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壽命長和尺度小等優點,在微能源、MEMS、醫學、太空和極地深海等極端環境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相對於常規的窄帶半導體核電池(如Si、GaAs等),GaN貝塔伏特效應核電池具有更高的輸出功率和轉換效率優勢,是新一代新型核電池的後起之秀。
蘇州納米所納米加工平臺陸敏副研究員及其團隊使用以藍寶石為襯底的GaN晶片,經過不懈的理論模擬和微加工工藝的摸索,終於成功研製出GaN核電池原型器件。該電池採用30微居的Ni-63同位素作為能量源,開路電壓為0.1V,轉換效率為0.32%,電荷收集效率為29%。該研究工作已被能源領域著名雜誌《能源轉換與管理》(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接受發表,雜誌審稿人認為:這項研究具有原創性,所得到的結果對於低功耗率醫學應用領域(如心臟起搏器驅動電源)和偏遠無人看管惡劣環境微能源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據了解,基於GaN在核電池應用的實驗報導在國際上尚屬首次。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