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為我們揭示了神秘的「冰巨人」世界

2020-12-05 老胡說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張旅行者2號拍攝的海王星圖像顯示了一個寒冷、黑暗、狂風肆虐的世界。198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2號成為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觀測海王星的宇宙飛船,它在距離海王星北極約3000英裡的上空飛過。遙遠的天王星和海王星——我們太陽系的冰巨星——就像它們的遙遠一樣神秘。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2021年發射後不久,解開這兩顆行星大氣的秘密。

寒冷而遙遠的天王星和海王星被稱為「冰巨星」,因為它們的內部結構與木星和土星不同,木星和土星富含氫和氦,被稱為「氣體巨星」。冰巨行星比它們的氣態兄弟小得多,體積介於類地行星和氣態巨行星之間。它們是太陽系中探索最少的一類行星。韋伯計劃研究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環流模式、化學成分和天氣,只有韋伯可以做到這一點。

「韋伯能夠做到的關鍵事情是,繪製它們的大氣溫度圖和化學結構圖,這是任何其他設施都難以做到的,」這項研究的負責人、英國萊斯特大學行星科學副教授利·弗萊徹解釋說。「我們認為,與氣態巨行星相比,冰態巨行星的天氣和氣候將具有根本不同的特徵。部分原因是它們離太陽太遠,體積更小,在軸上旋轉更慢,但也因為氣體的混合的量與木星和土星非常不同。」

天王星和海王星高層大氣中的所有氣體都有韋伯可以檢測到的獨特化學指紋。至關重要的是,韋伯能夠區分不同的化學物質。如果這些化學物質是由陽光與大氣相互作用產生的,或者它們是通過大規模的環流模式從一個地方重新分布到另一個地方,韋伯將能夠看到。

天王星:傾斜的行星

與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不同的是,天王星——連同它的光環和衛星——都是側傾的,與軌道平面的旋轉角度大致為90度。這使得行星看起來像一個球一樣繞著太陽旋轉。這種奇怪的方向——可能是在太陽系形成之初與另一顆巨大的原行星發生巨大碰撞的結果——導致了天王星上的極端季節。

當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在1986年飛過天王星時,一個極點正對著太陽。「不管天王星旋轉了多少圈,」哈默爾解釋道,「一半的時間完全處於陽光下,另一半則完全處於黑暗中。這是你能想像到的最瘋狂的事情。」

令人失望的是,旅行者2號只看到了一個光滑的撞球行星,上面覆蓋著薄霧,只有很少的幾朵雲。但當哈勃在21世紀初觀測天王星時,它已經繞軌道運行了四分之一圈。

「理論告訴我們什麼都不會改變,」哈默爾說,「但事實是,天王星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亮雲,哈勃發現了一個黑點。當行星繞著太陽運行時,由於陽光的變化,雲層似乎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這些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圖像顯示了天王星的不同面貌。在左邊,天王星在2005年展示了它的光環系統。這顆行星——連同它的光環和衛星——從側面傾斜,與軌道平面旋轉大約90度。在一年後拍攝的哈勃特寫中,天王星揭示了它的帶狀結構和一場神秘的黑暗風暴。隨著這顆行星繼續緩慢地軌道旅行,它將在2028年把另一極指向太陽。

韋伯將深入了解推動其雲層和天氣形成的強大的季節性力量,以及這是如何隨著時間變化的。它將有助於確定能量如何流動,並通過天王星大氣運輸。科學家們希望在韋伯的一生中觀察天王星,以建立一個大氣如何對極端季節做出反應的時間軸。這將幫助他們理解為什麼這顆行星的大氣層似乎經歷了一段時期的劇烈活動,中間穿插著平靜的時刻。

海王星:一個具有超音速風暴的世界

海王星是一個黑暗、寒冷的世界,然而它卻被高達每小時1500英裡的超音速風攪得天翻地覆。海王星距太陽的距離是地球的30多倍,是太陽系中唯一肉眼看不見的行星。它的存在早在1846年被發現之前就被數學預測過了。2011年,海王星完成了自發現以來的第一個165年的軌道。

像天王星一樣,這個冰巨星的深層大氣是由一層由水、氨、硫化氫和甲烷組成的濃湯,覆蓋在一個未知的、難以進入的內部。大氣層的上層是由氫、氦和甲烷構成的。與天王星一樣,甲烷使海王星呈現出藍色,但一些仍然神秘的大氣化學物質使海王星的藍色比天王星更引人注目。

弗萊徹解釋說:「這裡也有同樣的問題:能量是如何流動的,又是如何在行星大氣中傳輸的?」但在這種情況下,不像天王星,這顆行星有一個強大的內部熱源。在太陽系的任何地方,這種熱源都會產生一些最強勁的風和最短命的大氣渦旋以及雲的特徵。如果我們一晚一晚地觀察海王星,它的表面總是隨著這些雲的拉伸、牽引和控制而變化。」

在1989年旅行者2號飛越海王星之後,科學家們在該行星的南極發現了一個明亮、熾熱的漩渦——風暴。因為那裡的溫度比大氣中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高,所以這個地區可能與某種獨特的化學物質有關。韋伯的靈敏度將使科學家們了解極地渦旋中不尋常的化學環境。

只是一個開始

弗萊徹建議,要準備好看到天王星和海王星上的現象,這些現象與我們過去看到的完全不同。「韋伯真的有能力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冰巨人。但是,要了解塑造這些巨型行星的持續的大氣過程,你真的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個樣本,」因此,我們將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我們建立了一個更廣泛的大氣總體工作的圖景。這是了解這些世界如何隨時間變化的開始。

我們現在知道有數百顆系外行星——圍繞其他恆星的行星——和我們當地的冰巨星一樣大。天王星和海王星為我們研究這些新發現的行星提供了依據。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於2021年發射,屆時它將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太空科學天文臺。韋伯將解開太陽系的奧秘,觀察其他恆星周圍遙遠的世界,探索宇宙的神秘結構和起源,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相關焦點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據外媒報導,我們的銀河系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擁擠的地方:一個黑洞的質量就是我們太陽的400萬倍,其周圍則被數百萬顆恆星包圍且它們都在以極快的速度旋轉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究竟會看到什麼?
    通過研究這些星系,尤其是它們的形成,科學家能夠獲得重要線索,進一步揭示暗物質的運轉機制。天文學研究要比我們認為的複雜的多。在觀測遙遠星系時,科學家面臨一系列挑戰,其中一大挑戰是如何穿透厚厚的塵雲,以便看到它們的廬山真面目。不管你喜歡與否,塵雲就在那裡。慶幸的是,通過一些巧妙的模擬,科學家開始刺透塵雲,還原星系的本來面目。
  • 紅外線望遠鏡有什麼神奇的秘密?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如何運轉的
    在2021年,人類將能看到130億年前的世界,與它有關的是一個最昂貴的項目-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比起它的前任,哈勃太空望遠鏡這個老傢伙,它是一個數字紅外線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情況。紅外線望遠鏡有什麼神奇的秘密?
  • 造價100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究竟有多牛?
    哈勃太空望遠鏡30年來,通過哈勃太望遠鏡,人類獲取了大量從未獲取過的宇宙神秘景象,拍攝到了大量珍貴宇宙照片,不斷提升了人類對宇宙時間和空間認知的廣度和寬度。但今天我們的主角並不是哈勃,而是比哈勃更牛的新一代太空紅外望遠鏡。她的名字叫: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來,先看看她的照片。
  • 再了解韋伯望遠鏡一點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英文全稱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常縮寫成JWST,大家也會稱它為韋伯望遠鏡。
  • NASA的韋伯望遠鏡將如何利用斯皮策號望遠鏡留下的寶貴財富?
    而那些由第一扇窗戶觀察到的星球、恆星以及星系,通過第二扇窗戶,我們可以觀察得更細緻。美國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於2020年1月30日結束任務,完成長達16年的探索之旅。:「由於斯皮策帶來的新發現,我們對太空產生了許多新疑問,所以很高興能有韋伯望遠鏡這麼強大的後續項目會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 NASA的韋伯望遠鏡將如何利用斯皮策號望遠鏡留下的寶貴財富?
    ,跟進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項目的科學家麥可·維爾納表示:「由於斯皮策帶來的新發現,我們對太空產生了許多新疑問,所以很高興能有韋伯望遠鏡這麼強大的後續項目會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斯皮策號望遠鏡都是韋伯望遠鏡的開路者。
  • 我們相信韋伯望遠鏡2021年可以發射!如果沒有別的問題的話……
    但是,「我們相信它可以於2021年發射,我們會一步一步推進工作的完成。」一旦發生升空,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成為史上最強望遠鏡,它也被認為是日漸「老邁」的哈勃望遠鏡的繼任者。它能看到更古老的宇宙,用馬克的話說,它要看到早期宇宙形成的第一批星系,它甚至還能順便尋找一下外星文明存在的跡象。韋伯望遠鏡的鏡面直徑達到6.5米,差不多是哈勃望遠鏡的3倍。
  • 太好了,好高興啊: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全鏡部署成功!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在近期的一次測試中,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其主鏡完全部署到與太空中相同的配置中。隨著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2021年發射升空,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們一直在勤奮地檢查這架巨型空間天文臺在被打包運往法屬蓋亞那發射之前將進行的一長串最終測試。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終於要來了
    根據美國宇航局消息,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成功通過了熱真空測試,距離2021年發射又完成了裡程碑的一步。
  • 除了韋伯望遠鏡,未來4大巨型太空望遠鏡
    因此將揭示更多關於宇宙和宇宙所擁有的秘密。正如所預期的那樣,在2020年十年研究中所提出任務概念涵蓋了廣泛的科學目標——從觀測遙遠黑洞和早期宇宙,到研究附近恆星周圍的外行星,以及研究太陽系的天體。這些想法經過科學界的徹底審查,有4個被選為值得追求。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帶你走進宇宙黎明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你的紅外之眼組裝完成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及其遮光板,採用「整體式託盤結構」(圍繞望遠鏡摺疊以便發射),設成部分開放式結構以實現望遠鏡的安裝。Paul M. Sutter,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 「問問太空人和太空電臺」的主持人,「你在宇宙何處」的作者。他在天文在線的專家之聲發表了文章:見解與操作。
  • 劉擎:韋伯《以學術為志業》解讀
    韋伯心目中的英雄主義與此相近,就是在看清世界的真相之後,仍然有所作為,投身應當做和能夠做的工作。二、學術何為?我們現在來看看他《以學術為志業》這篇演講,從演講題目來看,好像是針對在場的青年學生如何從事學術工作的,但後來我們發現,韋伯非常不動聲色的改換了主題,從「如何做學術」轉向了「為什麼要做學術」,最後切入了根本性的大問題:在現代世界當中,學術本身還有什麼意義?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研究神秘的棕矮星
    天文學家們希望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強大的紅外能力將解開一個與觀星一樣重要的謎團——天空中那微弱的光線是什麼?棕矮星把恆星和行星之間的明顯區別弄得很模糊,把對這些物體的認識和它們形成的理論拋到一邊。幾個研究小組將利用韋伯探索棕矮星的神秘特性,尋找對恆星形成和太陽系外行星大氣層的深入了解,以及棕矮星自身存在的模糊地帶。
  • 韋伯望遠鏡是有史以來最大、最強大、最具技術挑戰性的太空望遠鏡
    韋伯以前被稱為「下一代太空望遠鏡」(NGST)。它在2002年9月由前NASA管理員詹姆斯·韋伯(James Webb)改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是一臺大型紅外望遠鏡,具有6.5米的主鏡。該望遠鏡將於2021年在法屬蓋亞那的Ariane 5火箭上發射到太空軌道。它將補充和擴展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發現,具有更長的波長覆蓋範圍和大大提高的靈敏度。
  • 哈勃望遠鏡的任務是觀測天體,即將接替它的韋伯望遠鏡任務是何?
    韋伯太空望遠鏡答案當然是太空望遠鏡了,不像古人那樣只能用肉眼觀察,科學家們早已製造出了專門觀測宇宙的太空望遠鏡。人的肉眼畢竟會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想要精確觀測太空就要藉助太空望遠鏡。太空望遠鏡和它的名字一樣,是放在太空裡的望遠鏡,如此一來,直接避開了地球大氣層的幹擾,能夠更直觀有效的觀測太空。到目前為止,最出名的太空望遠鏡有兩個,一個是哈勃望遠鏡,另一個是克卜勒望遠鏡,但它們的壽命是有限的,克卜勒望遠鏡已經退役,哈勃望遠鏡也沒有幾年了。即將接替它們的是韋伯望遠鏡,它的觀測任務是什麼呢?哈勃和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任務又是什麼?我們來看看。
  • 韋伯望遠鏡從90天的鎖定狀態中醒來了
    在寒冷而真空的房間裡完成了最後一系列的測試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被放置於位於詹森航天中心美國宇航局巨大的空間中。詹姆斯韋伯經常被譽為哈勃望遠鏡的宇宙繼承人。這兩個望遠鏡有著相似的任務,它們在可以探測到的波長範圍上有重疊。但是韋伯的主鏡的大小是哈勃望遠鏡的6倍多。它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工程師們不得不將它設計成由18個獨立單元組成,一旦它到達目的地,它就會展開。
  • NA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科學儀器已成功安裝(雙語)
    在堪比外科手術的精度下,二十多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成功的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儀器包裝到瞭望遠鏡上。儀器包是照相機和光譜儀的組合,它將記錄韋伯的巨大金色鏡子採集到的光線。
  • 哈勃退役後,韋伯來接班,身披金甲的韋伯望遠鏡緣何能看得更遠?
    ,可以說為人類的宇宙探索立下了汗馬功勞,目前已經發現的最為遙遠的星系GNZ11就是使用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我們上面說過了,哈勃太空望遠鏡所觀測到的最遙遠的星系是GNZ11,這個原始的星系與地球的距離大約為320億光年,而這也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所能夠看到的極限。等等,可觀測宇宙的半徑不是465億光年嗎?在465億光年範圍內的星系所發出的光,理論上都能夠到達地球,為什麼320億光年就成為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極限呢?
  • VOA英語:美國宇航局再次推遲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
    韋伯太空望遠鏡本該取代美國宇航局已經運行了30年的哈勃太空望遠鏡。NASA has identified the new telescope as a top science priority. The large infrared telescope has a nearly seven-meter mirror for exploring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