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池可以為太空飛行器提供動力100年

2020-12-05 MHdaydayup

俄羅斯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持續100年的核電池原型。

該電池使用鎳-63和金剛石二極體的β衰變來實現每克3,300毫瓦時的功率 - 比基於鎳-63同位素的任何其他核電池更多。

常規電池 - 在大多數自動電氣設備中發現的電池 - 需要氧化還原化學反應,其中電子通過電解質從一個電極轉移到另一個電極。

化學電池,也稱為原電池,具有高功率密度(產生的電流的功率與電池的體積之比)。但他們往往會快速空出來; 即使是可充電的也需要在榨汁時更換。

「這可能是危險的,因為在心臟起搏器,或者甚至是不可能的情況下,如果電池供電的太空飛行器,」 根據物理和技術研究所莫斯科(MIPT)。

進入核電池,由Henry Moseley於1913年發明,並於1953年進行現代化改造,當時Paul Rappaport提出使用半導體材料將β衰變的能量轉換成電能。

MIPT指出,貝塔伏特電池相對於原電池的最大優勢在於它們的壽命:不清楚的電池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數十年到數百年的半衰期。

然而,它們的功率密度仍然不如原電池。

到現在。

由超硬和新型碳材料技術研究所(TISNCM)主任兼MIPT納米結構物理和化學主席Vladimir Blank領導,該團隊開發出一種將這種動態增加近10倍的方法。

該原型採用200個鑽石轉換器 - 製造的真正挑戰 - 鑲嵌鎳-63和鎳箔層。研究人員必須開發一種獨特的系統,用於合成薄金剛石板以批量生產。

「從經濟角度來看,這項新技術非常重要,」MIPT說,「因為高質量的金剛石基板非常昂貴,因此通過基板減薄來大規模生產轉換器是不可行的。」

在所有部件就位後,電池用環氧樹脂密封並準備測試。

這不是俄羅斯首個核電池競技場:2016年國立科技大學MISIS的科學家們展示了基於鎳-63的原型貝塔電池。在TISNCM和研究所以及科學工業協會LUCH創建的另一個工作模型在2017年Atomexpo展會上展示。

那麼為什麼國家沒有這種技術致富呢?據MIPT稱,缺乏鎳-63濃縮設施,該組織報告計劃在2020年中期之前以工業規模投產。

這對醫學和空間技術來說是個好消息。

新的核電池可以為心臟起搏器提供動力 - 特別是那些需要更換電池和維修的機器。它還可以為太空飛行器上集成供電系統的自主無線外部傳感器和存儲晶片供電。

布蘭克在一份聲明中說:「到目前為止,結果已經非常顯著了。」 「但我們計劃做更多。

展望未來,研究人員希望提高電壓並增加電池功率輸出「至少三倍。」他們還在努力增強轉換器的表面積,增加每個轉換器的鎳-63原子數。

相關焦點

  • 中國太空飛行器核電池技術與美國技術相差還有多遠
    嫦娥仙子月宮取寶,天問一號火星探路,中國航天接連放大招經歷的高光時刻,但是細心的你注意到一個細節沒有,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安裝了核電池在火星上開了8年仍然精力充沛,其實不止好奇號,曾經的旅行者一號,二號,阿波羅登月飛船,新視野號,最新的毅力號等等,都使用了核電池,反觀中國的「當家花旦」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依然是渾身披掛電池板,是它們不需要核電池,還是技不如人呢?
  • 核電池:魔鬼還是天使?
    1945年8月9日上午11:02分,美軍把一個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了日本長崎。「胖子」的「心臟」部分是由鈽製成的。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製造的核電池也能為人類遨遊太空和身體治療提供幫助。
  • 核電池是什麼_核電池工作原理
    核電池已成功地用作太空飛行器的電源、心臟起搏器電源和一些特殊軍事用途。   09年10月10日,科研人員成功研製出硬幣大小的「核電池」(nuclearbattery),通過同位素的衰變產生電能。該研究成果被刊登在最新一期的《應用物理雜誌》等科學雜誌。   當放射性物質衰變時,能夠釋放出帶電粒子,如果正確利用的話,能夠產生電流。
  • 「核電池」真能續航一萬年?從它的工作原理你可以了解真相
    美國和前蘇聯曾經大量使用核電池為太空飛行器供電,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它「可以使用一萬年」,而是它不受太陽光照的影響,可以維持長時間穩定的電能供應。說起衛星和其它太空飛行器,我們自然會想到太陽能電池,因為太陽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核能電池取得新突破:可續航100年,或將為一切設備提供動力!
    電池的續航時間最多可以達到多久?幾個月?還是一兩年?最近,俄羅斯科學家公布了一款可續航100年、功率是傳統電池10倍的核能電池!該電池由一種由鑽石製成的半導體,即肖特基二極體和一種為其提供燃料的放射性化學物質組成。
  • 「核電池」真能用一萬年?從它的工作原理你可以了解真相
    通過前一節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鈽-238有放射性,它在衰變的過程中產生α粒子,α粒子的動能轉變為熱能,使鈽-238變得炙熱。美國和前蘇聯曾經大量使用核電池為太空飛行器供電,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它「可以使用一萬年」,而是它不受太陽光照的影響,可以維持長時間穩定的電能供應。說起衛星和其它太空飛行器,我們自然會想到太陽能電池,因為太陽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中國院士:鈽-238可做核電池 已在研究
    1945年8月9日上午11:02分,美軍把一個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了日本長崎。「胖子」的「心臟」部分是由鈽製成的。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製造的核電池也能為人類遨遊太空和身體治療提供幫助。
  • 核電池能用多久_核電池的優缺點
    核電池已成功地用作太空飛行器的電源、心臟起搏器電源和一些特殊軍事用途。   2012年8月7日,美國好奇號火星車抵達火星,核電池壽命可達14年。核電池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放出載能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線)並將其能量轉換為電能的裝置。按提供的電壓的高低,核電池可分為高壓型(幾百至幾千V)和低壓型(幾十mV—1V 左右)兩類按能量轉換機制,它可分為直接轉換式和間接轉換式。
  • 核電池:魔鬼還是天使? 國內尚在探索優化階段
    1945年8月9日上午11:02分,美軍把一個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了日本長崎。「胖子」的「心臟」部分是由鈽製成的。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製造的核電池也能為人類遨遊太空和身體治療提供幫助。
  • 科學家研製出基於鎳-63的大容量核電池 續航可超百年
    為了實現「數十年換一次電池」的目標,科學家開始將目光放到新式核電池的開發上,只是當前原型裝置的能量密度偏低,距離實用還有一段距離。 好消息是,俄羅斯研究人員,剛剛開發出了一種基於鎳-63的新型核電池設計,其具有比普通市售電池更高的能量密度。
  • 核電池可用20年,手機能用核電池嗎?
    鈽238的半衰期是87.74年,所以理論上「旅行者1號」可以孤獨地飛行上百年。鈽238在衰變過程中會放出阿爾法粒子,同時釋放大量的熱能。「旅行者1號」藉助熱電效應將鈽238衰變產生的2400瓦的熱能轉化成160瓦的電能,為長途飛行提供持續、穩定的動力。假如核素鈽238對人類的健康無害,那這個世界該多麼美好。
  • 核能的微型利用:好奇號上核電池能持續供電14年
    當NASA工作人員為「好奇」號擊掌歡呼,解說員介紹核電池動力系統時,中國人自然也會好奇,我們難道只有大型核電站和核潛艇嗎?  2012年8月6日這天,一塊重45公斤、60釐米見方的電池引起了全世界核電界的關注。
  • 【科普】核電池與核電站有什麼區別?
    而鈽238的半衰期為87.74年,衰變時釋放阿爾法粒子,同時放出大量熱,這使得即使它的量很少,鈽238在某些條件下也能自燃。        1千克鈽238的熱功率相當於一個570瓦功率的電爐,且持續時間以數十年計,從不間斷。        好奇號上採用的核電池,也是利用鈽-238,在任務初期可以在任何狀況下穩定地提供大約125瓦的功率輸出,而14年後功率還可以保持在100瓦左右。
  • 玉兔二號扛住零下180度再次甦醒,國產核電池立功
    答案就是國產核電池。核電池是一種核動力裝置,裡面裝有自然衰變的放射性元素,不但兼顧放熱的功效,而且還具有發電的功效。人們登陸在月球上的探測器大多數都採用這種方式抵抗寒冷的月夜。不過,這次玉兔二號搭載的國產核電池雖說是我國自研的,但是還必須要感謝一個國家,那就是俄羅斯。使他們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原子能技術支持。
  • 嫦娥三號的核電池:動力持久不怕凍還可取暖
    12月2日,承載國人探月夢想的嫦娥三號順利升空,並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了中國首個太空飛行器在地球外天體著陸的大幕。按照計劃,嫦娥三號將在12月6日進入高度為100公裡的近月軌道,並在發射13天後在月球上實施軟著陸,而首次登月的「玉兔」月球車將完成月球探測、考察、收集和分析樣品等複雜任務。在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下,中國在宇宙探索的路上開始「加速度」。
  • 核電池與核電站有什麼區別?
    按照NASA的說法,旅行者1號已經離開太陽系,信號雖然以光速傳播,但從旅行者1號上傳到地球也需要18個半小時,即使如此,它也還在不斷地為人類送來太陽系邊緣的信息,這種狀態將持續到2025年,直到它上面的核電池不再工作。從1977到2025年,這期間足足48年,接近半個世紀,如此漫長的工作時間,除了核電池,還有什麼電池能代替它呢?目前沒有。
  • 國內核電池技術仍需努力,天問一號火星車只用太陽能電池供電
    什麼是核電池?簡單來說,核電池就是利用核能轉化為電能,一般使用在心臟起搏器、太空飛行器當中。核電池又被稱為放射性同位素發電裝置,分為很多不同的種類,其中用於太空飛行器的是溫差式核電池,利用核衰變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能,供給太空飛行器使用,能夠保證太空飛行器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下持續工作。
  • 核電池發展歷程_核電池發展趨勢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採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來主要有鍶-90(Sr-90,半衰期為28年)、鈽-238(Pu-238,半衰期 89.6年)、釙-210(Po-210半衰期為138.4天)等長半衰期的同位素。將它製成圓柱形電池。燃料放在電池中心,周圍用熱電元件包覆,放射性同位素髮射高能量的α射線,在熱電元件中將熱量轉化成電流。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的核心是換能器。
  • 核電池,一切電池的終極形態。其實很早就入役為人類服務了
    目前人類使用的核電池即是核衰變電池。也是初代核電池。未來科技發展,二代核電池也將和電影「終極者」T800引爆的核電池,「鋼鐵俠」胸口的核聚變電池一樣,成為一個微型核反應堆,為使用者提供著巨大而源源不絕的能量。放射性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會持續不斷的放出具有熱能的射線。利用半導體換能器將熱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即為核電池。以原子自然衰變釋放的能量為動力。
  • 為什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不像NASA好奇號那樣採用核電池?
    上圖為好奇號火星車。我國的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就使用了中俄聯合研製的核電池,這也是我國的太空飛行器首次使用核電池。老美的技術比較先進,在1961年就為人造衛星用上核電池了。而發射於1977年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也使用了核電池,所以能夠持續工作幾十年,預計到2025年才會失去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