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超低溫說不!玉兔二號扛住零下180度再次甦醒,國產核電池立功

2020-11-29 迷彩虎

時間過得非常快,不知不覺玉兔二號已經在月球上待了許久。這不,先前扛住160度的高溫成功甦醒了一次的玉兔二號,緊接著成功挫敗零下180度的超低溫,再次甦醒。並沒有犯玉兔號此前因為超低溫所犯的錯誤。即將開始新的科研任務,並且駛向遠方。

相信小夥伴都清楚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層,簡直跟真空環境差不多。白天非常炎熱溫度高達160度,黑夜異常寒冷,溫度驟降到零下180度,對於玉兔二號的電子設備是一種考驗。同時因為月夜沒有光線,玉兔二號的太陽能電池板是無法發電的。那麼在異常寒冷的夜晚,玉兔二號是如何度過300多小時的呢?答案就是國產核電池。

核電池是一種核動力裝置,裡面裝有自然衰變的放射性元素,不但兼顧放熱的功效,而且還具有發電的功效。人們登陸在月球上的探測器大多數都採用這種方式抵抗寒冷的月夜。不過,這次玉兔二號搭載的國產核電池雖說是我國自研的,但是還必須要感謝一個國家,那就是俄羅斯。使他們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原子能技術支持。

俄羅斯一直原子能領域的佼佼者,就連科技實力非常強悍的美國,在這一領域也得對俄羅斯俯首稱臣,不得不讚嘆俄羅斯的原子能技術真厲害。由於俄羅斯經濟不咋給力,很多科研項目都沒有資金繼續研究,他們只好尋求經濟實力雄厚的合作對象一起研製。甚至積極向外國出售一些產品或者技術來換取資金。正式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積極與我們開展相關合作,畢竟有個扛把子的帶著,自己進步速度也比較快。

我國在核電池領域研製相對美俄來說比較晚,但是我們也有後發優勢,畢竟有國家願意給我們提供技術支持,我們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次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上面搭載的就是國產核電池。這就是對中國核電池最好的證明。

其實,核電池不僅應用在登月太空飛行器上面,還應用在一些遠離太陽的太空飛行器。由於距離太陽越來越遠,一旦太空飛行器採用太陽能電池板,那麼接收到的太陽能就會越來越少,肯定會影響太空飛行器的工作進度。所以人們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加裝核電池在這些太空飛行器上,使其不但有足夠的動力繼續飛行,同時還能兼顧保溫的效果,避免超低溫導致太空飛行器受損。

現在我國的核電池技術已經可以比肩世界一流水平,國產核電池運用在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身上,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將會在我國航天領域大展拳腳,助力我國航天事業不斷進步。

相關焦點

  • 玉兔二號第23次成功喚醒!扛住零下180度超低溫全靠這小箱子
    玉兔二號能夠在月面完成近2年的運行,與一整套溫度控制系統有關,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這個箱子,讓月球車扛住零下180度超低溫。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704期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正在月球背面進行考察任務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在10月10日成功喚醒,這是玉兔二號的第23個月晝,著陸器則在10月11日被喚醒,兩個系統目前運行正常。
  • 月球黑暗來臨,溫度下降到零下180度,玉兔二號掏出一個暖手寶
    據1月14日的月球玉兔二號官微動態,月球黑夜來臨,當地的溫度降低到零下180度,玉兔和四姐要進行"休眠"了,為抵禦嚴寒玉兔二號可就厲害了掏出了個"暖手寶"。在探月工程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績時,卻迎來了黑夜的到來,黑夜降臨月球氣溫驟降,在登月所在地溫度最低會降到零下180攝氏度,而且月球黑夜沒有陽光,就無法給太陽能帆板供電了,如此一來我們的玉兔二號和嫦娥四姐就要進入暫時性的"休眠",不過為了防止低溫凍壞了設備儀器,玉兔二號將收起太陽能電池板,停在一個向陽坡,並頭朝南偏東,為了清晨第一縷陽光能照在玉兔二號上。
  • 玉兔二號使用核電池? 俄羅斯獻上關鍵技術, 中國: 這才是兄弟
    據俄衛星通訊社報導聲稱,中國嫦娥四號成功降落月球背面,成為了全球唯一一個國家,隨後玉兔二號探測車打開艙門,對月球表面成分進行收集,這其中包含了不少國家的技術,比如沙特高清相機、德國探測儀等,但唯獨這一鄰國貢獻最大,結果卻低調不敢邀功,他就是俄羅斯。那麼,俄羅斯此次在中國嫦娥探月計劃中,貢獻了什麼力量?
  • 天問一號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
    天問一號巡視器有4個「大翅膀」,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這是在火星上行駛的生存之道。天問一號在7月23日中午時分已經成功發射,目前已經進入軌道奔向火星。由於本次發射採用了長徵5號遙4火箭,能夠將6噸的載荷送入霍曼地火轉移軌道,天問一號總質量為5噸多,直奔火星也是輕輕鬆鬆。
  • 在沒有太陽能的月夜,玉兔二號是怎樣熬過零下180度低溫的?
    玉兔二號來說,情況則完全不同。每當黑暗的月夜來臨,月球背面的溫度可能會下降至零下180度。在這麼低的溫度環境中,玉兔二號很多零件會損壞,所以必須得想辦法為其保暖。科學家想到的辦法就是利用同位素溫差電池為玉兔二號供電取暖。同位素溫差電池簡稱RTG。RTG最早成功的案例是安裝在探索外太陽系的「旅行者號」上。
  • 玉兔二號踩出一小步,挑戰340度溫差,馬斯克蹭流量贊嫦娥四號
    嫦娥四號溜達26天終於在1月3日成功登陸月球的馮卡門撞擊坑,由中國人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壯舉。登陸成功的嫦娥四號馬不停蹄的給大家傳回了第一張月背照片,隨後並進行了兩器分離,玉兔二號成功在月背踩出了第一步,搶先探索這一未知區域。
  • 嫦娥四號醒了,如何在月背中度過14天月夜?俄核電池幫了大忙
    然而嫦娥四號的月背探險之旅,遠不只是登上月背這麼簡單,在月背上,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將完成一系列的月表巡視與探測工作,而在1月5日到1月10日期間,玉兔二號面對在月球上的第一個正午,為避免被190攝氏度的高溫燙壞,玉兔二號開啟了午休模式,而我們的嫦娥四號卻沒閒著。
  • 美國毅力號將攜帶核電池前往火星,中國天問一號為什麼不用?
    中國的火星車為什麼不像「毅力號」一樣,採用核電池?核電池主要的應用場景是深空探測,比如美國70年代發射的旅行者號。,表面溫度可達到近600度。有心的網友可能了解,中國玉兔二號月球車上,也安裝了同位素電池。這其中有一個特殊情況。因為月球自傳一周達到了28天,相當於一半的時間,即14天左右,玉兔二號將處於黑暗中,此時月表溫度最低可達零下180度。
  • 嫦娥四號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 玉兔二號行駛距離破玉兔一號紀錄
    據央視新聞報導,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打破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的行駛距離記錄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第二月晝期間,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工作穩定,能量平衡,數據傳收正常。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再次進行成像,獲得了著陸器彩色全景圖(如圖)。(千龍網綜合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CNSA)獲悉: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
  • 中國嫦娥四號再次甦醒,玉兔二號正式開始復工
    「玉兔二號」巡視器開始了漫長的西北之旅。綠線表示「玉兔二號」從著陸地點出發的路線。黃線表示新的行進計劃。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已經開始了第16個月球日的工作,而「玉兔二號」探測器也開始了尋找新區域的旅程。儘管在月球表面的惡劣條件下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但「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以及它們的科學有效載荷始終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 世上最扛凍的4種動物:尤其是第一種,零下一百多度都能扛得住
    世上最扛凍的4種動物,第一種:北極鴨。北極鴨是長期生活在北極地區的一種鴨子,羽毛為黑白兩色,羽毛下有一層細毛絨,像毛毯一樣裹在身上,很能扛凍,零下一百多度都能扛得住。根據挪威科學家的測試,北極鴨能受住零下110度的考驗,是世界最扛凍的動物。世上最扛凍的4種動物,第二種:海豹。
  • 月球車玉兔再次甦醒 已超長服役7個月
  • 「玉兔二號」順利月背行走,誰在指路?
    中國氣象報記者 唐淼  隨著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監視相機的移動,玉兔二號巡視器(月球車)走上月背的影像圖被順利傳回地面。1月3日夜裡,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順利分離,玉兔二號巡視器駛抵月球表面,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和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在複雜的月球表面,月兔二號如何順利向前?這要歸功於運行管理分系統(簡稱OMS),該系統由北京華雲星地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
  • 玉兔二號的祝福
    剛剛,月球車「玉兔二號」在官方微博上送出中秋祝福。還畫了一張「玉兔二號」和「玉兔號」「兩隻兔」在這塊月亮上蹦躂的圖。 據了解,「玉兔二號」是「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攜帶的巡視器,兩者在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後成功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任務。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65萬網友力薦「玉兔」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叫什麼名字?在26日發布會上,今天終於有了答案。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
  • 「玉兔號」月球車
    「玉兔號」月球車中國玉兔號,中國首輛月球車的官方名稱,2013年11月26日上午9時,國防科工局新聞發布會宣布,肩負「落月」重擔的「嫦娥三號」任務,運載火箭和探測器已轉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定名為「玉兔號」。
  • 玉兔快醒醒!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腳印,小憩五天胸口國旗依舊閃耀
    終於,在2019年的1月3號這一天,嫦娥四號輕輕一躍,在月球背面進行了軟著陸,接著在嫦娥四號登上月球背面的當天,著陸器與巡視器按計劃分離,而這個分離的巡視器,在網友的一眾票選下,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叫玉兔二號。玉兔二號從嫦娥四號之上「下車」之後,在月球背面首次留下了一長串腳印,央視新聞更是贊其為「六輪全驅、超強越野」。
  • 玉兔二號再次傳回好消息,這一次就連NASA也眼紅了
    在對月球探索的這一工程領域中,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也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然而現在玉兔號又帶來了好消息,它又成功地度過了一個月夜,成為目前世界上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探測器。這也讓一些西方國家坐不住了,例如NASA。此前,美國宇航局懇請中國的探月數據用於科學研究,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NASA剛得到玉兔號帶回的數據時,就突然變臉了。
  • 玉兔號再次自主喚醒 網友請求幫忙尋找失聯客機
    新華社發 網友大綿羊作  親愛的「玉兔」,地球最近不快樂  超期服役的月球車「玉兔」號再次自主喚醒,數萬網友圍觀官微傾訴求治癒  「別戳了……已經起來啦! 胡蘿蔔派還有嗎?」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沉睡了近20天的月球車「玉兔」號再次自主喚醒,其「賣得一手好萌」的官微一發出這條微博,立馬被戳了近2萬個「贊」。
  • 「玉兔二號」繼續在月背創造奇蹟,印網友酸評:月亮將是中國的!
    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 在地球上,中國人民抗擊新冠疫苗疫情已經取得了突出成就,而在月球背面上遙相呼應的是,中國的「嫦娥」攜手「玉兔二號」,正在進一步揭開月球背面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