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周圍的暗帶揭示了磁力的神秘

2020-12-04 天文在線

一項通過歷史照片的艱苦研究顯示,在木星的地磁赤道周圍有一條原因不明的、朦朧的帶狀物。

木星大氣中的氚離子(譯者註:H3,一種氫的同位素,內含1個質子和2個中子,核聚變原材料)紅外光譜圖顯示,有一條暗帶環繞木星的磁赤道。

研究木星的行星科學家們分析了地球上數個最大的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發現了一條神秘的黑色「絲帶」纏繞在這顆巨行星的磁赤道周圍。

赤道是一片與行星南北極距離相等的區域。與地理赤道不同的是,磁赤道是以由南北磁極來定義的。與地球一樣,木星的磁北極與真北極之間傾斜角度約為10至11度。

這條帶狀物肉眼並不可見。 Nature Astronomy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在湯姆·斯託拉德帶領的團隊中,一位來自英國萊徹斯特大學的行星天文學家研究了離子的紅外輻射現象才發現了這條暗帶。輻射是由行星磁場和上層大氣的電離層相互作用產生的。

他說:「分子會變熱並開始發光,它是大氣層和周圍的空間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探測器。」

對木星上離子的觀察,他表示,過去大部分都集中在南北磁極上,兩極的離子與行星出現極光現象有關(譯者註:更易觀察)

遠離兩(磁)極的地方,輻射很弱。「大約要弱100倍」。斯託拉德說,「唯一(能觀測到它的)渠道就是用很大的望遠鏡觀察很長時間」

這樣的望遠鏡申請到很長時間的觀察非常困難,所以他嘗試了一種不同的策略。在與來自美國和日本的同事一起工作期間,他煞費苦心地將20世紀90年代後期拍攝到的13501張圖片到了一起。這些照片是NASA的伽利略號飛船拍攝,打算用來證實其磁場研究,這艘飛船當時在繞木星軌道運動。但是他們的觀察視野非常寬闊,足以包含這顆行星的其餘角落。「我當時想:如果將所有的數據都拿來疊加到一起會如何?」他說。

這是一個漫長且艱苦的過程。當它完成時,他說:「我們相當於盯著這顆星球的每一個角落看了好幾天。」

赤道上的暗帶令人驚訝——這表明木星上磁場和電離層之間的反應比預期的要複雜地多。

斯託拉德說,特別有趣的是,這條帶非常狹窄,並且有清晰的邊緣。最有可能像他說的,這條帶標示了木星磁場平行於其地表的位置,而不是像接近兩極一樣驟降。但是其邊緣為何如此清晰仍是一個謎。

斯託拉德表示,像這樣的發現很重要,它們不僅僅幫助我們了解木星,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地球。他說:「我們將木星想像成外星人,但它更像(地球的)一個堂兄弟。」

他表示,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似和不同之處,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我們的世界——當被用來理解電離層時尤為重要。無線電通信遇到地球的電離層會規律性反射信號。人造衛星在電離層內部運動,並且會受到太陽風暴式的強烈影響。他說:「除非你對其他的行星有更廣泛地了解,否則我認為你無法真正理解地球系統。」

這個發現得到其他科學家的稱讚。「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成果。」來自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蘭迪·格萊斯頓說。

在某種程度上,它與新的觀測結果非常吻合,這些發現來自NASA的朱諾號繞木宇宙飛船,格萊斯頓是其中一個儀器的首席研究員。但是他對這種方法的印象更加深刻,它涉及到一張張地收集成千上萬張照片。他說:「這種方法的工程量相當龐大,並且其過程不能保證有用的結果。」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cosmosmagazine- Richard A. Lovett-夢露清水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木星南極周圍的旋渦雲
    這張照片捕捉到了木星南極周圍的旋渦雲形成,向上望向赤道地區。當時,飛船距離南緯84.9度的木星雲層頂部74,896英裡(120,533公裡)。這張圖像是通過使用太空飛行器的軌跡和指向數據重新處理原始的JunoCam數據而生成的。這張圖片是在一個實驗中拍攝的一系列圖片中的一張,是為了捕捉木星極地被照亮部分的最佳結果。
  • 木星周圍出現神秘信號,為何找不到外星人,科學家:真相超出想像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逐漸的探索未知的宇宙,在這期間人們也在尋找所謂的外星人,其實在很早之前的時候著名的科學家費米推算過,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地球在很早之前的時候就已經被外星人訪問過了,並且外星人不止一次的訪問過地球,按照費米的說法我們生活的地球被這麼的外星人訪問過,為何我們找不到外星人存在的證明,直到現在為止我們也沒有任何相關的數據,但是近期科學家在木星周圍出現神秘信號
  • 令人驚訝的高解析度木星影像揭示了其狂野風暴的秘密
    但我們又陷入了另一個謎題,以一種令人驚奇的方式,木星的近紅外和光學圖像通過強大的雙子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了。高解析度圖像揭示了在光學圖像上看起來偏暗的雲區實際上在紅外光譜中發光最亮,表明和偏亮的譜帶相比,這些區域幾乎沒有雲。
  • 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
    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無論從體積還是質量上看,木星都可謂太陽系行星中的「巨無霸」。儘管不少探測器早已飛掠木星,這顆外表如同油畫般的氣體星球依然蒙著一層層神秘的面紗。除了令人驚嘆的紅色和白色條帶之外,木星上格外撩撥人心的就是大紅斑。
  • 木星靠近地球的最新照片顯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上出現神秘新風暴
    當木星接近地球時,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了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的最新高解析度照片,揭示了其北緯地區的一場全新的神秘風暴和大紅斑的一個分支。美國宇航局最新發布的最新圖片顯示,8月25日,木星及其冰冷的衛星歐羅巴距離地球6.56億公裡(4.06億英裡),這張照片揭示了這顆氣態巨星的氫氦大氣中的一個新特徵,一場明亮的白色風暴延伸到中北緯度地區。
  • 神秘的木星黑斑、絢麗多彩的木星雲系統,五顏六色的木衛一
    --宗白華一,神秘的木星黑斑:「深淵」哈勃望遠鏡拍攝到木星上有一個神秘的黑斑,有天文學家認為這是木衛三留在木星表面的陰影;木衛三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也是唯一擁有自己磁場的衛星。木星探測器「朱諾號」,對這個木星表面神秘而巨大的黑洞,多次進行了拍攝。
  • 朱諾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ASKEW
    【博科園-科學科普】自從它於2016年7月在木星周圍建立了軌道以來,「朱諾號」的任務一直在傳回有關該氣體巨人大氣、磁場和天氣模式的重要信息。每隔53天就會有一個被稱為「perijoves」的軌道,探測器揭示了更多關於木星的有趣事情,科學家們將依靠它來更多地了解木星的形成和演化。一圈氣旋圍繞著木星的南極旋轉。
  • 太空巖石揭示了那些神秘的行星誕生
    太空巖石揭示了那些神秘的行星誕生   在太陽系45億年的歷史中,人類存在的整個歷史只是一個小插曲。沒有人看到行星在形成之前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為了理解在我們之前——在地球上的生命出現之前,在地球本身誕生之前——科學家們極力尋找關於那個神秘的遙遠過去的線索。
  • 韋伯望遠鏡為我們揭示了神秘的「冰巨人」世界
    遙遠的天王星和海王星——我們太陽系的冰巨星——就像它們的遙遠一樣神秘。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2021年發射後不久,解開這兩顆行星大氣的秘密。寒冷而遙遠的天王星和海王星被稱為「冰巨星」,因為它們的內部結構與木星和土星不同,木星和土星富含氫和氦,被稱為「氣體巨星」。
  • NASA的研究揭示更多關於「日震」事件及其神秘的起源
    據外媒CNET報導,太陽發生的劇烈震動被稱為日震,而美國宇航局(NASA)的研究揭示了更多關於這些事件及其神秘的起源。 這些類似地震的事件以... 據外媒CNET報導,太陽發生的劇烈震動被稱為「日震」,而美國宇航局(NASA)的研究揭示了更多關於這些事件及其神秘的起源。
  • 美麗的木星極光覆蓋範圍超地球面積數倍
    這項最新研究發現有時極光會出現神秘爆發,由於整個過程沒有涉及太陽,從而光線會非常耀眼。  木星遠紫外線噴射最新觀測顯示,明亮的木星極光爆發很可能是由行星-衛星交互作用產生的,而不是受太陽活動性影響。研究小組指出,木星極光噴射揭示能量通過木星大磁氣圈傳輸和消散,然而主要的極光噴射是恆穩態行星旋轉的內部驅動,短暫的明亮發光通常被認為是外部太陽風受壓引發。Hisaki探測器和哈勃望遠鏡提供的證據表明,最新觀測到的明亮木星極光實際上是內部驅動所致。
  • 神秘的木星,存在外星生命?
    相對於羅馬,木星在希臘神話中被稱為宙斯。我國古代則稱木星為歲星,也稱福星。到了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它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於是便被正式命名為木星。古印度神話中對木星的描述是這樣的,木星被視為祈禱主。
  • 92年被木星撕碎的彗星,2年後再次出現,並極速撞向木星
    比如在太陽系中,雖然暫時未發現生命的蹤跡,但是有的行星還是有著孕育生命的潛能,其中木星就是很有潛力的天體。據了解,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體積、質量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引力也很大。就是因為巨大的引力,使得木星像擁有磁力一般吸引著許多衛星,而在這些衛星上還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或者有的衛星還被探測出可能也適宜人類居住。
  • 木星有情況!發現巨大新氣旋,和原氣旋構成詭異的六邊形!
    據消息稱,NASA科學家公布了此前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在11月發現的重要數據,在木星南極附近又發現一個巨大的新氣旋,這個新氣旋的出現給木星帶來了一絲詭異!11月3日,「朱諾」號最近一次近距離飛越木星時,發現了這個新發現的大漩渦,其寬度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差不多,位置就在木星的南極地區而「朱諾」在之前經過木星時發現了其他六個氣旋,直到現在已經在木星南極附近發現了7個巨大的氣旋。這張拍攝於2019年11月4日的木星南極紅外圖像的右下角可以看到一個新的、更小的氣旋。
  • 木星上的神秘發光體,也曾來到地球
    假如地球上真有精靈,那麼看起來木星上也有。地球的上層大氣中有一種神秘的發光體,被科學家稱為「暫現發光事件(transient luminous events)」。這些發光體看起來輕盈飄逸,有的長得像仙子,有的長得像精靈。而最近天文學家發現,木星大氣上層也存在類似的發光體。
  • 強大的引力能夠扭曲時空形成黑洞,那麼磁力呢?
    既然引力足夠強大時能夠扭曲時空形成黑洞,那麼當磁力足夠強大時,能夠產生什麼效應呢?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磁力。什麼是磁力?兩塊磁鐵之間相互吸引、排斥的力就是磁力。靜止的電荷周圍存在電場,電荷發生運動便會產生磁場。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分別會受到電場力和磁力的作用。粒子存在自旋運動,它是一種類似於自轉的概念。當帶電粒子自旋時,便會產生自旋磁矩,也就是產生磁場。靜止狀態下的電荷只存在靜電力,而運動狀態下的電荷既存在電場力、又存在磁力。帶電粒子之間就是通過電磁場傳遞電磁力的。
  • 超大質量黑洞的神秘光環,Sgr A *周圍的冷氣體有多大?
    在它的周圍,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團神秘的星際氣體,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看上去好似被一個神秘的氣體光環所圍繞。它的發現,對科學家了解黑洞的生長過程、以及如何影響其周圍的環境,都提供了很多新知識。研究人員發現的這塊冷氣體,大小大約是Sagittarius A *直徑的20000倍,據天文科學家估計,它的質量大約是木星質量的十分之一,約為地球質量的30倍左右。對於銀河系中心的研究分析,科學家們使用了智利的ALMA(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
  • 在雙黑洞周圍發現的奇怪電子物體,或有助於揭示暗物質和時空本質
    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物體,該物體可能存在於一對黑洞周圍。 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揭示暗物質的身份,並揭示時空的本質。新的研究發現,這種特殊粒子可以以類似於電子在一對氫原子周圍存在的方式,存在於雙黑洞周圍。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望解釋所謂的「引力分子」的存在。在雙黑洞周圍發現的奇怪電子物體,或有助於揭示暗物質和時空本質。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木星照片是怎樣的?美不勝收!
    2019年,在「衝」這一現象減弱時,哈勃隨即拍下了令人驚嘆的木星照片,展示了木星的暗湧動蕩和變幻的輝煌。圖解:木星大紅斑的大小在縮減中(2014年5月15日)風暴在地球大氣中肆虐,比周圍的雲層高出5千米(3英裡),把周圍雲的細絲拉入旋渦。
  • 土星周圍發現了20顆新衛星,從木星獲得了衛星記錄
    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20顆先前未知的土星衛星,使這顆行星已知的衛星總數增加到82顆,比木星多了3顆。還有更令人興奮的消息:你可以幫助命名這些新發現的物體。所有的20顆衛星都很小,直徑約3英裡(5公裡)。「在木星周圍也可以看到這種外圍衛星的組合,這表明土星系統中的衛星之間或與小行星或彗星等外部物體之間發生了劇烈的碰撞,」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卡耐基科學機構的Scott Sheppard說。他在今天(10月7日)的一份聲明中宣布了這一發現。謝帕德領導著探索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