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醒了,如何在月背中度過14天月夜?俄核電池幫了大忙

2020-11-29 龍之鑑

提起中國航天在2019年的新成就,當屬我們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的一份子,嫦娥四號此次的登月任務無比艱巨,將實現首次在月背上的登陸,為此嫦娥四號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世界的關注。就在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登上月球背面,這是中國航天在月背上的第一步。

然而嫦娥四號的月背探險之旅,遠不只是登上月背這麼簡單,在月背上,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將完成一系列的月表巡視與探測工作,而在1月5日到1月10日期間,玉兔二號面對在月球上的第一個正午,為避免被190攝氏度的高溫燙壞,玉兔二號開啟了午休模式,而我們的嫦娥四號卻沒閒著。

由於嫦娥四號裝備有隔熱組件,熱控能力比較強,因此在玉兔二號午休期間,嫦娥四號卻依舊在辛勤工作中,做一些簡單的探測工作,「照看」好玉兔二號,並再次給玉兔二號拍了照片,還在1月11號傳來了首張月背表面的高清全景照。

在玉兔二號醒來之後,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順利完成了兩器互拍,宣告著嫦娥四號的登月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但嫦娥四號依舊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即便是迎來了在月背上的第一個月夜,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是如何度過的呢?

1月13日,月背上的第一個月夜降落,周圍開始漸漸冷起來了,也天色也漸漸黑了下來,玉兔二號首先縮起了小身板,給自己搭了個窩,並拿出同位素「暖手寶」,保護自己在第一個月夜裡不被凍壞。

要知道,月球上的一個夜晚相當於地球上的14天,且由於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月表溫度可低至零下190攝氏度,而我們的玉兔二號再次睡去,嫦娥四號卻依舊堅守著,將在月夜做一些月壤的溫度測量工作。

而由於月夜沒有陽光,嫦娥四號的太陽能電池板也不管用了,如何繼續工作?這時俄核電池就幫了大忙了,在放射性同位素核電池的幫助下,能維持嫦娥四號的基本運作,這時嫦娥四號就拿出了溫度計,開始了月夜上的工作。

1月30日,月背上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嫦娥四號身上,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也徹底甦醒了,接下來,它們就要開始在月背上的第二個月晝工作了。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攜兔挺過極寒月夜 核能汽車還要多久?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度過月夜近日,玉兔二號巡視器度過零下190度極寒月夜已經自主喚醒,隨後,嫦娥四號著陸器接受光照充足電能後也自主喚醒。長時間處在極寒低溫環境,對嫦娥探測器的生存形成了嚴峻的挑戰。那麼,嫦娥四號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那是因為嫦娥四號配置了同位素熱源,在月夜期間持續不斷的為探測器供應熱量,成功解決了月夜沒有陽光和極寒低溫的難題。這兩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經受住極低溫環境考驗後,選擇適合的光照高度退出月夜休眠模式並開始展開工作,關鍵設備按預定程序相繼通電啟動一切按著既定程序工作。
  • 嫦娥四號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 玉兔二號行駛距離破玉兔一號紀錄
    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第二月晝期間,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工作穩定,能量平衡,數據傳收正常。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再次進行成像,獲得了著陸器彩色全景圖(如圖)。(千龍網綜合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CNSA)獲悉: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
  • 嫦娥四號在月面種的菜死了?為什麼熬不過月夜?不能保溫嗎?
    其實看到這個消息還挺突兀的,儘管不太願意接受,但該來的還是會來,嫦娥種的菜還是沒能熬過寒冷的月夜!白天儘管很熱,但至少還有太陽能電池供電,可以將溫度控制在植物生長所需的範圍內,但夜間實在不太好處理,因為能夠支撐在月面將近15天的寒冷月夜的能源實在有限!
  •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這一刻,世界看中國!    1月3日上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馮·卡門撞擊坑著陸,並通過「鵲橋號」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發回首張月背近照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四號的發現將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計劃在月背開展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也可以填補射電天文領域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為研究太陽、行星及太陽系外天體提供可能。
  • 兔子醒了!嫦娥四號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
    【兔子醒了!嫦娥四號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在遙遠的月球背面,伴隨著新一輪的曙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13日14時54分和8月12日20時34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21
  • NASA拍到嫦娥四號 值得一提的是……
    文章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在下面的照片中發現了著陸器和月球車,這張照片拍攝於1月30日,黃色箭頭指向著陸點。據美國太空與宇航網站SPACE.COM報導,1月30日,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接近嫦娥四號著陸點時向西滾了70度,這一操作將中國的探測器帶入了飛行器的視野中。
  • 阿波羅11號登月僅花4天!嫦娥四號27天到達月背,為何印度要48天
    一周前,中國探月工程發布最新消息,指出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已完成第八月晝工作,分別於8月7日17時和17時50分,按計劃相繼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了月夜休眠模式。目前我們的玉兔二號」累計在月球背面行駛裡程已達到271米,兩器更是已經超期服役四個月。
  • 嫦娥,玉兔,醒了~
    8月25日消息 近日中國探月工程官微發布消息稱,沉寂許久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再度通過月夜低溫考驗,分別於8月25日8時10分和24日8時42分自主喚醒,進入第九月晝。後續,著陸器搭載載荷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低頻射電頻譜儀,巡視器搭載載荷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中性原子探測儀等在本個月晝期間將陸續開機,繼續開展科學探測任務,獲取包括月表形貌、物質組成和淺表層結構等月球科學數據。月球環境與地球不同,一個月夜相當於地球上的14多天。同時在月夜的條件下最低溫度可達零下180攝氏度。
  • 「嫦娥四號」將於12月8日凌晨在西昌發射升空!
    「嫦娥四號」小貼士 嫦娥四號衛星簡稱嫦娥四號,或稱「四號星」,是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顆人造繞月探月衛星,主要任務是接著嫦娥三號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
  • 嫦娥四號月背大捷,嫦娥五號蓄勢待發,有人問:何時載人登月?
    2019年對我國來說將是極其重要的一年,新年伊始就有兩個好消息傳來,一是我國的首艘國產航母002號,1月8日完成了第四次海試,已經回到了大連造船廠等到下一步的工作,有不少消息稱在今年4月23日的海軍節,國產航母極有可能正式交付到我國海軍的手裡。
  • 嫦娥三號的核電池:動力持久不怕凍還可取暖
    在「嫦娥之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看來,安全落下去就是成功,隨後月球車離開著陸器行走起來並能在月球上工作一段時間,任務結束以後就是最大的成功。如何安全地落下去,並順利地走起來,是嫦娥三號遇到的最大挑戰。在整個落月過程中,在離月面一百米的時候要像直升機一樣懸停,通過全景相機等對月面進行探測,選擇合適的降落區。
  • 玉兔二號踩出一小步,挑戰340度溫差,馬斯克蹭流量贊嫦娥四號
    嫦娥四號溜達26天終於在1月3日成功登陸月球的馮卡門撞擊坑,由中國人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壯舉。登陸成功的嫦娥四號馬不停蹄的給大家傳回了第一張月背照片,隨後並進行了兩器分離,玉兔二號成功在月背踩出了第一步,搶先探索這一未知區域。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已工作22月晝進入月夜休眠,它發現了什麼?
    important}嫦娥四號是我國嫦娥計劃發射的第4個月球探測器,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的人類探測器,在此之前,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只進行過硬著陸,就是成功地砸下去……而藉助由位於地月第2拉格朗日點(L2)處的鵲橋衛星搭建的信息通道,嫦娥計劃的第二步——落月計劃的終極探測器嫦娥四號於2019年年初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並隨後釋放月球車玉兔二號進行月球背面的探測巡視工作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已工作22月晝,進入月夜休眠,它發現了什麼?
    嫦娥四號是我國嫦娥計劃發射的第4個月球探測器,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的人類探測器,在此之前,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只進行過硬著陸,就是成功地砸下去…… 而藉助由位於地月第2拉格朗日點(L2)處的鵲橋衛星搭建的信息通道,嫦娥計劃的第二步——落月計劃的終極探測器嫦娥四號於2019
  • 玉兔二號扛住零下180度再次甦醒,國產核電池立功
    時間過得非常快,不知不覺玉兔二號已經在月球上待了許久。這不,先前扛住160度的高溫成功甦醒了一次的玉兔二號,緊接著成功挫敗零下180度的超低溫,再次甦醒。並沒有犯玉兔號此前因為超低溫所犯的錯誤。即將開始新的科研任務,並且駛向遠方。
  • 玉兔二號獲得首幅月背長500米、深50米地質剖面圖
    原標題:玉兔二號獲得首幅月背長500米、深50米地質剖面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將通過線上方式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玉兔二號月球車創造了月面工作最長世界紀錄,獲得了月球背面長度近500米、深度為50米的第一幅地質剖面圖,還有月球礦物組分、空間環境等寶貴數據。 截至今年4月,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工作16個月晝,目前性能穩定、狀態良好。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在夜間發射?著陸月球背面有什麼困難?
    為什麼在夜間發射「嫦娥四號」任務雖然整個過程將歷時一個多月,但「嫦娥四號」的出發時間和降落時間都有著精準到分秒的設計,來保證這次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任務的圓滿成功。在我國探月工程中,「嫦娥四號」探測器與「嫦娥三號」一樣,都選擇了在凌晨發射,這是由於他們都要 月球著陸,和月球交會的時間和落月的時間都是受到約束的。
  • 玉兔二號使用核電池? 俄羅斯獻上關鍵技術, 中國: 這才是兄弟
    據俄衛星通訊社報導聲稱,中國嫦娥四號成功降落月球背面,成為了全球唯一一個國家,隨後玉兔二號探測車打開艙門,對月球表面成分進行收集,這其中包含了不少國家的技術,比如沙特高清相機、德國探測儀等,但唯獨這一鄰國貢獻最大,結果卻低調不敢邀功,他就是俄羅斯。那麼,俄羅斯此次在中國嫦娥探月計劃中,貢獻了什麼力量?
  • 揭秘嫦娥四號月背軟著陸!地月「飛鴿傳書」是咋回事?如何完成...
    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成功軟著陸。月背、地球通信如何實現? 嫦娥四號成功實現在月球背面的軟著陸,也再次把我國太空飛行器制導、導航與控制(GNC)技術提升到新高度。談及落月過程,嫦娥四號著陸器GNC系統主任設計師程銘說:「雖然攻關的過程艱苦卓絕,但看著美妙的落月過程,我們很自豪!」GNC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又是如何助力嫦娥四號實現「盲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