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天文界出了一件大事,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了一篇重磅級論文《Apparent evidence for Hawking points in the CMB Sky》(微波輻射中存在霍金點的明顯證據)!也許很多朋友看這標題都有點懵,這說的啥啊?
霍金點是黑洞蒸發後留下的痕跡,彭羅斯認為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上觀測到了霍金點,這是上一個宇宙的超級黑洞蒸發後留在微波背景輻射上的證據,也就是說,彭羅斯拋出了一個震蕩天文界的答案:宇宙未來的結局將是循環宇宙!
到現在為止,宇宙誕生的大爆炸理論在科學界取得共識的比例還是極高的,畢竟現在觀測到的大部分現象都能和大爆炸理論相互印證!但科學界對宇宙未來的命運卻撲朔迷離,因為遺留了太多的謎團需要解決!
宇宙有幾個可能的結局?
儘管愛因斯坦折騰出了引力場公式,而且他也發現宇宙似乎並不是穩恆態的,但他還是沒有勇氣打破這個固有的認識,使得弗裡德曼和勒梅特拔得了頭籌,勒梅特提出了原生原子說,哈勃則在觀測上證明了它,此後的科學家在理論和觀測中分別證明大爆炸的餘暉:微波背景輻射後大爆炸原初物質合成比例,觀測與計算印證都非常精準!所以宇宙必定是動態的!
與宇宙命運相關的幾個參數
弗裡德曼-勒梅特-羅伯遜-沃爾克度規揭示了宇宙可能可能的幾種發展方向,但不太容易理解,好在1967年愛德華·哈裡森這位好人為大家整理了與弗裡德曼度規相關的幾種宇宙可能!一張表格,一目了然!
宇宙的幾種可能
上圖是關乎宇宙命運的空間曲率K和宇宙學常數Λ這兩個參數結合,產生的各個可能的取值,沒有靜態宇宙!但命運卻各不相同,至少我們知道宇宙坍縮的可能性很低,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膨脹的!但這個決定命運的K和Λ如何來確定呢?
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常數H和宇宙質量密度ρ以及普朗克衛星的觀測得到一個臨界密度,和現代宇宙的密度對比,發現兩者幾乎幾乎一致,也就是說宇宙差不多就是平坦的,而且在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上也指向了一點,宇宙可能不是封閉的!
當然到此時仍然有幾種可能,如果宇宙是封閉的,那麼在引力主導下可能會重新回到大坍縮,如果是開放的話,那麼可能會繼續膨脹,最不可能的就是加速膨脹將宇宙撕裂!
但在1998年的大發現則讓科學界有點懵,因為兩個科學團隊都觀測到一個驚人的事實,遙遠的星系正在加速離去,而根據距離計算,宇宙大約在距今45億年前,宇宙膨脹到現代宇宙的73%大小時,傳說中的真空能產生的排斥力佔據了主導,宇宙開始加速膨脹。也就是說宇宙將會走向此前最不願意面對的結果:加速膨脹!
彭羅斯的循環宇宙是啥意思?
其實彭羅斯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這個理論,他並不太認同當前科學界普遍支持的能解釋現代宇宙的暴漲說,這是麻省理工的阿蘭古斯在80年代提出的,而是比較傾向於大坍縮,而且這個坍縮曾經不止一次的發生,宇宙一直處在循環中,而且我們的宇宙也不知道是宇宙的第幾次循環!
霍金在時間簡史中就曾提出平行宇宙的一種可能,就是時間軸上的平行宇宙,時間沒有起點,它一直在發生,宇宙正是沿著這條時間軸反覆爆炸-誕生宇宙-坍縮-再爆炸等,這些宇宙無窮無盡,但並不能相互往來!
霍金在1974年提出黑洞蒸發理論後,彭羅斯將其應用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觀測上,因為黑洞蒸發時間極其久遠,甚至在你能想像出的時間以外,因此上一個宇宙最後消失的就是黑洞,它的蒸發會在下一個宇宙爆炸時的餘暉上留下痕跡!
彭羅斯認為微波背景輻射上留下了數個可能的霍金點,因此這將支持他提出的循環宇宙理論!在獲得諾獎的當天發表了這篇論文是相當有深意的,這個推廣效應相當大,不過可能在科學界獲得支持並不多。
據NASA最新消息,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已經通過了測試,預計將在2021年10月份發射!可能大家已經對這個望遠鏡都快要失去信心了,確實,它無數次跳票,原計劃是在2007年發射代替修修補補仍然在使用的哈勃望遠鏡,而在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提斯號」最後一次任務返回後退出現役,哈勃再也無法維修,已經風雨飄渺!
哈勃的光學結構
哈勃望遠鏡是光學波段的RC結構望遠鏡,而隨著人類對宇宙邊緣認識的提升,迫切需要一種能在金紅外波段的大口徑光學望遠鏡來代替哈勃,因為隨著宇宙的膨脹,更加遙遠的星系輻射的光被紅移到了近紅外波段!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哈勃最遠能觀測到宇宙誕生後大約4億年形成的星系,而詹姆斯韋伯至少也可以觀測到宇宙誕生後2億年時的星系,甚至可能還會更遠,直達大爆炸的餘暉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紅外段!
詹姆斯韋伯的光學數據
哈勃望遠鏡的主鏡大約為2.4米,光學結構為RC,而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口徑則為6.5米,有18面六邊形的主鏡拼接而成的反射望遠鏡,結構簡單但光學素質極高,而且它運行在太陽和地球之間的第二拉格朗日點,此處在地球遠離太陽的方向,地球對觀測幾乎沒有影響,並且還有一個大型遮陽板將保持它的鏡片和四個科學儀器低於50 K(−220 °C;−370 °F),這讓它的CCD可以工作在極其靈敏的狀態下!
普通人(左)、哈勃太空望遠鏡(中)、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右)大小對比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主要任務是調查大爆炸理論的殘餘紅外線證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即觀測今天可見宇宙的初期狀態。
觀測距離的對比
也許它將證明羅傑·彭羅斯循環宇宙的可能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