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電影史,關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鮮為人知的那些倔強

2020-12-05 採尺書廬

上次說到了中國電影起步發展,這次時間推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地瓜帶你看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的中國電影。

了解中國歷史的人一定都會對中國上世紀三十年的遭遇扼腕嘆息。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九一八事變,日本侵華,全面抗戰拉開序幕,左翼運動興起等一些關乎國家和民族危亡的大事,很少會有人能想到這個時期的中國電影會有怎樣的變化和發展。只覺得那時候的中國是戰火連綿,無暇顧及其他。其實不然,這個時候,在這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中國電影行業,同樣有著重大變化。

正是由於日軍大舉侵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喚醒了數以萬計國民的民族意識。廣大觀眾厭惡了那些逃離生活、逃避現實的鴛鴦蝴蝶派作品和武俠神怪影片,向電影界發出了夢醒救國的勸告。面對突如其來的行業巨變,中國共產黨也引起高度重視。

首先,黨組織組建了由夏衍、田漢等優秀文藝工作者參加的電影小組。在他們的帶領下,中國電影行業,創作出一大批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十分優秀的作品。其次,黨組織努力通過各種方式,改造電影創作隊伍,加強了左翼創作力量。

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共產黨如此重視電影行業,並為其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其實,也不難理解,就是文化滲透、思想輸出的力量。就像五四運動時期為了宣傳愛國思想崛的精神,而創辦的《新青年》。

再舉個慄子(例子),就像,如果你從小看的都是美國電視劇、電影、動畫片,那麼你的思想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逐漸美式化一樣,也許一張嘴就是「oh baby,come on! I loveyou!」(嘖嘖嘖,突然害羞,地瓜還沒對誰這樣過呢,羞羞)這些都是文化滲透的表現,是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被放大的。

接著,在「一二·八」事變之後,人民抗日熱情不斷高漲,左翼電影也迅速興起,湧現出了一批思想觀點鮮明、藝術上也有一定成就的影片。比如《姊妹花》和《漁光曲》兩部影片分別創下了連映60多天和80多天的記錄,在當時轟動一時。

中國電影在那時發展至此,已是有很大的進步,但絕不僅限於此。同時,還有默片藝術成熟和對有聲電影嘗試的交織與互動。上次地瓜有談到,電影初期都是無聲的,也就是默片,而在三十年代,中國電影就迅速向有聲電影進行嘗試並取得了突出成就。大大改善了以往人們的觀影效果,為大眾也帶來了更好的視聽享受。

除此之外,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也逐漸走上歷史舞臺。時代生活也真實地呈現在銀幕上。在左翼作家創作的推動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精神結合的作品也不斷被搬上大銀幕,展現在觀眾面前。當然,電影的發展也並非完全拋棄早先的創作,很多作品都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例如,最初的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的「影戲」也並非完全被替代。在這個方面,就不得不提到蔡楚生,他非常注意吸收鄭正秋等前輩創作中適應觀眾欣賞習慣的經驗,把為觀眾所喜聞樂見的敘事方式與新的電影表現手段結合起來,在他的影片中,既有嚴謹的情節線索和強烈的戲劇衝突,又不乏精彩的電影語言運用。與此同時,蒙太奇的表現手法也開始被運用在中國電影創作中。

說回剛才提到的有聲電影的出現。從1929年到1936年,中國電影經歷了約6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從無聲到有聲的轉變,這是一個從技術到藝術各方面不斷探索的過程。從1933年開始,中國的有聲電影出現了一種新的現象,不少剛剛步入影壇的青年藝術家開始創作了相當一批以配音樂和歌唱為主的影片。因此,無有聲語言對白的影片就開始出現了。在現在看來,這樣形式的影片依然略顯稚嫩,但在當時看來,已經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是很大的突破。

當然,電影的發展離不開社會整體的發展和變化。後來,在戰時和戰後各個時期以及蘇聯文化影響下,中國電影也出現了不同時期的變化和各自的主流方向。再後來「文革」時期,中國電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出現大蕭條現象。直到後來「新時期」(1976年~~1989年),中國電影才開始恢復並快速發展,有了回春的跡象。

在此時,也湧現出大量優秀的導演,如黃建新、田壯壯、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等,他們時至今日依然活躍在影壇並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在這段時期,從老導演的新成就到中年導演的成熟再到青年導演的崛起,是一代又一代電影人在背後為中國電影行業默默無私的付出。

直到現代,21世紀的今天,提起老一輩導演的經典作品,還是可以讓人拍手稱絕。你最喜歡的導演是誰呢?你最欣賞他們的哪部作品呢?五一回來,地瓜與你細細盤點那些大導演的經典之作!

文字來源:地瓜

圖片來源:網絡

本期責編:艫韽

相關焦點

  • 活色生香,中國早期電影史的另一種講述方式
    《銀幕豔史》一書通過同名電影包含的一系列長鏡頭和特寫鏡頭,從1896 年電影經由一個茶館傳入上海,到1937 年日本全面侵華前夕,在銀幕上下的虛構與紀實元素、電影世界與真實生活的交替呈現中,闡述「白話性」電影文化和中國現代性。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位叫王鳳珍的妓女意外進入上海電影圈,一躍成為電影明星。
  • 8.8分電影《蝴蝶的舌頭》,三十年代的西班牙失去了希望和花朵
    日光再強也擋不住政治的陰霾——西班牙內戰,老師的政見政績,頃刻成為眾矢之的……只要看到電影涉及1930年代的西班牙,那麼它的悲劇意味就昭然若揭了。1930年代西班牙推翻帝制,經歷了短暫的共和國時期即被法西斯推翻。三十年代的共和國成為西班牙人的曇花,它之後西班牙再無有力的左翼運動。直到1975年獨裁者佛朗哥死後,無後,繼任者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上臺後才逐漸在西班牙恢復民主。
  • 那些以大自然為主題的電影能賣錢嗎?
    最近有一部陸川導演的新片上映——《我們誕生在中國》。這部電影有點特殊,它不是陸川曾經拍過的故事片,在國外的專門術語中,這是一部關於動物的「自然電影」。自然電影一說,我們聽得比較少,但其實不陌生。所有關於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生態系統等等的電影,都可以說是自然電影。
  • 從電影《一秒鐘》想到上世紀80年代初農村的露天電影
    我最初的電影印象是關於露天電影的。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其實沒有露天電影這樣一個稱謂。因為在我們村人的意識裡,電影都是要在場院上放的,不管是哪個隊放電影,都是天黑了在場院上放。那時候哪裡知道城裡人看電影都要到電影院,坐在那麼舒服的椅子上觀看呢。
  •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那些紅遍大陸大街小巷的歌曲
    現在咱們來聊聊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些紅遍大街小巷甚至婦孺皆知的歌曲。《瀟灑走一回》,是葉倩文1991年專輯《瀟灑走一回》的主打歌曲。這首歌在九十年代傳唱甚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當時的葉倩文的另一個代名詞。《九月九的酒》,陳少華的歌曲,收錄於陳少華1994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九月九的酒》中。
  • 上世紀60年代筆下的2001年太空
    周一 · 太陽系說| 周二 · 深空天體周三 · 仰望星空 | 周四 · 航空航天周五 · 故事新聞 | 周六 · 新手之路 | 周日 · 下周天象每天兩分鐘,天文百事通上世紀60年代筆下的2001年太空在之前介紹亞瑟·克拉克的文章中,我們已經簡短地提到了他最富盛名的作品《2001太空漫遊》和以其為基礎改編的同名電影。
  • 老版「地動儀」只是一個復原品 在上世紀50年代製造
    地動儀(資料圖片)  中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中國之聲為此專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2005年版地動儀模型復原課題組組長馮銳。實際上,馮銳復原的張衡地動儀是第二版,在歷史教科書中人所熟知的那張張衡地動儀的圖片其實是上世紀50年代的復原模型。那麼,為何馮銳要進行二次復原?1800年前的地動儀到底是哪般模樣?
  • WWE終極戰士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早年練過健美,和斯汀是好友!
    WWE終極戰士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早年練過健美,和斯汀是好友!終極戰士的精神的確是留在大家心裡,下面就讓我們去了解一下終極戰士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摔角手一樣,早年終極戰士的職業不是摔角而是健美。而後來一些摔角聯盟招募了他和其他一些健美運動員,他才慢慢地喜歡上了摔角。
  • 上世紀50年代至今,春運交通工具的變遷
    「中國之聲」微信公號1月18日消息,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回家更是一年以來每個在外漂泊遊子最殷切的期盼。每逢春運,汽車站、火車站、飛機場熙熙攘攘,全是歸家前後忙碌的身影。從共和國成立之初到現在,綠皮火車、客車、輪船、飛機、高鐵……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不僅帶來極大便利,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 那些關於鐵與血年代的幾部精彩電影!
    《傭兵傳奇》(Alatriste)是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發行的一部動作、驚悚、冒險電影。關於影片《傭兵傳奇》兩千八百萬美元的費用,成為西班牙語電影史上最昂貴的大製作。影片的故事發生在17世紀的西班牙,30年戰爭席捲歐洲(1618年至1648年),與法荷交戰的西班牙喪失了一等強國的地位。
  • 上海的30年代Light,Heat,Power!
    其認為上世紀三十年代尚未出現職業的模特,因而《良友》的封面女郎所展現的摩登氣質大多來源於女性對生活本身的意識,乃至女性生活空間的延展。  李歐梵寫道:「它(封面女郎的編輯方式)提供了進入中上階層都會女性生活的新感知領域的線索,我相信他描繪了一系列的家居和公共空間,而那些『穿著美麗的女性』類型就在這些空間裡生活,從臥室到舞廳,從客廳到電影院到百貨公司。
  • 電影史上經典恐怖的幾大怪物
    電影史上經典恐怖的幾大怪物在漫長的電影史上,曾出現過不少恐怖怪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那些經典的怪物形象吧~魊《漢江怪物》這是一部讓人始料不及的怪獸電影精品,很快在國際範圍內享有盛譽。值得注意的是,當年它入圍了許多年度最佳電影榜單,對於怪獸電影來說這是非常罕見的。故事講述一個父親從怪物手中救回他的女兒,但導演奉俊昊給影片注入社會輿論和政治評判,結果正如它是一部驚悚的兩棲生物怪獸片一樣諷刺。哥斯拉《哥斯拉》談論怪物電影就不可能繞過日本怪獸片的鼻祖——1956年的第一部《哥斯拉》。
  • 印度喜劇電影《倔強的牛頓》選送奧斯卡最佳外語
    印度喜劇電影《倔強的牛頓》選送奧斯卡最佳外語 時間:2017.09.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顧影
  • 中哈合拍電影《音樂家》出品人沈健:讓世界愛上中國
    中哈首部合拍電影《音樂家》出品人沈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沈健看來,電影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也是了解不同文化的手段。「海外華僑華人大概有6000多萬,他們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國家中,本身就是在踐行不同文明的交流。」沈健稱,通過看中國電影,可使海外華僑華人更好地了解中國的變化和發展,同時也能寄託鄉愁。而通過看外國電影,則可便於了解住在國,融入主流社會。
  • 七部值得一看的上世紀50-70年代美國經典科幻電影
    二戰後美國科幻電影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商業上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小格電影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七部上世紀50-70年代的科幻影片,一起來了解下早年的美國科幻電影。1.該片為五十年代經典科幻電影,在1995年被納入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名單。2.《禁忌星球》 Forbidden Planet (1956)《禁忌星球》由弗雷德·威爾科克斯執導,沃爾特·皮金、安妮·弗朗西絲、萊斯利·尼爾森、沃倫·斯蒂文斯主演。影片講述了在2200年,地球上的太空人登陸一個行星,發現那裡只有劫後餘生的醫生和他的女兒活著。
  •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地質學家都是坐著轎子出發去工作的
    田擔任過1927年創辦的湖南地質調查所所長,做過大量關於湖南地質的拓荒性研究。 現在留下的一些以湖南地名命名的地質學名稱,都是田奇鐫和他的同事王曉青等人留下來的,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準確性經得起歷史檢驗。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些地質學家都是坐著轎子從長沙出發,帶著羅盤,沿官道走,在田間地頭工作的。
  • 這裡曾被譽為東方的金字塔,鮮為人知,卻因為一部電影聞名海內外
    都蘭縣 熱水鄉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九層妖塔》,這部影片是根據小說《鬼吹燈》改編而來,當時鮮為人知的是鬼吹燈中九層妖塔的原型,正是從現實中青海省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 熱水鄉的血渭一號大墓,被當地人稱為「九層妖樓」
  • 香港樂壇一代天驕黃家駒鮮為人知的電影史回顧,這才是真正的明星
    黃家駒演唱會現場失去了黃家駒這樣的一代音樂才子,香港樂壇,中國樂壇似乎陷入了沉寂。不過,鮮為人知的黃家駒樂隊其實還是拍了不少電影的,當然了,因為當時他們的中心是在音樂上,而且再加上當時的香港娛樂圈氛圍不好,所以,黃家駒出演的電影並沒有給影壇流血太多光輝的歲月。下面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這位音樂才子黃家駒的電影歷史:1.
  •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5個職業被稱為金飯碗工作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剛經歷改革開放,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市場也就像是春天的花朵一般逐漸綻放,一股股思潮在沿海城市逐漸盛行,下海創業經商被逐漸允許,所謂的金飯碗工作也不同過去那麼單一,變得多樣,在國家相繼成立了銀行體系和證券體系之後,金飯碗工作更是多了不少。
  • 上世紀50年代有一部老電影,讚美白衣天使,片中的插曲人人會唱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這首經典兒歌出自哪部老電影?今年春天聽起來,似乎別樣的深情動聽。從小在父母那裡聽來的這首兒歌,在中國傳唱了近七十年,這首經典的歌曲深深地印在幾輩人的腦海裡,算是很多人的啟蒙歌曲,都可以脫口而出,但是要說它是一首電影插曲,恐怕現代已沒有多少人記得這部老電影,更別說看過了。在上世紀50年代這部電影和歌曲一樣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