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非常快,不知不覺玉兔二號已經在月球上待了許久。這不,先前扛住160度的高溫成功甦醒了一次的玉兔二號,緊接著成功挫敗零下180度的超低溫,再次甦醒。並沒有犯玉兔號此前因為超低溫所犯的錯誤。即將開始新的科研任務,並且駛向遠方。
相信小夥伴都清楚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層,簡直跟真空環境差不多。白天非常炎熱溫度高達160度,黑夜異常寒冷,溫度驟降到零下180度,對於玉兔二號的電子設備是一種考驗。同時因為月夜沒有光線,玉兔二號的太陽能電池板是無法發電的。那麼在異常寒冷的夜晚,玉兔二號是如何度過300多小時的呢?答案就是國產核電池。
核電池是一種核動力裝置,裡面裝有自然衰變的放射性元素,不但兼顧放熱的功效,而且還具有發電的功效。人們登陸在月球上的探測器大多數都採用這種方式抵抗寒冷的月夜。不過,這次玉兔二號搭載的國產核電池雖說是我國自研的,但是還必須要感謝一個國家,那就是俄羅斯。使他們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原子能技術支持。
俄羅斯一直原子能領域的佼佼者,就連科技實力非常強悍的美國,在這一領域也得對俄羅斯俯首稱臣,不得不讚嘆俄羅斯的原子能技術真厲害。由於俄羅斯經濟不咋給力,很多科研項目都沒有資金繼續研究,他們只好尋求經濟實力雄厚的合作對象一起研製。甚至積極向外國出售一些產品或者技術來換取資金。正式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積極與我們開展相關合作,畢竟有個扛把子的帶著,自己進步速度也比較快。
我國在核電池領域研製相對美俄來說比較晚,但是我們也有後發優勢,畢竟有國家願意給我們提供技術支持,我們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次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上面搭載的就是國產核電池。這就是對中國核電池最好的證明。
其實,核電池不僅應用在登月太空飛行器上面,還應用在一些遠離太陽的太空飛行器。由於距離太陽越來越遠,一旦太空飛行器採用太陽能電池板,那麼接收到的太陽能就會越來越少,肯定會影響太空飛行器的工作進度。所以人們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加裝核電池在這些太空飛行器上,使其不但有足夠的動力繼續飛行,同時還能兼顧保溫的效果,避免超低溫導致太空飛行器受損。
現在我國的核電池技術已經可以比肩世界一流水平,國產核電池運用在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身上,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將會在我國航天領域大展拳腳,助力我國航天事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