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飯碗工作,美其名曰,指的就是可以讓你終身衣食無憂,退休有退休金可以拿,正常休假還可以享受各種福利的高待遇工作。也許大家會說這樣的金飯碗很少,其實在現代還是蠻多的。
金飯碗工作不論是在古代還是近代或者是現代都是存在的,並且被無數人所追求追捧,有的人為了得到一份金飯碗工作甚至不顧尊嚴,不惜重金去得到。金飯碗工作說厲害也厲害,一個人得到金飯碗,基本上全家人都不用挨餓,所以現在不少女性找對象都會將金飯碗工作納入第一個找對象指標來考慮。
在古代,進京趕考被當成是得到金飯碗的門檻,只要考中舉人探花等,不僅一人富貴吃穿不愁而且全家人幾乎都不用挨餓,而在近代,隨著我國近代金融業不斷興起,新的思潮從國外被引進國內,洋行證券老師等職業逐漸被躋身進入了金飯碗工作行列,尤其是在政府部門當機要人員的更是不得了。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剛經歷改革開放,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市場也就像是春天的花朵一般逐漸綻放,一股股思潮在沿海城市逐漸盛行,下海創業經商被逐漸允許,所謂的金飯碗工作也不同過去那麼單一,變得多樣,在國家相繼成立了銀行體系和證券體系之後,金飯碗工作更是多了不少。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家剛好恢復了高考,上山下鄉的青年也逐漸被分配了工作,所以當時得到金飯碗工作主要是一些知青和能夠考上大學的學子。那麼當時都有哪些金飯碗工作呢?
在業內被很多學者認可並且在當時被無數老百姓追捧的最熱門的職業之一是供銷合作社的工作人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剛剛改革開放,資源有限,為了按勞分配資源的分配,國家成立了合作社,專門為老百姓售賣生活用品和食物,百姓們憑藉票據去兌換這些所需的東西。
比如說當時的糧票就是票據中的一種,只有糧票等票據經過了合作社的售貨員檢驗之後才可以兌換到東西,說的生動一點,當時的售貨員就等同於掌握了老百姓們的衣食,既然是關乎自己衣食無憂,那老百姓就必須跟售貨員們搞好了關係,所以供銷社的工作人員崗位也就成了金飯碗。那個時候只要誰家有個這樣的人,十裡八鄉的人都會來巴結,並且找媳婦更是不用愁了。
再一個吃香的工作就是司機了,當時我國汽車的擁有量並不多,所以能夠開車的人是非常少的,正所謂物以稀為貴,能夠開車的人肯定是政府機關所需的人才,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民族企業家也都會急需汽車司機,當時一個司機的薪水可以拿到幾百元。不過當時學開車也是不簡單的,光學費就需要幾千元不等,而且當時還是實行師徒制。
第三個金飯碗工作就是播音員,尤其是在鄉下廣播室坐鎮的那種。當時能夠成為播音員為全國老百姓播報那是非常神聖的,要是能夠出現在黑白電視機螢屏前就更不不簡單了。不過在進入八十年代末期之後,這一職業也就不再被當成是金飯碗了,畢竟進入九十年代初期,播音員這樣的職業門檻變低了不少。
第四個吃香的職業就是電影放映員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影是一種新奇的東西,能夠反映電影的地方是很少的,只要哪個地方放映電影說明這個地方還是比較富裕的,所以能夠放映電影的人也是不簡單的,在國內隨便引進一部電影都不容易,所以作為放映電影的人可以第一時間接觸到電影影片,誰都會想來巴結,這也就可以掌握了一定的社會人脈和資源。
第五個職業是門衛,一般來說門衛都是屬於國家公職人員,能夠當門衛不是知青就是讀書人,門衛可以接觸到不少人,人際關係也比較廣闊。
以上幾個職業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非常受歡迎的,可是隨著時代的演變,這些職業在當下幾乎已經淘汰了,只有少數職業至今存在,不過這些職業在當下都屬於最低端的也是最不受待見的,過去但凡誰聽到你是售貨員和電影放映員播音員,估計門檻都快被媒人踏破了,而現在有多少人寧願自己創業也不願意從事這些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