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究竟會看到什麼?

2021-01-15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天文學類

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2021年搭乘阿麗亞娜5型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進入距地球大約160萬公裡的繞日軌道。這架望遠鏡的反射鏡直徑達到6.5米,將成為有史以來被送入太空的最大望遠鏡。韋伯能夠對宇宙進行紅外觀測,捕捉最遙遠的恆星和星系影像。在這架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將進一步窺探宇宙的秘密。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藝術概念圖,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接班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一大使命是觀測宇宙的第一批星系,幫助科學家了解這些星系的形成以及與暗物質之間的關係。宇宙中的絕大多數物質都是不可見的(即暗物質),但其引力將包括星系在內的宇宙萬物粘合在一起。通過研究這些星系,尤其是它們的形成,科學家能夠獲得重要線索,進一步揭示暗物質的運轉機制。

天文學研究要比我們認為的複雜的多。在觀測遙遠星系時,科學家面臨一系列挑戰,其中一大挑戰是如何穿透厚厚的塵雲,以便看到它們的廬山真面目。不管你喜歡與否,塵雲就在那裡。慶幸的是,通過一些巧妙的模擬,科學家開始刺透塵雲,還原星系的本來面目。

年輕恆星V1331 Cyg,最終將發育成與太陽類似的成熟恆星宇宙誕生後幾億年,第一批星系開始形成。但迄今為止,我們尚無法獲得這些星系的直接影像。原因很簡單:它們距地球太過遙遠,如果沒有一架巨型望遠鏡,我們無法捕獲它們的光線,也就無緣得見它們的真面目。由於距離太遠再加上宇宙一直處於膨脹狀態,首批星系的光線不再是可見光,而是紅移到紅外光譜。如果想對這些嬰兒星系進行觀測,我們需要一架大型紅外望遠鏡。這也就是為什麼科學家要研製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韋伯望遠鏡並不是一臺測量儀器,不會對大到不可思議的宇宙區域進行測繪。不過,這架望遠鏡能夠為我們描繪130億年前的宇宙肖像,尤其是那些遙遠的早期星系的長相。星系的結構和構成取決於暗物質。無論是暗物質的數量、構成還是聚集方式,都會影響星系的形成。暗物質的特性影響星系的數量、亮度,甚至會影響星系會孕育出怎樣的恆星。不過,暗物質的特性仍是一個未知數。

2017年12月1日,德州休斯敦的詹森航天中心,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合影留念現在,科學家只能通過模擬去了解星系與暗物質之間的關係。這是因為我們尚沒有大量直接的暗物質觀測手段。就像名字暗示的那樣,我們尚未完全清楚暗物質的構成。有時候,我們只能猜測,將這些猜測加入到宇宙演化的電腦模型,以便了解恆星、氣體和塵埃等正常物質如何響應暗物質的影響並最終形成星系。

通過將韋伯望遠鏡觀測到的星系影像和統計數據與一系列電腦模擬進行比較,我們能夠確定哪些情況最為匹配,進而找到準確度最高的暗物質模型。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夠進一步了解宇宙,包括尋找引力的奇異模型和獲得暗物質神秘特性的線索。

2018年3月8日,加州雷東多灘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工作人員從特製的STTARS貨箱運走韋伯望遠鏡的光學部件和科學儀器聽起來簡單直接,但事實並非如此。觀測宇宙是一個極為複雜且難度極高的挑戰,因為宇宙不只存在恆星、星系和暗物質,同時還存在很多幹擾因素。宇宙中存在大量塵埃或者說塵雲。宇宙塵埃由碳、氧和其它物質構成,在星系內、星系周圍和星系之間不停旋轉。換言之,星系際空間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所在,大量塵埃的存在會擾亂光線。

在穿行數十億光年的距離,最終抵達韋伯望遠鏡過程中,遙遠星系的光線會與大量塵埃發生交互。光線會因為塵埃的存在發生散射,強度削弱,同時還會發生紅移。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窺探這些年輕星系的模樣,我們就不得不與一層「薄霧」打交道。只要有塵雲存在,我們就永遠無法獲取早期宇宙的直接影像。

2016年10月14日,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成功完成主鏡的第一個重要測試——曲率中心測試。完成光學測試後,「韋伯」還要接受一系列嚴格的機械測試不過,科學家還可以藉助模擬,研究早期宇宙和首批星系。雖然是模擬,但使用的卻是真實數據。這些數據並非來自於早期宇宙(因為我們尚未獲取早期宇宙的數據),而是來自附近的宇宙區域。對我們所處的局部宇宙星系間塵埃的特性,科學家已經進行了相當詳盡的測繪、觀測和研究。這些數據隨後輸入到早期宇宙的電腦模擬,以儘可能準確預測韋伯望遠鏡可能看到的景象。這就像我們採集周圍薄霧的樣本,而後利用樣本分析得出的數據推測一座遙遠燈塔的模樣。

2017年3月5日,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太空飛行器系統開發與集成設施,技術人員關閉無塵室的電燈,利用高亮手電和特殊紫外燈檢查韋伯望遠鏡,以確定是否遭到汙染一支研究小組公布了一組名為IllustrisTNG的模擬結果。正如名字暗示的那樣,這些模擬極其複雜,不僅涉及暗物質和星系形成,同時還模擬星系放射的光線穿過數十億光年的塵埃,而後進入韋伯等觀測設備的視野。IllustrisTNG模擬的主要目標是預測韋伯望遠鏡可能看到的景象。具體地說,就是在天文學家所說的星系光度函數的觀測中,韋伯望遠鏡能夠得出怎樣的發現。通過研究星系光度函數,科學家能夠推測每個亮度級別的星係數量,即多少明亮星系?多少中等亮度星系和多少暗淡星系?暗物質特性會影響星系光度函數。例如,如果暗物質成塊分布,我們的宇宙將存在更多明亮星系,從而改變光度函數。

IllustrisTNG模擬項目的合成圖像。左側的插入圖展示了星系之間的交互以及恆星光暈的細小結構。右側插入圖展示了兩個大質量中央星系的恆星光線。很明顯,大質量星系的光線「淹沒」恆星光暈的光線但光度函數本身也會受到塵埃影響,因為塵埃改變了所有星系發出的光線。這些模擬是科學家首次嘗試描繪端對端圖景,預測韋伯望遠鏡可能看到的景象或者說有關暗物質和星系形成的潛在觀測發現。IllustrisTNG只是一個開始。這些模擬涉及大量立基於現有觀測數據的猜測和設想。等到韋伯望遠鏡真正服役,科學家將獲取更多數據,從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模擬,進一步窺探宇宙的秘密。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 保羅·蘇特轉自: 漫步宇宙/qqtaikong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星夜中的湍流,一個美妙的巧合!

年輕恆星能夠迅速摧毀類地行星大氣層?

納米材料安全嗎?金納米粒子與中子之間的神秘行為!

相關焦點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帶你走進宇宙黎明
    雖然詹姆斯韋伯望遠鏡被譽為NASA哈勃望遠鏡的繼承者,但其實並非如此。哈勃望遠鏡主要是光學望遠鏡,其捕獲的光的波長的範圍與人眼相近,僅能多觀測到部分的紅外和紫外光線。從根本上說,哈勃望遠鏡就像一顆繞空間軌道運行的巨大的眼球,傳回令人炫目的圖片。如果你的視神經也有類似功能,你也能看到令人驚嘆的圖像。但是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不同。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終於要來了
    根據美國宇航局消息,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成功通過了熱真空測試,距離2021年發射又完成了裡程碑的一步。
  • 造價100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究竟有多牛?
    進入太空的詹姆斯哈勃太空望遠鏡想像圖怎麼樣,像不像一艘宇宙戰艦,有沒有覺得,這造型科技感十足呢?光看外表,好像已經比哈勃要厲害了,那麼它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地球至月亮的距離也才38萬km,韋伯距離地球的距離是哈勃距離地球的2632倍多。由於韋伯是紅外望遠鏡,它需要遠離太陽、地球以致發出熱源的任何宇宙天體,要在接近絕對零度(-273.15度)的-220度環境中工作,這也是他選擇藏在地球背後,這個引力平衡點的原因。因此,在這麼遠的距離,也造成了它不可能像哈勃一樣可以被太空人們進行維修。
  • 來見識下從20億美元超支到100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哈勃望遠鏡自1990年升空以來已經連續工作到了第28個年頭,原本2000年初就會有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來接班卻被忽悠加班了一年又一年,而在這年復一年的過程中,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預算也水漲船高,到現在居然超過了100億美元.....那麼它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居然到了100億美元還在咬牙堅持...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裡程碑預演:成功打開五層遮陽板
    據外媒報導,隨著NASA下一代太空觀測站離發射的又近一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進入軌道後以預期的方式打開其五層的遮陽板。
  • 美國詹姆斯 · 韋伯太空望遠鏡通過關鍵測試,有望在明年 10 月發射
    IT之家10月8日消息  美國 NASA 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現已通過環境測試,NASA 仍計劃明年 10 月部署。此次環境測試主要是評估了該太空望遠鏡能否在發射中倖存下來。▲ 圖源 NASANASA 韋伯項目主管比爾 · 奧克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天文臺環境測試的圓滿完成,這是發射道路上的一個裡程碑。" 環境測試表明,韋伯有能力在火箭升空後倖存下來,測試模擬的是韋伯在距離地球約 100 萬英裡的軌道上最猛烈的震蕩。
  • 即將升空的韋伯太空望遠鏡能看到最早的星系形成過程嗎?
    哈勃望遠鏡已經垂垂老矣,前不久還陀螺儀發生故障,儘管經過NASA的努力現在已經恢復觀測,但未來將處於哈勃最後剩餘壽命的紅利期,用一天少一天了!而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其實提出時間並沒比哈勃發射時間晚多久,但又雙叒叕的延遲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到現在定的發射時間還是將來的2021年.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能證明諾獎得主彭羅斯的循環宇宙理論真假嗎?
    也就是說宇宙將會走向此前最不願意面對的結果:加速膨脹!2021年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發射,也許將揭開宇宙的謎團據NASA最新消息,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已經通過了測試,預計將在2021年10月份發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哈勃最遠能觀測到宇宙誕生後大約4億年形成的星系,而詹姆斯韋伯至少也可以觀測到宇宙誕生後
  • "鴿中之王"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是真的輸不起
    今年4月24日是哈勃望遠鏡升空30周年的日子。為慶祝30周年,從3月26日開始直到4月24日,在NASA網頁輸入你的生日,就可以看到哈勃在某年那一天看到的太空。作為代表20世紀80年代人類太空探測技術最高水平的哈勃望遠鏡,30年內孜孜不倦地工作,為我們展示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奇觀。而作為代表21世紀最高水平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更是被寄予了厚望。但這臺望遠鏡的上天之路實在是太過坎坷,一直被「鴿」,江湖人稱「鴿中之王」。「鴿」得有多厲害呢?
  • 韋伯空間望遠鏡有多強?哈勃之後的最強人類之眼,它會看到什麼!
    這個高科技望遠鏡由多個觀測系統組成,當然,它拍攝到那些高清的宇宙圖像,依靠的主要還是他的光學部分。哈勃望遠鏡採用卡式反射系統,由2.4米的主鏡頭和0.3米的副鏡頭組成,觀測時,天體發出的光線會經由主鏡反射到副鏡,然後再一次反射穿過主鏡的中心孔,在主鏡的焦面上形成圖像。哈勃望遠鏡能夠感受到的最大波長只有1.8微米,能看到30星等的天體。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NASA即將投入使用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則被設計成利用紅外線來觀察宇宙。紅外線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光線,然而它對於觀察隱藏在塵埃中的天體卻非常重要。等到它發射後,它將收集穿過塵埃為人們揭開以前所未有的銀河系中心細節。
  • NA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科學儀器已成功安裝(雙語)
    在堪比外科手術的精度下,二十多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成功的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儀器包裝到瞭望遠鏡上。儀器包是照相機和光譜儀的組合,它將記錄韋伯的巨大金色鏡子採集到的光線。
  • 韋伯望遠鏡從90天的鎖定狀態中醒來了
    在寒冷而真空的房間裡完成了最後一系列的測試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被放置於位於詹森航天中心美國宇航局巨大的空間中。詹姆斯韋伯經常被譽為哈勃望遠鏡的宇宙繼承人。這兩個望遠鏡有著相似的任務,它們在可以探測到的波長範圍上有重疊。但是韋伯的主鏡的大小是哈勃望遠鏡的6倍多。它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工程師們不得不將它設計成由18個獨立單元組成,一旦它到達目的地,它就會展開。
  • 紅外線望遠鏡有什麼神奇的秘密?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如何運轉的
    在2021年,人類將能看到130億年前的世界,與它有關的是一個最昂貴的項目-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比起它的前任,哈勃太空望遠鏡這個老傢伙,它是一個數字紅外線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情況。紅外線望遠鏡有什麼神奇的秘密?
  • 哈勃望遠鏡讓我們看到了多彩的宇宙
    30年前的4月24日美國宇航局成功讓哈勃望遠鏡進入預定軌道,至此人類的宇宙的認知又邁上了一個臺階,在天文史上沒有任何一臺望遠鏡有哈勃如此優秀,除了用於科學研究還能給我們提供美麗的宇宙圖形,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碰撞星系、形成恆星、超新星是哈勃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切。
  • 哈勃下一任繼承者:韋伯空間望遠鏡,開啟人類首次觀測宇宙邊界
    哈勃空間望遠鏡 如果想要觀測嬰兒時期的宇宙模樣,我們就需要一臺大型的太空紅外望遠鏡。因此哈勃空間望遠鏡下一任繼承者,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便誕生了。 那什麼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為什麼會一拖再拖呢?
  • 除了韋伯望遠鏡,未來4大巨型太空望遠鏡
    當這些任務進入太空時,它們將會探測像哈勃、克卜勒、斯皮策和錢德拉這樣任務,但它們的靈敏度和能力會更強。因此將揭示更多關於宇宙和宇宙所擁有的秘密。正如所預期的那樣,在2020年十年研究中所提出任務概念涵蓋了廣泛的科學目標——從觀測遙遠黑洞和早期宇宙,到研究附近恆星周圍的外行星,以及研究太陽系的天體。這些想法經過科學界的徹底審查,有4個被選為值得追求。
  • 太好了,好高興啊: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全鏡部署成功!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在近期的一次測試中,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其主鏡完全部署到與太空中相同的配置中。隨著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2021年發射升空,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們一直在勤奮地檢查這架巨型空間天文臺在被打包運往法屬蓋亞那發射之前將進行的一長串最終測試。
  • 為什麼說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史上最強的太空望遠鏡?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作為新一代的太空望遠鏡,至少又比哈勃太空望遠鏡先進了20-30年,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被稱為史上最強的太空望遠鏡,究竟有多厲害呢?更大更輕哈勃望遠鏡的直徑是4.3米,重量達11.6噸,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重量僅有6.4噸,相當於壓縮了一半的重量,當然造價更是哈勃望遠鏡的3倍。
  • 再了解韋伯望遠鏡一點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英文全稱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常縮寫成JWST,大家也會稱它為韋伯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