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的「三個天坑」,如果你能接受,妥妥的「金飯碗」
網上常有人說勸人學醫不好。那麼學醫真的不好嗎?這裡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對於一個專業,我們要仔細分析它的利弊。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綜合完了利弊,我們才能做出合適的選擇。
而且對一個人有利,對另一個人不一定有利。就如古老的諺語所說一個人的毒藥可能是一個人的美味。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學醫的三個天坑,如果你能接受它,可以是你妥妥的「金飯碗」。
個人認為對於同學們學醫來說,首先要克服的就是醫學的內容,醫學專業的內容往往是非常的複雜繁瑣學習過程要比其他專業辛苦。因為醫學專業面對的是病人,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稍有差池可能就會害了一個家庭,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因此醫學專業的課程考核也非常的嚴格,內容廣泛複雜,考核嚴格,這是你需要克服的第1個天坑。
第2個天坑與第1個天坑相連。因為學醫是治病救人的工作,面對的往往是病人,處理的事情往往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因此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術。所以對於醫學專業而言,往往需要更深的造詣,往往需要考研。就醫學專業的本科生來講,是不太好就業的。但是考完研究生就業不是大問題。
第3個天坑要數醫患矛盾了,近年來醫患矛盾頻出,這可能也增加了大家選擇醫學專業的顧慮。其實所謂的醫患矛盾根源上來講,並不是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矛盾而是另外的矛盾。就如某個網友所說,外賣小哥和顧客之間並沒有矛盾,而是平臺的算法是顧客和外賣小哥的矛盾加深。或者說它是資本與勞動力之間的矛盾。
從這裡我們獲取可見一斑,醫患矛盾從根本上來講是我們的醫療支出在不斷的增加,看病難看不起,這是根本的矛盾,醫生只是成了矛盾的焦點,只是一個背鍋俠而已。而且近年來國家對於保護醫生的權利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對於醫鬧更是毫不留情。所以大家在選擇的時候,面對這一點的顧慮可以打消一點。
個人觀點
醫生和教師一樣是中國在所有的職業當中帶「德」字的兩個職業。因為其他所有的職業都是職業道德。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於醫生的期望是非常的高地,當然人們對生育良好的醫生也是非常尊重的。
當然和教師一樣,醫生也需要很多的耐心,甚至需要面對很多棘手的手術,甚至有的手術可能會引起生理反應或者引起不適。
但是學醫的三大主要天坑我在上面給大家列舉了。如果能適應以上三大天坑,其他的坑都是小瑕疵。如果能按照規章辦事,不出醫療事故,它可以是一個非常穩定且吃香的「金飯碗」。技術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愁。
那麼最後的問題來了,你覺得學醫還有其他的「天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