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P2P行業的各大猛料不斷的衝上各大媒體的頭條,讓我們先看一下P2P行業最近發生的兩則重要新聞。
第一、P2P企業正式清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下降
2020年11月27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發表題為 「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演講。
劉福壽演講
在該演講中,劉福壽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下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這意味著,從國內第一家P2P公司拍拍貸算起(2007年6月成立),P2P行業從無到全國遍地開花,再到完全歸零,歷時13個年頭, P2P行業走完自己的生命周期,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這是第一權威人物給我們帶來的重要信息。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第二則新聞。
第二、網貸平臺出借人的資金有8000多億沒有收回
郭樹清接受央視新聞的採訪
2020年8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網貸平臺從最多時的五六千家到2020年6月底只有29家在運營,專項整治工作可能年底就會基本結束,轉入常規監管,而出借人的資金還有8000多億沒回收。」
從今天來看,P2P企業已經走在的歷史的終點,但是8000多億元的壞帳又讓誰來買單?
根據以往經驗和e租寶的處置方案來看,8000多億後面的出借人和無數個家庭將面臨的是無休止的等待或者無法挽回的損失!
第三、經歷過P2P行業興衰之後,投資者理念將會發生本質的改變
好了傷疤忘了疼,這是大多數人常犯的錯誤!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只要本性不變,曾經發生過的,未來也一定會發生。
不管是16世紀的鬱金香狂熱,還是當下的P2P落幕,只要換個形式,變個花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上當受騙,這才是當下理財市場遇到的問題!
P2P企業暴雷
但是,經歷過P2P暴雷的人,他們的投資理念也許會發生本質的改變,從以往的追求高收益到如今的嚴格控制風險。
這次事件中,他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你盯著別人的收益,人家盯著你的本金理財終究長久不了!