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新介紹一下廣東的中華名雞,主要內容定格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是每個#冬日養膘季#必考內容。
因為當時剛好是知青返鄉,國家改革開放之初,國內的很多農產品還是原汁原味的。不像現在,很多農產品的種群都是國外生物公司控制的,很多作物和動物繁育一段時間都在從國外引種回來保持高速度的生長特性。
上世界80年代,廣東最火的應該是清遠雞,因為宴請美國總統尼克森,國宴上有道白切雞,肉質滑嫩,香味濃鬱。所說當時尼克森特意總了下這個菜是什麼做的,廣東把這種白切的雞叫「項雞」,翻譯成英文比較麻煩,只好說是「未婚的母雞」,算是一段佳話。
清遠雞品質好,主要原因是地方自然資源非常好。
清遠境內,北江水系發達。很多山頭都有山泉,有好水自然會有好的生態,各種昆蟲,草藥生長得非常旺盛。給清遠雞提供了豐富且優秀的「零食」。
再加上清遠雞的養殖模式都是散養的,運動量比較大,雞的風味物質積累得比其他的品種更快更好。所以清遠雞清名遠播實至名歸。
另一個比較火的雞是湛江雞(懷鄉雞),大家肯定很納悶湛江雞後面為什麼加括號寫上懷鄉雞?
這是因為行政管轄變更的原因,湛江是個海濱城市,有著豐富的海產品資源,怎麼會有一款雞和清遠雞爭名呢?
這是因為信宜市在之前屬湛江管轄,這種山地雞運輸到珠三角後,被大家稱為湛江雞,所以現在又被稱為茂名雞。
信宜市有粵西第一峰,是三江源頭,境內水資源也非常豐富,原始森林面積很大,當地農民從秦漢以來,一直有養山地雞的習俗,後來把當地的本地雞稱為懷鄉雞,和清遠雞有同樣的品質。
接下來就是文昌雞了,這個去過海南的遊客都吃過,想必蘇東坡被貶海南時,也應該吃過。
惠州的鬍鬚雞為什麼沒有上榜的原因不是因為鬍鬚雞不好,而是當時鬍鬚雞的產量太低,往往一上市就銷售一空,很多老饕們盯著呢?
現在可能好一點,珠三角的產業轉移,粵西和粵北的山裡也有部分養殖戶開始養殖鬍鬚雞,廣西的十萬大山裡也有農戶開始養殖鬍鬚雞的,品質的好壞,主要看山上的泉水質量,絕對不是養殖大棚裡的速生雞可比擬的。
還有一個成名也早,是兩廣沒有分開的時候就出名了,它叫杏花雞,也叫米仔雞,產地在西江的北岸,可惜的是山太高,路太遠,以前主要輸出到古蒼梧一帶,然後向北銷往湖南,可能和湖南永州的東安雞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具體原因推測為杏花雞的產地官紳是伍姓,東安雞也是湖南伍家橋百姓的家常菜。
近年高速公路的開通,給了「杏花雞」表演的舞臺,也給大家的餐桌又增加了一道「山中真味」。肯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終上所述,廣東三大名雞可以定為:清遠雞,懷鄉雞,文昌雞。
如果再增加多一點,鬍鬚雞,杏花雞當之無愧,但是文昌雞現在是冠海南的名,所以廣東可以說是有四大名雞:清遠雞,懷鄉雞,鬍鬚雞,杏花雞。全部是三黃雞品種,無青腳白皮或烏雞的品種。
土雞不土?原因是沒有記住它們的名字。探尋本土名雞之廣東版
本文主要推廣華夏大地的地方特產,相關商品都有各自產品的推薦,注意和圖片仔細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