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style="text-align:justify;line-height:1.875rem;margin-bottom:1.875rem;font-size:1.1875rem">2018年10月12日,九價HPV疫苗在成都市武侯區玉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出了四川省第一針,自此,市民能夠在市內接種目前已有的二價、四價、九價HPV疫苗。
在中國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於第一位,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專家介紹,宮頸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HPV持續感染逐級發展的一個過程再到宮頸癌。實際上,HPV是感染人類常見病毒之一,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有正常性行為的女性一生中感染至少一種型別HPV機率達80%-90%。然而,70%-90%的HPV感染無症狀,並且在1~2年內可自行轉陰,僅有5%-10%的HPV感染會持續,從HPV持續感染進展為浸潤性宮頸癌通常需要20多年。
早預防、早發現,早幹預,避免日後「大動幹戈」。因此在3·8節女性關愛自己,請先從及早接種HPV疫苗開始吧!
關於宮頸癌的預防
接種HPV疫苗是防控宮頸癌的一級預防措施
宮頸癌是由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R-HPV)在女性生殖道持續感染引起的疾病,99.7%的宮頸癌中檢測出HPV。根據WHO建議,接種HPV疫苗是針對宮頸癌的一級預防手段。目前我國獲準使用的疫苗接種對象是9-45歲女性,建議接種的重點人群為13-15歲女孩。
「宮頸癌可防可治,重在預防。一級預防就是健康教育和接種HPV疫苗。」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婦產科主任康楷醫生表示,「目前在我國,從社區服務中心到三甲醫院的各級醫療機構的預防保健科都可以接種HPV疫苗,這些疫苗都是由國家相關機構統一嚴格管理,品質沒有差別。」
關於HPV疫苗
現有證據表明從公共衛生學角度,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在免疫原性,預防HPV16/18 相關宮頸癌的效力和效果方面無差別
目前已經確定的HPV型別超過了200種,根據致癌性的不同,將HPV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目前已知的與宮頸癌相關的高危HPV有14種(含疑似高危型)。宮頸癌(包括鱗癌和腺癌)中檢出的HPV中,最常見的是HPV16和HPV18型,在中國84.5%的宮頸鱗癌與HPV-16/18相關。
疫苗前的「價」代表了疫苗可預防的病毒型類。二價疫苗適用於9至45歲的女性,主要用於預防HPV16、18型別引起的宮頸癌;四價疫苗適用於20至45歲女性。而九價HPV疫苗則適用於16到26歲的女性,且額外增加了31、33、45、52、58五種亞型的HPV病毒。康楷表示:「但二價還可對HPV16/18之外的其他高危型HPV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作用,尤其是對HPV31/33/45,而這些亞型的HPV和90%以上的宮頸癌有關。目前對九價疫苗的交叉保護作用程度還尚不清楚。」
「就針對預防宮頸癌的總體保護率來說,目前上市的三種疫苗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九價疫苗並不是二價和四價疫苗的升級版。它們各具特色,WHO和FDA等權威機構不對這三種疫苗做特殊推薦。」康楷認為,如何選擇疫苗需要根據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可及型等綜合考慮:「和任何國家提供的疫苗一樣,二價疫苗是由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四價和九價疫苗由默沙東公司生產,沒有必要專門到境外去注射HPV疫苗。我們的建議是就近可及的原則。」因此,在三種疫苗覆蓋範圍內的人群,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接種相應的疫苗,用以預防感染。
關於篩查
無症狀也需定期篩查
「絕大多數的女性諮詢和接種HPV疫苗都是為了防癌,但疫苗接種只是作為宮頸癌的一級預防,並不能一勞永逸,定期的宮頸癌篩查還是必須的,」康楷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一種HPV疫苗可以預防所有高危HPV病毒,不在疫苗效價之內的病毒還是有「侵犯」宮頸的可能。所以,接種了疫苗並不可以高枕無憂,依然要做好篩查。
中華預防醫學會(CPMA)《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指明,子宮頸癌的二級預防是對適齡女性定期開展子宮頸癌的篩查及對確診患者及早治療。目前宮頸癌篩查方法有宮頸細胞學檢查、HPV檢測、醋酸肉眼觀察(VIA)等篩查方法。
鑑於我國目前宮頸癌發病年齡特點,推薦篩查起始年齡在25-30歲。25-29歲女性選用細胞學方法篩查,每3年一次。30-64歲女性,HPV檢測可以每5年檢測一次,如果選用細胞學篩查可每3年一次;如果選用VIA方法則要每年篩查一次。65歲以上女性,若過去10年篩查結果陰性(連續3次細胞學檢測陰性或2次HPV陰性),可不進行篩查。
在最後,康楷也提出了預防措施和日常生活習慣的建議:保持心情愉快、適宜的鍛鍊、增強抵抗力,並且良好的作息習慣、個人衛生習慣、不吸菸、避免多性伴等。關愛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更重要的是從行動開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