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

2020-07-24 太空伊卡洛斯

天問一號已經升空,開啟了中國探索太陽系行星的大門,本文將解釋我們探索太陽系的關鍵技術之一:砷化鎵深空電源,如何在天問一號上使用。天問一號巡視器有4個「大翅膀」,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這是在火星上行駛的生存之道。

天問一號在7月23日中午時分已經成功發射,目前已經進入軌道奔向火星。由於本次發射採用了長徵5號遙4火箭,能夠將6噸的載荷送入霍曼地火轉移軌道,天問一號總質量為5噸多,直奔火星也是輕輕鬆鬆。話說5噸的質量對於一個軌道器和著陸器而言已經是相當飽和了,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大約在1噸左右,連同著陸裝置「天空起重機」的質量也不超過5噸,可以說中美的火星探測在火箭硬體條件上已經並駕齊驅。

從火星車本身看,天問一號巡視器質量為240公斤,美國宇航局在2003年發射的機遇號火星車為185公斤,從質量上已經全面超過機遇號,換個角度看,中國第一次開啟火星探測任務就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一次任務實現了繞、落、巡三步走,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人類在火星探測方面的第一次。

天問一號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

圖註:長徵5號遙4火箭升空,開啟了中國第一次探索火星的歷程

天問一號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

圖註:巡視器上4片電池板非常醒目,比嫦娥4號的還多2個

天問一號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

圖註:嫦娥4號上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巡視器基本情況

本文重點說說天問一號的巡視器,這是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巡視器上主要搭載了6臺科學儀器,從名字和性能角度解讀是這樣的:第一臺一起為勘察相機,可以拍攝火星車周圍的行駛環境,對態勢進行感知,制定行駛路線;第二臺為多光譜相機,成像範圍更大,能夠拍攝全景圖像;第三臺儀器為次表層探測雷達,主要對火星表面下方的巖層進行探測,屬於淺層地質勘測範圍、第四臺儀器為表面成分探測儀,主要分析火星巖石的表面成分;第五臺儀器為磁場儀,對火星磁場進行探測,因為火星磁場極為微弱,這是一個研究重點,與火星失去宜居環境息息相關;第六臺儀器為大氣環境探測儀,對火星車周圍大氣、氣象進行探測,判斷火星天氣。這6個載荷全部依靠火星車上的4個大翅膀提供電力,這就是我國目前全面掌握的三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和蓄電池技術。

天問一號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

圖註:著陸器採用變節流發動機反衝降落,四個緩衝支架

天問一號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

圖註:巡視器在著陸器上的示意圖,此刻三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板還沒打開,著陸為緩衝支架設計

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

與嫦娥4號相比,天問一號巡視器有4個大翅膀,多了2個,這說明天問一號巡視器對電力的要求更高了。有了嫦娥3號和4號的經驗積累,我國在深空電源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與嫦娥4號所不同的是,天問一號巡視器的三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側重點不同,火星表面環境比月球表面要緩和很多,從溫度角度分析,火星表面最高溫度可達到30攝氏度,這也是為什麼火星表面有季節性液態水的緣故。一般情況下,火星表面溫度為零下5攝氏度至10攝氏度,到了夜晚可降低到零下110攝氏度,別看火星是一顆最像地球的類地行星,其實火星表面的情況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

但這樣的環境對於嫦娥3號和4號而言,已經算是非常緩和的了。月面溫度變化較大,白天可達到127攝氏度,晚上可降低到零下183攝氏度,因此不論是在火星上還是月球上,砷化鎵太陽能電池都需要扛住零下110攝氏度以上超低溫。我們有了嫦娥3號和4號的經驗,對付火星環境就沒有難度了。火星表面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沙塵暴。火星有稀薄大氣層,沙塵暴一旦發作起來,可降低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機遇號火星車在2018年就遇到沙塵暴,多次差點終結任務。結合嫦娥3號和4號的技術積累,天問一號巡視器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性能可在25攝氏度環境中提供30%左右的輸出效率,同時採用電除塵技術,讓火星塵埃離開電池板表面。

天問一號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

圖註:巡視器從著陸器上行駛下來的動畫模擬,可以看出電池板全部打開的情況下才行駛出來,巡視器為6輪設計

砷化鎵電池居於世界先進水平

三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陣列長期以來被美國禁運,也激發了我們工程人員獨立自主研發,在此之前的神舟早期任務中,太空飛行器上使用的是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板。多晶矽技術也是目前光伏發電的基礎技術,但是轉換效率並沒有砷化鎵電池高。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嫦娥3號和4號、北鬥導航衛星都採用此類太陽能電池板。砷化鎵電池屬於太陽能光伏發電,我們常說的矽晶電池分為單晶矽和多晶矽,矽晶電池在全球角度看,佔據9成以上的市場,轉換率普遍在20%左右。砷化鎵電池比較先進,是目前第三代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實驗室內已經實現了50%的轉換率,未來還會進一步提高,生產型轉換率維持在30%左右。

從火星軌道的角度看,火星距離太陽約為1.5個天文單位,比地球更遠離太陽0.7億公裡。因此光照強度在抵達火星時比地球低了一半,從數據上看,地球軌道的平均光照強度為1353瓦每平方米,由於火星軌道比地球遠了0.7億公裡,這個數據下降到590瓦每平方米,下降幅度是非常大的。如果火星進入冬季,那麼距離太陽就更遠了,平均光照強度還會進一步下降到每平方400瓦左右。美國機遇號火星車使用了將近500片小型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在常溫下輸出功率為460瓦,轉換率不到30%。從性能上看,砷化鎵太陽能電池並非最理想的電源模式,但卻是目前最經濟的電源。美國在洞察號火星著陸器上也使用了太陽能電池,並沒有使用核電池,畢竟後者一次性的投入更大,造價昂貴。

天問一號4個「大翅膀」暗藏玄機:能扛住零下110攝氏度超低溫

圖註:火星軌道示意圖,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至少要飛5500萬公裡,時間長達7個月左右

美國宇航局在使用機遇號和勇氣號是,也發現多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存在功率下降的問題,但使用數年問題不大,也基本達到了科研要求。天問一號巡視器上的三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只要能清除火星上的沙塵暴附著顆粒,就能實現長久運行。接下來,基於嫦娥4號使用的鈽-238核電池的研發經驗,我國將製造出適合火星表面使用的核電池,在可預計的未來,中國製造的核動力火星車將出現在火星表面,這個時間不會太遠。

相關焦點

  • 扛住零下180度超低溫全靠這小箱子
    玉兔二號能夠在月面完成近2年的運行,與一整套溫度控制系統有關,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這個箱子,讓月球車扛住零下180度超低溫。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704期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正在月球背面進行考察任務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在10月10日成功喚醒,這是玉兔二號的第23個月晝,著陸器則在10月11日被喚醒,兩個系統目前運行正常。
  • 世上最扛凍的4種動物:尤其是第一種,零下一百多度都能扛得住
    世上最扛凍的4種動物,第一種:北極鴨。北極鴨是長期生活在北極地區的一種鴨子,羽毛為黑白兩色,羽毛下有一層細毛絨,像毛毯一樣裹在身上,很能扛凍,零下一百多度都能扛得住。根據挪威科學家的測試,北極鴨能受住零下110度的考驗,是世界最扛凍的動物。世上最扛凍的4種動物,第二種:海豹。
  • 對超低溫說不!玉兔二號扛住零下180度再次甦醒,國產核電池立功
    這不,先前扛住160度的高溫成功甦醒了一次的玉兔二號,緊接著成功挫敗零下180度的超低溫,再次甦醒。並沒有犯玉兔號此前因為超低溫所犯的錯誤。即將開始新的科研任務,並且駛向遠方。相信小夥伴都清楚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層,簡直跟真空環境差不多。白天非常炎熱溫度高達160度,黑夜異常寒冷,溫度驟降到零下180度,對於玉兔二號的電子設備是一種考驗。
  • 最前線 | 中國正式向火星「發問」,「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飛行2000多秒後,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的名字來源於屈原長詩《天問》。向天發問,想要表達的是中華民族對真理、真知的追求,和探索太空的決心。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
    中國於7月23日發射「天問一號」,與此同時,7月19日阿聯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7月30日美國火星探測器「毅力號」也升空。為什麼各國火星探測器都集中在7月發射?  地球和火星離得很近,但是彼此間的距離卻是在不斷變化的——最遠為4億公裡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長這樣在成功著陸之後,「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將進行「拍照留念」、探測物質和元素、探測環境和偵測火星淺層地質結構該火星機器人還裝有4個「大翅膀」,這正是
  • 「天問一號」走向深空探測是中國智慧的翅膀
    「天問一號」走向深空探測是中國智慧的翅膀時間:2020-10-11 23:31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0月9日,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努力下,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美國好奇號傳回的火星景觀大家也看到了,火星表面到處都是乾旱的荒漠,不存在任何生命,歐航局火星快車探測數據顯示,火星空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的1%,因此保溫效果很不理想,就算在陽光明媚的白天,火星表面溫度都處在零下幾十攝氏度。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美國好奇號傳回的火星景觀大家也看到了,火星表面到處都是乾旱的荒漠,不存在任何生命,歐航局火星快車探測數據顯示,火星空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的1%,因此保溫效果很不理想,就算在陽光明媚的白天,火星表面溫度都處在零下幾十攝氏度。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美國好奇號傳回的火星景觀大家也看到了,火星表面到處都是乾旱的荒漠,不存在任何生命,歐航局火星快車探測數據顯示,火星空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的1%,因此保溫效果很不理想,就算在陽光明媚的白天,火星表面溫度都處在零下幾十攝氏度。
  • 科學驛站——「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今年7月23日,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漫漫長路,它將經歷4億公裡的旅途,去探究那顆紅色星球的秘密。中國的「天問一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探尋火星的道路有多艱難。
  • 我國天問一號是否「暗藏使命」?探索一處藏在火星上的「大秘密」
    嫦娥五號登月舉世矚目,但我們不要忘記,在地球通往火星的航道上,還有一位承載著人類希望的旅行者正在孤獨前行——天問一號。此湖泊位於火星南極冰層下約1.5公裡處,氣溫大約在零下68攝氏度左右,由於水中含有大量鹽分,所以這些液態水不會在低溫下結冰。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行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任務)將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實現針對火星的「繞」「著」「巡」三合一壯舉。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程,「天問一號」發射
    地球表面溫度為最低零下89.2攝氏度,最高58.6攝氏度。火星的溫度則是零下133—零上27攝氏度。四季——與地球相似,火星上也有著四季更替。如果在火星上過日子的話,時間跟地球差不多,火星的一天是24小時39分35秒。地貌——這顆「荒漠行星」也分布著高原、平原、峽谷和環形火山,南北極也有冰蓋。
  • 「天問一號」升空 這些「硬核」知識講給孩子聽
    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的「天問」一詞,出自我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所著《楚辭》中的同名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則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天問一號」要問什麼?
  • 你所不知的「天問一號」
    火星是太陽系內與地球環境最接近的行星,類似地球的晝夜交替與季節變化,有稀薄的大氣層,氣壓為地球的1%,局部最高溫度甚至可達35攝氏度,當然平均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只有零下63攝氏度。此外,還封存有大量冷凍狀態的水。因此,在未來,火星幾乎是太陽系內唯一存在移民可能性的行星。另外,火星還可能存在像微生物這種低等生命的可能性。這也是世界各國熱衷探索火星的重要原因。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奧媒: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正式開啟了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圖為天問一號探測器。(圖片來源:中新社)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成功離不開多國的合作。奧地利航天局參與了火星軌道器上的磁力計測試。同時,飛行儀表的校準工作也是奧地利航天局來完成的。根據格拉茨太空研究所(IWF)的沃納·麥格尼斯表示,火星探測器上的傳感器需要承受很大的溫度差。
  • 「天問一號」升空,這些「硬核」知識講給孩子聽
    △「天問一號」長這樣↑↑↑為什麼取名叫「天問」?為去火星,「天問一號」有多拼?為了揭開火星的神秘面紗,「天問一號」真的拼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分為環繞器與著陸巡視器兩部分,其中著陸巡視器又由進入艙和火星車組成。它的總重量接近5噸,是目前我國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測器。
  • 氣溫低於-10度,8種花能「扛住凍「,長得活靈活現
    氣溫低於-10度,8種花能「扛住凍」,長得活靈活現大家應該都已經深刻的感受到了今年的氣溫非常低家裡養花的時候油濺盆載放在窗戶邊上或者陽臺已經出現了凍傷的現象所以家裡養花大家一定要注意發揮的實際狀態今年冬天最好都搬到溫暖的室內今天給大家分享,有8種花卉,它們非常的耐凍
  • 天問一號此去火星還要4億多公裡,前方道路有多「崎嶇」?
    天問一號著陸器(概念圖)|中國航天作者 | 林文杰責編 | 高佩雯天問一號在7月23日發射升空之後,全民歡欣鼓舞。不過,此去火星還有4億多公裡。據預計,天問一號還要再飛將近7個月,明年才能到達火星。據悉,當時曼加裡安火星探測器在地球軌道上進行了4次變軌,才達成目標。天問一號有長徵五號助力,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一經發射就直接進入了轉移軌道,大大縮短了任務時間。——希望號和毅力號同樣使用大推力火箭,直接進入轉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