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二號」繼續在月背創造奇蹟,印網友酸評:月亮將是中國的!

2021-01-15 騰訊網

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

在地球上,中國人民抗擊新冠疫苗疫情已經取得了突出成就,而在月球背面上遙相呼應的是,中國的「嫦娥」攜手「玉兔二號」,正在進一步揭開月球背面的奧秘。

就在近期,傳說中的「萌小兔」——玉兔二號月球車再一次甦醒了。3月18日,在又一次歷經14天的極寒月夜之後,玉兔二號自主喚醒再次「復工復產了」,迎來此次探月之旅的第16個月晝。至此,玉兔二號已在月球背面成功存活了400多天,累計行駛裡程405.44米。而看這樣的勢頭,這個最新的紀錄,還將被「玉兔二號」自己所不斷打破。

其實早在2019年12月,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累計運行超過340天之時,就已經成為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人類探測器。並打破了世界上首臺月球車---前蘇聯的月球車1號創下並保持了近半個世紀塵封已久的世界紀錄。

2020年1月3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一張名為「玉兔迴旋舞」的照片,引發網友們的極大關注。從畫面上看,玉兔二號只是在原地「畫了一個圈」,對月面選定地點進行360°全旋轉式的「踩點」。

這其實就是玉兔二號在進行原地轉向探測試驗:先行駛到預定探測區域,然後依次分8個偏航角360°轉動一圈。在8個不同的航向角下,紅外光譜儀、中性原子探測儀等設備「輪流上陣」——開機探測、避障相機成像,隨即將探測數據傳回地球。

玉兔迴旋以及玉兔拍下自己在月球上的影子

除此以外,玉兔二號還有專屬一項特殊功能「玉兔回眸」——車轍探測。北航控制中心地面上的「玉兔老司機」事先計算好轉向角度,確保紅外視場覆蓋玉兔二號自己行駛的車轍。根據地面發送指令,玉兔二號「腦袋」先轉向約180°,利用紅外光譜儀「回頭看看」,聰明的對車轍碾翻出來的月壤進行科學探測。

玉兔二號更是一隻專注的「科學兔子」——定點探測。這是玉兔二號在「立定」姿勢下,研究太陽高度角變化對月面某點之上的反射光譜影響。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嫦娥四號著陸器開展定點探測是「內心靜若處子」,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開展「外向推進巡視」,則好比「動若脫兔」。一靜一動,在遙遠的月球背面上演著一道「一主內一主外勤勞拓荒科技致富」的風景線。

在2020年1月3日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一周年時,北航控制中心對外發布的各類科學數據已經超過210GB,中外科學家團隊根據這些數據分析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學發現,並由此轉化成了一批寶貴的科學成果,拓展了人類對於月球特別是月球背面的首次認識邊界。

中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到月球之背面

其中最有價值的科研發現成果是:月球背面地下物質,其實是由低損耗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揭開了神秘的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的秘密,這些來自月球背面的第一手資料,大大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範圍。

在此前的一個月晝裡,應科學家團隊要求,玉兔二號也遵照指令大膽的向行進路線南側一個撞擊坑逐漸逼近,但因為周邊地形太過於複雜,這隻金貴的「兔子」也只能「望坑興嘆」。但令人意外的是,它還是探測到了坑前的濺射碎石,首次拍下撞擊坑的全景照片,也總算是不辱使命了。隨後,玉兔二號再次接受指令毅然一個轉身,告別了南側深坑,繼續探索徵程。在月球的背面,耳聰目明的「嫦娥」和活潑好奇的「兔子」在努力走得更遠、工作時間更長,為中國乃至國外同行科學家們提供更多科學數據。

「玉兔二號」繼續在月背創造奇蹟:已經存活400多天,行程刷新突破了405.44米!有趣的是,印度網友酸評:月亮將是中國的,我們遲了一步,如果月船二號沒出事就好了,或許可以跟「玉兔二號」有一拼。(潯陽風)

相關焦點

  • 江瀚:玉兔二號首登月背 中國的航天科普路在何方?
    來源:金融界網站最近一段時間,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謂是一個難得的好日子,2019年新年伊始,中國航天事業又實現了一次全新的突破,玉兔二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創造了人類歷史的一個新的奇蹟,回顧中國航天工業發展的歷程可以說是讓人感慨頗多,如今中國航天不斷取得突破的時候
  • 「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畫了一個月餅,網友:真的是「畫餅充飢」了
    也就是說,這真的是在月亮上的「正宗月餅」哦~有網友可能會問,「二兔」是誰?它為什麼可以在月球上畫月餅?其實,「二兔」是網友對「玉兔二號」巡視器的暱稱。2018年5月21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嫦娥四號的任務是人類首次進行月球背面著陸探測。
  • 奮進中國2019|嫦娥四號月背著陸 玉兔二號成功落月
    2019年,我們有一隻奮進的兔子在月球上創造紀錄,這就是玉兔二號月球車。2019年1月2日,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玉兔二號月球車也成功落地,在月球遠端留下了第一條軌跡。大屏上的兩張照片就是成功著陸後,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互相給對方拍的第一張照片。
  • 玉兔二號的探月「新長徵」
    2019年伊始,一隻「兔子」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輿論場上的新網紅。經過五天的午休,玉兔二號於2019年1月10日被成功喚醒,重新投入到月背探索的工作中。儘管早有預期,國人的自豪與喜悅之情卻並未稍減。幾日來,玉兔二號月球車牽動著億萬網友的心,其一舉一動都能引發網友強烈的關注。即便是「玉兔二號發了條朋友圈」都能迅速登上當日微博熱搜。
  • 一張照片傳回地球,玉兔二號在月亮上畫了副畫,只有中國人看得懂
    中秋節這天,一天照片傳回了地球指揮中心,「兔子」在月亮上畫了一幅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微表示,這是玉兔二號畫的「月餅」,送給國人。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地面上劃出了一個圓,酷似月餅的形狀這是月球車用輪子硬生生碾壓出來的,這個「月餅」的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 玉兔二號獲得首幅月背長500米、深50米地質剖面圖
    原標題:玉兔二號獲得首幅月背長500米、深50米地質剖面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將通過線上方式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玉兔二號月球車創造了月面工作最長世界紀錄,獲得了月球背面長度近500米、深度為50米的第一幅地質剖面圖,還有月球礦物組分、空間環境等寶貴數據。 截至今年4月,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工作16個月晝,目前性能穩定、狀態良好。
  • 玉兔二號又醒了,已在月背工作618天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今天,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18天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再次受光照自主喚醒,分別於9月12日5時15分和9月11日11時54分,迎來第22月晝工作期。
  • 玉兔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國印 看看報紙標題怎麼做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這一刻世界都在看中國。中國給世界的驚喜是一連串的。落月後,通過「鵲橋」中繼星的「牽線搭橋」,嫦娥四號探測器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多項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線高碼速率鏈路,實現了月背和地面穩定通信的「小目標」。11時40分,嫦娥四號著陸器獲取了月背影像圖並傳回地面。這是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拍攝的第一張圖片。
  •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進入第十八月夜 科學成果揭示月背著陸區月壤成分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5月29日17時和7時15分結束第十八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在許多古代文明中,月亮都被奉為神明。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墜落在預定撞擊點,長眠在了月亮的懷抱裡。 仙女,晚安! 2010年10月1日19點,伴著《新聞聯播》的片頭曲,中國探月的又一位「仙女」——「嫦娥二號」探測器翩然升空。它的首要使命,是為後續到來的「嫦娥三號」的預定落月點區域進行「地毯式」的高清晰度拍攝,為中國太空飛行器的首次月面軟著陸打牢根基。之後,「嫦娥二號」開始拜訪「鄰居」。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墜落在預定撞擊點,長眠在了月亮的懷抱裡。仙女,晚安!2010年10月1日19點,伴著《新聞聯播》的片頭曲,中國探月的又一位「仙女」——「嫦娥二號」探測器翩然升空。它的首要使命,是為後續到來的「嫦娥三號」的預定落月點區域進行「地毯式」的高清晰度拍攝,為中國太空飛行器的首次月面軟著陸打牢根基。之後,「嫦娥二號」開始拜訪「鄰居」。
  • 你好,玉兔二號!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於1月3日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即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
  • 一年多努力下,玉兔2號再創造新的世界紀錄,獲得月背地質剖面圖
    過去數月的疫情使得全球上空籠罩著陰雲,如今終於是有了好消息傳來,就在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公布了一則喜訊,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玉兔二號持續傳出各項探測數據,獲得了月球背面長度近500米、深度為50米的第一幅地質剖面圖,創造了一個屬於中國的世界紀錄,同時還有月球礦物組分、空間環境等寶貴數據,都引發全球航天界震動。
  • 玉兔二號頻傳喜訊之際,嫦娥六號發射時間也定了,將往返月球南極
    隨同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活動的「玉兔二號」探月車,近段時間,接連傳出多個喜訊。先是上一個月晝期間,玉兔二號在月背探測時發現一種神秘物質,其結構很可能為凝膠狀新型資源,這一發現震動了全球航空界,因為它或許有助於人類進一步了解月球構成。
  • 算上玉兔二號,月亮上現在總共有多少輛車?
    先說重點: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釋放月球車「玉兔二號」。這是月亮上的第7輛車。左圖:2019年1月3日,「玉兔二號」駛上月面的照片;右圖:2013年12月15日,「玉兔號」駛上月面的照片;這是中國的兩輛月球車今年這頭開的熱鬧!
  • 「玉兔二號」揭示月背不明膠狀物質可能身份:撞擊形成的角礫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玉兔二號」揭示月背不明膠狀物質可能身份:撞擊形成的角礫巖中新社北京6月19日電 (郭超凱 宋星光)記者19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此前「玉兔二號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芶盛博士,中國科學院比較行星學卓越創新中心及類地行星先導專項骨幹成員、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邸凱昌、嶽宗玉及其合作者,利用「玉兔二號」月球車就位測量數據,發現了該物質的可能成因。
  • 玉兔二號不負眾望,再次傳回重大捷報,曾在月球背面盛開生命之花
    歐盟表示將攜手俄羅斯在2023年登陸月球,而NASA則直接撥款近10億美元投資3家美國公司建造月球探測器。就在不久前,NASA還聯合美國地質勘探局耗費無數精力完成了首幅月球地質全圖,為重返月球做準備。而幾乎就在美國公布這一重大成果的同一時間,「玉兔二號」從月背又傳回一項最新成果。
  • 「嫦娥」「玉兔」攜手再破紀錄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今天,我國「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累計運行超過340天,成為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 玉兔二號立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物質
    在以往,月球背面對人類來說是神秘的,雖然各國都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探月計劃,但除了玉兔2號探測車外,再沒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到達過月背,也就是說,現在全人類都只能通過玉兔2號來了解月背,而玉兔2號也不負眾望,在近日成功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