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已經垂垂老矣,前不久還陀螺儀發生故障,儘管經過NASA的努力現在已經恢復觀測,但未來將處於哈勃最後剩餘壽命的紅利期,用一天少一天了!而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其實提出時間並沒比哈勃發射時間晚多久,但又雙叒叕的延遲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到現在定的發射時間還是將來的2021年.
嬰兒星系GN-Z11,這幾乎就是可見光波段觀測到的極限,大約就是134億光年外!而從射電波段觀測最遠的天體是在136.8億光年外,那麼就從這兩個角度來分析下,詹姆斯韋伯望遠鏡能看觀測到如何的程度呢?
詹姆斯韋伯的主鏡面積超過哈勃望遠鏡的5倍以上,當然看將能看到更遙遠宇宙的細節,而且其每一塊主鏡表面都是鍍金處理,這非常明顯是將詹姆斯韋伯的望遠鏡的觀測波段從可見光向紅外波段傾斜,因為越是遙遠的天體將以更快的速度遠離,由此可見光將會越來越趨向波長比較長的紅外波段!詹姆斯望遠鏡正是打算追上遙遠宇宙膨脹的腳步!
產生紅移的原因,由於光源遠離觀測者波長博拉長到了紅光波段甚至紅外波段!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依然是在可見光波段或者比較短紅外波段觀測,而對於更加遙遠而被拉扯得更長而進入微波波段的光線來說,再大口徑的光學望遠鏡也無能為力了,這已經完全超出了可見光的範圍,因此這臺鍍金的望遠鏡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探索(恆星系)第一縷光的任務必定是射電望遠鏡的天下,而探測大爆炸第一縷光的任務則是落在了引力波天文臺的肩上,因為只有能穿透整個宇宙的原初引力波才能攜帶宇宙大爆炸時代的信息,而如火如荼建設中的引力波空間觀測計劃,則是將這個希望擺在了我們面前!
未來這些一個個環節套串起來將勾勒出我們整個宇宙演化的過程,對於大爆炸模型驗證,以及宇宙的起始與發展與最終走向何方,也許"天琴計劃"將會告訴我們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