身體局部有發熱跡象。但是否有效?目前正在觀察。
  • 專家來支招!
    專家來支招~張宇 副研究員每100毫升合格牛奶中,蛋白質含量需達到2.8專家提醒:牛奶中脂肪含量越高口感越好。脫脂牛奶牛奶經過離心等工序處理後,脂肪含量降到0.5%以下的牛奶,稱為脫脂牛奶。脫脂牛奶在加工時會損失部分營養元素。買牛奶選哪種包裝?
  • 「冬」來萬物藏 養生保健康
    9ff9ae8e4e0647f38a861212119f42c9 27423091 2020-11-06 22:12:39 /a/20201106/9ff9ae8e4e0647f38a861212119f42c9
  • 眼科專家來支招
    眼科專家來支招 提醒 1 37739 健康新聞 健康新聞 http://health.qingdaonews.com/images/2020-08/19/ac708105-10b0-4269-a57d-5996123800e3.jpg http://health.qingdaonews.com/content/2020-08/19/content_22173399.htm http:/
  • 一葉蘭冬養殖要有方法,掌握這幾點技巧,就可以安全過冬
    一葉蘭冬養殖要有方法,掌握這幾點技巧,就可以安全過冬導讀:現在的天氣已經是在冬天了,所以在家養殖的盆栽,在冬天養殖的過程中要有方法,隨著天氣的逐漸轉冷,許多花草適應不了這種低寒的天氣會出現凍傷甚至生長緩慢死亡,就比如家裡養的夜蘭,在冬天這個季節它生長得也是非常的緩慢,在這個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