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清零,助螞蟻30億變3000億的網貸之都重慶,除了網紅還有啥?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華商韜略

文/華商韜略 吳蘇

2019年,重慶以2.36萬億元的GDP總量,位列全國第五,一份報告卻暴露出重慶的「短板」。

近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從人均GDP的角度看,深圳高居首位,接近3萬美元標準,而重慶人均GDP僅約1.09萬美元,只比中國人均GDP 的1.03萬美元略高,在24座GDP萬億、準萬億城市中「墊底」,「是24城中唯一未跨越高收入門檻的城市」。

為何GDP總量能排到全國第五,人均GDP卻很暗淡?主要原因是,在24座城市中,重慶常住人口最多,超過3000萬。

換句話說,要讓三千多萬人有一份相對理想的收入,或者與GDP總量相匹配的生活,重慶需要更努力。

【1】

繼續向前進擊的過程中,近來,P2P網貸機構清零,重慶深受衝擊。

11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公開表示,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我們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在此之前,8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稱,截至今年6月,網貸平臺「還有出借人的8000多億元沒有回收」。這意味著,P2P留下8000億「壞帳」。

而重慶,被稱為「網貸之都」,阿里、百度、京東、小米、美團、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在這裡設立小貸公司。

到今年9月底,全國有7227家小貸公司,貸款餘額9020億元。重慶雖然只有259家小貸公司,但貸款餘額卻達到1754億元,佔全部餘額的近20%,是排在第二的江蘇兩倍之多。

之所以重慶小貸公司不多,貸款餘額卻高昂,因為重慶是助力小貸公司槓桿最高的城市。比如,註冊在重慶的小貸公司,融資槓桿可達2.3倍,上海卻只有0.5倍。

舉個例子,註冊資本10億的小貸公司,在重慶能有33億的放貸規模,在上海只能有15億,差距顯而易見。

更驚人的是,重慶的小貸公司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放貸,突破地域限制,加上ABS和聯合放貸,讓小貸公司的槓桿近乎無限放大。這就是重慶作為「網貸之都」的殺手鐧。

前段時間,螞蟻的事情引起廣泛關注,其背後兩家小貸公司,一個是花唄的主體,一個是借唄的主體,都在重慶。

花唄、借唄借貸便捷,螞蟻短短幾年發展到萬億規模,依靠的正是「超級槓桿」。對此,曾是重慶市長的黃奇帆直言:「錢從哪來?先銀行貸款,再發ABS。花唄、借唄30多億資本金搞到了3000多億,放大了100倍。」

高槓桿使重慶小貸業務發展得風生水起,但如今,隨著《網貸新規》緊急推出,監管加強,「網貸之都」的名號也會失色,由此獲得的勢能將大大減少。

【2】

網貸式微,很多人都想到重慶是「中國最火的網紅城市」。

確實,因為《瘋狂的石頭》、《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少年的你》等影視作品的加持,尤其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高密度曝光,加上美景美食美女推波助瀾,重慶成為了「網紅城市」。

要說重慶是「中國最火的網紅城市」,不少網友卻表示不服,認為杭州、長沙都比重慶要火。其實不然。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撰文稱,「作為炙手可熱的抖音網紅城市,重慶的旅遊熱度一直高居前列,僅2019年就有6.57億人次去重慶旅遊,比第二名的上海高出近80%;實現旅遊總收入5734億元,僅次於北京」。

不難看出,重慶已是中國人氣最高的網紅城市,網紅營銷也為重慶帶來了豐厚收入。而且,這一戰略,仍在繼續推進。

早在2018年,重慶就喊出「小目標」,到2022年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達680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0%以上,旅遊業成為全市綜合性戰略支柱產業,建成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不過,網紅營銷再厲害,也不能獨力撐起重慶的經濟。另一個城市「吸金」的普遍做法是,依靠房地產,這一點,重慶也有所調整。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必刪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尤其是黃奇帆在重慶時,重慶以房價低聞名全國,作為一個直轄市,平均房價一直是三四線城市的水平,還沒有一些縣城的房價高。

這是因為重慶建立了土地整治儲備中心,還推出全國首創的地票交易制度,解決了供地問題。供應量大、地皮便宜,再壓住房價,結果是,炒房團被吊打,重慶人安居樂業。

然而,當黃奇帆離任,近三四年,重慶土地供應量不斷減少,房企展開爭奪,房價開始上揚。

2017年,重慶主城區均價從7600元漲到過萬,熱點地區的一些樓盤逼近三萬大關。現在,重慶平均房價約1.3萬元,和其它熱點城市相比,仍然不高,但這個均價,放在熱點地區或者好地段好樓盤,肯定蓋不住。

這樣一來,能為重慶「增收」,卻不能提高老百姓的平均收入,反而增加了他們的壓力。

【3】

網貸、網紅、房地產,都不能讓老百姓人均收入大幅提高,重慶還能做什麼?答案,或許就藏於過往歷史。

2009年,重慶主動謀變,引入電子信息產業和汽車產業,推動重慶工業飛速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必刪

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重慶引進了惠普、康寧、富士康、京東方、OPPO等知名公司,僅僅是惠普落戶重慶,就帶來了一整條電子代工產業鏈。

截至2019年,重慶市內有5個世界級品牌商,6個世界級OEM製造商及超過860個零部件配套廠商,媒體稱其是「全球最大電子終端產品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重慶年產6000多萬臺筆記本電腦,近2000萬臺印表機及2000萬臺顯示器,終端產品1億臺,佔全球五分之一。

汽車行業也經歷了類似的騰飛。2009年之前,重慶汽車產量只有幾十萬輛的規模、數百億元產值。2009年,重慶汽車產量首次突破百萬輛,達到118萬輛,此後恰逢汽車工業景氣周期,產量迅速擴張,到2015年突破300萬輛,位居全國第一,佔有全國份額超過10%。

2016年,重慶工業總產值近2.4萬億元,汽車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貢獻了約半壁江山。

既然兩大產業如此給力,繼續發展不就行了嗎?殘酷的現實是,重慶這兩大產業臨近增長拐點,《第一財經》更是分析認為,其「成為拖累重慶增長的關鍵因素」。

當然,重慶官方已提前布局,從2014年開始規劃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集成電路、液晶面板、石墨烯、物聯網、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

這些新興產業的產量獲得較快增長,比如,2018年,新能源汽車增長33%,智慧型手機增長59.4%,液晶顯示屏增長56.2%,但是,仍然沒有產生汽車和電子產品那樣能拉動一座城市發展的引擎式增量。

2019年4月,分析人士對媒體表示,重慶「新興產業的體量還沒有做起來,缺乏支撐」。

顯而易見,在「網紅城市」的喧囂之中,要想繼續提升城市GDP、增加人均收入,重慶得在新興產業的培育上投入更多。畢竟,這是為未來而戰。

【參考資料】

1.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近3萬美元高居首位 萬億GDP重慶落榜,21世紀經濟報導

2.P2P清零未了局:誰來為8000億壞帳買單,時代周報

3.透視重慶經濟降速之謎:引發高增長的兩大支柱產業疲軟,第一財經

——END——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P2P清零,助螞蟻30億變3000億的網貸之都重慶,除了網紅還剩啥?
    主要原因是,在24座城市中,重慶常住人口最多,超過3000萬。換句話說,要讓三千多萬人有一份相對理想的收入,或者與GDP總量相匹配的生活,重慶需要更努力。【1】繼續向前進擊的過程中,近來,P2P網貸機構清零,重慶深受衝擊。
  • 30億變3000億 網貸無限槓桿模式已終結
    30億變3000億,網貸無限槓桿模式已終結   螞蟻集團暫緩IPO之後,重新估值幾乎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6月30日,螞蟻平臺促成的1.7萬億元信貸餘額中,由公司的金融機構合作夥伴進行實際放款或已實現資產證券化的比例合計約為98%,由公司之子公司(主要是螞蟻商城與螞蟻小微)直接提供
  • 擱置近一個月,螞蟻還能不能上市?中國金融市場選擇自由還是封閉
    一:主要原因就是螞蟻集團大部分收入靠的是花唄和借唄,也就是貸款獲得的利潤!而國家現在正在去網貸,準備清零P2P二:馬雲可能有點太囂張(你懂得)螞蟻的花唄和借唄和傳統的 P2P一樣嗎?曾是重慶市長的黃奇帆直言:「錢從哪來?先銀行貸款,再發ABS。花唄、借唄30多億資本金搞到了3000多億,放大了100倍。」這不就是P2P嗎?藉助槓桿作用,用傳統思維,這太荒謬了,風險太大了!如果是傳統那種P2P,這樣下去,一定會爆雷的!螞蟻不會!!!
  • P2P清零代價巨大 現金貸要引以為鑑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壹快評|P2P清零代價巨大,現金貸要引以為鑑近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透露,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已在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 P2P企業正式清零,但8000多億的欠款由誰來買單?
    第一、P2P企業正式清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下降 2020年11月27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發表題為 「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演講。
  • 拆解螞蟻網貸槓桿:高低之辯與未來之選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2019年曾公開演講,稱「花唄、借唄30多億資本金搞到了3000多億,放大了100倍」,這一說法被頻頻引用,甚至被很多人理解為螞蟻網貸的槓桿率達到100倍。但這可能並不是螞蟻網貸的真實槓桿。如果以類似於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方式來計算螞蟻網貸的槓桿率,根據螞蟻集團公布的財報,螞蟻網貸的槓桿大約只有1.22倍。
  • 200億ABS獲批背後:螞蟻的回血、紅線和未來
    此前對於螞蟻ABS的討論,主要聚焦於螞蟻花唄用30億撬起3000億的低成本高槓桿放貸模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曾在一次分享中提到,ABS(資產證券化),就是出售資金的未來現金流進行現在的融資,也就是把明天的資金拿到今天來用。螞蟻用30億本金拿到銀行去貸款,通過1:2的利息放貸獲得60億元,這樣就有了90億元的資金。
  • 通俗解說螞蟻金服:高槓桿比高利貸更可怕
    沒錯,國家有信貸政策,加上可公關,螞蟻前些年在黃奇帆時期的重慶,就用30多億資本金從銀行獲得2.3倍的拆借融資,形成了90多億網上小額貸款往外發放,放貸的渠道就是那啥什麼「唄」之類。但90多億畢竟就只有90多億,這哪能滿足胃口?螞蟻想的是繼續不斷拓展放貸規模,把90多億放貸後的債權作抵押,繼續搞錢往外放,不僅讓錢生錢,還讓債權生錢。
  • 每周聚焦:多省市全面取消網貸機構,細說積木盒子轉型之困,團貸網等...
    來源:增長研習社積木盒子轉型之困:CEO被"債主"圍困 牽扯資金40億積木盒子是 P2P 市場的明星企業,公開資料顯示,積木盒子上線於 2013 年 8 月,曾獲得過銀泰資本、小米科技、順為資本、經緯中國、祥峰投資、英國天達集團等知名中外投資機構的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 13000 萬美元
  • 3000億、197筆 拆解萬億螞蟻帝國的投資版圖
    摘要 【3000億、197筆 拆解萬億螞蟻帝國的投資版圖】螞蟻成長為"巨象",背後不可缺的是其已經出手197次的戰投布局。螞蟻集團這197次對外投資累計耗資近3000億人民幣,全球投資布局橫跨英、美、印度、新加坡等12國。
  • 3000億、197筆,拆解萬億螞蟻帝國的投資版圖
    新股 3000億、197筆,拆解萬億螞蟻帝國的投資版圖 2020年9月1日 17:34:38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投中網「。
  • 遊戲規則變了,螞蟻不再是1天前的螞蟻了
    遊戲規則變了,打分體系變了,螞蟻就不再是一天前的螞蟻了。隨後螞蟻集團發布公告,表示會積極配合監管,積極處理後續事宜。一切發生得太快,以至於螞蟻在港交所發布的公告都出現了「口吃」和錯字。還是以螞蟻為例。10月24日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馬雲在演講中將螞蟻集團等網貸平臺比作湖泊、水塘,是對整個金融生態的有益補充,並呼籲「監管給創新更多空間」。但螞蟻可不是小水塘。
  • 李庚南:P2P網貸歸零之後我們需要反思什麼?
    這些操作實際上都包含信用中介的基因,實際按照信用中介的模式運轉。而按照網際網路監管基本法要求,對P2P網貸行業進行整治、矯正的核心就是要去除其信用基因。實際上,絕大多數P2P平臺的運作模式,其實都很難跳出「資金池」,無論是平臺固有的提現功能,還是自動投標、債權轉讓功能的實現,均離不開資金池的支撐。而資金池之所在就是平臺流動性風險之所伏。
  • 網貸清退按下加速鍵 多地完成網貸「清零」任務
    多地完成網貸「清零」任務網貸清退按下加速鍵P2P網貸清退進入「攻堅階段」。一段時間以來,多地宣布全部取締對轄內網貸業務。隨著整治不斷深入,P2P網貸行業風險持續得到緩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均加快P2P網貸平臺清退步伐。
  • 網貸機構數量正式清零,但反思不能停
    從曾經的網際網路金融之光到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其中待遇之懸殊,令人唏噓;其造成的破壞力,讓人揪心;其命運的起起伏伏,也令眾人迷惑。雖然P2P網貸平臺全部清零,但是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追責,追贓,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應受到保護,而反思也不能停。一.嚴監管下的網貸今天網貸行業的清零,要從4年前開始說起。
  • 拆解螞蟻網貸的真實槓桿率:金融科技如何「有序擴張」?
    被暫停上市後,螞蟻集團被各種解讀,其中「槓桿率」是個重要的焦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2019年曾公開演講,稱「花唄、借唄30多億資本金搞到了3000多億,放大了100倍」,這一說法被頻頻引用,甚至被很多人理解為螞蟻網貸的槓桿率達到100倍。 但這可能並不是螞蟻網貸的真實槓桿。
  • 黃奇帆之嘆!中國最火的網紅城市,好牌不多了?
    千與千尋式的洪崖洞像去年國慶,去重慶玩的人超過3800萬,比北京上海加起來還要多,趁著抖音的爆火,山城開始嘗試擁抱「網紅」,熱鬧是一時的,可很多當地人並不買帳,大家都心知肚明,光靠「網紅」是餵不飽重慶三千多萬張嘴的。
  • 如何重估螞蟻?
    」所謂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指的就是——11月2日晚間,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網貸新規」),網貸新規對於網貸公司的註冊資金、業務範圍、聯合貸款等方面都做出新的規定。小貸行業資深人士嵇少鋒認為,網貸新規即將出臺,意味著網貸套利時代結束。
  • 多地完成網貸「清零」任務 網貸清退按下加速鍵
    P2P網貸清退進入「攻堅階段」。一段時間以來,多地宣布全部取締對轄內網貸業務。隨著整治不斷深入,P2P網貸行業風險持續得到緩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均加快P2P網貸平臺清退步伐。6月24日,山東青島公布了第一批13家自願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清的P2P網貸機構名單。
  • 反思P2P:從遍地開花到完全歸零|p2p|lendingclub|p2p平臺|網貸
    據網貸之家數據,2019年全年退出行業平臺數量為732家,相比2018年的1279家有所減少,但影響更大,數家待收規模上百億的平臺開始轉型退出。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2019年,P2P累計成交量約為9萬億,行業總體貸款餘額為4915.91億元,同比下降37.69%,創近3年新低。貸款餘額約佔金融機構消費貸款規模的1.1%。截至2020年11月中旬,我國網貸平臺已完全清退。截至2019年12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344家,相比2018年底減少了72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