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毅力號將攜帶核電池前往火星,中國天問一號為什麼不用?

2020-11-21 科技圖說

中國的火星車為什麼不像「毅力號」一樣,採用核電池?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初探火星,暫無必要

旅行者號

核電池主要的應用場景是深空探測,比如美國70年代發射的旅行者號。

在遠離太陽的深空環境中,探測器能獲得的太陽光照強度十分有限,依靠太陽能板發電不太可能。

核電源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核電池不受極冷極熱的溫度影響,不被宇宙射線幹擾,在環境惡劣的太空中,是目前最理想的能量源。

迄今為止出現的各種深空探測器中,使用比較廣泛的就是鈽-238同位素溫差電池。

這種電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鈽-238這種核燃料發生衰變時釋放的熱能

通常會在鈽-238外層裹上熱電偶。

熱電偶的特性就是只要內外兩面存在溫度差,就會產生電能

美國毅力號攜帶的同位素溫差電池

同位素溫差電池工作時,核心的鈽-238不停地發生衰變,鈽金屬會呈現出類似蜂窩煤一樣的熾熱紅色,表面溫度可達到近600度。

此時,包裹的熱電偶內側是具有高溫的鈽-238金屬塊,內外溫差實現了熱電轉換。

當然,這裡只是簡單介紹原理,實際實現技術非常複雜。

鈽-238產地主要在俄羅斯,價格不菲,導致同位素電池的性價比,不如太陽能電池高。

因此,在近地軌道的太空飛行器中,主要還是使用太陽能電板為主。

有心的網友可能了解,中國玉兔二號月球車上,也安裝了同位素電池。

這其中有一個特殊情況。

因為月球自傳一周達到了28天,相當於一半的時間,即14天左右,玉兔二號將處於黑暗中,此時月表溫度最低可達零下180度。

在這麼長時間的低溫環境下,如果不採用核能,玉兔的車載儀器將會被凍壞。

玉兔二號必須使用同位素電池與太陽能電池相切換的模式。即月晝時,使用太陽能電板供電,月夜時玉兔進入休眠。

同位素溫差電池開始工作,為玉兔提供保溫功能,以及維持與地球的基本通訊。

那麼此次天問一號訪問火星,為什麼沒有採用同位素電池?

因為火星的晝夜時長與地球差別不太大,而且晚上低溫會比月球上好一些。

短時間的低溫對探測器影響不會太大。

而且,此次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探測火星,預期的工作時間不長,沒有必要使用性價比更低的同位素電池。

技術原因

到目前為止,中國也只是研製出小功率的鈽-238同位素電池。

雖然是一種突破,但大功率同位素電池相關技術還有待提高,尤其是核燃料的能量轉化率。

前面提到了,鈽-238的價格不菲,如果核燃料利用率提升不上去。

無論是發射的載荷還是成本,都會大幅度提高,影響整個發射。

總之,本次天問一號火星任務,使用太陽能板可以滿足需要。相信在將來進一步的火星探測任務中,會看到同位素電池的身影。

相關焦點

  • 中國天問一號順利發射,2020火星任務僅剩美國毅力號
    2020年7月23日12時40分左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5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長徵5號和天問一號實現箭星分離,天問一號順利展開太陽能板,發射任務圓滿完成。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軌道上,利用太陽能向火星移動,將在2021年2月進行火星入軌,完成入軌進行系統檢測,2個月後開始執行火星著陸任務。
  • 毅力號探測能力比天問一號強!但絕不是先進
    前言前段時間,網絡上關於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和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那個更先進的文章比較多,毫無疑問,支持「毅力號」更先進的票數最多,大家一個共同的觀點,「毅力號」裝備有放射性同位素核電池和無人機,僅憑這兩項,「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先進。
  • 「毅力號」VS「天問一號」
    北京時間2020年7月30日19時50分,一枚「宇宙神五」(Atlas-V)運載火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航天基地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美國宇航局「毅力」號(Perseverance)核動力火星車,按照計劃,「毅力」號將於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的傑澤羅隕石坑降落。
  • 深度解析2020火星探測,看中國天問一號與美國毅力號PK,誰主沉浮
    繼 3 月歐洲與俄羅斯合作的 ExoMars 火星漫遊車宣布推遲發射後,目前還剩下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3家了,可謂是「2020年全村人的希望之了」。美國洞察號的著陸過程,毅力號將沿用這天問一號同樣要經歷降落階段的「恐怖7分鐘,需要在7分鐘內將時速要從2萬千米降到0,在人類現有 44 次火星探測中,能夠安全度過這 7 分鐘的僅有 9 次。
  • 美媒:中國人為何要前往火星?天問一號和美國毅力號將實現新壯舉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14日發表署名娜姆拉塔·戈斯瓦米的題為《中國為何要前往火星》的文章,內容編譯如下:2020年是執行火星任務的理想年份,因為今年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比較近。這樣的機會每26個月出現一次,使我們能以較少的時間和燃料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三個火星任務會在7月中旬至8月成行:美國「毅力」號探測器、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和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為什麼要投資火星任務?火星任務與中國的長期太空戰略及目標有什麼關係?首先,對中國來說,到達火星是檢驗任何太空強國的一大標準。
  • 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為何不學美國火星車用核電池,技不如人?
    嫦娥仙子月宮取寶,天問一號火星探路,中國航天接連放大招,經歷了高光時刻。但是啊,細心的網友注意到一個細節: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安裝了核電池,在火星上開了8年,仍然精力充沛。其實不只好奇號,曾經的旅行號1號、2號、阿波羅登月飛船、新視野號,最新的毅力號等等,都使用了核電池,反觀我們的的當家花旦嫦五和天問一號,依然是渾身披掛電池板,是它們不需要核電池,還是技不如人呢?
  • 為什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不像NASA好奇號那樣採用核電池?
    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二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如果一切正常,預計於2021年2月份抵達火星。美國幾十年前就開始探測火星了,2012年8月,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這雖然是美國的第4臺火星車,但它卻是世界上第1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
  • 為什麼天問一號登陸火星要等待夏季來臨,而美國的毅力號不用等?
    為什麼中國天問一號比美國毅力號早發射,還要晚幾個月登陸?這其中主要有兩個的原因。首先,中國是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進入環火星軌道後,需要一些時間對登陸地點進行詳細勘察,收集相關的數據。其次,因為中國本次選擇的火星的登陸地點是火星烏託邦平原。
  • 美國毅力號晚發射一星期,為何還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早3月登陸?
    中國的「天問一號」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飛往火星的旅途時間將為7個月。而「天問一號」將首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這三個目標的火星探測任務。而這次「天問一號」的任務是研究火星形態、地質、礦物學、空間環境以及水冰分布最全面的一項任務。
  • 毅力號2月就要到達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多久?
    據外媒SlashGear的消息稱,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又準備到火星了,此前的索傑納號、機遇號、勇氣號、好奇號都在火星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如今毅力號的延續,將會於2月18日到達火星並且為人們帶來火星的第一「聲」。因為此前的火星車大多數都是在做地質研究,以及氣候研究等等,科學家們一直沒有對火星的環境聲音做出探測。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史上最強探測器能否發現火星生命?
    7月30日19時51分,伴隨著宇宙神5號運載火箭點火起飛,美國火星探測器「毅力號」成功發射,這是2020年繼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之後的第3個成功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也是2020年火星探測競賽的壓軸表演。
  • 中國太空飛行器核電池技術與美國技術相差還有多遠
    嫦娥仙子月宮取寶,天問一號火星探路,中國航天接連放大招經歷的高光時刻,但是細心的你注意到一個細節沒有,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安裝了核電池在火星上開了8年仍然精力充沛,其實不止好奇號,曾經的旅行者一號,二號,阿波羅登月飛船,新視野號,最新的毅力號等等,都使用了核電池,反觀中國的「當家花旦」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依然是渾身披掛電池板,是它們不需要核電池,還是技不如人呢?
  • 除了動力來源,天問一號和毅力號在這些方面也大有不同
    這個7月,人類共有三個火星探測器依次成功出發,阿聯希望號環繞器,中國天問一號環繞器/著陸器/巡視器,美國毅力號/巡視器號直升機。作為本次探索火星的兩位選手,不論是繼承前輩意志的好奇號,還是承載無數國人希望的天問一號,都將代替全人類邁向無盡的深空。中美兩國開展火星探索的時間不同,所以在技術上有一些差距無可厚非,不過有了對比差距,才知道我們應該在哪些地方發力。
  • 中國打破火星探測記錄!美國花32年才做到,天問一號首航即將實現
    在西瓜視頻創作人『52赫茲實驗室』的科普視頻中曾經介紹過,天問一號是中國在深空探索領域技術積累的集中展示,將打破人類火星探測的多個記錄,把中國與美國在火星探索水平上的差距至少縮短32年!中國「天問一號」與美國「毅力號」的真實差距今年是火星探測的大年,除了中國以外,阿拉伯和美國也會分別發射自己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和「毅力號」,特別是美國的「毅力號」,集成了美國最先進的火星探測技術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一旦錯過火星發射窗口,那麼就要等待下一次機會了。 而在今年的窗口期,阿聯的「希望號」率先出發,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的「毅力號」則趕上了窗口期尾巴。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罕見的三個國家都是開啟火星探測任務。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一旦錯過火星發射窗口,那麼就要等待下一次機會了。而在今年的窗口期,阿聯的「希望號」率先出發,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的「毅力號」則趕上了窗口期尾巴。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罕見的三個國家都是開啟火星探測任務。
  • 美國毅力號7月30日發射,倒計時開啟,著陸火星被稱為恐怖7分鐘
    2020年7月真是一個讓人記憶深刻的月份,基本可以算是一個「航天月」,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已經有兩個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它們正在飛往火星的路上,一個是阿聯的希望號,一個是中國的天問一號。,它就是美國毅力號,計劃發射時間已經確定了,倒計時開啟。
  • NASA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什麼它能比天問一號提早3個月登陸火星?
    在今年夏天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間,可謂是熱鬧非凡,人類相繼向火星發射了三個探測器,先是阿聯的希望號,再是中國的天問一號,最後是美國的毅力號。預計這三個探測器都會在大約半年後飛抵火星,並對火星開展探測。預計在明年2月份,三個探測器都會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繞著火星運動的衛星。其中希望號是軌道器,不會登陸火星,只有我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將會在火星表面登陸。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晚發射7天,為什麼能早3個月著陸火星?
    然而,就在我國的「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約一周之後,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於北京時間7月30日19點50分,在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想必很多人注意到,本年度截止到目前,世界上已有3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分別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而如若不是今年突發的疫情「從中作梗」,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合作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原本計劃也會在這個時間段向火星出徵。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晚發射7天,卻為什麼能早3個月著陸火星
    根據專家預測,「天問一號」需要經過大約210天的火星之旅才能抵達火星軌道,也就是2021年2月底或3月初的時候到達火星相應軌道,並於2021年5月才會降落到火星北半球烏託邦平原上,之後才能進行火星探測之行。就在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升空後的一周左右,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世界航天界的又一重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