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1890年代的香港 清兵於九龍寨城前處決海盜

2021-01-13 騰訊網

約1890年的油麻地海旁,當時剛完成第一次填海不久。圖中的一列樓房前的海旁即為後來的新填地街。至1900年,油麻地再一次進行填海,海岸線自此伸延至渡船街。

1890年代的荔枝角海旁。

約1890年從堅尼地道俯瞰灣仔醫院山一帶,左端的街道為阿彬彌街(今太原街);近左下方的一座一層建築物為1858年建成的灣仔街市;山上為皇家海軍醫院。

1890年代從摩利臣山俯瞰跑馬地,遠方可見黃泥湧村。

約1890年從太平山俯瞰中環至銅鑼灣一帶,近左下角處可見當時仍處於海旁的木球會(今遮打花園)。圖中近中央處全屬軍事設施,長久以來,灣仔及銅鑼灣均受這些設施的阻礙而未能充分發展。

約1890年的海港,當時海軍船塢尚未擴建,對岸的尖沙咀一帶已貨倉林立。

1891年,一隊清兵於九龍寨城前列隊準備處決一群海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老照片:80年代的九龍寨城,繁華香港市內曾經的「罪惡之城」
    1980年代的香港,經濟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彼時雖然香港面積不大,但是經濟卻非常有活力。圖為1980年代的香港維多利亞港。海面上舟楫林立,陸地上則是一片鋼鐵森林的繁華景象。但是在1980年代的香港繁華背景之下,香港市內卻有著一個叫做九龍寨城的貧民區。
  • 香港九龍寨城:從「禁地」到「公地」
    文飛和三萬多名老街坊一起,走出寨城,學著融入香港社會。如今的九龍寨城公園,無序已經成為過去。這座獅子山下的城市公園,成為了市民休閒鍛鍊的地方。每到周末,不少學校會組織學生前來參觀,了解腳下這片土地的過去。九龍寨城就像香港的「青春期」,有些叛逆,又充滿生機與希望。而寨城的清拆與重建,則是香港這座城市不斷自我更新的縮影。
  • 香港九龍寨城老照片:曾是香港最邪惡骯髒之地,圖9場景令人作嘔
    【九龍寨城】九龍寨城,又稱九龍砦城,被拆遷前位於香港九龍東北部,今啟德機場附近。九龍城寨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時期,原是抵禦外敵的一個據點。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後,九龍城寨依舊歸屬滿清派兵管轄,相當於英國殖民地的中國外飛地。
  • 「寧可拆掉的是金字塔」:影像和歷史中的九龍寨城
    電影講述了香港現代史上兩大梟雄——毒梟跛豪(甄子丹飾)和五億探長雷洛(劉德華飾)的傳奇人生。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兩人一黑一白,在廉政公署成立前港英政府腐敗的統治下沆瀣一氣,通過毒品買賣收穫了巨額的財富。故事的背景地則是著名的世界級平民窟——九龍寨城。電影《追龍》海報。
  • 「我寧可他們拆掉的是金字塔」:影像和真實歷史中的九龍寨城
    電影講述了香港現代史上兩大梟雄——毒梟跛豪(甄子丹飾)和五億探長雷洛(劉德華飾)的傳奇人生。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兩人一黑一白,在廉政公署成立前港英政府腐敗的統治下沆瀣一氣,通過毒品買賣收穫了巨額的財富。故事的背景地則是著名的世界級平民窟——九龍寨城。電影《追龍》海報。
  • 詳解香港九龍寨城:曾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數十年裡無法無天
    從20世紀50年代到1994年,中國香港的九龍寨城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稠密的地方,人口密度是紐約市的119倍。高峰期間,在一個大約長200米、寬100米的地方擠壓了大約350座建築物,容納著4萬多人。下面我們來介紹下香港九龍寨城:1.九龍寨城位於香港九龍地區,佔地2.7公頃。從一個中國軍事要塞開始,演變成一個由300座連接在一起的高層建築組成。
  •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飛地—香港「九龍城寨」,一直存在到1993年
    1898年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以北的新界成為英國向中國租借的殖民地,但在清朝外交官員據理力爭下,九龍寨城仍歸清廷管轄,由廣州府新安縣大鵬協左營駐防。九龍寨城地圖寨城起源於宋朝時期,當時政府在尖沙咀與茶果嶺之間一帶設立名叫官富場的鹽場,其旁設「官富寨」,並派遣鹽官管理及駐軍保護。
  • 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 1994年10月的九龍
    香港九龍全名為九龍半島,是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九龍東南西三面都被維多利亞港包圍,與港島組成香港繁盛的市區。1860年和1898年先後割讓給英國,1997年回歸。香港九龍的命名源於這樣一個典故。相傳從前有一位天子出巡,來到九龍時,舉目四望,但見八山環抱,便欲以「八龍」命之;隨從提醒皇帝,他自己即是人中之龍,應該是九條龍,於是皇帝命名該地為「九龍」。1860年,清廷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即英法聯軍之役)再敗給英法聯軍,籤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
  • 九龍城寨:香港唯一沒被英國控制的土地,真的有清軍一直駐守嗎
    九龍城寨原來是香港的一個城寨,北宋時就已存在,於1993年開始拆除,1995年改造成為九龍寨城公園。九龍城寨也是香港境內唯一從未被英國控制的土地,主權一直在中國手中,因此網上傳言該地一直有清軍駐守,直到1993年城寨拆除。那麼事實真如傳言中所說的那樣嗎,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九龍城寨建立
  • 為什麼要在霓虹消失前,再去一次香港?
    《攻殼機動隊》的電影版和動畫版都有大量的香港元素。本文轉載自不存在日報香港,就像一部藏著彩蛋的電影,有時候非得散場之後,才能接收到主流畫面之外,那些隱秘而驚喜的信息。比如,我在那兒生活了兩年,但從沒覺得它和賽博朋克有半點關係。直到離開前,逛膩了商場的我開始走街串巷,四處拍照留念。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60年代的香港,夜景已經如此繁華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1840年之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1842年至1997年間,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60年的香港。圖為當年香港的皇都戲院。圖為1960年香港的皇后大道。
  • 老照片:香港最繁榮的地方,港島地區1972年
    香港島是香港的主要島嶼,亦是香港第二大島嶼。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最早發展的地區,島上有香港的商業和政治中心。英國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維多利亞城就在香港島政府山一帶。而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以Victoria(維多利亞女王)命名,名為維多利亞港。
  • 上世紀80年代發生在香港的「鬼媽媽煮飯」事件
    點擊上方「神奇故事」☝——關注我們,一起探索宇宙奧秘九龍城寨,從前被認為是早年香港的一個三不管地帶
  • 1972年的香港老照片:現代化建築隨處可見,圖9是當時的貧民區
    (這一組反映1972年香港的老照片,此時的香港處於英國統治期間。照片即使是拍攝於40多年前,但也能感受當時香港的繁榮。可能大家看完這組照片後,有這樣一種感受,跟內地一些三線城市的縣城有點類似。)圖:九龍街頭的人力車,這樣的人力車曾經行駛在香港的大街小巷。
  • 迫使清政府割讓香港島後,英國人為何還要九龍和新界
    九龍寨城: 攝於1870年左右,從衙前塱村望向九龍寨城,城牆清晰可見,是現存九龍城最早的影像。       許多歷史愛好者都知道這麼一個歷史「常識」——「香港是在公元1842年,被清政府割讓給英國的」。       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既對,也不對。
  • 老照片:70年代繁華的臺灣
    亞洲四小龍指韓國、新加坡、香港和臺灣的總稱,這些國家或地區在20世紀60-70年代經濟飛速成長,但在這之前他們只是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六七十年代的臺灣六七十年代的臺灣六七十年代的臺灣六七十年代的臺灣大樓外牆清晰可見"百事可樂"的廣告中國農民銀行六七十年代的臺灣70年代臺灣老照片-電影院大幅宣傳海報(演員:狄龍)
  • 香港的「九龍城寨」,曾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居民點
    寨城是一種歷史的選擇,它曾為清朝堡壘,從未完全受到香港英國殖民政府的管制。 今天,參觀舊寨城遺址的遊客
  • 港島、九龍、新界-香港是怎麼組成的?
    和廣州相比,香港的地理環境並沒有那麼優越,多山多島;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然,清朝再怎麼不堪,也不可能在1840年就將香港割讓出去。 香港的山地佔據了絕大部分的面積。和旁邊深圳相比,城市化用地少了很多(雖然深圳的地已經夠少了)。在這侷促的空間裡,養活著香港800萬人口,也真是不小的奇蹟。
  • 香港10大不容錯過的景點!體驗港式人文風情
    山頂纜車是亞洲第一條索道纜車第三:香港公園香港公園是一個位於香港中心地區的公園和綠洲,就在太平山頂下。第四:黃大仙祠黃大仙祠主要是道教廟宇,但它也有佛教和儒家禮拜堂。第五:天壇大佛這尊34米高的天壇大佛雕像,也被稱為大佛,建於1993年,是香港的主意佛教中心。通常佛像朝南,但這尊佛像朝北,據說是為了照看中國人民。要經過268級臺階才能到達這座非凡的雕像。第六:大澳漁村大澳是香港為數不多的漁村之一。它也被稱為香港的威尼斯,因為它自19世紀以來吊腳樓就是一種獨特的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