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英文全稱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常縮寫成JWST,大家也會稱它為韋伯望遠鏡。先來看看它的最新進展。
最新進展
11月2日,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終於成功完成了對韋伯的大拼接鏡面的第一個重要光學測試——曲率中心測試。接下來,還要模擬發射過程會帶來的強烈幹擾,之後,再重複曲率中心測試,測試看看這樣惡劣的環境會不會影響光學系統的正常工作。他們目前進行的測試靈敏度很高,甚至能檢測出測試間裡人說話對光學系統帶來的幹擾。預計,韋伯將於2018年發射。
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正在對JWST的主鏡進行光學測試
韋伯的主要科學目標
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主要科學目標是研究宇宙中星系、恆星和行星的形成。具體來說,期望能看到早期宇宙形成的第一代星系和恆星;能看清正在形成恆星、行星系統的塵埃分子雲內部。韋伯所關注的光主要是從可見光紅端到中紅外波段,即波長從0.6微米到28.5微米。
與它的前輩——哈勃太空望遠鏡相比
JWST的主鏡由18塊六角形鏡片拼接而成。其總口徑是6.5米,而哈勃的主鏡口徑是2.4米,這表示韋伯的主鏡面積要大上近6倍,這就使得JWST的聚光本領更強。此外,韋伯關注的主要是紅外波段,且靈敏度更高,就是比哈勃還要牛。最後,韋伯的軌道位置離地球更遠,能保持極低的操作溫度、更穩定的指向和更高的觀測效率。
哈勃望遠鏡的藝術想像圖
韋伯望遠鏡的藝術想像圖
將了解到的最令人興奮的事
星系形成的時期目前還是一片盲區,我們無法觀測到星系是何時及如何形成的。
我們已經知道好多大星系中心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可我們並不知道是黑洞造成了星系的誕生,還是星系造成了黑洞的誕生,還是相互影響。
甚至是離我們不遠處的塵埃分子雲,我們也無法高清地看清裡面如果上演恆星、行星誕生記。但是,韋伯將允許我們看清這些。
我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行星系統適宜生命居住,但是韋伯能告訴我們,哪些類地行星上可能有足量水。
我們對暗物質或暗能量的理解其實並不多,但是韋伯將使我們有可能知道更多。
還有更多的驚喜等著我們。
資料來源:
「NASA Completes Webb Telescope Center of Curvature Pre-test」,http://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16/nasa-completes-webb-telescope-center-of-curvature-pre-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