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臺灣網友在大陸某網站發帖問到,為什麼輔仁似乎在大陸名氣比較大?看到這個問題,很多大陸網友內心都五味陳雜。

輔仁大學這四個字,對於大陸來說並不陌生。輔仁大學,曾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一起並稱為北平四大名校,只是這所大學後來在大陸「消失」了。
如今世間只有一所輔仁大學,它位於我國臺灣省。60年代,輔仁大學在臺灣省復校,是臺灣最頂尖的私立大學之一。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臺灣還有一所輔仁大學,就像很多臺灣人不知道大陸也曾有過一所輔仁大學一樣。

輔仁大學在大陸名氣很大,一半是因為臺灣現在的輔仁大學在大陸宣傳力度很大,一半是因為老輔仁大學曾有著極高的地位。所以,當臺灣很多青年人納悶輔仁為什麼在大陸這麼知名時,很多大陸網友竟無從作答。
輔仁二字取自《論語》中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學校始建於1913年,1927年正式更名為輔仁大學,是當時著名的私立教會大學。劉少奇之妻王光美,曾求學並任教於輔仁大學。
大陸輔仁大學辦學終止於1952年。與當時的燕京、金陵、東吳、齊魯、之江等一樣,輔仁在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時被撤銷整體建制。

輔仁大學的大部分科系連同校區一起組建今天的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都有輔仁的影子,它們或由輔仁相關科系參建,或有輔仁相關科系調入。
抗日戰爭時期的輔大師生相當有風骨。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北大、清華、南開等校都紛紛西遷,唯獨輔大留守北平。輔大在「淪陷區」不掛偽旗,很多師生都從事秘密抗日活動。

得益於教會的國際關係,輔大在北平淪陷時依舊辦學,是一片難得的淨土。在日本多次威逼利誘之下,輔大毫不屈從,更是在此時期培養了科學大師鄧昌黎、馮彥雄等人,戰後受到國民政府的破例嘉獎。
曾經的榮耀如同塵土,被風吹散在歷史的長河中,化作一個失落的夢境。輔仁大學在大陸已經消逝,當臺灣網友提起輔仁大學時,我們應該說誰才是真正的輔仁大學?

在大陸,輔仁大學的主要繼承者北京師範大學是國家211、985及雙一流工程建設高校,在國內國外都有著很高的地位。時間愈久,大陸輔大的痕跡消失的愈多。很多年後,人們會說到:「輔仁大學?不是在臺灣嗎?怎麼會跑到大陸來了?」
所以,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尤為重要。輔仁、燕京、金陵等不能僅僅活在歷史裡,我們的孩子應該了解,並要明白,文化正統從來都在大陸,而不是在偏居一偶的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