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郭婧婷/北京報導
受疫情影響,本該火熱的民航春運市場遭遇寒冬,為降低旅客感染病毒風險,民航局先後4次發布有關客票退改的通知,截至2月10日,國內外航空公司共辦理免費退票1900多萬張,涉及票面總金額超過200億元。
據民航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民航春運期間累計旅客運輸量3723.5萬人次,比去年春運同期減少38.1%。其中2月11日單日僅運輸15.71萬人次,比去年春運同期大幅減少91.8%。飛機客座率僅40.66%,比去年春運同期減少48.4個百分點,單日旅客量再創本次春運新低。
航班大幅度調減的另一邊,各航空公司紛紛承擔起大量緊急救援人員和物資運輸任務。官方數據顯示,民航系統共保障應急物資運輸航班9875個,運送防控物資1437848件,累計12455.70噸。其中,292個航班向湖北地區運送防控物資358776件,累計2774.24噸。累計運輸人員22630人次,其中運送醫護人員20604人次,接回滯留海外旅客1142名,運輸滯留湖北旅客出境884名。
為共克時艱,我國出臺民航扶持政策,自1月1日起,免徵航空公司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對於執行疫情防控任務飛行的民航企業免收起降費等機場航空性業務收費以及免收航路費等空管收費。這一舉措有效為航司減負,更多扶持政策正在路上。民航局方面承諾,會繼續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對民航企業疫情防控的財政補貼政策,出臺進一步降低民航企業成本負擔措施,支持航企根據需要進行聯合重組、優化運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復工復產
據CADAS提供的數據顯示,隨著春運假期延長及企業陸續復工復產,2月6日~9日,全國執行航班數量小範圍內有所回升,2月9日當天全國執行航班7751架次,次日,執行航班調減至5236架次。
航司航班執行率有所改善,2月1日以來,大新華物流共計停飛6天,2月12日當天,大新華物流飛機執行率恢復到50%。12日,經歷連續兩天停飛後,天驕航空飛機執行率達到100%。
國內無航班機場數量在2月11日這天達到高峰,據CADAS統計,無航班機場數量達到47個,次日迅速回落至16個。國內飛機利用率方面,1月23日,國內飛機利用率為9.03小時/天,此後一路走低,最低至1.03小時/天,在2月6~9日有所回升。
隨著全國的復工復產,航企迎來疫情防控的小考。雲南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自疫情發生以來,平均每天投入5900多名幹部職工堅守防控一線,為防範病毒傳播,推進「一部手機防疫情」。截至2月12日11點30分,雲南機場集團已完成全部16個機場(含蘭坪通用機場)、各一線保障企業公共區域,各機場建設指揮部以及集團各辦公區、食堂等共計207個管控點的部署,並正式啟用,所有人員進出上述區域均需掃碼。
關於雲南省機場基礎建設復工復產情況,上述負責人表示,雲南機場集團正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有序進行。
另一邊,航空公司在積極參與聯防聯控。記者從春秋航空公司獲悉,春秋航空對旅客採取了出發機場、飛行途中、抵達機場三次測溫的工作,飛行途中要求旅客全程佩戴好口罩。航空器在航後將採取深度消毒工作,小桌板、扶手等旅客接觸部位逐一消毒。在特殊時期,機上服務最小化,最大限度減少因接觸而感染的風險。
在做好旅客防護的同時,春秋航空加強對公司員工的保護,要求乘務組、機組飛行前進行測溫,工作中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護。加強一線運行人員,如機組人員、機務維修人員的個人防護工作。制定了運行人員防護指南,配發個人防護用品,完善工作程序。做好機組人員出勤前健康檢查。
天風證券分析師指出,此次疫情影響居民節後出行,儘管考慮到春節後復工旅客出行需求剛性,但客流受疫情衝擊階段性下滑的事實已不可避免。不過疫情衝擊畢竟有限,參考非典疫情,影響或集中在一個季度。居民出行的需求不減,疫情消退後被壓制的出行需求會迅速回流。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定性的公共衛生事件,默認期限是三個月,如果在4月30日之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接下來的五一假期還可期待,但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廣度和速度,使得人們心理恢復期可能會比非典要長。」民航管理學院教授鄒建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鄒建軍認為,現階段經濟受疫情衝擊,未來一段時間,商務和差旅模式可能會發生變化。隨著全國各地延遲開學,可能導致今年民航期待的暑運不會如期而至。
民航發展規劃研究院戰略規劃室主任彭崢撰文分析,若防控及時得力,疫情持續時間較短,疫情高峰出現在2月中旬,3~4月結束,預計1~4月民航運輸旅客累計1.5億人次,同比下降30%。考慮到5月開始恢復性增長,預計全年旅客運輸量6.58億人次。
政策減負
為應對疫情,降低旅客感染病毒風險,民航局先後4次發布有關客票退改的通知。
記者從南航方面獲悉,因疫情發生導致的退改單數量劇增,日退票業務量達到平日的十幾倍。1月24日當天,客服和線下退票渠道的接待量逼近極限,攜程等代理商OTA積壓了十數倍的退票申請。
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國內外航空公司共辦理免費退票1900多萬張,涉及票面總金額超過200億元。
2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支持疫情防控和相關行業企業的財稅金融政策,對運輸防控重點物資和提供公共運輸、生活服務、郵政快遞的收入免徵增值稅。2月6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下發公告,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免徵航空公司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
民航發展基金屬於政府性基金,於2012年4月1日起開始徵收,該基金取代原來對乘客徵收的機場建設費以及對航空公司徵收的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民航發展基金的資金一部分來自航空公司繳納,一部分來自旅客繳納。2019年7月1日起,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降低一半。
民航發展基金航空公司繳納部分收費標準,受航線類別、飛機全重、航班數量等指標影響有所不同。
天風證券分析師姜明指出,免徵增值稅更多的是修復因疫情影響客流降低而受到衝擊的現金流量表。民航發展基金方面,2018年國航、南航、東航、春秋、吉祥的民航發展基金成本分別為23億元、29.4億元、22.35億元、3.31億元、3.44億元,分別佔營業成本的2.0%、2.3%、2.2%、2.8%、2.8%。
談及免徵民航發展基金對航司的影響,春秋航空公司副總裁張武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舉對疫情中的航空公司減稅降費、扶持產業發展帶來積極的意義,將為春秋航空帶來近2億元的減免,有力支持民航企業維持正常生產活動。
張武安透露,民航局還在採取一些積極舉措,比如協調相關方面降低航空煉油出廠價格,降低政府管理的涉企費用標準等。
2月12日,深圳機場集團宣布,對非國有企業、個體工商戶租戶減免2個月(2020年2月1日至3月31日)的物業租金、管理費、停車費等費用,緩解客戶現金流壓力等措施。這意味著,深圳機場集團各項舉措共計減免金額近1.2億元,惠及客戶500餘家。
此次疫情來襲,航空公司遭受較大衝擊。彭崢建議,民航局聯合國家有關部委,從稅費減免、融資貸款、產業投資等方面研究制定民航業過渡性產業政策,低息或免息補充航空公司資金流動性,加強政策的對衝力度。
在彭崢看來,航空公司、機場等參與的應急保障包機,屬於完全公益性運輸,應該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採購相關服務。同時,為控制疫情加速向全國蔓延,民航局宣布免費退票的政策,航空公司因此遭受政策性的虧損,應予以一定的公益性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